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alu_1207_广东移动通信报纪念建国六十年珍藏版策划建议书(DOC37页)
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广东移动通信报纪念建国六十年珍藏版策划建议书策划背景如果说2008年的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将中国话题引向沸腾,那么2009年的建国六十周年更是适于宏大叙事的历史节点。从世界范围看,持续多年的中国话题很可能在2009年进入阶段性的定性思考;而在国内,因大国崛起而引发的民族主义心态正方兴未艾,一本名为《中国不高兴》的时政书籍便使其濒临引爆,建国六十年以来的经验得失正亟需在新的政治语境下寻求梳理和解读。可以说,无论国际还是国内,有关中国的社会认知和社会心理正在发生历史性的衍变,也正因为此,中国话题正处于新闻传播学意义上的“临界点”和“引爆点”。其中,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奇迹必然是中国话题的重要论据,特别是中国移动的TD建设成果属于民族自主创新,服务世博和亚运即是服务世界,是中国面向世界的出彩之处,置于“世界看中国”的大题目和聚光灯下,成为拨动民族心弦、触及社会心理、击中历史节点的动人篇章。中国移动的发展是共和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史的核心,而广东公司的发展史是中国移动发展史的缩影。从“神州第一波”到TD“先行先试”,广东公司的发展历程在共和国60年的发展历程中只占了20年时间,但这段历程是共和国60年辉煌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骄傲,值得回顾,值得珍藏。珍藏版刊名共和国移动通信发展纪实——《广东移动通信》报纪念建国六十年珍藏版珍藏版主题“移动改变生活,信息提速中国”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编辑策略1、充分利用新丝湾共享《人民邮电报》和《广东移动通信》报资料库图片资源优势,打造一期画册式的立体报纸特刊,以适应“读图时代”的读者,提高可读性。2、以故事化的表现手法生动再现历史,既有《人民邮电报》的珍贵图片作为主体,又有特刊每个版面的“背景解说”、“故事链接”为衬托,把中国移动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大背景紧密结合起来,把读者的记忆拽回到移动通信发展每个阶段所处的社会记忆中,有利于提高读者对中国移动的正确认知。3、以“创新、管理、服务、社会责任”四个维度为重点,剖析中国移动实现快速发展的原因所在,澄清消费者认识上的误区。4、以员工的感人故事为载体,大力宣传广大员工付出的辛勤汗水,宣传为客户提供满意服务的感人事迹,让公众了解中国移动在改革开放以来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改善人们生活所做出的积极贡献。5、共和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为辅,广东移动发展为主;共和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二十年为次,广东移动发展黄金十年为主;共和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为明线,广东移动发展为暗线。编辑大纲特刊由6个专题20个篇章组成。A专题(头版1P):东方风来满眼春神州移动第一波B专题(3P):速度震惊世界——模拟时代篇速度震惊世界——数字时代篇速度震惊世界——竞争时代篇C专题(4P):手机改变生活——E拇指篇手机改变生活——IP互联篇手机改变生活——TD建设篇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手机改变生活——3G体验篇D专题(3P):创新激发动力——管理创新篇创新激发动力——市场创新篇创新激发动力——草根创新篇E专题(6P):责任伴随社会——八项工程篇责任伴随社会——“感”字三步曲篇责任伴随社会——一万加十万篇(万名大学生勤工俭学十万名贫困中小学生助学计划)责任伴随社会——红段子篇责任伴随社会——抗雪救灾篇责任伴随社会——抗震救灾篇责任伴随社会——“我爱广东”篇F专题(3P):服务彰显卓越——中国式服务篇服务彰显卓越——人性化服务篇服务彰显卓越——品牌荣誉篇版面内容6个专题20个篇章160幅图片6000字的“背景解说”8000字的“故事链接”4000字的“高端评论”A专题(头版)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头版通栏标题:东方风来满眼春神州移动第一波头版文字:背景解说伟大的转折催生中国移动通信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揭开了党和国家历史的新篇章,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对内搞活,对外开放,使中国的生产力得到巨大解放,但基础设施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发展后劲。1978年,全国固定电话只有193万户,直到1987年,来到中国的“老外”仍然不能使用移动电话。1987年对中国移动通信事业来说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一年。这年11月18日,在广州的全国六运会的开幕式上,当时的广东省省长叶选平接通了移动电话,这个瞬间也被人们习惯而形象地称之为“神州第一波”。故事链接广东移动电话上马当年险些泡汤今天的中国,移动电话用户已经发展到六亿多户,但是,“神州第一波”背后的故事却很少有人知晓。核算之后,吓人一跳1984年,时任广东省邮电管理局局长的李轶圣到瑞典出差,平生第一次见识了“没有线的电话”。瑞典人讲,移动电话将来很可能与固定电话平分天下,李轶圣当时觉得非常可笑,“我的第一反应是可以引进国内用于应急通信”。没想仅过一年,香港也有了移动电话。当时许多投资商来到广东后,因为没有移动通信网络,手中的“大哥大”只能处于闲置状态,制约着广东经济的发展和腾飞。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求,广东邮电管理局下定决心建设移动通信网络。但是,核算之后,吓人一跳———设备加终端手机,平均每个用户的成本是五六万元。这么贵的东西谁用得起?而且,要发展,只能贷款。反对的声音接踵而至:“说是借鸡生蛋,万一养的不是母鸡是公鸡,生不出蛋怎么办?”邮电部答复:三不三次可行性报告之后,当时的广东省邮电管理局考虑到技术发展的趋势以及潜在的市场需求,还是决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定上马,并于1986年汇报到邮电部。“固话普及都没解决,搞这些名堂干什么?”李轶圣至今记得方案遭到的质疑。疑虑归疑虑,但正式报告最终并没有被否决。据说,部里答复的态度是“三不”:不投资,不参与,不反对。算是“网开一面”吧!然而,正是这“一面”,令广东乃至中国的移动电话业务幸运地早降生了几年。不得已借用市话号码李轶圣找到省政府,没想到一拍即合。省政府给予坚决支持,调动广州、深圳、珠海三地的贷款指标,筹到了500万美元的贷款。再以独家经营内地用户赴香港的漫游服务一年为代价,争取到了香港电讯500万美元的贷款支持。早期建设困难重重,没有资金、没有设备,甚至当时早期的一批工作人员都没有接触过移动通信技术,但是中国人就是有不怕难不怕苦的精神,在一个由三间厕所改造的办公室内,建设者们开始了艰辛的研究工作。为了解决核心技术问题,广东省邮电管理局挑选国内优秀人才出国学习考察移动电话技术,最终确定了爱立信厂家的产品。当时采用的系统是TACS模拟移动通信网络。1987年10月,我国第一个移动电话基站在广州西德胜的一个小山头矗立了起来;并打通了从广州打往上海的第一个实验电话。不久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移动电话网首期工程开通,同年,广州也开通了我国第一个移动电话局。由于申请不到国家的网号,最初的移动电话不得不借用了9字头的市话号码,号码长度为6位,首批用户有700个。这个简朴的网络,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移动电话网,实现了我国移动电话用户“零”的突破,从此进了入大容量蜂窝式公用移动通信新阶段。头版图片:1、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2、邓小平挥手:发展就是硬道理(城市宣传画图片)3、广东省省长叶选平接通“神州第一波”。4、1987年6月广东省邮电管理局代表团赴瑞典考察移动电话并签订移动电话合同的情景。5、当时最终确定了爱立信厂家的产品(011)。6、1987年10月,我国第一个移动电话基站在广州西德胜的一个小山头矗立起来6,1987年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移动电话网首期工程开通,原邮电部部长杨泰芳参加了启动仪式。7、1987年10月广州开通了我国第一个移动电话局,移动交换局局号为90,号码长度为6位,首批用户有700个,实现了我国移动电话用户“零”的突破,我国从此进了入大容量蜂窝式公用移动通信新阶段。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B专题(3P):速度震惊世界第二版通栏标题:速度震惊世界——大哥大篇第二版文字:背景解说大哥大,身份的象征最初引入移动通信网络,主要目的是要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满足广东当时“三来一补”企业一部分人的通信需求,包括党政军紧急通信需求,因此最初的大哥大并不普及。而且由于网络规模较小,终端——俗称大哥大的数量有限,所以运营成本比较高,当时一部大哥大价格在2万元左右,入网费6000元,每分钟的通话费1元多,这些费用加在一起,对于当时平均月收入不到百元的普通百姓来说,还是个天文数字。所以,当时的大哥大除了具有沟通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到了1992年以后,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标志着我国的市场经济格局确立,移动通信的需求也开始多起来,移动电话变得十分抢手。但由于当时的营业厅建设数量比较少,在营业厅购机入户或者办理业务,不但要排长龙,而且程序还非常复杂,需要反复打申请报告、盖章。供不应求的行情使得当时一部手机(连同号码)的黑市价最高炒到了6万元!尽管如此,人们依然热情高涨。大哥大成为当时紧俏的物资。故事链接中国第一位手机用户随着“神州第一波”在广州天河体育场发出,中国的第一位移动电话用户也在广州诞生了。1987年11月21日,现任广东中海集团董事长徐峰,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位手机用户。当时他申请的移动电话号码为901088。据徐峰回忆,当时邮电局的人还不知道这手机应该卖多少钱,叫他押下了一张2万元的支票,再把手机拿走。徐峰为了真正拿到这部手机总共花费将近2万元。这一价格在当年相当于一部丰田牌农夫车的价格。广东最早的创业者之一吴家滨老先生曾经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当时,在给上级领导的汇报中,这群可敬可爱的创业者们忐忑地拍着胸脯表示:十年后,移动通信用户将达到8000个。然而他们没有想到,仅仅在网络开通一个多月的87年底,我国蜂窝移动通信的用户就突破了3200户,到1996年,仅广东一个省用户就已经突破了五百万。他们更没有想到仅仅在20年后这个数字在全国已经攀升至6亿。早期的创业者们创造的神话开启了中国通信历史的一个新时代,也成就了中国移动通信大国崛起的梦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想。第二版图片:1、徐峰办理手机入户手续时所填写的移动电话用户安装申请表和入网手续2、广东第五百万个客户的安装卡3、大哥大身份的象征(一组)4、供不应求的行情使得当时一部手机(连同号码)的黑市价最高炒到了6万元!尽管如此,人们依然热情高涨。大哥大成为当时紧俏的物资。5、1985年12月,北京签订了引进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生产的蜂窝式移动电话系统的合同。摩托罗拉从此踏入了中国市场。1990年12月22日,摩托罗拉与普天东信正式签订了合作合同,在杭州设立了生产线(020)。1992年,摩托罗拉在天津成立公司,(019)这张图就是与天津开发区签署土地使用合同时的照片;6爱立信是最早进入中国发展的外国通信厂商之一。1985年,爱立信设立了办事处。(021)是1994年爱立信(中国)成立,爱立信大厦奠基仪式。(022)这张图片是1996年爱立信(中国)乔迁新址仪式。7、诺基亚同中国移动通
本文标题:alu_1207_广东移动通信报纪念建国六十年珍藏版策划建议书(DOC37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91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