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长江之歌》教案教学目标:1、朗读、想象、感悟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气势磅礴、体会作者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并在朗读中产生共鸣,进而升腾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2、读中探究现代诗的特点,感受拟人、反复、比喻等方式的表达效果,并能模仿某一句段进行创造性想象仿写。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教学重点:朗读、想象、感悟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气势磅礴、体会作者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之情。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出示问题,激发兴趣。(1)长江的源头在哪?(2)长江分别流经哪些省?二、指名几位学生朗读课文三、读完后,说说这首诗歌中你觉得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对长江的情感。说说为什么这句诗最能体现作者对于长江的情感?还有相同感觉的同学说说吗?(他觉得中华民族从长江上汲取了无穷的力量)指名读。齐读。(1)作者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你能从诗歌中找到答案吗?学生分别找到第一节二节的句子,根据回答加以引导点拨理解(“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①“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比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②“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相机指导朗读,再齐读第1节。指导背诵(①“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理解“尘埃”在此处意为什么。相机指导朗读,再齐读第2节。指导背诵第2节。(2)这一句在诗歌中出现了几次?两次介绍诗歌的手法之一:反复,并简单介绍这种手法的作用。(3)诗歌还有其他特点(相机介绍押韵等简单知识)四、练习朗读背诵全诗第二课时一、复习背诵。二、拓展学习1、你了解名人写长江的诗词文章吗?2、出示相关诗词。3、根据你喜欢的诗词,读一读,品一品。4、说说诗词中的长江给你的感受。三、出示资料,共品长江。1、出示课件,播放相关图片与影像资料长江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美丽风光、地理知识等好地拓展了课文的学习时空。2、看完后,说说你对长江的感受。四、交流资料,抒发感言1、根据交流,从自己的角度,写写对长江的感言。如“长江是历史的象征,她是一条母亲河,更是一条历史之长河”,如:“母亲是无私的,母亲永远是天底下最美的人,母爱永远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爱。”如“不同的人看长江会有不同的感悟,千百年来她给了诗人多少诗的灵感!”2、学生练笔板书设计:长江是无穷的源泉;长江有母亲的情怀。2《五彩池》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腾、碟、镰、柠、檬、笋、矗、腻”8个生字,并能够正确书写。正确读写“腾云驾雾、漫山遍野、闪耀、拇指、镰刀、石笋、起伏、丘陵、折光镜”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背诵第三、四自然段。3、理清课文叙述顺序,从阅读中感受语言的美和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教学重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教学难点:了解五彩池的成因,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实物投影,导入新课1、教师放映几张五彩池的风光资料片。提问:这是什么地方?2、请学生回答,并问是怎么知道的。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到这个神奇美丽的地方——五彩池去看一看。(教师板题)学生齐读课题。二、各抒己见,交流资料。1、学生介绍你所了解的五彩池。2、教师做适当补充。五彩池在四川的黄龙风景区。黄龙风景区与九寨沟风景区一样,同为川西北高原上耀眼的明珠。1991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五彩池美不胜收,如人间仙境。三、整体感知,理清顺序1、学生通读全文,想想五彩池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2、讨论课文记叙的顺序:说说课文先讲了什么,有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先讲了五彩池的传说,接着讲它的形状、颜色、成因;最后总结全文)四、学习字词、扫清障碍1、将全班分为6个小组,合作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可通过讨论,查字典等多种学习方法。2、出示本课生字,让学生当小老师,提醒应注意的字型及字音。“笋”是平舌音;“矗”是翘舌音。“耀”字左边“光”,最后一笔应该是竖提。“折”不能多一点变成“拆”。3、让对本课词语理解没问题的学生当“小博士”,站在台前,谁有不理解的词向他提出疑问,博士作答。教师可适当点拨。五、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六、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词。语文天地2-(3)3、完成比一比,组成词语。壮()状()第二课时一、复习激趣,引入新课1、简要复习本课写作顺序。2、告诉学生学完本课要为五彩池写出几条广告词。看谁写的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精读深思,理解内容。(一)精读重点段1、找出文章的重点段(2——4),这一部分写什么?(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2、六人小组合作学习。出示讨论题:(1)课文写了五彩池哪些特点?画出有关词句,旁边作批注。(2)五彩池池水为什么会显出不同的颜色?(3)这一段中运用了哪些比喻句,请找出来读一读。(4)说说每个比喻句都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推选代表在全班汇报讨论结果。其它学生补充,教师归纳。4、学生质疑问难。5、利用三棱镜演示折射,进一步理解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一是池底石笋各异,阳光折射;二是花木倒影。(二)学习首尾段1、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讨论以下两个问题。(1)五彩池在哪里?课文开头为什么要写奶奶讲的故事?(2)课文最后一段只有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如果你到了那里,你会怎样想?三、美文美读,整体赏析。1、学生有感情品读好句子,并说说好在哪里。2、小组赛读,最后试着背诵打比方的句子。四、拓展延伸,训练能力。1、学作小导游。人人争当小导游,每组选一人当导游,其它人作游客,游客提问,导游作热情讲解;推选一人当导游,看投影片向大家讲解。2、学写广告词再次欣赏五彩池的投影片,人人为五彩池写广告词。老师也准备一句:人间仙境何处寻,请君漫游五彩池。五、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第三、四段。2、向父母介绍五彩池,并说颜色变化的原因。3、摘录文中你喜欢的词句。板书设计:五彩池——数量、颜色、大小、深浅、形状、奥秘(神奇)3《七月的天山》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2、体会课文精当、华丽的语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衬托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体会作者通过记叙游览天山的见闻所流露出来的热爱祖国、热爱新生活的深厚感情。教学重点: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体会课文精当、华丽的语言特色。教学难点:体会并学习使用绚丽多彩的语言风格。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引入课题(一)骑马上天山1、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著名作家碧野一同走进《七月的天山》。补充板书课题:2、课件出示: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天山是亚州中部的一条大山脉,横贯中国新疆的中部,把新疆分成两部分: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北边是准噶尔盆地。长约2500公里,宽约250--300公里,平均海拔约5000米。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米,峰顶白雪皑皑。天山博格达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人们叫它“雪海”。在博格达峰的山腰上,有一个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约90米。池中的水都是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镜子。洁白的雪峰,翠绿的云杉倒映湖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相传3000多年前周朝的天子来到这里,王母娘娘就在这里设蟠桃宴招待他,因而古称“瑶池”,现在这里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难怪,“骑马”上天山,这是最理想的。)3、那就赶紧骑马上天山吧!请同学们自由地,放松地朗读课文。(等大部分同学基本读完时,要求学生划出2、3、4自然段的第一句话)齐读,读完以后,你明白了什么?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边得柔美。原来,上天山不是登上天山的顶峰,而是骑在马背上,从天山之外走到天山深处,记下一路上所看到的独特的风景,你知道,这是什么体裁的文章吗?(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游记”,从山外到山里,以游览行踪为顺序写游记,真是个好办法)4、骑在马背上,从进入天山,一直到到天山深处,一路上,看到了哪些景物?请同学们再一次默读课文。交流,板书:饮马溪边骑马穿林走马观花雪峰雪水原始森林野花溪流用一两句简短的语言,告诉大家,七月,骑马上天山,你看到了那些景物。课文《七月的天山》选被选入时已稍有改动,在《天山景物记》中是这样一个小标题:雪峰溪流森林野花,读着这个小标题,你发现了什么?(这就是作者在文中重点描写的景物)。作者就这样移步换景,写出了这篇令人看了忍不住想骑马走天山的游记。(二)欣赏景点移步换景,每一道风景都在我们心头留下了独特的印象。让我们带着对天山的向往第三次读课文,看看七月的天山会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注意抓住某个景点,多读几遍。并请找出有关的词句画一画、说一说。1、自由读2、交流:①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彩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这句话把太阳、雪峰、云彩三者融为一体,犹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太阳光透过云彩,把云彩的影子映在雪白的山峰上。作者把雪峰比喻为白缎子,云彩的影子喻为银灰色的花朵,说明雪山极白,连白云映在上面都显得发灰。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想象是多么的丰富,比喻是多么的贴切。指导感情朗读。我想你们的眼前已经浮现出这蓝天映衬白云的美景,那我们就带着感受读一读。②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两个“从”字,一个“飞泻”,写出了雪水流动的磅礴气势,“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写出雪水动人的姿色,多像细长的闪闪发光的银链;溪流抛起的浪花就像千万朵盛开的白莲,这又是多么确切形象的比喻。(学生自由感情朗读)指导感情朗读。形象生动的比喻把我们带入了七月的天山,用你生动的朗读把这美景表达出来。③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桠,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白皑皑”写出了雪峰终年积雪,“蜿蜒无尽”是说原始森林连绵不断,“重重叠叠”说明了枝叶的茂密,在这样的密林中,阳光只能是“漏”下,这里不用“照”字而用“漏”字与“细碎的日影”相照应。作者精确的用词,把天山的特有风光逼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指导感情朗读。④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一说“矫健”,一说“精神”,用词富有变化,一个“浮字形象地写出花之多,人就像置身在花的海洋之中。[小精灵儿童网站]指导感情朗读。3、高大洁白的雪峰,飞流直下、气势雄伟的雪水,充满生机的溪流,幽静的原始森林,一望无际、色彩艳丽的花海,这就是天山,这就是七月的天山,天山的七月,带给我们冬天的洁白,秋天的凉爽,春天的万紫千红。难怪,文章最后,作者情不自禁地感慨: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课文哪个自然段的描写,能使作者发出如此感叹,赶紧找到,读一读。(三)天山深处,“走马观花”1、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这样的语言,这样的风景,这样的画面,就想好好的读一读,好好的享受享受。五彩缤纷的:色彩艳丽的:像……像……像……又多又高的:花海,用不着离开马鞍这就是七月的天山,不是春天却胜似春天,难
本文标题:11册语文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961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