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概述汉字的演变顺序、书法,了解中国文人画。2、了解京剧,说明其艺术成就。课标内容:一、“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中国汉字是怎样起源的?(了解一下)起源于绘画,早在六千多年前,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汉字,称为“文字图画”。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上的刻划符号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灰陶尊和上面刻画的符号中药里的惊世发现——甲骨文相传1899年,中国学者王懿荣在他吃的中药“龙骨”里发现了距今3千多年前的汉字-甲骨文。图为王懿荣。距今约3000多年商代甲骨文(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面的文字),是迄今所知最古老的成熟汉字,已经运用抽象和简化的线条。中国的古代艺术看看下面甲骨文是哪个文字鼠牛虎兔猴羊马蛇龙狗鸡猪1、中国书法艺术的含义、特点汉字、文义、字体、线条、感情2、汉字的起源与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3、书法五种字体的特点:小篆:字体略长,笔画圆匀,不露锋芒,富于图案美(秦)隶书:字体宽扁,左右舒展,平衡对称,整齐安定(秦)楷书:字体方正,笔画规矩严整(又称真书、正书)(汉末)草书:写意性发挥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行书:介于楷、草之间,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晋)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图一图二图三图四下列图片中的书法作品分别是什么字体?楷书隶书行书草书课堂反馈图五小篆4、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重点:东晋、唐、宋)秦代——李斯;东晋——王羲之;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怀素、张旭;北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文征明、董其昌;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颠张狂素”怀素狂草张旭狂草“宋四书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2015·广东文综·12)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A.小篆B.隶书C.行书D.草书(2014·广东文综·12)“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青铜兵器B.铁制农具C.祖先牌位D.皇帝宝座二、画中有诗;“中国画”,或称“国画”,是20世纪上半叶产生的名词。它是对自唐宋元明清以来,用毛笔、墨汁或特定的颜料在宣纸、绢等材料上的绘画,以及对这种传统绘画形式的称呼。(1)按表现技法分:1、中国画是怎样分类的?工笔写意(2)按题材分:精粹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精粹1)鼻祖:唐代王维2)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最高3)艺术特点:①追求抒情写意风格。②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③注重诗意。元代王冕的《墨梅》清郑板桥《墨竹图》明徐渭《牡丹蕉石图》三、戏曲1、戏曲的发展历程1)元代:杂剧的兴盛。2)明朝:传奇剧的繁荣。3)清朝:京剧的出现和繁荣。杂剧的兴盛宋代时,适应市民生活的需要,产生了杂剧。杂剧内容以滑稽讽刺为主,是中国最初的戏曲。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戏曲艺术走向成熟,它反映的社会生活更加广泛、深入,许多作品大胆地抨击封建统治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热情地歌颂了人民群众各种形式的抗争。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代表作是《窦娥冤》,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下层妇女窦娥的生动形象。“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王实甫《西厢记》白朴:《梧桐雨》等京剧的形成•京剧不是北京的地方戏,而是在众多地方戏曲的基础上博采众长逐渐形成的。因为它是在北京形成并最初在北京流行,所以被称为“京剧”。•明清时期,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戏曲的繁荣是为了满足皇室贵族、官员、商人和广大居民的文化娱乐需要。京剧的繁荣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戏曲舞台非常活跃。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道光年间,又有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剧的演出,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经过广大徽汉艺人的表演实践,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昆曲、秦腔以及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后来称为京剧。特点: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表演艺术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它的表演都有一定的程式.多采用虚拟性.抽象性的动作。生指一般男子青年男子称小生;勇武男子称武生;旦指一般妇女大家闺秀称正旦,也叫青衣;武勇妇女称武旦;诙谐或邪恶的妇女称彩旦;净指品貌或性格特异的男子丑指诙谐或邪恶的男子又称小花脸擅长武艺的诙谐或邪恶的男子称武丑;唱念做打•(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8)“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原因?1)政治:2)经济:3)教育:4)民族关系:5)对外关系:政策的宽松,统治者享受生活的追求。封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民族融合,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批判继承;创新发展。1)对中国传统文化要加以珍惜、保护。2)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3)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1.(2015·北京文综·37)(36分)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材料一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秦汉时期,汉字形成统一的书写规范。官学、书院、私塾大都使用汉语,科举考试亦然。魏孝文帝改革将汉语作为“正音”。清朝确立在全国的统治后,很快将汉语作为官方语言。日本等周边国家的语言也受到汉语影响。拉丁语最初是古罗马人的语言。公元1世纪,标准拉丁语形成,与希腊语等一起成为罗马帝国学校的教学语言。罗马帝国解体后,拉丁语的日常口语功能逐渐丧失,成为一种书面语言。17世纪末期以前,西欧的学术著作大都使用拉丁文撰写,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在拉丁语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民族语言。(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上述两种语言文字发展演变的异同。(8分)(1)同: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历经变迁。都是东西方文明的重要载体,体现在典籍与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形成了各自的文化圈,对周边国家民族语言产生了影响。(6分)异:汉语作为通用语言使用至今,而拉丁语逐渐变为书面语言。(2分)(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艺术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975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