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12月月考政治试题答案版
112月月考试题24.劳动价值论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在货币产生后。下列关于价格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流通中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流通中货币的多少决定的②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③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④价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流通中商品价格的高低是受流通中货币的多少影响的,不是决定的,故A和B都错;价格是商品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不是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数量,它与价格不是正比关系,所以③排除,答案选D.25.[2014·海南卷]近年来,我国高端餐饮逐渐收缩,大众餐饮蓬勃发展。某餐饮企业在相继关停了13家高端餐饮门店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大众餐饮和快餐业务。该企业的行为反映了()①企业经营战略的转变②企业盈利水平的提升③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④企业融资能力的下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材料中的餐饮企业关停高端餐饮门店,大力发展大众餐饮和快餐业务是面向市场需求,调整经营战略,①符合题意。餐饮企业调整经营战略的原因是近年来我国高端餐饮逐渐收缩,企业经营环境发生变化,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企业盈利水平的提升和融资能力的降低,②④不符合题意。26.[2014·广东卷]广东某市出台政策,实施农业“一镇一品”示范建设工程,通过招商引资,引导龙头企业与试点镇对接,构建平价商店、机场超市、网店、连锁店等组成的网络化销售平台,显著带动了当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这一成效得益于()①借力政策扶持,整合资源优势②降低商品价格,确立竞争方向③创新营销模式,优化发展战略④调整消费结构,增加产品供给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国家宏观调控等知识点的理解。从题干中的“广东某市出台政策”来看,①表述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反映的是通过正确的发展战略和自主创新促进当地发展,③表述符合题意。题干并未反映降低商品价格、调整消费结构,②④表述不符合题意。27.[2014·天津卷]根据下图判断2014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的趋势,并据此推断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B.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C.人民币贬值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D.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解析]本题考查外汇与汇率。图示表明同量美元兑换的人民币总体呈增多趋势,表明人民币总体贬值,2这会导致我国产品的美元价格下降,有利于我国产品出口,同时导致国外产品的人民币价格上升,不利于我国进口。28.(2010广东卷)2009年颁行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要求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失职行为实施问责。这一举措表明A.政府执政必须符合法律程序B.我国已建立完整的行政监督体系C.每个公民都有监督权和质询权D.党政领导干部的权力和责任是统一的【破译思路】本题考查关于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政府是“行政”而非“执政”,排除A;目前,我国已经依据宪法和法律,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B错误,排除;C正误相混,公民有监督权,但材料没涉及,人大代表才有质询权,故排除。“党政领导干部的失职行为实施问责”符合政府依法行政要做到“权责统一”的要求,故正确答案为D。29.(2010广东卷)胡锦涛在第六十四届联大的讲话中提到,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提供了援助,累计免除49个穷国债务,对40多个最不发达国家的商品给予零关税待遇。这些措施①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②反映了全球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③表明了国际旧秩序已经瓦解④体现了我国积极承担力所能及的国际义务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破译思路】本题考查当今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外交政策的知识。②材料中没有涉及,③不符合实际情况,国际旧秩序仍然存在,排除②③;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提供援助,免除穷国债务,对最不发达国家的商品给予零关税待遇体现了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体现了我国积极承担力所能及的国际义务,①④入选,故正确答案为B。30.(2011年广东卷)2009年,广东全省性社会团体有138个承担政府委托、转移职能326项,有184个获得政府购买服务收入9820万元。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这表明①政府职能正逐步减少②政府职能正逐步市场化③社会组织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公民有序政治参与④社会组织在政府和公民之间的桥梁作用将会加强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材料反映政府将部分职能委托、转移给社会团体,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的举措,并不是减少政府职能,只是履行职能的方式发生变革,选项①错误;通过委托、转移、购买服务,发挥社会团体的专业优势,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并不是职能的市场化,选项②错误。选项③④符合题意,答案为D。31.(2011年广东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决定,将个人所得税法律修正案草案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再审议表决。根据材料,以下认识正确的是①全国人大讨论和制定法律法规以行使决定权②全国人大立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③人大是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执行机关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全国人大讨论和制定法律是行使立法权而非决定权,选项①错误;立法征求人民意见,反映人民意志,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本质,也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选项②④正确;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而非执行机关,选项③错误。答案为C。32.(2013广西)18世纪的产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工业化历程。许多国家通过工业化,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也产生了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有学者据此把工业化比喻为一把双刃剑。从唯物辩证法看,工业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联系①是客观的,因而与人无关②是必然的,不可改变③是具体的,因时因地而异④是变化的,因势而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思维过程】工业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联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表现是不同的,3比如在工业化初期,其造成的污染可能更严重,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引发人们关注,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这一问题可能会有所缓解,这说明二者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也是变化的,③④应选;工业化和环境污染之间的联系虽然是客观的,但与人类活动也有密切的关系,①排除;工业化并不必然导致环境污染,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②排除。33.(2013北京)一位小提琴家在音乐会上演奏,突然G弦断了,但是他并没有停下来,随即创作了一首从头到尾可以不用G弦的曲子,演奏非常成功,这说明①成功总是以挫折和困难为基础②遇到困难要勇于面对,发挥主观能动性③客观条件无法影响到人的成功④知识和能力储备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本题难度适中,从材料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材料的主体意思是琴家在演奏过程中遇到困难,但最后还是成功了,遇到困难到最后成功说明了他遇到困难,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想办法解决困难,②正确;他的G弦断了,但是他可以不用G弦最后能够成功演出,说明了他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扎实的功底,④符合题意;成功的过程中不可能避免挫折与困难,但是不是成功的基础,①错误;人的成功需要主观条件与客观客观条件,缺一不可,③错误。所以选项D正确。【考点定位】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关系34.(2012新课标)汉代的匡衡少年时没钱买蜡烛,就凿壁偷光,勤奋苦读。有一户人家有很多书,匡衡在这户人家当雇工却不要报酬,只是请求主人把所有的书都让自己读一遍。主人深受感动,就把书借给他。后来,匡衡成了大学问家。这表明:①社会和他人提供的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③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能否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④人生价值总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试题立意】:本题涉及考点: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以汉代的匡衡的“凿壁偷光”的故事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相关理论对匡衡成了大学问家的事实进行“描述和阐释”【解析】:匡衡成了大学问家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和他人提供的条件①,也离不开自己的主观努力,要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④。但主观能动性和正确价值观不能成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②③。【难度】:本题有一定难度。35.(2012新课标)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考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产。这从一个侧面表明: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试题立意】:本题涉及考点: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真理;认识过程。以科学发现对生物和阳光之间的不同关系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运用认识的过程和真理的相关理论对这一科学发现进行“描述和阐释”【解析】:科学发现中人们对生物和阳光的依赖程度的不同认识说明真理具有相对性,需要不断发展②,也说明客观世界的复杂性给人们认识带来的反复性③。但既不能认为认识发展只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还是一个发展的过程)①,也不能认为真理是超越历史条件的(一定历史条件下的)④。【难度】:本题难度一般。36.(2013广东)(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4材料一:习近平指出:“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政治问题,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材料二:某市政府法制办为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先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征集意见和建议,后召开座谈会,请市民代表对条例的草案发表意见和看法。材料三:某市区党组织着力实施民生工程,创建街道社区党建的立体运行体系,通过“分类设岗定责”、“民情日记”等形式,帮助3000余名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解决了1700余件社情民意问题。(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党的知识,谈谈党为什么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12分)【参考答案】①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规定(3分)②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3分)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3分)④实现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3分)评分说明:其他解答若超出答案要点,且言之有理、分析得当,可酌情给分,但该问最高不超过12分。【难易程度】适中【命题背景】习近平语录【切入点】政党知识,角度“为什么”【解题思路】政党知识在广东高考主观题中一直是“冷点”,从2003年2012年近十年时间没出过主观题。相信备考时老师和同学们已做好复习准备。相关知识在教材中比较集中,体系也明晰,主要观点是党的地位、性质、宗旨、执政方式、指导思想等。审这个题要注意答题角度是为什么,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切合设问,要注意教材观点的转换,容易忽略的是执政方式和指导思想等。(2)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价值观的什么作用?(4分)并分析党和政府是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观的。(12分)【参考答案】①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4分)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3分)③对根本政治问题和权力的认识,通过广汇民意、广集民智作出决策,着力解决群众的问题,体现了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3分)④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3分)⑤把群众放在首位、秉持正确权力观、问计于民、帮助再就业等,实践了群众路线,坚持了
本文标题:12月月考政治试题答案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976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