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化工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安全环保基础知识1.发生火灾一般要具备三要素,即燃烧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火源。2.发生火灾时,应及时拨打公司调度电话,由调度再向公司领导汇报。3.扑救人员应占领上风或侧风阵地,最佳位置是上风方向,并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如佩带防护面具,穿戴专用防护服等。扑救有毒有害物质火灾时应正确选择防护面具,如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4.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剧毒气体在空气中允许浓度1mg/m3,分子式Cl2,溶于水,易溶于碱。氯气助燃,在日光下与易燃气体混合时会发生爆炸(尤其氢气在氯气环境中浓度达到5%~87.5%时)。液氯气瓶发生泄漏时,最佳的方法是推入碱溶液中。5.氢气性质及危害:氢气是无色、无嗅、无味的易燃气体,比重0.09。氢气的化学性质活泼、渗透性强,具有很高的扩散速度和导热性,在生产、储存、输送和使用过程中都易形成泄漏。氢气的最低着火温度是574℃,着火能极低仅为20微焦。在空气中既可被明火点燃,也可被暗火(如砂粒的撞击或静电放电)点燃,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氢气和氧气的混合具有爆炸性,2份氢气和1份氧气的混合物的爆炸威力最大。氢气和空气的混合物也具有爆炸性,在空气中的爆炸范围为4.2-74.25%(V/V),氢气与氯气在加热或光的照射下也能发生爆炸。6.氨气性质及危害:氨气(NH3)为无色气体,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30mg/m3。7.乙炔俗称电石气(C2H2),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含有硫化物、磷化物时有特殊的刺激性嗅味。自燃点305℃,产生最大爆炸压力的浓度为14.5%,乙炔遇高温、高压、明火有燃烧和爆炸的危险,与空气混合在含乙炔2.3-81%范围内易产生爆炸,特别在7~13%时极易产生爆炸,与铜、汞、银能形成爆炸性的化合物,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500mg/m3。8.氯乙烯(C2H3Cl)单体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有乙醚香味的气体。氯乙烯易燃、易爆,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范围在3.6~33%,遇火星及高热也有燃烧和爆炸的危险,火灾危险类别为甲类。有毒,少量吸入人体时有麻醉感、无力、恶心、胸闷、头痛、可以致癌等危害。氯乙烯单体浓度在20%~40%时,可以发生急性中毒呈麻醉状、步态不稳、神志不清、四肢痉挛、甚至昏迷、最后失去知觉而死亡。氯乙烯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为Ⅰ级(极度危害),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30mg/m3。9.在发生重大化学事故,如公司氯气、氨气、VCM单体等有毒有害气体大量泄漏时,人员在逃生时应首先判定泄漏点,根据最近建筑物顶的风向标辨别风向,然后再往逆风方向或侧风逃生,原则是疏散安全点处于当时风向的上风方向。10.公司在紧急事故状态下,设置了三个紧急事故集聚点,分别为:西面、北面、南面,目的是为在紧急事故状态下清点已撤离的人数。11.氢氧化钠(NaOH)为无色透明溶液、,呈强碱性,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刺激性。温度越高、浓度越高对人体的损伤也就越大。防范措施1、上岗人员要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如:眼镜、皮手套、防护鞋。2、岗位设置洗眼器和冲洗用水等防护设施,配备硼酸洗液。3、严格操作,进行维修时,必须将残液排尽。12.浓硫酸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浓硫酸稀释时应该“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防范措施1、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如:防毒面具、皮手套、防护鞋等。2、厂房岗位周围设置良好的通风设施。3、严格操作,保持设备管道处于无泄漏状态。13.防氨滤毒罐是几号滤毒管(B),氧气浓度低于18%时不能使用防毒面具,须用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A、3号B、4号C、5号14.设备“四懂三会”的内容是什么(C)A、懂结构、操作、性能、用途;会原理、维护保养、排除故障。B、懂结构、操作、维护保养、排除故障;会原理、性能、用途。C、懂结构、性能、原理、用途;会操作、维护保养、排除故障。16.我公司根据“7S”管理制度,为防止人身伤害,根据我厂工艺、实际状况制定了七“防”,试问这七“防”的内容是什么?答:有防浓硫酸烫伤、防高温碱液烫伤、防盐酸腐蚀、防蒸汽烫伤、防氯化氢中毒、防氯气中毒、防氨中毒。17.简述防爆炸措施?答:防爆炸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加强工艺管理、控制工艺指标;②各容器定期进行检验、检修;③对防雷、防静电设施定期进行检测;④严禁超装(液氯储槽、液氯钢瓶、液氨储槽)⑤严格检修安全管理。18.氯化氢(HCl)气体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相对于空气的密度1.27,易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无色透明,工业品为微黄色发烟液体,呈强酸性,具有强腐蚀性,与活性金属粉末反应放出氢气。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0.015毫克/升。盐酸泄漏灼伤人体并污染环境。19.三氯化氮:在烧碱生产过程中由原盐、生产用水中含有的氮氢化合物——氨随盐水进入电解槽,在电解过程中与电解产物氯气反应,聚集在产品物料和排污液中,如处理不善,见光或振动容易引起爆炸。由于它易分解并释放出大量气体,因而易发生简单分解爆炸事故。在空气中易挥发;它在气体中的体积百分比5-6%时有爆炸可能。60摄氏度时,在震动或超声波条件下,可能分解爆炸。本品对呼吸道、眼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20.人体皮肤和眼睛被盐酸、烧碱、双氧水、电石灰灼伤时,应立即采用的正确急救措施是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20至30分钟,然后就医。21不小心皮肤沾染高浓度的双氧水时,应立即用大量的清水冲洗,也可用3%的高锰酸钾或2%的碳酸钠溶液冲淡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浓硫酸洒在皮肤上,应该采用干净布或卫生纸将硫酸粘下,并迅速用大量凉水冲洗皮肤后视情况就医。22.从业人员在进行现场作业时,要辨清作业环境中危险有害因素,必须要佩戴好防护用具,加强自我保护。23.我公司动火作业分为三个等级:特级、一级、二级。在动火前动火单位应首先办理动火作业票证。24.进入釜、槽、罐、容器和其他密闭场所进行的作业,统称为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作业时须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25.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应设置了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26.生产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内附有与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27.禁止生产经营单位以或者替代应当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货币、其他物品)28.通过公路运输液氯时,托运人应当向的县级人民政府的公安部门申请办理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目的地)29.“三不伤害”的内容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30.“7S”是指(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安全、节约。31.“三心”是指、、。(齐心、关心、决心)32.我公司“7S”管理规定:没有办理和,严禁进入塔、容器、油罐、反应釜、下水井、电缆沟内、水封等有毒缺氧场所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票、设备监护人)33.影响安全的因素有:(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环境因素)34.我公司安全动火的五个环节是:(隔绝、置换、分析、办证、确认)35.登高作业是指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作业称为高处作业,在进行高处作业前,要到公司相关部门办理的票证是登高作业许可证,审批人员要亲临现场进行危害辨识、落实安全措施,如作业人员是否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36.在配电室临时接线作业时,要办理的票证是《临时用电许可证》。37.进入工作岗位操作时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要做到“三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对事故要坚持“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没查清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38.静电安全:静电的产生的原因有多种,如摩檫、撞击、撕裂、挤压等。静电的危害有:爆炸、火灾、电击,甚至影响生产质量;39.防止和消除静电的基本途径有:①在工艺方面控制静电的发生量;②采取泄漏导走的方法,如接地,消除静电荷的积聚等。特别是对VCM泄漏,静电就能引起爆炸,因而在PVC从业人员要穿防静电工作服。40.聚氯乙烯(简称PVC),是通用型合成树脂材料,与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和ABS统称为五大通用树脂。41.PVC的热稳定性和耐光性较差,在140℃以上即可开始分解并放出氯化氢(HCl)气体,致使PVC变色。42.PVC的电绝缘性优良,一般不会燃烧,在火焰上能燃烧并放出HCl,但离开火焰即自熄,是一种“自熄性”、“难燃性”物质。43.PVC的生产主要有两种制备工艺,一是电石法,主要生产原料是电石、煤炭和原盐;二是乙烯法,主要原料是石油。国际市场上PVC的生产主要以乙烯法为主,而国内受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限制,则主要以电石法为主。44.双氧水中文名称:(过氧化氢)。外观与性状:水溶液为无色透明液体,有微弱的特殊气味。纯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油状液体。45.工业级双氧水浓度可分为(27.5%、50%)两种。。爆炸性强氧化剂、腐蚀品,温度达到140℃时双氧水会迅速分解并爆炸。H₂O₂是二元弱酸,具有酸性46.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质是、;以公司安委会为中心做好公司的安全工作、各部门的一把手是部门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安全生产、人人有责)47.燃烧所具备的条件有(要有可燃物、要有助燃物、要有着火源);其三者相互作用时就可以产生火灾。为了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我公司配备了个体防护用品、消防车、灭火器、消防栓。48.我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管理能力。49.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50.我公司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电工、焊工、起重工、司炉工、压力容器操作工、液氯操作工、司机、分析工、钢瓶冲装前检验工、钢瓶冲装检验工)51.液氯在常温下是一种(C)A、透明的液体B、黑色的液体C、有毒的黄绿色液体52.液氯泄露往(B)方向避险A、顺风B、逆风C、俩者均可53.液氯泄漏准确有效措施(B)。A、肥皂水B、10%氨水C、蜡油54.充装好的液氯钢瓶堆放时不得超过(B)层A、3B、2C、155.液氯钢瓶的检验周期为(B)年.A、3B、2C、456.开车前,氢气管道置换采用的的气体是(C)A、氧气B、乙炔C、氮气D、氯气57.下面那些电压是安全电压(D)A、380VB、220VC、40VD、24V58.可以用于精密仪器灭火的灭火器有(C)A、水B、干粉C、二氧化碳59.我厂生产过程中,聚集太多、温度达到90℃时容易爆炸的物质是(D)A、Cl2B、NH3C、HClD、NCl360.消除静电危害的最简单的方法是(C)A、接零B、安装静电中和器C、接地61.不是安全管理“三E对策”内容的是(D)A、技术对策B、教育对策C、管理对策D、应急对策62.不是“四不放过”原则的内容是(D)A、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B、当事人未受到处罚不放过C、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E、未开事故分析会不放过D、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63.液氯不能与(C)发生反应。A、氢B、氨C、16Mn材质容器64.液氯钢瓶的安全附件不包括(C)A、瓶阀、螺塞B、防护圈、保护帽C、防震圈65.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不包括(C)A、安全泄压装置B、计量显示装置C、防震圈66.以下是消防工作基本方针的是(A)A、预防为主、防消结合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C、安全生产、人人有责67.安全、环保“三同时”原则是:建设项目安全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A、B、C)的要求。A、同时设计B、同时施工C、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68.在火焰的体积中,由三个不同的部位组成,试问哪个部位的温度最高(C)A、焰心B、内焰C、外焰69.在消防上将爆炸分为(A)A、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B、化学爆炸和核爆炸C、物理爆炸和核爆炸70.人员接触1小时一氧化碳的安全浓度为(A)A、0.04~0.05%B、0.03~0.04%C、0.02~0.04%71.目前国际上双氧水生产厂家广泛采用那种工艺生产双氧水(A)A、固定床钯触媒蒽醌法双氧水生产工艺B、流动
本文标题:化工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993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