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冀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巩固发展的
冀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巩固发展的特点及其经验何立海张祥雯张彦斌冀南抗日根据地位于河北省南部,包括沧石路以南、平汉路以东、卫运河以西、漳河以北的广大平原地区。有津浦、平汉铁路通穿腹地,退有太行山根据地,具有很重要的战略地位。根据地初创时,还曾辖平汉路西山区、津海路东滨海区和豫北部分地区,计51县。1940年后,根据抗日斗争的变化,部分区域划出,后大约稳定在40余县之内,人口700万,面积约三万平方公里,是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开辟的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八年抗战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冀南抗日根据地军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同仇敌忾,浴血奋战,是华北敌后严重威胁日军交通要道和中心据点的战斗堡垒,是联系山东、豫北抗日根据地的枢纽,是太行根据地的屏障,为华北抗战和全国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谱写了冀南人民抗击日寇侵略的辉煌篇章。一、冀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国民党在“片面抗战”路线作用下,步步溃败。9月,保定、沧州失守;10月,德州、石家庄、邢台、邯郸沦陷。11月,威县、大名、邱县、安阳等地也被日军占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冀南地区的主要交通线和重要城镇先后沦陷。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惨案频频。是时,国民党政权土崩瓦解,大批官僚政客仓惶南逃,惶惶如丧家之犬。在极度混乱的情况下,一些地主、土匪和失意军阀,或以“看家护院”、“保卫地方”为名,或打者“抗日”的旗号,纷纷组织武装,拉竿结伙,一时间各地土匪及游杂武装蜂涌而起,可谓是“土匪遍地,司令如毛”。据统计,当时土匪及各色武装多达120余股,多者数千人,少者数十人。同时各色会道门组织也蜂拥而起,扯旗招兵,集聚力量。这些五花八门、名目繁多的杂牌武装,各据一方,为王称霸,为解决其粮饷薪俸,不断抢劫繁华村镇,祸害百姓。真是外侮内乱,鸡犬难宁,冀南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面对冀南复杂的形势,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于敌后游击战争,组织人民群众抗日救亡运动。七七事变前夕,中共平汉省委成立,在省委的指示下,临时直南特委积极工作,抓紧恢复和建立党的各级组织,筹建抗日武装,不久,成立“发动抗日游击战争指挥部”,并在威县等6县成立工作委员会。临时特委为动员一切力量实行全民族抗战,派出干部分别到一些游杂武装中去作争取工作,在部分县成立抗日救国会、后援会、动委会等抗日救亡团体。于是,整个冀南及与之毗邻专区的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开展起来。10月,隆平县成立“冀南抗日游击队”,清丰、南乐成立抗日游击队,濮阳组织河北濮阳专区民军第八大队。11月,南宫、巨鹿、广宗三县交界的一带村庄,成立“冀南抗日联军”,并开展一系列武装斗争。冀南抗日武装的建立和逐步壮大,为建立平原根据地奠定了初步基础。开辟冀南抗日根据地,是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华北敌后抗战、创建晋冀鲁豫根据地伟大战略决策和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契入敌后的一颗楔子和实施战略反攻的出发点。为挽救华北危局,开展游击战争,1937年9月,刘伯承率129师东渡黄河,挺进山西前线,开创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根据形势需要,129师化整为零,分散到各地发动群众,组建抗日武装,坚持敌后游击战争。11月下旬,129师组成先遣队,在张贤约支队长率领下,进入邢台、沙河、磁县、邯郸等地,协助中共地方组织的恢复和成立。12月,129师组成以孙继先为队长、胥光义为政委的挺进支队,到达冀南滏西地区。经过一个月的发动群众,便把冀南抗日游击队扩大为上千人的抗日武装。他们与直南特委联系,将特委领导的抗日联军编为“八路军别动大队”,并收编隆平、尧山、宁晋的地方游杂武装,组织抗日自卫队及抗日联防自卫军。1938年1月,129师组成以陈再道为司令员、李菁玉为政委的东进纵队,挺进冀南平原,到达南宫县城。他们一方面深入乡村,大力宣传中共的抗日政策,建立抗日团体,一方面招收上千名青年进入刚开办的“军政干部学校”学习,为根据地培养和训练干部。同时,他们促使高希伯部反正,使之成为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对于一些游杂武装,运用统一战线政策,争取段海洲部、孤立赵云祥部,赢得了主动权。3月,在南宫成立统一战线性质的军政委员会,陈再道任主任。冀南的抗日局面初步打开。3月中旬,129师政治部副主任宋任穷率骑兵团到达冀南。不久,接替李菁玉任东纵队政委。东纵向西、向南发展,逐县摧毁伪组织和伪政权,建立抗日政权。冀南各县普遍组织了抗日游击队、区基干队、村游击小组或自卫队。为加强对武装斗争的统一领导,4月27日,冀南军区宣布成立,宋任穷任司令员,下辖5个军分区。以后又改建中共冀南区党委,下辖9个地委,根据地党的领导核心更加健全。1938年5月,129师副师长徐向前,政治部副主任刘志坚率领三个团到达南宫,与东纵汇合,扫除冀南腹地之敌,取缔“六离会”等会道门组织,并对一些散兵游勇武装进行改编。6月,占领永年、成安、肥乡、临清、高唐、夏津等县城,开辟卫河以东漳河以西的广大地区。经过徐向前副师长与国民党山东省第六专区专员范筑先谈判,达成共同抗战协议,打开了鲁西、鲁西北的局面。马国瑞和孙继先率领的津浦支队,开辟了冀鲁边地区。至此,冀南抗日根据地基本形成。1938年8月,冀南行政主任公署正式成立,杨秀峰、宋任穷当选正、副主任,随之公布八大施政纲领,出台公平负担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法令,健全各县民主政权,加强民主建设,成立工会、农会、妇救会等群众团体,冀南抗日根据地正式建立。冀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和统一战线策略的胜利,它是插入日军统治腹地的一颗楔子和实施战略反攻的出发点,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二、冀南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发展冀南抗日根据地基本形成后,仍然面临着更加艰难和残酷的斗争。在地域上形成了日寇的伪政府,国民党的残余政府和冀南行政主任公署“三足鼎立“,斗争形势异常严峻、复杂、残酷、艰苦卓绝,但英勇、智慧的冀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战略战术,战胜了一个个艰难险阻,赶走了日本鬼,驱跑了蒋家匪,取得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1938年10月,武汉、广州相继失守,中国战场发生了重大变化。日军一方面加紧将其主要兵力逐步调回华北,向共产党、八路军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疯狂进攻;一方面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加紧诱使国民党投降。1938年2月,汪精卫等公然判国投敌,国民党对日妥协。1939年1月国民党在召开的五届五中全会上,制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方针,在这个方针指引下,活动在冀南的国民党顽匪鹿钟麟、石友三部等,便在各地大搞反共摩擦,在此形势下,冀南区党委、冀南行政主任公署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根据冀南的形势,研究制定了开展平原游击战的方针和战略战术,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各级抗日政权、完善了群众抗日救亡组织、壮大了抗日武装、开展了平原游击战争、打击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同时,建立起了抗日统一战线、反击了顽固派、讨伐了石友三等判逆;从而使八路军在前门拒虎、后门驱狼的恶劣斗争环境中,站稳了脚跟,逐步处于了主动地位。先后粉碎了敌人的四路大围攻、11次大扫荡,仅1939年1---5月冀南军民就经历较大战斗1000多次,毙伤日伪军3000多人。特别是在1939年2月4日,八路军三八六旅旅长陈赓、政委王新亭率领“六旅集团”一部,在邱县香城固一带设伏,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这次香城固诱伏歼灭战狠狠地打击了华北日军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我抗日军民的斗志。但敌人并不甘心失败,对冀南的扫荡更加残酷了,但冀南军民已经过锻炼,受到考验,特别是平原游击战争的经验更加丰富了、胜利的信心也空前高涨。1941年至1942年,是冀南人民抗战史上最为艰难困苦的时期。日本侵略者为摧毁这块根据地,从1941年起,在军事上加紧了对冀南的进攻,在政治上极力强化伪军伪组织,在经济上对根据地进行严密封锁。日本侵略者妄图通过军事上的进攻,政治上的奴役控制,经济上的疯狂掠夺,从根本上消灭冀南抗日根据地的生存条件。就在冀南形势日趋恶化的时候,历史上罕见的自然灾害又接踵而至。这一年,冀南逢多年不遇的大旱灾,又发生严重的蝗灾。酷旱后又连降大雨,有30多县遭水灾,日军乘机掘开河堤,施放霍乱病菌,继之而来的是瘟疫漫延。灾民普遍以糠、菜、树叶为食,后来几乎所有的树叶、树皮都被采光。卖儿卖女成为寻常事,人食人者也不罕见。全区饿死者达20万人,四出逃荒者达100万人。冀南区的斗争环境更加残酷了,日伪军接二连三的大“扫荡”更使冀南雪上加霜,。4月29日和6月11又进行了两次“铁壁合围”,企图摧毁冀南抗日根据地,敌人出动日伪军42000余人,由日第12军司令官土桥一次和冈村宁次亲临指挥,对冀南区进行了地坛试“格子网”洗围,所有农村、学校、单位都踏遍了日寇的铁蹄,所到之处推行“三光”“囚笼”政策,仅在武城县霍庄一村军民230人,残案累累,血腥密布。这就是抗日战争史上著名的“4,29大残案”,抗日武装、政权,群众团体受到重创,特别是各地的党支部被破坏了一半,党员有四万减少到两万。冀南抗日斗争进入最困难、最艰苦阶段。面对天灾人祸,冀南抗日根据地军民咬紧牙关,坚持斗争,通过实现党的一元化领导,精兵简政,整党整风和减租减息,终于战胜了百年不遇的大灾荒,坚持和巩固了冀南抗日根据地。1943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冀鲁豫中共分局(也称平原分局),直接领导冀南区和冀鲁豫区两个区党委,黄敬任分局书记,宋任穷任组织部长。1944年5月,由冀鲁豫分局直接领导原冀南和冀鲁豫区各地委。冀南军区和冀鲁豫军区合并,组成新的冀鲁豫军区(也称平原军区),宋任穷任军区司令员,黄敬兼政治委员。下半年宋任穷代理分局书记,兼军区政委。两区合并后,缓解了严重敌情和大灾荒造成冀南的艰苦环境,统一和增强了对敌斗争力量,扩大了抗日部队的回旋余地。1944年,反法西斯斗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中节节败退,美军的进攻正向日本海域逼近。冀南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在中共中央和北方局、冀鲁豫分局领导下,为了歼灭进犯之敌,保卫和恢复发展根据地,坚决的进行了反“扫荡”反“蚕食”斗争;发动作战攻势收复敌占城镇,使根据地开始摆脱严重困难局面,并逐步发展扩大根据地;广泛开展群众运动,积极推行民主民生;大力开展农业生产运动,根据地各项建设蓬勃发展。在此基础上,冀南区党政军民,积极配合抗日斗争新形势,向敌人发起全面大反攻。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投降。8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撤销北方局及冀鲁豫分局,成立晋冀鲁豫中央局,邓小平任书记。成立晋冀鲁豫军区,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委,宋任穷任政治部副主任。又恢复了冀南、冀鲁豫两区建制,直属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领导。10月,晋冀鲁豫军区将冀鲁豫、冀南、太行、太岳军区主力部队依次编为四个纵队,冀南主力编为二纵。11月冀南行政公署和冀南军区恢复建立,辖五专区47县700万人口。为适应和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华北人民政府遵照中央的决定,于1949年8月1日,发布了重新调整行政区划的通令,以原省界为基础,建立了河北省等五省和北京、天津两直辖市,宣布撤销了包括冀南在内的七个行政区,当时冀南区所辖的44个县(市)中,八个分别划入平原省、山东省,36县(市)归河北省辖。至此,冀南革命根据地,以民族、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广大人民群众在新的党委、政府领导下意气风发地走上新的征程三、冀南抗日根据地的特点开辟冀南抗日根据地,坚持了党中央和毛泽东提出的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坚持了打击日寇和积极壮大我军力量的方针。第一,冀南抗日根据地是我党第一个在平原地区开辟的抗日根据地,为全国的平原抗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冀南抗日根据地是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和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的特殊条件下建立起来的,也是在国内形势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成为中国人民的头号敌人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当八路军进入冀南时,冀南已没有国民党的组织,也没有国民党的政权,而是有刚刚拼凑的日伪政权维持会,有蜂起的土匪、民团、会道门和国民党撤后溃散的游杂武装,还有受到日寇欺凌和兵匪践踏的冀南民众。所以开辟工作初期,主要如何从实
本文标题:冀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巩固发展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021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