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感恩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说课设计
•活动主题的背景:•感恩,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2500年前学生入学的第一节课就是“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就是“首先要孝敬父母,其次要对己谨慎约束,对人诚实可信,博爱民众,并亲近有德行的人,做好了这些,如果还有余力,就去学习文化知识。”再看看我们教育的“教”,左边一个“孝”,右边一个“文”意思就是孝道文化的传承。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父母紧紧盯着的只是孩子的学习,一切围着智能转,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事情父母都可以代劳。致使他们: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家庭小环境促成了孩子们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目中无人的心态和习惯。为了擦亮学生蒙尘的心灵,唤醒他们的感恩意识,让他们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结合11月24日感恩节的即将来临和学校正在开展的践行《弟子规》德育教育活动,我们决定在四年级学生群体中开展一次以感恩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知理感恩,从学会感恩父母做起,人人争做“孝敬星”。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感恩,为什么感恩,感恩节的由来和意义以及感恩的名言;学会大胆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与研究的过程中加强学生观察、表达、倾听、习作及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创新意识。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体会父母恩情的同时学会感恩。学生通过模拟体验、采访记录、调查问卷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感悟到父母之爱。整个活动过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更深一步掌握调查的方法、观察的方法和自我评价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我们应尝试让爱的教育从身边做起,从学会感恩父母做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真正感悟到母爱深如水,父爱重如山,从而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热爱之情进而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开题准备阶段、活动实施阶段、总结交流阶段(包括成果展示阶段)(一)、创设情境,引入活动主题。一、开题准备阶段此时,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二)师生对话,确立子课题知恩、感恩、颂恩、报恩(三)划分小组,制定活动方案1、选举组长,为小组命名并制定小组口号。2、起草本组子课题活动实施方案。根据组员特长,(按照记录、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调查访问、动手制作、书法绘画、诗歌朗诵等)把任务进行分工。课题感恩教育组名小组成员组长组员采访员摄影师资料整理员记录员活动计划时间研究内容活动形式预期成果形式第一周开题授课第二周资料收集上网查阅资料第三周观察体验考察、整理资料第四周成果展示班内交流研究方法查阅资料()调查统计()上网()采访记录()出外考察()观察法()其他()综合实践小组活动方案设计表(四)小组合作,完善活动方案通过各组之间互评互议等方式,使各组取长补短,及时对活动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二、活动实施阶段(一)开展实践活动,做好详细记录上网查找感恩节的来历、感恩的名言等相关资料。到其他班“你了解父母多少”的调查问卷。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医院采访了医生,知道了自己的生命是受之父母的他们还模拟体验:为一只生鸡蛋做了一周的爸爸、妈妈,感受到父母养育儿女的不易。邀请了音乐老师指导小组自编的舞蹈《弟子规之首孝悌》。学说快板——《中华美德代代传》。学习了《感恩的心》的手语舞蹈。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绘画、书法、手工制作、剪纸等多种形式来感谢父母回报父母的爱.(二)、整理资料,为成果经验交流会做准备。各研究小组整理资料,包括调查报告、观察日记、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照片、视频等,为成果经验交流会做准备。三、总结交流阶段(一)引发学生交流(二)总结交流研究成果在总结交流课上,知恩、感恩、报恩、颂恩四个小组分别汇报了他们的探究成果(三)、趁热打铁,紧接着便是全班互动、收获快乐的环节不同研究小组成员间就自己感兴趣或不理解的汇报成果现场互相采访,欣赏其他小组的成果,交流此次活动的体会和感受,并完成快乐收获卡,填好评价卡。最后评选出“孝敬星”,颁发奖状。(四)课堂拓展延伸、情感升华教师总结:同学们这次《感恩》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得非常成功。你们已经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已经学会了感恩父母。记住老师的话——永怀感恩之心,常表感激之情,我们的生活就会永远充实、快乐。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感恩是一种生活智慧,感恩更是学会做人,成就阳光人生的支点。多谢指导!
本文标题:感恩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说课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102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