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人教版))[[初三历史教案]]江苏省南通市2009年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09年南通市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修订)CompileByWerner.Von.Junker一、中国古代史1、秦朝的建立公元前221年,嬴政灭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监察。地方推行郡县制,所有事情都由皇帝决断;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文字(小篆)、度量衡,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北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开发南疆(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秦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东,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疆。2、陈胜、吴广起义原因秦朝的暴政(繁重的徭役、赋税很重、刑法残酷);时间地点:公元前209年、大泽乡;领导人:陈胜、吴广;结果:最终失败;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思想,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3、秦的灭亡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秦军主力,同年,刘邦入咸阳,秦灭亡。4、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取得“楚汉之争”的胜利,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5、文景之治背景: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困;文帝、景帝吸取秦亡的教训措施:文景二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奖励农桑,提倡节俭,以德化民;影响:百姓逐渐富裕起来,钱、粮充足,为汉武帝时期西汉鼎盛局面的出现奠定基础。6、汉武帝的大一统原因:景帝后期的经济繁荣,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措施: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提议),设太学;意义:政治、经济、思想、军事上实现了大一统,西汉开始进入鼎盛时期,。7、王莽专政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权,西汉灭亡,建立“新”,后被农民起义推翻。8、东汉的建立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农民战争不断,政权名存实亡。9、昌盛的秦汉文化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后称“蔡侯纸”;东汉的《九章算术》总结了春秋以来的数学成就;东汉张衡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地动仪;华佗、张仲景是东汉名医,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制成“麻沸散”,编成“五禽戏”;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后世尊他为“医圣”。10、唐的建立618年,隋朝灭亡;同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称为唐高祖。11、贞观之治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背景:唐太宗从隋末农民战争中吸取教训,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吸取秦王的教训;措施:轻徭薄赋,重视发展生产,提倡节俭,合并州县,减轻人民负担,勤于政事,任用贤才(房玄龄、杜如晦,“房谋杜断”),虚心纳谏(魏征),完善科举制度,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结果: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社会繁荣,史称“贞观之治”。12、女皇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13、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政治上:锐意改革,任命姚崇等人为相,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生活上:崇尚节俭;农业上:兴修水利,抗灾能力增强,农耕技术有很大发展,水稻产量大大增加,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粮产地,且茶叶生产发达,饮茶之风全国盛行,大量蔬菜新品种从西域传入,发明曲辕犁和筒车;手工业上:丝织技术高超,花色品种繁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是唐朝最有名的瓷器;商业上:长安、洛阳、成都、扬州是当时的大都市,长安既是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14、唐朝的灭亡唐玄宗后期,宠幸杨贵妃,疏于政事,任用奸臣,朝政混乱,终于爆发“安史之乱”,唐朝从此由盛而衰,907年,唐灭亡。15、科举制诞生:隋文帝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设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科举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完善:唐朝时,科举制度日趋健全,以明经、进士二科最重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唐太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影响: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末才被废除(1905)。16、唐与吐蕃7世纪前期,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赞普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8世纪初,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17、唐与回纥8世纪中期,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双方关系友好。18、唐与日本贞观年间,遣唐史规模庞大,目的是学习唐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以促进日本的发展;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大力传播唐文化,成为两国友好象征,其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唐朝对日本的影响:a、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b、参照汉字创造了日本文字;c、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存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19、唐与天竺贞观年间,玄奘到达天竺,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佛学大师;后回到长安,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20、隋唐文化隋朝李春设计的赵州桥(安济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早七百多年;长安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大明宫含元殿气势雄伟;唐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作品;唐孙思邈写成千金方,被称为“药王”;李白(“诗仙”)、杜甫(“诗圣”)、白居易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二、中国近现代史1、洋务运动洋务派(领导阶级,属于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出现洋务派,他们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在中央以恭亲王奕訢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内容: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安庆,最早的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李鸿章、上海,最大的军事工业)、福州船政局;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主要有轮船招商局(李鸿章、上海,最早的民用工业)、汉阳铁厂(张之洞),湖北织布局(张之洞);此外,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并在各地开始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评价: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性质);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所以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积极作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失败的根本原因:没有触及封建制度。2、公车上书背景: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等在京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梁二人创办《万国公报》,组织强学会,宣传维新变法,后又将《万国公报》改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3、戊戌变法时间:1898.6.11—9.21,共103天,又称“百日维新”;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又叫改良派);人物:光绪帝,康、梁等;内容: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文化教育---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军事---训练新式军队结果: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光绪帝被囚禁,康、梁逃往国外,变法以失败告终;性质: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结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4、同盟会的建立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性质: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为同盟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选举孙中山为总理,确立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5、三民主义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民族”,对应“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意为推翻清朝统治,解除民族压迫;“民权”,对应“建立民国”,意为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国政府;“民生”,对应“平均地权”,意为改革土地制度,使劳动者摆脱贫困。6、辛亥革命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时间:1911年10月10日;经过:革命党人首先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占领楚王望台军械库----猛攻湖广总督衙门----占领武昌城----攻占汉口和汉阳----全国有十几个省宣布独立。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最终结果: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7、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8、新文化运动原因:中华民国建立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而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纪上半叶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原因:资本主义发展受阻碍3、目的或任务: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4、特点:①反封建性②资产阶级领导③具有长期性,曲折性。5、结果:成功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美国建立联邦制国家;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比较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并归纳17-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特征。答:相同点:(1)爆发的原因相同,都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很大发展,而封建专制统治或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矛盾激化引起革命。(2)领导阶级和主力相同,都是资产阶级领导,主力是人民群众。(3)革命的任务相同,都要完成推翻封建统治或殖民统治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4)进程和结果大致相同,即革命中充满了斗争和曲折,即革命中充满了斗争和曲折,但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法国大革命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美国是以民族独立的形式表现其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三、世界范围内确立(19世纪中期)1、推动性事件: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美国内战、日俄改革、美国内战背景随着美国领土的扩张,北方资本主义制度和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经济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在黑人奴隶制存废问题上的矛盾不可调和。经过1861年南方挑起内战;1862年林肯政府通过《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战局;1865年北方胜利,内战结束。文献《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提高了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影响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日本明治维新背景幕府闭关锁国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严重;商人、新兴地
本文标题:((人教版))[[初三历史教案]]江苏省南通市2009年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102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