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政策解读-20150710-校长-F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王志兵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政策解读目录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人人通”形成大数据过程性评价人人通大数据交流信息技术在您所在学校哪些方面发挥了作用?在应用中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交流:为什么现在小孩子拿到手机就会用,而我们却还要看说明书?人在14至15岁时对数字技术的理解能力达到顶峰交流:教材上的知识在百度上基本都能找到,为什么要教这些知识?自媒体环境下成长的一代与传统媒体下成长的一代有什么不同?你碰到过吗?电商从业人员规模变化孩子对技术的理解、使用能力超越成人未来的很多职业、知识,现在还没有诞生丰富的知识获取的渠道削弱了学校在知识传授方面的地位和作用自媒体时代成长的一代对信息的理解思维削弱了学校教育的权威性信息技术发展对教育的挑战农业社会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7第三次工业革命个性化农耕教育班级授课式规模化教育生态化、网络化、分散化、生命化的个性化教育——周洪宇,中国教育报,2014/05/02原始的个别教育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名称蒸汽时代电气时代数字时代典型产物蒸汽机流水线3D打印作用领域轻工业部门重工业部门科学技术领域影响范围主要在英国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全球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呼唤教育革新教育云泛在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学习可汗学院翻转课堂微课慕课(moocs),网易课程……教育信息化新名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2004年湖北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远工程“班班通”工程教学点资源全覆盖工程三通两平台湖北省试点省实施方案利用信息技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现代化,拉动信息消费,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具体目标为:到2017年,基本完成“三通两平台”建设任务。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推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促进教育教学方式转变,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实现环境建设、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建设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成效的评价转变到应用效果的评价单一电教部门推动转变到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协调推动以项目为主体的推进转变到政策制度安排推动改革发展方式,实现三个“转变”郧县桃花沟教学点56岁的刘兆明老师不会说英语,却利用信息化手段,为三个年级、七名学生开出了英语等国家规定的全部课程。深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通山县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专递课堂”周课时达20余节,覆盖70%的课程教学,取得了明显成效。梅田小学明水教学点柏树教学点楂林教学点深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恩施州发挥乡镇学校示范带动作用深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我们能不能也创造经验?目录最近与教师发展相关的文件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013]13号)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教师厅[2014]3号)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教师厅函〔2014〕7号)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教师司函〔2014〕55号)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施指南(教师司函[2014]20号)教师工作坊研修实施指南(教师司函[2014]12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4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通知》(教基二厅函[2014]13号)总体目标和任务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取得新突破。工程特点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的自主选学模式,按需施训,5年不少于50学时以学科教学所需的信息化设计与实施能力为重点网络研修+校本研修+现场实践,通过现场诊断和观课磨课等方式,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用结合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强调过程评价工程的原则成立领导小组建立管理平台制定管理办法整合力量加强指导第一责任人完善制度、健全机制组织保障常见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简易多媒体环境:(多媒体)计算机+电视机+(投影)+(实物展台)交互多媒体环境:多媒体计算机+交互式电子白板(触控电视)网络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平板电脑(上网本)移动环境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基本要求•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发展要求•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能力标准总则能力标准是规范与引领应用信息的准则,是工作的基本依据。能力标准内容结构I.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II.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技术素养C1-C5C1-C5计划与准备C6-C11C6-C11组织与管理C12-C16C12-C16评估与诊断C17-C20C17-C20学习与发展C21-C25主要关注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应具备的能力。主要关注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能力标准内容维度I.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II.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技术素养1.理解信息技术对改进课堂教学的作用,具有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意识。1.了解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具有主动探索和运用信息技术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意识。2.了解多媒体教学环境的类型与功能,熟练操作常用设备。2.掌握互联网、移动设备及其他新技术的常用操作,了解其对教育教学的支持作用。3.了解与教学相关的通用软件及学科软件的功能及特点,并能熟练应用。3.探索使用支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网络教学平台等技术资源。4.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数字教育资源,掌握加工、制作和管理数字教育资源的工具与方法。4.利用技术手段整合多方资源,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相连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数字资源、学校资源、社会资源等)5.具备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能够以身示范。5.帮助学生树立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能力标准内容维度I.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II.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计划与准备6.依据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生特征和技术条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找准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的契合点。6.依据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生特征和技术条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确定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契合点。7.设计有效实现学习目标的信息化教学过程。7.设计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信息化教学过程与学习活动。8.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选择与使用技术资源。8.合理选择与使用技术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9.加工制作有效支持课堂教学的数字教育资源。9.设计学习指导策略与方法,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索、反思与创造。10.确保相关设备与技术资源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正常使用。10.确保学生便捷、安全地访问网络和利用资源。11.预见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订应对方案。11.预见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可能遇到的问题,制订应对方案。能力标准内容维度I.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II.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组织与管理12.利用技术支持,改进教学方式,有效实施课堂教学。12.利用技术支持,转变学习方式,有效开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13.让每个学生平等地接触技术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学生学习注意力。13.让学生在集体、小组和个别学习中平等获得技术资源和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14.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观察和收集学生的课堂反馈,对教学行为进行有效调整。14.有效使用技术工具收集学生学习反馈,对学习活动进行及时指导和适当干预。(在教学反馈上的特别优势)15.灵活处置课堂教学中因技术故障引发的意外状况。15.灵活处置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开展学习活动发生的意外状况。16.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提升技术素养并发挥其技术优势。16.支持学生积极探索使用新的技术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学习活动。能力标准内容维度I.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II.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评估与诊断17.根据学习目标科学设计并实施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案。17.根据学习目标科学设计并实施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案,并合理选取或加工利用评价工具。18.尝试利用技术工具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信息,并能整理与分析,发现教学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18.综合利用技术手段进行学情分析,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依据。19.尝试利用技术工具开展测验、练习等工作,提高评价工作效率。19.引导学生利用评价工具开展自评与互评,做好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20.尝试建立学生学习电子档案,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支持。20.利用技术手段持续收集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关键信息,建立学生学习电子档案,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支持。能力标准内容维度I.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II.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学习与发展21.理解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具备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自我反思与发展的意识。22.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积极参与技术支持的专业发展活动,养成网络学习的习惯,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23.利用信息技术与专家和同行建立并保持业务联系,依托学习共同体,促进自身专业成长。24.掌握专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提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25.有效参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研修,实现学用结合。学习与发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技术素养课程(8)技术素养课程(3)综合课程(3)综合课程(2)专题课程(5)专题课程(4)教师专业发展(3)能力标准和课程标准对应关系课程标准目标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应用信息技术促进自身发展类别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技术素养类T1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T2多媒体教学环境认知与常用设备使用T3学科资源检索与获取T4素材的处理与加工T5多媒体课件制作T6学科软件的使用T7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T16网络学习空间的构建与管理T17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T18适用于移动设备的教学软件应用综合类T8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学科教学T9交互多媒体环境下的学科教学T10学科教学资源支持下的课程教学T19网络教学环境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T20移动学习环境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专题类T11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T12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T13技术支持的学生技能训练与指导T14技术支持的总结与复习T15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T21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任务设计T22技术支持的学习小组的组织与管理T23技术支持的学习过程监控T24技术支持的学习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类T25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T26教师工作坊与教师专业发展T27网络研修社区与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主题T8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学科教学主题描述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由多媒体计算机、投影机、电视机等构成,以呈现数字教育资源为主。通过本主题学习,提升教师在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下,采用讲授、启发等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的能力。对应能力标准:I-1~I-20。内容要点1.数字教育资源与软件的类型及功能;2.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选择恰当数字教育资源与软件的策略;3.采用讲授、启发等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时,有效应用数字教育资源与软件的方法和策略;4.在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下,采用讲授、启发等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的常见问题与应对。每门课学时建议≤12实践任务设计在简易多媒体环境下,利用数字教育资源与软件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任务,制定实践指导方案,指导教师完成学科教学实践。案例资源提供在简易多媒体环境下,利用数字教育资源与软件进行课堂教学的典型案例。考核评价建议1.教学设计方案。2.一个完整课时的教学实录。(文字或影像资料)3.反思报告。课程示例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学科教
本文标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政策解读-20150710-校长-F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109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