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实用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概述Synopsis1.女性一生中各阶段生理特征不同,其中生殖系统变化最显著2.掌握本章内容有助于诊治生殖内分泌相关疾病3.本章也是目前辅助生殖技术的理论基础一.女性一生的生理阶段及特点1.新生儿期Neonatalperiod2.儿童期Childhood3.青春期Pubertyoradolescence4.性成熟期Sexualmaturityperiod5.绝经过渡期Menopausaltransitionperiod6.绝经后期Postmenopausalperiod一.女性一生的生理阶段及特点1.新生儿期:产后4周内(1)妊娠期母体及胎盘女性激素的影响,外阴较丰满,乳房略隆起或少许溢乳一.女性一生的生理阶段及特点1.新生儿期:产后4周内(1)妊娠期母体及胎盘女性激素的影响,外阴较丰满,乳房略隆起或少许溢乳(2)出生后女性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一.女性一生的生理阶段及特点1.新生儿期:产后4周内新生儿期(1)妊娠期母体及胎盘女性激素的影响,外阴较丰满,乳房略隆起或少许溢乳(2)出生后女性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生理现象:短期内的少量溢乳和阴道流血一.女性一生的生理阶段及特点2.儿童期:4周-12岁儿童期(1)体格快速生长发育,生殖器发育缓慢一.女性一生的生理阶段及特点2.儿童期:4周-12岁儿童期(1)体格快速生长发育,生殖器发育缓慢(2)生殖器呈幼稚型,宫颈占子宫的2/3一.女性一生的生理阶段及特点2.儿童期:4周-12岁儿童期(1)体格快速生长发育,生殖器发育缓慢(2)生殖器呈幼稚型,宫颈占子宫的2/3(3)8岁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卵泡自主生长;8岁后抑制解除,促性腺激素分泌,卵泡发育并分泌激素一.女性一生的生理阶段及特点3.青春期:10-19岁,获得性生殖能力青春期(1)第一性征(2)第二性征(3)生长加速(4)月经初潮一.女性一生的生理阶段及特点3.青春期:10-19岁,获得性生殖能力青春期(1)第一性征:生殖器官发育为成人型(2)第二性征(3)生长加速(4)月经初潮一.女性一生的生理阶段及特点3.青春期:10-19岁,获得性生殖能力青春期(1)第一性征(2)第二性征:体型、乳房、阴毛、腋毛(3)生长加速(4)月经初潮一.女性一生的生理阶段及特点3.青春期:10-19岁,获得性生殖能力青春期(1)第一性征(2)第二性征(3)生长加速:雌激素、生长激素等有关(4)月经初潮一.女性一生的生理阶段及特点3.青春期:10-19岁,获得性生殖能力青春期(1)第一性征(2)第二性征(3)生长加速(4)月经初潮:青春期的重要标志;卵巢功能欠成熟一.女性一生的生理阶段及特点4.性成熟期:18岁始,约30年,又称生育期性成熟期(1)卵巢周期性排卵(2)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一.女性一生的生理阶段及特点5.绝经过渡期:绝经过渡期(1)卵巢功能开始衰退至最后一次月经的时期。常始于40岁以后,短则1-2年,长则10余年。一.女性一生的生理阶段及特点5.绝经过渡期:绝经过渡期(2)围绝经期(perimenopausalperiod)卵巢功能开始衰退至绝经后1年内一.女性一生的生理阶段及特点5.绝经过渡期:绝经过渡期(3)绝经(menopause):卵巢功能衰竭,月经永久性停止.最后一次月经称为绝经.一.女性一生的生理阶段及特点5.绝经过渡期:绝经过渡期(4)绝经综合征:由于围绝经期E2↓并波动,出现血管舒缩障碍和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潮热、出汗、情绪不稳定、失眠等一.女性一生的生理阶段及特点6.绝经后期:绝经后的生命时期绝经后期老年期:妇女60岁以后,整个机体发生衰老.生殖器官萎缩,骨质疏松,易发生骨折。二.月经及月经期临床表现1.月经(menstruation):是指伴随卵巢周期性排卵,卵巢激素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剥脱和出血,是生殖功能成熟的主要标志。二.月经及月经期临床表现1.月经(menstruation):是指伴随卵巢周期性排卵,卵巢激素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剥脱和出血,是生殖功能成熟的主要标志。2.月经血特征:暗红色多种成份不凝二.月经及月经期临床表现3.正常月经的临床表现:(1)周期性•经期:月经持续时间,一般2-7天;•月经周期(menstrualcycle):两次月经第一日的间隔时间,一般21-35天,平均28天;•经量:一次月经的总失血量,平均约为30-50ml,超过80ml称为月经过多二.月经及月经期临床表现3.正常月经的临床表现:(2)月经期症状:一般无特殊症状,有些可出现下腹及腰骶部酸胀不适(盆腔充血、PG),严重者可影响工作和生活,少数可出现腹泻、头痛等症状。三.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1.卵巢功能(1)生殖功能:卵巢产生卵子并排卵。(2)内分泌功能:卵巢分泌性激素三.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1.卵巢功能(1)生殖功能:卵巢产生卵子并排卵。(卵泡的发育及成熟)(2)内分泌功能:卵巢分泌性激素。(雌H孕H雄H)三.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2.卵巢功能的周期性变化过程卵泡的发育及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及退化三.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2.卵巢功能的周期性变化过程卵泡的发育及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及退化始基卵泡窦前卵泡窦状卵泡排卵前卵泡三.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3.卵泡的发育及成熟卵泡发育三.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3.卵泡的发育及成熟卵泡发育始基卵泡三.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3.卵泡的发育及成熟卵泡发育窦前卵泡三.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3.卵泡的发育及成熟卵泡发育窦状卵泡三.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3.卵泡的发育及成熟卵泡发育排卵前卵泡三.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4.排卵ovulation定义:卵细胞被排出的过程时间: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左右排出物:卵细胞、放射冠、透明带、少量卵丘内的颗粒细胞三.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4.排卵ovulation三.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5.黄体形成及退化排卵后,颗粒细胞、卵泡内膜细胞内陷,并黄素化,形成黄体黄体期14天三.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5.黄体形成及退化排卵后,颗粒细胞、卵泡内膜细胞内陷,并黄素化,形成黄体排卵后7-8天黄体三.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5.黄体形成及退化黄体退化,黄体细胞萎缩,结缔组织取代并纤维化,色白,称白体排卵后9-10天白体三.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2.卵巢功能的周期性变化三.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6.甾体激素的合成•卵巢合成和分泌的性激素均为甾体激素(steroidhormone)•主要有:雌激素(estrogen,E)孕激素(progestin,P)雄激素(androgen,A)三.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6.甾体激素的合成环戊烷多氢菲环三.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6.甾体激素的合成孕烯醇酮胆固醇△5途径△4途径17α-羟孕烯醇酮脱氢表雄酮雄烯二酮睾酮雌二醇雌酮17α-羟孕酮孕酮三.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6.甾体激素的合成雌激素合成两种细胞-两种促性腺激素学说示意图两种细胞:卵泡膜细胞颗粒细胞两种促性腺激素:FSHLH三.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6.甾体激素的合成雄激素主要为睾酮和雄烯二酮来源:肾上腺(大部分)、卵巢(小部分)作用:(1)青春期促进第一、二性征发育(2)促进蛋白合成及肌肉生长(3)性成熟后可导致骨骺关闭、生长停止(4)促进非优势卵泡闭锁并提高性欲三.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7.甾体激素的降解①三种激素主要在肝脏中降解,经肾脏自尿中排泄③雌激素活性:E2>E1>E3②E2和E1(雌酮)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羥化成E3排出四.月经周期的调节1.定义(1)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ypothalamus-pituitary-ovaryaxis,H-P-Oaxis)下丘脑分泌GnRH,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释放,调控卵巢功能。卵巢分泌的性激素对下丘脑-垂体有具有反馈调节作用。下丘脑、垂体与卵巢之间相互调节、相互影响,形成完整而又协调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称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由于下丘脑生殖调节激素由神经细胞分泌,因此属于神经内分泌调节。四.月经周期的调节1.定义(2)正反馈性激素反馈作用于中枢,使下丘脑GnRH和垂体促性腺激素合成或分泌增加时(3)负反馈性激素反馈作用于中枢,使下丘脑GnRH和垂体促性腺激素合成或分泌减少时四.月经周期的调节1.定义(2)长反馈卵巢分泌到循环中的性激素对下丘脑-垂体的反馈作用(3)短反馈垂体激素对下丘脑GnRH分泌的负反馈(4)超短反馈GnRH对其本身合成、分泌的抑制四.月经周期的调节2.生殖激素的分泌特点及生理作用(1)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分泌特点:脉冲式,脉冲频率、幅度的规律性生理作用: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四.月经周期的调节2.生殖激素的分泌特点及生理作用(2)腺垂体生殖激素分泌特点:对脉冲式刺激起反应,也呈脉冲式分泌生理作用:1)卵泡刺激素(FSH):①直接促进窦前卵泡和窦状卵泡的生长发育②激活颗粒细胞芳香化酶,促进E2的合成与分泌四.月经周期的调节2.生殖激素的分泌特点及生理作用(2)腺垂体生殖激素分泌特点:对脉冲式刺激起反应,也呈脉冲式分泌生理作用:1)卵泡刺激素(FSH):③调节优势卵泡的选择和非优势卵泡的闭锁④与E协同,诱导颗粒细胞生成LH受体四.月经周期的调节2.生殖激素的分泌特点及生理作用(2)腺垂体生殖激素分泌特点:对脉冲式刺激起反应,也呈脉冲式分泌生理作用:2)黄体生成激素(LH):①刺激卵泡膜细胞合成A,为E2的合成提供底物②排卵前促使卵母细胞进一步成熟及排卵四.月经周期的调节2.生殖激素的分泌特点及生理作用(2)腺垂体生殖激素分泌特点:对脉冲式刺激起反应,也呈脉冲式分泌生理作用:2)黄体生成激素(LH):③黄体期维持黄体功能,促进雌、孕激素合成与分泌四.月经周期的调节2.生殖激素的分泌特点及生理作用(2)腺垂体生殖激素分泌特点:对脉冲式刺激起反应,也呈脉冲式分泌生理作用:3)催乳激素(prolactin,PRL):功能:促进乳汁合成控制激素:下丘脑分泌的多巴胺(催乳激素抑制因子)的抑制性控制四.月经周期的调节3.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作用雌激素四.月经周期的调节3.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作用①E2<200pg/mlGnRH/FSH/LH-①雌激素四.月经周期的调节3.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作用①E2<200pg/mlGnRH/FSH/LH-②E2≥200pg/ml+FSH/LH峰①②雌激素四.月经周期的调节3.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作用①E2<200pg/mlGnRH/FSH/LH-②E2≥200pg/ml+FSH/LH峰③黄体E2/PFSHLH-①②③雌激素四.月经周期的调节3.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作用①E2<200pg/mlGnRH/FSH/LH-②E2≥200pg/ml+FSH/LH峰③黄体E2/PFSHLH-黄体萎缩抑制解除FSH/LH回升卵泡发育④①②③④雌激素四.月经周期的调节4.H-P-O轴和排卵始基卵泡窦前卵泡窦状卵泡排卵前卵泡逐渐增加E2﹤200pg/mlE2峰(≧200pg/ml)下丘脑垂体GnRHFSH/LH峰正反馈+负反馈①GnRHFSH/LH四.月经周期的调节4.H-P-O轴和排卵LH峰(排卵前36h)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排卵前卵泡黄素化少量孕酮LH/FSH峰激活蛋白溶酶排卵前卵泡液中前列腺素↑卵泡壁溶解平滑肌收缩排卵孔排卵第一次减数分裂排卵前卵泡②促进四.月经周期的调节GnRH4.H-P-O轴和排卵黄体形成孕激素峰E2峰下丘脑垂体GnRH回升FSH/LH回升白体形成孕激素E2FSH/LH排卵后LH峰作用颗粒细胞/内膜细胞黄素化负反馈抑制解除月经③E2下降四.月经周期的调节4.H-P-O轴和排卵卵巢下丘脑垂体雌激素小剂量:排卵前大剂量孕激素(P峰):(E2峰)GnRHFSH/LH排卵前排卵后排卵后(-)(+)(-)↓↓↑↑峰↓↓雌孕激素的反馈调节四.月经周期的调节4.H-P-O轴和排卵FSH/LH峰:排卵前雌激素峰:排卵前,黄体期孕激素峰:黄体期四.月经周期的调节5.H-P-O轴和子宫内膜变化(1)子宫内膜的组织
本文标题:实用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119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