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定)我的母亲课堂教学设计表22222
1课堂教学设计表章节名称2.我的母亲学科语文授课班级授课课时2设计者李春玲所属学校清水中心校本单元(本章节)教学内容分析这篇自传以“母亲”为中心,选择取了生活中的典型事件,展示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爱、感激和怀念之情。“可怜天下父母心”、“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很多人的人生感慨。成人后的作者深知母亲为了他,为了这个家吃尽苦受尽累,于是他用作传的形式来传达对母亲敬爱、感激和怀念的心声。让学生理解并引起感情的共鸣是重难点。这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的自传实质是作者对母亲一片情深的真情告白。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文章关于母亲的生活片断并从中概括提炼母亲的形象,及在朴实无华的字里行间感受平凡而伟大的母爱。依据标准课程标准:1.掌握每一课中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词。2.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3.学习抓住人物的形貌性格特征来刻画人物。4.感受质朴、自然、平实、真挚的情感及语言,体会丰富而深厚的人文内涵。5.合理安排记叙文线索方法。本节(课)教学目标:第一课时知识和技能:1、掌握生字词2、了解作者其人过程和方法:1、理清文章结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教学重点和难点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阅读、朗读,理解文意,明晰文章脉络,把握文章结构。引导学生充分诵读,把握文中的母亲形象,感受母亲深细而严格的教育及其深远影响。2教学难点了解母亲的品性、特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引导学生延伸阅读有关胡适的传记,如其中的《先母行述》,全貌性地感知胡适及其作品所包蕴的人文内涵。教学媒体(资源)选择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一--(1-6)导入新课,了解文章的课题及作者,背景介绍。音乐图片课件展示课题、作者BE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7文库下载修改二--(7)预习检测图片课件重点字词DA学生读准了字音,理解了词义3自制三(8)速读课文,整体感知问题展示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GF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理清了文章的脉络25自制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教学环节教师的活动(所用时间)学生的活动(所用时间)设计意图、依据旁注第一课时一.导入作者和背景简介一.导入(2分):师唱《烛光里的妈妈》或歌唱母亲的歌。今天就让我们来看大文学家胡适有一位怎样的母亲。二、了解胡适及他的母亲:(1分)1、胡适(1891~1962),现代诗人、学者。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安徽绩溪人幼时在私塾学习。14岁到上海求学。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4年在康奈尔大学获文学生认真倾听分组汇报课前搜集的课程资源(4分)通过音乐创设情境,让学生融入浓浓的母爱之中3学士学位,1917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引起很大反响。1920年出版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他第一个用白话写作独幕剧《终身大事》,确立了现代话剧的新形式,产生了广泛而强烈的反响。晚年主要致力于《水经注》的研究,后病逝于台湾。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积累,又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二.预习检测(1分)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文绉绉()绰号()庶祖母()吹笙()摹画()眼翳()舔去()侮辱()学生举手回答,批注相关知识(2分)落实了随文学习词汇的课标要求,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三.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结构:1.全文可划分为几个部分?并概括每部分的内容.(10分)第一部分(1-4):作者对自己童年往事的回忆(1)交代自己性格的主要成因——来自自身原因和母亲原因(社会环境)(2)写自己爱学习的性格和儿时最活泼的游戏。(3)写两次失去发展的机会。(4)自然过渡。第二部分(5-12):作者对母亲的回忆(分三层)第一层(5-7):母亲对我“教之严”、“爱之慈”,慈母兼任严父。第二层(8-11):母亲在“当家”的艰难处境中所表现出的宽容隐忍的性格品质。第三层(12):母亲“很有刚气”的一面。第三部分(13):母亲对自己的深远影响并感谢母亲。学生朗读,划分层次交流讨论,把握结构(15分)有助于学生了解母亲的的性格特点,又有助于学生体验母亲对儿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4板书设计2.我的母亲胡适(1-4)童年生活我的母亲(5-12)记叙母亲(13)深远影响作业布置(2分)必做题:1.课后生字每词抄3遍2.小练习册基础选做题:大练习册课外阅读课堂小结(5分)这节课,我们了解到胡适先生枯燥、平淡、受约束而又缺乏快乐的童年,因此,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幸福生活,更应该感激、理解、爱我们的父母。本节(课)教学目标:第二课时知识和技能:1、学会用具体事件刻画人物品格的写法。过程和方法:1、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2、把握自传的语体特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孝敬父母的情感;感悟课文的人文内涵。教学重点和难点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学习作者选取典型事例突出表现人物品德的写法引导学生充分诵读,把握文中的母亲形象,感受母亲深细而严格的教育及其深远影响。教学难点品味自然、质朴而又含意丰富的语言,从中领悟母亲对儿子的深远响。引导学生延伸阅读有关胡适的传记,如其中的《先母行述》,全貌性地感知胡适及其作品所包蕴的人文内涵。教学媒体(资源)选择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四-(9-12)再读课文,探究问题图片展示具体事件刻画人物品格GA提升了学生品析文章的能力21自制5五-(13-14)品味语言图片展示领会重点语句GC准确深入的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9自制六-(15-16)合作探究图片展示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孝敬父母的情感DD体会了作者的感情.6自制七-(17)拓展延伸图片展示感悟课文的人文内涵。IF感知胡适及其作品所包蕴的人文内涵。5下载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教学环节教师的活动(所用时间)学生的活动(所用时间)设计意图、依据旁注第二课时四.再读课文,探究问题复习提问(3分)教师提出问题,共同探讨。1.提问: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1分)明确:“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2.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问题提问: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2分)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我去上学。——谆谆教导,严格督学B.母亲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教子有方C.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责罚严厉,教我做人D.除夕之夜应对大哥的债主——能忍能让,宽以待人,品性善良、仁慈学生思考探讨,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3分)学生自由朗读,批注文中刻画母亲形象的语句(5分)同桌互相讨论交流后举手回答(10分)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体验、感悟和思考在突出本文重点的同时让学生充分体会母子亲情,引起情感共鸣。6E.忍受两嫂子的气。——宽厚、和善、容忍F.受辱后讨回公道——正直、刚烈,毫不马虎,从不受一点侮辱母亲的形象:母亲慈祥、教子严而有方;气量大,性情好,待人仁慈、和善、容忍;对大事又不失刚气;是我的恩师、慈母、严父。学生批注五.品味语言品味本文极有分寸的语言(3分)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用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定,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之大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如果”只是一种假设的词语,而不是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非常符合自传的语体特点学生思考,研讨交流,举手回答,教师明确。(6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六.合作探究1.母亲的言传身教,为人处世对作者有哪些影响?(1分)前后桌四人一组互相讨论,总结答案,举手回答。(4分)发展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陶7明确:我学到了母亲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优秀品质。2、作者对母亲怀有怎样的感情?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的?(1分)明确:文章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感激和敬爱之情。第四段、第十三段冶,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七.拓展延伸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2分)学生复述后,再请同学予以评价.(3分)实现了课本与生活的联系,既深化了学生对母爱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板书设计2.我的母亲胡适学得了好脾气、慈母慈母给“我”的极大影响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学习勤奋、守时。严师作业布置(2分)必做题:1、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小练习册。选做题:2、寻找有关母亲的文章、诗句、歌曲、影视作品,说说母亲的伟大之处大练习册课外阅读课堂小结(5分)课文记叙了我小时侯九年里的生活,回忆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和母亲与家人的和睦相处,字里行间全是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母亲对我的爱和母亲善良、宽容、有刚气的性格特征。文章语言朴实,自然而又蕴涵着真挚的感情,这一点我们在写作中应该好好借鉴,我们也应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用我们的真感情,用笔表达对父母、朋友的爱和感激。教学反思8检查人签字:
本文标题:(定)我的母亲课堂教学设计表2222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129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