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务礼仪 > 如何指导初一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历史课文
如何指导初一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历史课文——《中学历史“四步自读”教学模式》的“自读”训练策略重庆市奉节永安中学张祖安“哎,现在的学生读不来书啊!”这是初中一年级教师办公室里面一个常常议论的话题。议论之中,充满了困惑与无赖。“哎,成天是晕头胀脑,我不知道这个书该怎样读啊!”这是一个初一的学生在课间的叹息。他十分幼稚的小脸上布满了迷茫与企渴。学生从小学进入到初中,文字课由语、数二科,陡增至语、数、外、政、史、地、生七科,这里面不光只是数量上的激增,更加需要的是及时有效的转变学习的方式方法。敝人率先倡导的《中学历史“四步自读”教学模式》①,通过近10年探究,对于指导初一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历史课文,迅速促使初一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转变,具有显著的效果。下面,以《秦朝的统一》②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初一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历史课文。一、从老师的教学语言中获取阅读的有效信息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常言道:“要识三岔路,需问过来人。”教者之所以是教者,就在于他是从“三岔路走来”的“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过来人”。教师通过对课文《秦朝的统一》的分析,对《教师教学用书•秦朝的统一》的参考,对《历史课程标准•统一国家的建立》的把握,就已经在上课之前,对《教学目标》是了然于心,对《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条分缕析,对《教材分析》是胸有成竹。这些东西,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片空白。教师在引入新课之后,根据《教师教学用书•秦朝的统一•教学重点》,《历史课程标准•统一国家的建立•内容标准》,就必须十分明确的指出本课的两个重点:1、秦的统一及其意义。2、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作用。与此同时,要求学生在教材的第一目和第三目之上分别批注“秦的统一及其意义”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作用”,再在前面加上三角符号特别标明。这时,教师还要用目光扫视,看看学生是否动笔做下了标识:△秦的统一及其意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作用学生在上课之初就清清楚楚的了解到本课的学习重点,在阅读课文的时候,他们就会自然而然的加倍留心这些重点内容,其学习效率自然是事半功倍。二、从教科书《中国历史》中获取阅读的有效信息“课本,通俗的说就是在学校使用的书,也叫‘教材’或‘教科书’。它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蓝本,也是师生进行教学互动必不可缺少的工具。它能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③《中国历史》是我们对初一学生进行历史教育的蓝本,也是师生之间进行历史教学的必备工具。教师在初中历史学习的开始时候,就抓住时机训练学生熟练的使用这个学习工具,这不但将会有利于学生学习好历史课,还将对其他文字课的学习产生正迁移作用。(一)、让“主题”指导“课文”的阅读“主题呈现式”,是现行教材在编排形式之上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正因为此,在监测的期末考试以及毕业和高中招生考试之中,往往有相关的考试题目出现。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是一个常常被教师忽视的重点问题。第9课《秦朝的统一》,属于《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学习主题统一国家的建立》。第三学习主题,讲述的历史内容是:“公元前221年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初步巩固。”(《历史课程标准》)第三学习主题,一共五篇课文,都归于“统一国家”的这个主题。教学中,在阅读教材前教师要点名“统一国家的建立”这个主题,在阅读完教材之后还要让课文回归于“统一国家的建立”这个主题之中。具体操作是,一是要让学生明确这个主题的重要性,二是要在教材《目录》中作出标记:第三学习主题统一国家的建立..(二)、让“序言”指引“课文”的阅读序言,又名“前言”“引言”,放在正文之前,内容多说明它的内容,旨趣和特点等。《秦朝的统一》的序言只有短短两句话:第一句话,介绍了“秦王嬴政”选择了“皇帝”作为“尊号”;第二句话,介绍了秦始皇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他既是“中国的第一个皇帝”,又是影响中国历史的“千古一帝”。短短的两句序言,却给学生指明阅读这一课的重点内容。与此同时,还得要求学生作出阅读符号:面对众多的尊号,秦王嬴政选择了“皇帝”。(三)、让“辅栏”细化“课文”的阅读“辅栏中提出了读、看、写、记、想、说、议等方面的要求,希望你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动脑动手动口,按顺序完成,以优化学习过程。”④设置“辅栏目”,是川教版课改“九义”历史新教材的另外一个特点。那些使用习惯了老教材的教师,往往是视而不见,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秦朝的统一》的辅栏有“读读”、“记记”等8个项目。其中,第二个项目是“记记——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时间。”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教师必须要求学生首先在教材之中找出这个时间,然后把这个时间书写在辅栏之下:1、,,秦国完成统一全国大业,仍以咸阳为都城。2、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时间。公元前221年(四)、让“练习”强化“课文”的阅读教材《中国历史》的课后“练习”的呈现名称是“学习与探究”。“学习与探究”又由“学习活动”、“学习测评”和“史海拾贝”三部分组成。“学习活动”,侧重于在课文的阅读之后进行的动手动脑的训练;“学习测评”,侧重于在课文的阅读之后进行的知识应用和能力迁移的训练;“史海拾贝”,侧重于在课文的阅读之后进行的阅读扩展训练。在此,以“学习测评——3”为例进行阅读训练:3、秦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怎样完成这道练习题呢?第一是指导学生回顾已经学习课文,第二是看看教材之中能否寻找到切题的答案,第三是根据课文概括出答案。学生通过回顾,多数人在课文的第二段就找出了答案: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公元前221年三、从《达标训练》中获取阅读的有效信息《历史达标训练》,是川教版历史教科书匹配度很高的练习册。该练习册,主要设计了《知识结构和水平》、《自我检测》和《阅读与思考》三个栏目。这些内容对我们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历史达标训练第9课秦朝的统一》,《自我检测》的第三题:答案:1、小篆隶书2、是动手的题目3、是开放性题目学生在完成练习1题时,如果没能够准确填出这两个空的,就要求学生再次阅读相应文段,找出这两个词所在的位置并使用相应的符号标注:全国统一以后,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的通用字体。后来,书写更方便的〔隶书〕字体又逐渐流行起来。四、从《中国历史地图册》中获取阅读的有效信息《中国历史地图册》,是与现行历史教材配套使用的形象材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加学习效果,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课文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中,使用文字重点介绍了皇帝与中央政权、地方政权的权属关系。但是,由于使用的全是文字,又加之这些官位和他们的职责学生很是陌生,很不容易搞清楚他们之间的那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国历史地图册》提供的示意图,就有着一目了然的奇特效果:德国哲学家笛卡尔说得好:“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学生在初一开始的学习阶段,就熟练地掌握了在课堂之上阅读历史课文的方法,这既为学生三年的初中历史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又对其他文字科学习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论语•卫灵公》告诫我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把恰当实用的学习方法教给了自己的学生,为自己“欲善其事”是大有裨益的。实践证明:初一的学生只要通过3~5节课的训练,就能够基本掌握这种方法。该阅读方法是“调动了学生,解放了教师;激活了课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何乐而不为耶!注释:①《中学历史“四步自读”教学模式》,是作者首先倡导的研究课题。2006年被确立为奉节县重点研究课题,2008年被批准为奉节县重点推广课题,2009年立项为重庆市重点研究课题,2010年立项为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重点规划课题。②《秦朝的统一》,出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学习主题统一国家的建立第9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由龚奇柱先生主编,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2010年印刷的《统一国家的建立•秦朝的统一》。③“课本……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据《百度词条》。④“辅栏中提出了读、看……以优化学习过程”,《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写给同学们》,出版单位同上。作者简介张祖安,中共党员,大学毕业,重庆市奉节永安中学高级教师。从教34年来,荣获“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全国第23届科技创新大赛银奖”、“全国模范教师”等全国性奖励18项;荣获“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重庆市十佳创新能手”、“重庆市优秀科技辅导员”、“重庆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等市级奖励48项。专著3部,参编4部,发表论文43篇。申报国家专利7项。主研联合国子课题、主持全国重点规划课题等9个。有关信息:地址:重庆市奉节县永安中学职称:中学高级教师电话:13101089796邮编:404600邮箱:zza086@sian.com
本文标题:如何指导初一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历史课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139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