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7-11章最全复习资料基本上都有
第七章国际服务市场营销1.服务是指以提供活劳动形式来满足他人的某种需要。服务商品是特殊形式的劳动产品。2.服务商品的特点(1)生产与消费紧密结合。(2)价值与使用价值分离。(3)提供活劳动与货币交换。3.个人服务最突出的特性是:一次提供,多次消费;4.首先提出第三产业范畴的学者是:阿·费希尔;5、服务贸易总协定中规定了两种义务,一种是一般性义务、另一种是具体承诺的义务。6、商品生产与交换的国际化,跨国公司经营成为国际市场经营的基本形成,奠定了服务业的国际化基础。7.国际服务市场发展趋势国际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日益显出其重要地位,其发展趋势表现在:(1)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2)国际服务贸易项目全面增长。(3)国际服务市场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4)市场竞争激烈,服务质量要求高。8.中国国际服务业发展状况(1)国际服务业已奠定初步基础中国国际服务业发展较快,形成一定规模的有:旅游业、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银行与保险业、远洋运输和专业性服务。(2)国内服务市场更加开放(3)服务业不发达、结构不平衡、缺乏竞争能力。9.《服务贸易总协定》中最惠国待遇条款属一般性义务,市场准入原则属具体承诺的义务;10.(1)GATS协议第二条规定:各缔约方应立即和无条件地给他方服务者以不下低于其给予其他国家相似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待遇,这一规定体现的是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GATT中的最惠国待遇规定只给予其他缔约方的产品,不给予生产者;(2)GATS第17条规定:其所采取的与提供服务有关的措施给予外国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待遇,不应低于给予本国相同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待遇:国民待遇原则;(3)GATS的透明度原则规定,若缔约国的法律有所变化或立新法,应通知所有缔约国,并要求该通知至少每年一次;(4)GATS的承认原则规定,允许各国承认其他国家制定的有关专业人员的标准、许可、资格认定的规定;(5)市场准入原则(6)发展中国家的更多参与原则11.我国国际服务的目标市场主要有:承包劳务输出、合同劳务输出、融资劳务输出、境内劳务输出;12.我国国际服务的目标市场主要有:国际旅游市场、国际工程承包与劳务输出市场、专业性服务市场、海洋运输服务市场、其他国际服务市场;13.1989年关贸总协定秘书处认定的服务部门是:商业性服务、通讯服务业、建筑服务业、销售、教育、金融服务业、保健服务业、旅馆和饭店服务业、保险服务业、个人服务、文化和娱乐服务、动产的销售、交通运输和其他等14种;14.二次大战后,国际消费行为日趋同化,用于服务性支出的比重越来越大;12、在专业性输出服务方面,我国的尖端技术服务,如卫星发射、原子能技术和其他尖端技术;13、1989年关贸总协定秘书处认定的服务部门是:商业性服务、通讯服务业、建筑服务业、销售、教育、金融服务业、保健服务业、旅馆和饭店服务业、保险服务业、个人服务、文化和娱乐服务、动产的销售、交通运输和其他等14种;14、让中国菜走向世界属于专业性服务;15、与有形商品相比较,服务商品具有的特点是:生产与消费紧密结合、价值与使用价值的转移分离、提供活劳动与纸币的交换;16、发达国家在国际进出口服务贸易中占主导地位;20、开放国内服务市场与拓展国际服务市场相结合的战略实质是以市场换服务;21、在金融业,1992年中国政府决定对外资银行开放的城市有:广州、福州、宁波、南京、青岛、大连;22、文化和娱乐服务业不包括:广播、电影、电视;23、保险业包括的服务部门主要由:货运保险、非货运保险、附属于保险的服务、再保险;24、股票发行与注册、有价证券管理属于金融服务业;25、我国国际服务业的项目多属于劳动密集型,创汇金额低;26、在商品零售业,我国政府已决定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大连、青岛和5个经济特区,允许设立中外合资企业;27、国际服务贸易出口的主要构成项目有:旅游、航运、港口、乘客服务、其他私人服务和收入;28、简述国际服务市场的发展趋势;答:①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②国际服务贸易构成项目全面增长③国际服务市场发展部平衡,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④国际贸易服务市场竞争激烈,服务质量要求日益提高;29、简述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原则主要由:①透明度原则、②市场准入原则、③最惠国待遇原则、④承认原则、⑤国民待遇原则、⑥发展中国家的更多参与原则;30、简述国际服务市场形成与迅速发展的原因:①生产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②消费结构变化的客观要求③世界经济一体化与跨国公司的发展奠定了服务业国际化的基础④国际旅游业蓬勃发展。第八章跨国公司经营跨国公司是一种特殊的企业组织形式,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世界商品经济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1、最早提出跨国公司概念的是美国田纳西河管理局局长:莱里恩瑟尔;2、直接投资者不仅保持对资本的所有权,而且还掌握着资本运用控制权;3、跨国公司发展更高水平的管理技术和调控能力,以保证整个公司系统运转的统一协调和整体利益的实现,这是因为跨国公司具有:经营组织的分散性;4、首先引起跨国公司内部文化的多样化的因素是:公司职工的多国籍;5.将企业的注意力集中于领导企业所忽视的产品和顾客上,即将目标指向竞争对手力量薄弱或没有注意到得细分市场上的竞争战略是:空缺定位战略;6.在世界市场上处于中等竞争地位和市场占有率的企业常采用的战略是:市场追随者战略7.不同市场竞争战略类型下的营销策略(1)市场领导者的营销策略①产品标准化和系列化策略。②相对稳定化的价格策略。③专业化和高控制度的销售渠道策略。④标准化的促销策略。(2)市场挑战者的营销策略①产品差异化和创新策略。②渗透式的竞争定价策略。③销售渠道和促销创新策略。(3)市场追随者的宣传策略①在产品上实行模仿和集中化发展的策略。②在定价上实行“随行就市”的策略。③十分重视市场细分化。(4)市场后起者的营销策略①拳头产品策略。②目标市场集中化策略。③借用与创建并举的销售渠道策略。④创立形象的促销和公关策略。8.跨国公司与纯粹国内企业相区别的经营特点跨国公司是一种特殊的企业组织,它具有不同于纯粹国内经营企业的特点。(1)以对外直接投资为基础经营手段与传统的国内公司相比,跨国公司最根本的经营特征是:以对外直接投资为基础展开其生产经营活动;(2)经营组织地域配置的分散性(3)经营环境的跨体制性跨国公司经营所面对的跨体制环境,具有强制性、差异性、体制变化的动态和不确定性三方面的特点和影响。(4)公司内部文化的多样性跨国公司内部文化的多样性是由公司职工的多国籍来源所引起的,也是其经营活动多国性的客观要求。(5)内部贸易与外部贸易的并存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是由母公司在不同国家及地区设置具有产业技术经济联系的子公司9.我国企业发展跨国经营的必要性(1)我国企业发展跨国经营应当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条件下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当代国际经济环境、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经营成长的要求三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2)从当代国际经济环境方面看,以下四个因素促使我国企业必须走跨国经营的道路;①跨国经营已成为当代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方式。②当代科技革命深入发展的客观要求。③地区集团化与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④服务产业的国际化发展。10.发展企业跨国经营的重要作用(1)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吸取国际市场经济的发展经验,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同国际市场经济体系的接轨。(2)有利于提高我国国内市场的竞争水平。(3)有利于我国更广泛地吸取和利用世界资源。(4)有利于我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5)有利于国家增加外汇收入。11.对外投资环境(1)物质化境又称为“硬环境”,基础设施包括:港口条件、交通设施、通讯系统、金融服务、能源供应、仓储设备、生活居住以及其他服务设施;(2)社会环境又称为投资的“软环境”,它包括:开放进程、投资刺激政策、社会政治安定、法制健全程度、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等等;12.从企业本身的经营发展来看,在条件和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发展跨国投资和经营,乃是企业经营成长的重要基础和标志。(1)跨国经营有利于企业扩展市场空间。(2)跨国经营有利于企业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取得经营资源。(3)扩过经营有利于企业发现和捕捉新的经营机会。(4)跨国经营有利于企业提高综合经营效率。13.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目标类型投资战略是跨国公司经营的职能性战略,但它的实施对于跨国公司进入国际市场,构建国际营销组织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对外投资目标可分为:(1)资源寻求型资源资源寻求型投资以国外丰富的原材料和廉价的生产条件为目标。(2)市场寻求型投资市场寻求型投资以占领和扩大投资所在国的商品市场为目标。(实习就地加工就地销售,以此代替从母国或其他第三国子公司对其的出口)(3)成本寻求型投资成本寻求型投资以利用投资所在国生产成本低的条件为目标。(4)机会寻求型投资机会寻求型投资以寻求和捕捉经营机会为目标。国际市场上后起者企业通常采用的对外投资目标是:机会寻求型投资;14.跨国公司资金的短期经营指公司现金资产和近似现金资产的全球性管理。它主要解决:内部资金的充分利用问题,其职能包括:资金的安置、资金的调配、使资金成本最小化等;15.短期资金的经营是指公司现金资产和近试现金资产的全球性管理。其职能包括:资金的安置、资金的调配、使资金成本最小化等。跨国公司实现资金成本最小化的方法:加速自己转移、消除重复转移、统一协调各子公司对交易和投资活动的资金需要;16、跨国公司转移价格可以避让或减少各种经济风险,首先是汇率风险、其次是外汇管制和资金管制风险、再次是政治风险;17、跨国公司制定转移价格时涉及到的两个主要问题是:定价基础选择和定价水平选择;18、在一般情况下,跨国公司转移价格的制定基础是:内在成本和外部市场价格;19、在多数情况下,技术、服务等无形商品的转移价格制定依据是:成本和外部信息;20、现在经济学认为对外直接投资的要素包括:技术、机器设备、管理知识、资金等;21、我国跨国经营的主题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个体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合作经营企业;22、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包括:市场竞争战略、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和全球融资战略;23.在寡占结构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时,几个领导者公司的主要竞争方式为:产品差异化、经营领域多样化;24.跨国公司采用收购方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缺点是:①对资产目标企业资产评估困难②失败率高③企业规模和地址不易符合收购者要求④原有的契约或传统关系的束博25.跨国公司的融资战略目标可以细分为:融资成本最低化、避免或降低经营风险;26.跨国公司为实现融资成本最低化这一战略目标,主要实行三种策略:避免或减少纳税、尽量利用各种补贴贷款、争取东道国当地信贷配额;27.决定和影响跨国公司发展内部化贸易的主要因素有:①节约市场交易成本②在世界范围内利用资源禀赋优势,保证中间产品的低成本供给。③保护技术秘密,巩固竞争优势。④有利于调整公司经营资源配置,实现竞争战略目标。28.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联系形式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中心型、分散型、整合型;29、以内在成本为基础的转移价格的定价方法是:成本加利润;30、简述转移价格的特点与作用答:最大特点是,它不由交易双方按市场供需状况和独立竞争原则确定,而是根据公司的总体经营战略和整体利益最大化得原则由总公司特定管理部门以行政方式确定;①避免税收②避免或减少各种经济及政治风险③实行经营资源的全球调整④保证本公司获得更多利润31、现代意义上的工业跨国公司出现于19世纪中期;32、跨国公司市场竞争战略(1)市场领导者战略市场领导者的战略目标是竭力保持其领导地位。通常有以下三种战略途径:①扩大总需求量或市场规模。②维持市场占有率。③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2)市场挑战者战略市场挑战者的战略目标是寻求导致更大营利能力的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其中一下三种以下三种类型的进攻目标:①进攻领导者企业②进攻与自己规模实力相当的企业。③进攻小规模、地区性企业。(3)市场追随者战略市场追随者的战略的总目标可为以下三个目标:①在重要的发达国家市场紧跟领导者的产品政策、价格政策及营销行为,注意领导者企业在产品、价
本文标题: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7-11章最全复习资料基本上都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162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