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焊接专业标准考试试题库一、判断题(正确的填“√”,错误的填“×”)。1.焊接工程应按照DL/T868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不需要编制焊接施工措施文件。(×)2.9%—12%Cr马氏体耐热钢焊接时,焊道宽度不超过焊条直径的5倍。(×)3.除设计规定的冷拉焊口外,其余焊口不应强力组对,宜采用热膨胀法组对。(×)4.工艺评定重新评定的原则之一:当重要参数已评定,对要求做冲击韧性试验的焊件,只需在原重要参数适用条件下,焊制补充试件,仅做冲击韧性试验即可。(√)5.焊缝分为全焊透和非焊透焊缝。全焊透焊缝的评定,适用于非焊透焊缝,反之不可。(√)6.锅炉受热面管子的焊工考核,应按管径不大于89的管子和相应技术条件考核。(×)7.考试试件的检验应按下列顺序进行:试件焊接完毕,先进行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其他项目的检测和试验。有无损检测项目的,经无损检测合格后进行其他项目的检验。(√)8.焊接分项工程质量验评的现场检查,主要是对焊接接头表面质量的观感检查,不需要进行测量检查。(×)9.对变径管、管座、三通等异形结构焊件,宜在金属材料体积较大侧布置较多分区控制的加热装置,并根据焊件的实际情况和温度分布状况,分别调整其加热功率。(√)10.热电偶的安装,一般情况下,焊缝后热、焊后热处理,对于管子外径不大于273㎜的管道,可以使用1支热电偶布置于焊缝中心;否则,应使用不少于2只热电偶,并沿圆周均匀布置。(√)11.焊后热处理恒温过程中,任意两测温热电偶显示的数据的差值应符合规定的温度范围,且不超过60℃。(×)12.物资供应部门、各级仓库、车间和工地储存受监范围内的钢材、焊接材料、配件等,应建立严格的质量验收和领用制度,严防错收错发。(√)13.采用代用材料后,应做好记录,同时应修改相应图纸并在图纸上注明。尤其要做好抢修更换管排时材料变更后的用材及焊缝位置的变化记录。(√)14.DL/T678规程规定,搭接接头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5倍的薄板厚度,且不小于20㎜。(×)15.异种钢接头两侧的材料的合金成份差异较大时,可采取堆焊过渡层的方法来减少接头部分材料合金成分差。可在低成分侧堆焊一种中间成分的材料,形成过渡层,过度层的厚度应不小于3㎜。(×)16.B类及B类与A类组成的异种钢焊接接头,宜选用合金成分与较高一侧钢材相匹配或介于两侧钢材之间的焊接材料。(×)17.当两侧为非奥氏体型钢时,其焊后热处理温度应按加热温度较高侧的加热温度下限来确定。(×)二、单项选择题1.DL/T869规程规定,焊条、焊剂在使用前应按照其说明书要求进行烘焙,重复烘焙不应超过两次。焊接重要部位的焊条,使用时应装入温度为(C)的专用保温筒内,随用随取。A.80-90B.80-100C.80-1102.DL/T869规程规定,焊件在组对前应将坡口表面及附近母材的油、漆、垢锈等清理干净,直至发出金属光泽。对接焊缝清理范围为坡口每侧各(B)。A.5-10㎜B.10-15㎜C.15-20㎜3.DL/T869规程规定,允许进行焊接操作的最低环境温度因钢材的不同规定为:A-Ⅰ类为(A)℃;A-Ⅱ、A-Ⅲ、B-Ⅰ类为0℃;B-Ⅱ、B-Ⅲ为5℃,C类不作规定。A.-10B.-15C.-204.焊接接头无损检测时,对于厚度不大于(B)的汽、水管道采用超声波检测时,还应进行射线检测,其检测数量为超声波检测数量的20%。A.15㎜B.20㎜C.25㎜5.9%~12%Cr马氏体耐热钢焊接技术要求规定,焊条电弧焊时,层间温度不宜超过(B)。A.200℃B.250℃C.300℃6.考核钢材规格及适用范围规定,板状试件厚度超过13㎜、管状试件厚度超过(C),其壁厚的适用的范围可不设上限。A.15B.20C.257.焊接位置考核的替代规定,管状试件5G焊位考核合格者,可以免除(A)焊位。A.水平转动(1G)B.45℃固定(6G)C.垂直固定(2G)8.焊工资格证自签发之日起有效期为(B)年。A.3B.4C.59.DL/T438规程规定,凡金属监督范围内的锅炉、汽轮机承压管道和部件的焊接,应由具有(C)的焊工担任。对有特殊要求的部件焊接,焊工应做焊前模拟性练习,熟悉该部件材料的焊接特性。A.普通B.合格C.相应资质10.与C-Ⅲ组成的异种钢焊接接头,选用焊接材料应保证焊缝金属的抗裂性能和力学性能。焊接材料选用应符合:当设计温度不超过(C)时,可采用Cr、Ni含量较奥氏体型母材高的奥氏体型焊接材料。A.405℃B.415℃C.425℃11.与C-Ⅲ组成的异种钢焊接过程中应采用(A)热输入量,多层多道焊,应严格控制层间温度。A.低的B.适中的C.较高的12.一侧为奥氏体型钢预热与层间温度控制时,可以只对非奥氏体型钢单侧进行预热,应选择较低的预热温度;焊接时,层间温度不宜超过(B)。A.125℃B.150℃C.175℃13.DL/T869-2012规程规定,9%-12%Cr马氏体耐热钢焊后热处理在焊接完成后,焊件温度降至(A),保温1h-2h后立即进行。A.80℃-100℃B.80℃-110℃C.80℃-120℃14.焊后热处理恒温时间的确定方法是:一般按照焊件厚度确定恒温时间,对于中低合金钢,恒温时间按2min/㎜~3min/㎜计算,最少30min;对于高合金钢,恒温时间按4min/㎜~5min/㎜计算,最少(B)。A.45minB.60minC.75min15.DL/T868规定,当管子外径(Do)不大于(C),采用全氩弧焊焊接方法的评定,适用于焊件管子的外径无规定。其他管径的评定,适用于焊件管子外径的范围为:下陷0.5Do,上限无规定。A.32㎜B.48㎜C.60㎜16.板状试件和直径大于(A)的管状试件,面弯和背弯试样的宽度B=40㎜;管径为50㎜~100㎜的管状试件,试样的宽度B=20㎜,管径小于50㎜的管状试件,试样的宽度B=10㎜。A.100㎜B.150㎜C.200㎜17.焊接分项工程验评时,当分项工程内各验收批均达到验收标准时,该项目工程可以验收。该分项工程全部样本合格,(A)以上样本表面质量优良时,该项目工程焊缝表面质量等级可评为优良,否则评为合格。A.80%B.85%C.90%三、多项选择题(共17题。将正确结果的英文字母填入括号中)。1.DL/T869-2012规程规定了火力发电厂(ABCD)工程及其配套加工制造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钢结构和在受压元件上焊接非受压元件的焊接工作,以及主、辅机部件的焊接修复工作的技术要求。A.设计B.安装C.维修D.改造E.制造2.DL/T869-2012规程适用于焊条电弧焊(SMAW)、(BCDE)等焊接方法。A.电渣焊B.熔化极气体保护焊C.气焊D.埋弧焊E.钨极氩弧焊3.DL/T869-2012规程中奥氏体不锈钢及镍基合金焊接技术要求,坡口清理、修整接头、清理焊渣和飞溅用的电动或手动打磨工具,宜选用无氯铝基无铁材料、不锈钢材料制成的(ABCE)或其他专用材料制成的器具。A.钢丝刷B.电磨头C.砂轮片D.刮刀E.砂布4.焊接工程分批验收时,当样本焊缝表面无(BCDE)等表面缺陷,其余各项指标全部合格时,该样本可以验收。A.打磨B.气孔C.夹渣D.裂纹E.未熔合5.火力发电厂和电力建设公司应设相应的金属技术监督网并设置金属技术监督专责工程师,监督网成员应有金属监督的技术主管,(ABCE)电气专业技术人员和金属材料供应部门的主管人员。A.金属检验B.焊接技术员C.锅炉D.焊工E.汽轮机6.DL/T752规程规定,现场施焊的最低环境温度应按DL/T869的相关规定执行,并应具有(ABDE)设施。A.遮风B.避雨C.控温D.防雪E.防寒7.操作技能考核项目由焊接方法、钢材类组别、(ABCD)、焊工类别组成。A.焊接位置B.母材或熔敷金属厚度C.试件外径D.焊条药皮酸碱性E.焊工技能8.DL/T678规程规定,应对焊接工艺参数、焊接层道数、层道间清理情况和层间外观质量、(ACDE)进行监督检查。确认满足作业指导书要求。A.焊接变形B.焊工合格项目C.焊缝层间温度D.预热温度E.清根质量9.焊接热处理工艺的关键参数如(ABCE)等应在按照DL/T868的规定进行的焊接工艺评定中一并评定。A.加热方法B.加热时机C.加热速率D.温度记录E.恒温温度10.在焊接工艺评定中,焊条电弧焊、氩弧焊焊接方法的焊接材料和熔敷金属成分评定参数中重要参数包括:(BCDE)等内容。A.改变坡口或尺寸B.改变焊条类级别C.改变焊丝类级别D.焊缝金属厚度超出适用范围E.增加或取消背面保护气体11、凡焊接受监范围内的各种管道部件,焊前按DL/868的规定进行焊接工艺评定;(ABCD)及质量评定标准等,应按DL/T869和DL/T819执行。A.焊接材料的选择B.焊接工艺C.焊后热处理D.焊接质量检验E.工艺评定项目12、微观金相检验的合格标准为:(ABCD)和网状组织,金相组织符合有关技术要求。A.无裂纹B.无过烧组织C.无淬硬性马氏体组织D.高合金钢无网状析出物E.无其它材料的组织13、凡(ABDE)及其他专业工程验评中规定焊接为“主控”性质的,应单独作为分项工程组织质量验评,验评结果参加相应专业的分项(分部或单位)工程的质量验评。A.汽轮机B.锅炉C.油漆D.管道E.加工配制14、受热面管子安装前,首先应根据装箱单和图纸进行全面清点。检查制造资料、图纸、并对制作工艺和检验的文件资料进行见证:包括(ABCD)焊缝返修、通球检验、水压试验记录等。A.材料复检记录或报告B.制作工艺C.焊接及热处理工艺D.焊缝的无损探伤E.制作设备15、首次使用的新型焊接材料应由供应商提供该材料熔敷金属的(ABDE)等技术资料,经过焊接工艺评定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A.化学成分B.力学性能(含常温、高温)C.试验合格报告D.温度转变点Ac1E.指导性焊接工艺参数16、焊接接头的形式应按照设计文件的规定选用,焊缝坡口应按照设计图纸加工。如无规定时,焊接接头形式和焊缝坡口尺寸应按照能(ABDE)、便于操作、适应无损检测要求等原则选用。A.保证焊接质量B.填充金属少C.提高接头强度D.减少焊接应力和变形E.改善劳动条件17、工程竣工后移交的焊接技术资料中焊接热处理技术资料包括:(BCDE)A.设备计量台帐B.焊接热处理自动记录曲线C.焊接热处理工作统计表D.焊后热处里质量评价表E.相应的试验、检测报告
本文标题:05焊接试题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181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