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05第一章交通工程论文绪论
第一章绪论1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居民购物出行行为是居民个体活动模式和活动分布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相互作用的表现,是个体或家庭面对出行选择时可感知的反应的累加。这些选择包括出行频率、方式和目的地选择、出行计划、出行链等等。相当长一段时间大多数的居民出行调查和研究主要集中在居民日常工作(上学)等刚性出行行为方面。伴随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多样化的情况下,居民日常生活购物出行的数量相应增加,在出行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呈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而与之相对应的有关居民日常生活购物出行行为特征的研究却相对滞后,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都纷纷将注意力集中在这方面的研究上。(一)商业活动与购物活动商业活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流通过程,它注重销售和流通这个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的层面,不但包括各种商业业态的区位、规模、商品种类、经营方式、组织方式、促销手段和创新能力等,而且涉及到消费者的年龄结构、民族特点、社会阶层属性、收入水平、购买力、消费偏好、出行方式等。所谓商业业态,就是商业的经营状态,它是针对某一目标市场,体现经营者意向与决策的商店;其内容包括商业设施及其区位和规模、价格、商品配送、销售和服务等。但需要说明的是,商业业态所对应的商店既可以是有形的实体商店,也可以是无形的虚拟商店;它既反映了商店的形态和形象,又与细分的目标客源市场相对应。与此对应,购物活动是指商业活动中的需求方即消费者的行为类型。这包括消费者购物决策过程、购物地点选择及其空间特征、购物出行方式、消费者购物偏好、消费者的社会经济属性特征等方面。影响购物活动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居民的性别、年龄等个人属性和职业、家庭结构、民族、教育程度等社会属性、商业设施及其分布状况、可供选择的交通工具、有关商品和流行的信息传播等。第一章绪论2与商业设施及其空间形态的研究相比,购物活动的研究更加困难,尤其是在有关消费者行为的基础资料相对缺乏而实施调查比较困难的情况下。除经济统计年鉴和商业性统计资料外,购物活动研究一般都要对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跟踪调查,以便取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可以肯定,在市场经济日趋成熟化和城市居民消费日益多元化的今天,能否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消费与偏好,快捷、有效、连续地完成销售活动已经成为商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此,有关城市商业活动的研究正在反省以往偏重商品供给的研究传统,大力加强消费者购物活动的研究。(二)城市商业活动空间城市商业活动空间就是城市商业活动中供给与需求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关系在商业业态及其等级、规模、组织等方面的空间体现。它包含有两重含义:(1)内在的研究客体是供给和需求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关系,具体来讲就是各种商业业态和细分市场在区位、规模、服务、形式和总量上相互决定过程中的协调和冲突关系。(2)外在的表现形式是各种商业业态的功能、规模和等级空间网络结构。这样既沿袭了城市商业活动研究的传统,又根据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兼顾了消费需求因素在城市商业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仍将二者研究的重点放在总量、功能和空间等级结构分析方面,在发挥地理学系统、整体和综合研究优势的同时,又使之具有实体性和可操作性。另外,城市商业活动空间中的地域结构更加偏向于商业供给方面在空间上的投影,而商圈则更多是反映商业需求方面的空间现象,二者的相互印证与叠加就构成完美的空间结构。第一章绪论3图1-1城市商业活动空间结构的框架(三)购物行为的变化随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消费者的购物行为不断发生变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意识,而这些变化深刻影响着消费方式,从而导致购物行为的变化。购物行为的变化主要随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而变化。首先是居民收入的变化。收入是影响居民购物行为诸多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结构逐渐高级化,拥有私有汽车使感知空间和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化,从而导致了购物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其次是购物交通手段的变化。私人汽车的普及带来的不仅仅是居民活动范围的扩大,更重要的是以一次大量购齐行为为特征的汽车购物日益盛行,使郊区购物中心和沿交通线商业中心不断繁荣。商业活动需求供给消费偏好消费行为出行方式消费能力规模中心性区位物质形态商业活动动态供需平衡商圈地域结构空间结构城市商业活动空间第一章绪论4再次是购物习惯的变化。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频繁的单目的购物出行逐渐被一次多目的购物出行所代替,购物的周期由日周期延长到周周期,购物的时间从白天一直延长到全天。而这些变化与冰箱的普及等家庭设备的现代化和24小时营业店的发展等方面密不可分。最后是购物主体的变化。由于家庭主妇就业率的提高和购物时间的减少,男性购物的比重正逐渐增大,这在日本、美国等一些国家表现得更加明显。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物价的相对稳定和低幅增长,人们消费心理的日益成熟,以及居民预期投资的多元化和风险防御基金的增加等,购物行为日益多样化、高档化和个性化。并且,电视、电话、家庭电脑的普及,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私人汽车的增多等,一方面使人们的出行距离大大提高,出行方式日趋多样化,另一方面也使通过电话、电视和网络进行购物的比例逐渐提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距离和可达性的概念。可以说,新的商业经营形态使消费市场日益细化,消费者的购物行为也更加多样化和不确定化。因此有必要对张店区城市居民日常购物出行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寻求差异性,从而研究城市交通系统、商业设施空间分布与居民日常购物出行行为的互动关系。1.2研究目的及意义随着中国社会从生活必需品逐步转型到耐用消费品生产和消费的时代,每个家庭、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会产生一定的购物需求以满足其必要的生存性需求和更重要的生活性需求与发展性需求。购物消费行为的增加与复杂化、消费模式的转变及其对转型期中国社会、经济、制度、文化等方面产生的深刻影响,使得购物消费行为成为社会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研究的焦点之一。而在城市地理学与规划研究中,购物消费行为被认为与城市空间结构(主要是商业空间与居住空间等)存在互动联系,因而可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划来管理和优化购物行为,以满足城市空间发展与城市居民生活的需求。具体的研究意义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优化交通出行。购物行为一般产生购物出行,而相对于通勤,像购物第一章绪论5等非工作活动产生的非工作出行,通过直接和间接的作用,对城市交通产生越来越复杂和重要的影响。(2)优化与规划商业空间。相对于过去大多研究从供给角度分析商业设施和零售企业的空间结构与分布规律,基于行为的研究从微观个体的购物需求出发,以人为本,探究消费者空间偏好,以解释、优化与调整城市商业空间结构,同时优化购物行为。(3)提升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居民的购物需求得到满足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从而使得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更高的满意度。在目前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中国,许多研究开始从对经济活动的关注转向对日常生活质量的关注,而时、空间作为日常生活的载体,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也显得越来越重要。1.3国外研究概况早期中心地理论中存在的空间结构和行为之间关系的假设缺陷,导致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对购物行为的深入研究,以Huff的消费决策过程框架以及Berry的第三活动理论为开端,欧美相关领域开展了诸多关于经验行为空间以及空间决策的认知行为研究。而“计量革命”后行为主义的繁荣更加促进了西方地理学者对购物行为的经验行为空间以及空间决策的认知过程等微观层面进行分析。70年代,时间地理学的出现,使得相关研究由对购物行为主观决策的关注上转移到购物行为的客观制约上来,国外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消费者对零售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如Huff概率模型的出现,Rushton提出的消费行为空间偏好模型,极大地推动了消费行为地理学的发展。而到了80年代,活动分析法(Activity-basedApproach)的出现综合了主观选择和客观制约因素,形成了对从购物需求产生到行为发生的一系列过程的研究,并把活动与出行有机地联系起来,消费行为地理学的研究愈加受到重视,Dawson认为零售企业必须要了解各零售活动之间、零售业与消费者间、零售活动与区位间的相互关系,Berry和Parry则进一步指出,一个真实的零售区位理论必须考虑服务地区人口的属性、消费者行为形态与社会经济环境。近年来,新零售地理学中更出现一支以场所、消费链以及空间与地方为主题的消费地理学,更加关注具体的消费体验与新的消费景观。第一章绪论6西方发达国家在市场经济、城市发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为城市商业活动的研究奠定厂基础,在购物行为方面的研究也更加系统化。西方国家居民购物行为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商业活动的空间结构研究方面。例如,以意象图、多维标度模型等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决策过程;等级类型商品的消费特点研究(高限宏行,1976;宫泽仁,1996;市南文一、星申一,1983;荒井良雄,1992);多目的购物、一次购齐等消费者行为的变化研究(Berry,1963,1967);空间消费市场密度差异对克氏中心地空间等级序列的影响研究(Berryandparr,1988),等等。基于雄厚的经济基础、持续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科研队伍、详尽的统计分区和商品统计调查资料、成熟的计量方法、与其他相关学科(如经济学、心理学、行为学和社会学等)的有效综合等优势,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商业活动研究持续不断,成果累累,并且总结出许多模型。著名的如戴维斯的次级购物中心等级发展模型(Davies,1976)、波特关于消费者行为决策的空间利用场模型(Potter,1982)、格莱治的锚点模式(G0lledge,1978,1987,1997)、众多的消费者行为模型(JonesandSimmons,1993)等。1.4国内研究概况长期以来,中国大陆学者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商业网点的规模等级空间分布。这些研究多以中心地理论为基础,对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兰州、昆明、西安等进行了相应的实证和演绎。总体上看,这些研究多是根据零售商业设施的供给现状,按照距离衰减法则,运用“铜心”模型、潜能公式、断裂点公式、高度指数和强度指数、多因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测算城市零售业设施的中心性、等级性,确定市场区范围和中心商务区范围,划分商业区域类型,从而得出我国城市内部商业中心地三级等级结构特征。在国内,相关研究首先立足于消费者行为,探讨城市商业空间结构。其中,魏金荣和张文奎等研究了长春市消费者购物行为及其限制因素,得出了商店的品种、消费者居住地与商业中心的距离、商业中心的交通状况、商店的信誉与出售商品的质量、商品的价格、商业营业员的服务态度等微观因素。张文忠等第一章绪论7对哈尔滨市消费行为与商业中心地系统的分析,认为消费者购物空间的选择主要与商业中心的规模、交通方便、距离最短原则有关。仵宗卿和柴彦威根据周边调查法研究了天津市居民消费行为特征,并按照中心地理论构建了购物出行空间结构等级模型。王德等从消费者购物出行角度研究了上海市商业空间结构,认为上海市商业空间结构具有等级序列明确、空间分布不均和中心线型结构的特征,同时还分析了上海市消费者对大型超市选择行为的特征。柴彦威等则通过对购物消费行为的时、空间特征分析,从微观非汇总到汇总层面总结了深圳市居民购物消费行为的时、空间特征;并通过对北京、深圳和上海三个城市的老年人购物空间圈层结构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居住宏观区位和微观区位对城市内部不同小区的老年人购物行为的影响。而沈洁等则通过上海市居民对中心商业区的利用情况及其所反映的中心商业区的发展问题上来认识城市商业空间的变化。冯健等则利用北京调查数据,分析10年来基于认知距离的北京市居民购物行为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机制。上述文献都存在一个默认的假设,认为居民购物行为时、空间特征的差异是由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等客观制约造成的,且前者随着后者的变化而变化,而很少考虑影响购物行为的主观决策因素。此外,大多研究只通过描述得到消费者购物行为所形成的相对购物空间(以家为中心的等级结构),而没法跟绝对的实体空间联系起来。也有学者认为商业性场所微区位研究呈现出以文化生态透视、社会空间透视和
本文标题:05第一章交通工程论文绪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182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