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景行:美国软实力的致命弱点[2006-10-2514:05:00|By:凤凰星踪]软实力,是2004年1月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出版的一本书的名字,把他早先提出的软实力概念系统化。这本书问世的时候,恰恰是美国在伊拉克战争已经打了大半年之后。作者认为,美国除了要靠军事、经济,还需要用美国的软实力,包括美国的文化、美国的价值观和外交政策等等几个方面共同运用来“平伏天下”。他觉得光靠军事和经济很难使天下的人心对美国信服,这就是他提出软实力的背景。他提出的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在“9·11”事件之后,美国出现了大问题。美国已成为唯一的超级强国,但是世界人民对美国的看法到底怎么样?是在倒退。有一个统计,欧洲有好几个国家的民众对美国的好感已经跌回到越战结束之后的状态。可见他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出于对自己国家软实力问题的忧虑和关切。问题是,他提出了这个软实力的理论之后,并没有提出一个真正能够扭转美国现今软实力不利局面的办法。特别是“9·11”到现在5年了,我们看到美国的软实力实际在倒退。倒退的原因约瑟夫·奈没有触及到:美国的软实力长期以来还是以一种强势对弱势的单向输出。“9·11”以后,“文明的冲突”理论成为美国公开的或潜在的主流意识,在美国的媒体上都可以感觉到。美国对伊斯兰世界,对阿拉伯世界,是以一种“文明的冲突”方式来对付。美国不是去了解他们的对手,不是去欣赏对方文明中的精华的部分,不是去吸收对方文化和价值观当中合理的部分,而且更无意平等地和别人求同存异。这几年,美国在阿拉伯和穆斯林世界、在中东地区,在软实力发挥中碰到了对手。有一个对手就是半岛电视台。它是一个小国成立的比较小的电视台,但是这个电视台对阿拉伯和穆斯林的巨大影响,成为对美国非常重大的挑战。美国为了对付半岛电视台这样的舆论,在伊拉克战争前后的舆论战中,投入了十多亿美元的直接资金,去建立它的宣传工具与之对抗。但是这些钱都白花了。一个庞大的美国无法斗过一个小小的电视台,在这个媒体战中,我们看出了美国软实力致命的弱点。首先它要把自己的利益置于别人的利益之上,造成的结果就是美国的利益和他人利益的激烈冲突。尤其在“9·11”之后,由于在反恐问题上美国政策的偏差,造成与穆斯林及阿拉伯国家的利益冲突。我们说求同存异,基本上是利益的求同存异;没有任何共同的利益基础,文化也很难有很好的沟通。而美国的弱点就是要把它的利益放在其他国家的利益之上,造成利益冲突。美国软实力的理论影响到中国,我们又应该如何界定中国的软实力?我觉得不能照搬美国这样的软实力理论。了解对方、吸收精华、平等交流、求同存异,这恰恰是美国的软实力理论中没有提到的,或者是他们根本不愿意这么做。而这些正是中国软实力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有了这样的基础,我们中国的文化也就能够通过这样的基础和对方沟通。如果我们不能平等地吸收人家的东西,吸收人家的精华,凭什么要人家吸收我们的呢?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美国精神的缺失早就想为阿诺德的文化与无政府状态写篇读后感,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直到昨日读了日本和田大学教授岸田秀的“绝对正义”的荒谬,才灵机一动,想到了从美国精神的缺失切入。岸田秀在“绝对正义”的荒谬一文中,指出在美国的历史中,由于曾经有过“通过暴力建国”-------即一边屠杀印第安人,一边建国的精神创伤,美国实际上集体无意识地患有“正义病”。这种“强迫人格障碍”,使美国人容易把世界想象成正义与邪恶的对立,并通过不断制造敌人,将敌人赶尽杀绝的重复体验来缓解自身的精神紧张。诚如斯言,我们只要稍微注意就会发现美国这样的行为太多了,简直不可胜数,诸如近年来自告奋勇地充当人权警察,推行双重人权标准等等,当然也有人说这是由于美国人执著的宗教热忱,对上帝的虔诚铸就了他们讲信用重责厚秩序的优良品质。然而是这样吗?我们可以看一看:还是那个上帝,却使美国人处理国际关系时,形成了非此即彼搜歼敌人的宗教思维方式,并使美国从来不吝啬于暴力和滥杀异已者,一个上帝却产生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道德后果,有这种可能吗?关于这个问题,还是让我们去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中去寻找答案吧,早在十九世纪中叶,他就这种可能性作了细致而精密的分析。阿诺德认为,所谓上帝也就是文化,任何偏差都可以归结为文化上的偏差,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文化上出了问题,那么这个国家和民族在其它方面产生病状,那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我想美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阿诺德把人类的文化精神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希伯来精神,一种是希腊精神,前者深藏于宗教信仰之中,注重行动,导向于到高无上的责任感,自我克制与勤奋,行到了最亮的光就是勇往直前的热忱;后者掩映于理性追问中,热爱思想,是对于随着人的发展而形成的新变化着的思想组合的敏感,欲弄懂这些思想,作出完美调适的不可遏制的冲动,如果我们仔细区分的话,就会看到,希腊精神最重视的理念是如实看待事物之本相,主导思想是意识的自发性,希伯来精神中最重要的则是行为和服从,主导观念则是严正的良知。让我们在回到美国建国上来,我学得阿诺德上述言论很适合分析当今的美国。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以清教徒为主宰而建立起来的国家,当然深受新教论理的影响,有着极为深厚的希伯来精神的底蕴,关于这点,阿诺德在一百年前就有很清楚的认识:“英国非利士人最强壮最活跃的部分是奉行清教和希伯来精神的中产阶级,正是这种希伯来化的倾向使他们离开了文化和全面的发展。同样,人人都知道,美国人来自英国中产阶级,他们将后者的偏颇也搬到美国去了,只会十分狭隘的看待人的精神领域和那不可少的一件事-------从托克维尔和程亚文先生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的这一点表现的很突出,他们不怎么尊重从事思想创造的人,这反映他们民族的传统文化,美利坚民族,不是一个特别善于对自己反思的民族,他很倾向于简单化地看待和处理包含着复杂性的现实问题,习惯以片面化的道德宗教戒律作为判断问题的指南,而对完美和光明不屑一顾。这样,肯定会造成美国精神一个很危险的缺失,即他们缺乏实事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精神,其实他们真应该来中国学学毛泽东思想,只可惜他们的文化传统造就了他们对一切异已者均采取抵制措施的习惯,几乎无药可救。我觉得美国这种缺失,就造就了这几年来的一些很幼稚的行为,就如他们攻击南联盟,对我们提出人权质疑,以及9.11事件以后对本拉登的态度,都很明显的反映了他的这种缺失------不会实事求是的分析复杂问题,仅仅简单的以为非黑即白、不行就打,也造就了他们只看到别人的不足,往往忽略了自己的更加不足,以不足教训不足,很明显的得到了自己的主观主义和幼稚化、简单化。特稿/从赖斯受挫看美国信誉危机与道义缺失时间:2006-03-01GMT关键词:赖斯危机【星岛网讯】2006年新年伊始,美国外交开局颇为不顺:国务卿赖斯频频出击而屡屡受挫。赖斯不久前向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发难,攻击查领导的政府是对“南美洲民主的威胁”,矢言要成立一个“联合阵线”来揭露其“反民主的本质”。此言一出,竟无一个国家响应,巴西等多个拉美国家还公开予以抵制。最近赖斯又出访多个中东阿拉伯国家,敦促它们不要向哈马斯提供援助,以压哈马斯改变其对以色列的强硬立场,还要它们提防伊朗的“核野心”,支持美国可能提出的对伊实行国际制裁的主张,结果同样遭到冷遇。尤其是埃及和沙特这两个主要阿拉伯国家,既拒绝赖斯关于停止向哈马斯提供财政援助的要求,在伊朗核问题上也同美唱不同的调子,使她很没面子。赖斯在外交上接连碰壁反映了美国单边强权政策的困境。首先,美国不择手段打压异己的做法很不得人心,效果适得其反。赖斯断言委内瑞拉这个小国的民选政府是对拉美地区“民主的威胁”,这个说法蒙蔽不了多少人。美国之所以把查韦斯政权视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无非是因为他敢于对美国说“不”。这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道做派擦亮了更多国家的眼睛,使它们同美拉开了更大距离。即使在其后院拉美,美国一言九鼎、乾坤独断的日子也已不复存在。其次,美国坚持搞双重标准使其国际信誉降到新低。它高谈民主,并把推广民主作为其对外政策的重点目标之一,却拒不承认经国际公认的民主选举产生的哈马斯,且对其竭尽打压之能事;它强烈反对某些国家的“核野心”,却对其盟国以色列发展核武器不置一词,为此还不惜反对阿拉伯国家提出的建立中东无核区的主张。这势必引起广大阿拉伯国家的抵触和反感,它在中东地区的指挥棒也越来越不灵。赖斯碰钉子的背后是美国的道义缺欠与信誉危机。中国古话“国大政小则其国小,国小政大则其国大”深富哲理。一个国家无论多么强大,如果一味恃力逞强、欺人霸世,则它在力量上虽为大国,在道义上却是小国,必为天下所不齿,并最终将走向反面。“无孔不入”的美国信用(转贴)没卡不叫美国人据统计,在美国人的日常开支中有80%以上是用信用卡支付的,现金只占很小的比例。与国内的借记卡不同的是,美国的信用卡不用存钱,信用卡公司会告诉你一个额度,额度内随便花,月底账单来了,寄一张支票过就可以了。于是,喜欢寅吃卯粮的美国人一年要刷掉上万亿美元。吃穿住行,一卡搞定。美国信用卡的基础是其良好的个人信用体系。持卡人实际上是以自己的个人信用作担保的,信用好,额度就高;信用差,额度就少;恶性赖账,信用破产。一旦信用破产,就需要用至少7年的时间来重建个人信用。在这7年中,你不可以拥有任何信用卡,不可以投资做任何生意,不可以有任何经济违法记录,不可以贷款买车买房。总之,只能是勉强活着而已,风险代价十分巨大。美国信用卡普及的保证是社会安全体系和金融联网体系的完善。要在美国申请信用卡,首先要申请社会安全号,银行开户、生意投资、汽车驾照等等几乎所有的活动都需要这个安全号,如影随形。想赖账跑掉,难。此外,美国信用卡公司还规定,只要持卡人在信用卡背后签了名,如果信用卡被盗用,在大多数情况下,持卡人最多只需要负担50美元的损失。其实美国信用卡的历史并不长,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出现,且当时的地域性限制很强,加州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在纽约就不能使用。总部在旧金山的美国银行开风气之先,与其他州的银行谈判签署联盟协议,共同发行信用卡,互相承认,通存通兑。这一模式的方便性使得信用卡在美国迅速风靡,这就是维萨卡公司的前身。随后,被排斥在外的一些银行联手结成另一合作联盟,成立了后来的万事达信用卡公司。美国人常用的信用卡,除了这两种卡外,还有美国运通公司发行的运通卡,摩根斯坦利公司发行的发现卡。但维萨卡和万事达卡的垄断地位还是无人能撼。维萨卡是世界上最大的支付系统,数量超过其他所有支付卡的总和,该公司在全球共发卡10亿多张,年交易额达到1.6万亿美元。万事达公司在全球发行信用卡、现金卡也达到10亿多张。该公司在1988年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国内的主要商业银行都是其会员。维萨和万事达联手控制市场,已占据全球信用卡市场的75%。其他的银行已经难以重新组建新的信用卡体系与其竞争,只好加入其中成为其会员。信用卡公司允许股东银行发行其信用卡产品,然后从特约商户那里抽取交易佣金。这样,商户为了增加生意,只能加入其支付网络。信用卡公司拿到佣金后,与发卡银行按比例分成。另外,发卡银行还可以从持卡人迟付的开支中收取利息。发卡银行一般给持卡人25天左右的无息付款期限,一旦超期,就开始计息,而且发卡公司在账单上往往给持卡人一个最低付款额度,如花了500美元,但你只需要付25美元,就可以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但剩下的钱就变成滚存的高利贷了。美国信用卡目前的贷款年利率约为19%?21%,利率之高常为人诟病。信用记录跟你一辈子刚到美国的时候,两件事让我体会到美国信用体系对个人生活的巨大影响。一是申请信用卡。看着别人购物时掏出一大堆信用卡,刷卡走人方便而潇洒,羡慕之余也赶紧去申请。但几周后,所有发卡银行都回绝了我的要求,理由完全一致:对不起,您的信用历史不足。后来在朋友的指点下,先到银行里存上500美元,申请一张有担保信用卡,用这张卡每月花费不能超过500美元。一年后,银行寄来通知:您的信用记录很好,可以取回这500美元,同时信用额度也提高到1000美元。此后,申请任何一家银行的信用卡都很顺利了。个人信用记录真的这么厉害?让我们
本文标题:0919美国的缺失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202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