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鉴赏诗歌语言•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一)炼字型鉴赏•4.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注意看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的表达技巧,如果有,也要写进去)(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题示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空”字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地茫然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诗的“愁”味,使主题更加显明。〖课堂练习〗1、阅读诗歌答题清明日独酌1王禹偁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脱衣换得商山2酒,笑把《离骚》独自倾。•[注]1王禹偁,北宋政治家、诗人。本诗为作者被贬商州、任团练副使时所作。2商山:今陕西省境内。相传秦末汉初的唐秉等四位著名学者,因不愿做官,长期隐居商山。•颈联中,“夸”和“斗”两字生动传神,请任选一字进行赏析。(4分)夸:示例一:“夸”是夸耀、炫耀的意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漆燕和黄鹂在美好春光里争相鸣叫的情形,表现了诗人受到鸟儿欢快鸣唱的感染而暂时忘掉“闲愁闲恨”,心情变得轻松愉悦。示例二:“夸”是夸耀、炫耀的意思,作者将漆燕和黄鹂人格化,生动地展现了它们在春光里彼此炫耀歌喉的情景,形象地喻指官场小人邀功请赏、自我夸耀的嘴脸,表达了诗人对这类人的鄙视与嘲讽。斗:示例一:“斗”是竞争、比赛的意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柳花和榆荚在春风中竞相高飞的情形,表现出诗人受到美好春光的感染心情变得轻快愉悦。示例二:“斗”是竞争、比赛的意思,作者将柳花和榆荚人格化,生动地展现了它们在春风中竞相高飞的情形,形象地喻指官场小人追逐名利、互相争斗的行径,表达了诗人对这类人的鄙视与嘲讽。2.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金陵酒肆留别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1)有人说,首句中的“香”字可以换成“飘”字,你同意吗?请阐述理由。答案:不同意。“香”字所包含的不仅是柳花的香,还包括其他花香、店内的酒香、吴姬身上的幽香等。这一阵阵醉人的香气,怎能不使人留恋?而“飘”只写出了“柳花”的动态,不能将店内其他景物、人的活动描绘出来,且“飘”字与下句“尝”不押韵。(2)古人评论此诗“语不必深,写情已足”。请简析全诗是如何把惜别之情写得饱满酣畅的。(请分条表述)答案:一是酒店姑娘的劝酒,让诗人感受到了他人的热情;二是一群青年朋友前来相送,让诗人感觉到了真挚的友情;三是把酒言欢“各尽觞”的场景,让诗人产生了“欲行不行”的留情;四是“东流水”与“别意”的比较,让诗人倍感朋友之间“水长情更长”的无限深情。加之诗的首句“风吹柳花满店香”烘托出的氛围,使全诗的惜别之情显得非常饱满酣畅。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山中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1)请说说本诗第一句中“弄”字的表达效果。(3分)(1)“弄”字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山光物态”在春日中所呈现出的勃勃生机,赋予万物以活跃而又和谐的情态和意趣。(2)本诗运用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描摹出春山的美景,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3分)(2)诗歌先以“山光物态弄春晖”的实写,从整体入手,渲染出春山满目生机、引人入胜的意境,再以“入云深处亦沾衣”的虚写,引导人们去想象云卷雾绕的深山奇景,虚景与实景相互生发,渲染出极富诗意的意境。4.阅读下面这首明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泊江州陶安江云绀绿夕阳边,江水空明海气连。一点远帆如白鸟,数声急鼓隔苍烟。浔阳九派疑无地,庐阜千峰直造天。清夜开樽酹司马,琵琶亭下月当船。【注】江州:今江西九江。陶安:元末明初诗人。(1)请赏析“一点远帆如白鸟”这句诗,有人认为是量词用得好,有人认为是比喻用得好,你的看法是什么?两者都好。量词“点”突出了“远帆”的“远”,因为远,“远帆”细小,像一个小点一样,所以用“点”较贴切。“如白鸟”,也是因为距离远,而江面又是水天相连,感觉到“远帆”像一只白鸟在移动。量词和比喻的运用,都突出了江面的寥阔苍茫。(2)最后一联的表达技巧是什么?表达了诗人何种感情?答:运用典故。在清夜,在浔阳江头,诗人想起了白居易的《琵琶行》,酾酒祭奠,表达了诗人对白居易的凭吊和同情。(3)这首诗描写了江州哪些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描写了江州傍晚辽阔空濛的景象。绀绿的江云围绕在夕阳的旁边,江水空阔明亮,与江面上的雾气相连。远处一只如白鸟的帆船,在江面上随意漂浮,黄昏的急鼓声在青烟暮霭中传过来。江州支流众多,水面广阔,而远处的庐山的山峰直插云霄。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江州美景的赞美,又有人在旅途的淡淡的离愁。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夜泊钱塘(明)茅坤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1)这首诗歌颈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两个字?为什么?答案:颈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迸”和“入”。“迸”字显示了力量,用以形容树叶凋落之态;“入”字写出了乡愁和江水融合在一起,无形的乡愁变得有形如江水,澎湃起伏,无休无止。(2)诗歌第八句在诗歌结构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短愁”指什么“愁”?答案:第八句总括全诗,卒章显志。“短愁”指羁旅之愁、思乡之感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柳枝词郑文宝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1)本诗诗眼是什么?首句是怎么表现诗眼的?(3分)(2)诗歌最后一句又是怎么表现诗人情感的?(3分)(1)离恨。①炼字。“系”暗含“柳枝”的题意,因此船也就与赠别之情相连,含蓄地抒发了与朋友难分难舍的情景。②反衬(以乐写哀)漂亮的船静静地停泊在碧绿的春水之上,又与岸边杨柳相衬,宁静优美的画面恰恰表达了诗人心中面对离别的万般不舍。(选择一点回答即可)•(2)运用通感手法,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离恨”化为有形的可以被“载”之物。仿佛可看到诗人含泪目送征帆远去,“离恨”所具有的沉重的分量,就沉甸甸地压在人们心头。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御街行秋日怀旧范仲淹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攲,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1)有人认为“寒声碎”的“寒”“碎”两字用得极妙,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4分)同意。“寒”意为寒冷,“碎”意为破碎(解释词1分)。表现秋寒时节,秋叶纷纷坠地的无奈(2分)。体现了自己对孤寒处境的感受,寓情于景,渲染出寂夜中的悲凉寂寥的心情。(2分)(2)李攀龙评此诗云:“月光如昼,泪深于酒,情景两到”,可谓佳评。请从“情”和“景”交融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7分)这首词上片描写秋夜寒寂景象,下片抒写孤眠愁思的情怀,由景入情,情景交融。(2分)作者从夜静叶落写起,因夜之愈静,故越觉寒声之碎。“真珠”五句,极写远空皓月澄澈之境。“长是人千里”,可见作者久羁之苦。(2分)下片即从此生发,步步深入。酒未倒,已先成泪,情更凄切(2分)。“残灯”两句,写屋内暗淡情景,与上片月光呼应,倍增伤感,末三句愁更难堪,情更凄切。(1分)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春日游张提举园池徐玑西野芳菲路,春风正可寻。山城依曲渚,古渡入修林。长日多飞絮,游人爱绿阴。晚来歌吹起,惟觉画堂深。(1)这首诗第二、三两联所描写的景物有怎样的特点?这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追求?(4分)幽深古朴(或幽僻淡远等)。(2分)反映了诗人对淳朴自然(或清瘦闲逸等)情趣的喜爱之情。(2分。(2)请结合诗题,简要分析尾联“惟”字的妙处。(4分)诗歌的标题为“春日游张提举园池”,一般应重点描摹园中之景,诗人却用前六句来描写游园途中淳朴自然的景致,后两句写到园中的歌吹和画堂:还着一“惟”字,“惟”有“只”的意思。“惟觉”“画堂”之“深”,置其华美、堂皇不顾,巧妙地强化了自己对人工美的摒弃,对山林野趣的追求。(言之成理即可)炼字之特殊形式:“诗眼”(一)“诗眼”常识“诗眼”往往是指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诗眼”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一首诗内容的凝聚点,表现诗的主旨,这是全诗的诗眼。(在诗题中为“题眼”)二是一句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一个字,或增强诗歌的形象性,使诗歌充满情趣,给人以丰富的想像;或使诗意更精确;或使诗句翻出新意。这是局部的诗眼。诗眼揭示诗的主旨的凝聚点整首诗某一句传神的动词富有情韵形容词巧用辞格的其他词语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陶潜“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寻找诗眼时,一要重点关照动词例1: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哀江南》孔尚任)一个“剩”字引人注目,作者并没有用“留”、“见”,其妙处就在“剩”虽与“留”意思相近,但“剩”字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的意思;另外“剩”字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留”则无这么多含义。“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例2: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郊兴》王勃)“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叶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字尽妙于此。寻找诗眼时,二要关注修饰语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潜、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例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一个“忽”字,突出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寻找诗眼时,三要关注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二)鉴赏诗眼•1.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2.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
本文标题:诗歌之语言(诗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242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