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节生物因素昆虫栖息的环境有:植物群落、微生物群落、脊椎动物群落、无脊椎动物群落等。所有这些生物类群都或多或少的与昆虫群落有以食物链为基础建立的物质和营养转移、能量转移,信息联系关系,均有可能左右昆虫的种群数量。一、昆虫的食物食物是昆虫生存、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的基础和保障。食物的多少直接决定昆虫的种群数量。昆虫的食物也是复杂和多样化的,即使是取食同一类型食物的昆虫,在种间也存在对某食物喜好程度上的差别,了解这种嗜食差别尤其重要。(一)昆虫的食性及其特化性1.对食物的生态占位现象每1种昆虫在占领生态位当中,都选择并确定了其与其它种不同的食物,以避免为争夺食物资源而产生竞争。即使是多种昆虫选择了同1种食物,也采用生活史相互错位、取食部位不同、取食的食物成熟度(发育阶段)不同、索取的营养不同、嗜好不同的方式以避免竞争。2.食性——昆虫食性feedinghabits植食性phytophagous(herbivorous)取食活体植物食肉食性carnivorous-寄生、捕食,取食活体动物腐食性saprophagous-尸食与粪食性,取食动植物尸体和排泄物杂食性omnivorous以动植物为食3.食性的专门化在进化过程中,每一种昆虫对食物均形成了程度不同的偏食性(或称为嗜好性)即食性的专门化。这种选择性有遗传性、也和昆虫对食物的识别方式有关。但昆虫食性的专门化程度有时常难严格区分。类型如下页。单食性:只取食一种植物或仅旁及该植物的某些近缘种;寡食性:只取食一科或与该科植物相近缘的某些种;多食性:能够取食亲缘关系不同的许多科的植物的。其它食性的昆虫类群也有食性的专门化特征,如只有一种寄主的寄生性昆虫称为狭寄生,具有许多种不同科的寄主则为广寄生。3.食物质量对昆虫发育有直接的影响不同针叶树叶饲养落叶松叶蜂幼虫的死亡率B(%)及体重W(g)天数d2468101618冷杉B10.085.05.0W0.0050.003华山松B0.065.035.0W0.0050.003水杉B30.060.010.0W0.0050.006油松B0.00.075.025.0W0.0050.0050.006云杉B0.00.035.065.0W0.0050.0050.005落叶松B0.05.05.05.05.015.015.0W0.0060.0070.0080.0160.0390.040(二)昆虫与寄主的协同进化关系及寄主的抗性自然界没有一种寄主愿意接受所有的寄生者,也不存在一种寄生者会不选择的去取食所有的寄主。产卵期的选择性要求取食期选的择性要求取食后营养的选择性要求发育过程对特殊生理物质的选择性要求寄主1.植食性昆虫对寄主的选择性表现第一步——产卵期的选择性要求要求寄主植物的生境与昆虫本身的一致,其色、形、味能对昆虫能产生刺激和招引作用,驱使昆虫进行选择、产卵或觅食。第二步——取食期选的择性要求当一种昆虫选择某一种植物后,能否使该昆虫产生食欲及取食,与其表面的物理性状、组织结构特征、化学物质等有关。第三步——取食后营养的选择性要求昆虫一旦开始取食,决定其继续取食的关键是该植物的营养效应能否充分满足其生长发育的要求。第四步——发育过程对特殊生理物质的选择性要求当普通营养物质满足昆虫的生长需求后,食料植物中是否含有虫体自身不能合成的生理必需物,如特殊的维生素、合成激素的前体等,就成是保障其完成发育、并继续取食植物的决定因素。2.植物对付昆虫选择性的抗虫性表现植物保护自身不被昆虫取食的现象为抗虫性(抗虫三机制),提高植物的抗虫能力是治理害虫的一个重要的手段。这三类抗虫性在不同种类、品种上的表现不同。但抗虫性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不选择性抗生性耐害性不选择性昆虫难以选择,不具备引诱昆虫产卵、取食的物理与化学性状;或具有抗拒昆虫产卵与取食的特性,物候期与昆虫的生活史不同步。抗生性昆虫选择并取食后,植物的营养可能难满足昆虫生长发育的需求;或具有某种毒素导致其发育不良、寿命缩短、生殖力下降、甚至死亡;或无昆虫所需要的特殊生理活性物质如维生素类、肌醇、固醇类等。耐害性指某植物一旦被某昆虫确定为食物忍耐被危害的特性。或是植物再生补偿力增强、能维持一定的产量不致灭绝;或在一定受害范围内能忍受昆虫的危害,如大多数树木能忍耐食叶害虫取食其叶量的40%。二、天敌生态群落内存在许多捕食和寄生某一昆虫的其它昆虫、动物、微生物及植物,这些敌害是该昆虫的天敌。这些天敌是抑制害虫种群的重要因素,利用天敌是控制害虫常用的手段之一。(一)病原生物病毒立克次体、及原生动物细菌真菌线虫(二)天敌昆虫(三)其他捕食昆虫的动物(一)病原生物1.病毒世界11个目900多种昆虫有1100余种病毒。常见:常见的是核型多角体病毒NPV、颗粒体病毒GV、质型多角体病毒CPV、无包涵体病毒ONV等。昆虫病毒的专化性很强,利用前景很大。人工繁殖落叶松叶蜂Pristiphoraerichsonii的NPV病毒及茶毛虫Euproctispseudoconsperpa的NPV病毒,防治效果均达95%以上。病症:常见的病症是体液液化浑浊、无臭味;或腹部膨胀、排出垩白色粪便;或是体出现蓝、紫等晕色及彩虹色。2.立克次体、及原生动物体能引起昆虫致病的如微立克次体属Rickettsiella的金龟甲微立克次体Rickettsiellamellolonthae。微孢子虫类是最常见的原生动物,如家蚕微粒子病Nosemabombycis,蜜蜂微孢子虫病Nosemaapis等;但有些种类则与昆虫共生。3.细菌包括无芽孢杆菌和芽孢杆菌。应用广、杀虫效果好的是伴孢晶体芽孢杆菌,如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BT)。无伴孢晶体芽孢杆菌中最常见的如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日本金龟芽孢杆菌Bacilluspopilliae。4.真菌已经生产利用的有白僵菌属Beauveria与绿僵菌属Metarrhizium的种类及其变种。白僵菌所产生的杀虫毒素为白僵菌素Beauvericin,绿僵菌的杀虫毒素为绿僵菌素DestruxinsA和B。5.线虫有索线虫Mermithidae、新线虫Neoaplectanidae,新线虫是目前能人工培养并作为生物防治制剂的类群,但是利用时对环境湿度常有较高的要求。(二)天敌昆虫能寄生、捕食其它动物与昆虫的昆虫是天敌昆虫捕食性天敌昆虫:18个目近200多科内均有捕食性天敌昆虫,捕食植食性昆虫的多为害虫的天敌。如螳螂目,脉翅目,鞘翅目的肉食亚目、多食亚目的瓢虫等,膜翅目针尾亚目,双翅目的食虫虻、食蚜蝇等,半翅目的猎蝽、花蝽等。引进或繁殖捕食性昆虫是生物防治中常用的方法,如澳洲瓢虫Rodoliacardinalis被从澳洲引进亚、非、拉、美、欧防治吹绵蚧,小红瓢虫Rodoliapumila由我国引至埃及控制吹绵蚧等。寄生性天敌昆虫:包括内寄生与外寄生两类。按寄主的发育阶段有卵期寄生、幼期寄生、蛹期寄生和成虫期寄生。当寄生性天敌在寄主上的发育期占有寄主两个以上的发育阶段时为跨期寄生。寄生性天敌昆虫的寄生现象有四种类型:一个寄主体内只有一个寄生物为单寄生。一个寄主体内有两头以上的同种寄生物是多寄生。一个寄主体内有两种以上的寄生物为共寄生。一个寄主被第一个寄生物寄生、第二个寄生物又寄生于第一个寄生物的现象则是重寄生。其它动物中以蜘蛛、螨类最多,其对害虫种群数量有较强的控制力,但其食性杂、专一性差。鱼及两栖类中蟾蜍、蜥蜴和蛙的食物主要是昆虫,鱼类则对控制孑孓有重要作用。以昆虫为食的鸟类也相当多,如啄木鸟等。(三)其他捕食昆虫的动物蝙蝠是以昆虫为食物的兽类的代表.食虫目中如鼩鼱常以在土壤中越冬、越夏或栖息的昆虫为食,其捕食率高达3090%。热带亚热带地区某些植物需要“捕食”昆虫及其它小型动物才能完成其发育过程,这些植物的叶特化为成了专门的捕食器官。鼩鼱猪笼草
本文标题:生物因素6-0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254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