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5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导学案
第1页共6页富宁一中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课题第一单元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共4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教师:曾凡波(主备)沈世旭农德良黄汉理谭志杰知识目标:1、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2、黄赤交角及其地理意义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4、昼夜长短的变化5、四季与五带重点难点:1、日地距离和公转速度的变化2、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对太阳直射点移动成因3、昼夜长短的变化随纬度和季节变化的规律4、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知识要点:学习引导一、地球公转的运动规律从北极上空俯视______方向旋转1.地球公转的方向:自____向____。从南极上空俯视______方向旋转2.地球公转的周期:__________天_______时________分________秒,一个恒星年。一月初,______日点,地球公转速度______3.地球公转的速度:一月初,______日点,地球公转速度______二、黄赤交角(1)阅读P15教材相关内容及图1-3-3黄赤交角图。黄道平面是地球的轨道平面,赤道平面是通过地心与地轴垂直的轨道平面,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简称。第2页共6页【动手画一画】在右图中标出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并用α表示黄赤交角并标明度数。(2)阅读阅读P15教材相关内容及图1-3-4二分二至地球的位置。随着地球在公转轨道位置的变化,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简称)就会改变,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南北的这种周期性往返运动,称为,运动周期为,又叫。节气时间太阳直射点运动趋势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活动探究】见教材P16.【举一反三】如果没有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是怎样移动的?如果黄赤交角增大为30°,太阳直射点的范围有何变化?三.太阳高度的变化1、太阳高度是太阳光线与之间的夹角,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称为正午太阳高度。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纬度变化规律:(2)季节变化规律:夏至日:冬至日:春分日秋分日:【合作讨论】读同一时刻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和北半球某地不同日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示意图,归纳总结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3、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观察活动】观察一天中大树日影长度和方向的变化。【活动探究1】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楼距楼高,见教材开始的活动【活动探究2】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9月23日,洛阳的正午太阳高度为35°,怎样调节支架使热水器才能有最好的的效果?四.昼夜长短的变化(1)思考: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的原因?(2)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阅读课本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回答:A.春分日至秋分日(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特点。B.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北半球冬半年),南半球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特点。第3页共6页C.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都是12小时。规律总结:思考:A.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夜长短有何特点?(递增规律)B.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有何特点?(对称规律)C.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与纬度有何关系?(变幅规律)(3)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阅读右图回答:说出自春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特点。规律总结:结合右图思考: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与昼夜长短变化有何关系?(4)极昼、极夜规律北半球夏半年极昼变化情况(以北半球为例说明)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春分过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极昼从向南扩大,夏至日全部极昼,夏至日过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极昼范围从向北缩小,到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北半球冬半年极夜变化情况(以北半球为例说明)秋分日过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继续南移,极夜从向南扩大,冬至日全部极夜,冬至日过后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极夜范围从向北缩小,到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5)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关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该半球为夏半年)________________,纬度越高,白昼________;另一半球(冬半年)____________,纬度越高,白昼则__________。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地球上各地昼夜长短相差______,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______。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各地昼______,夜________,北极圈内出现______;而南半球则昼______,夜______,南极圈内出现______。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则相反。赤道上全年__________,春、秋分日全球__________。五.昼夜长短的时间计算(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举例(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举例第4页共6页BCAD地球公转示意图(3)根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①同纬度各地的昼长,夜长。日出、日落地方时。②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的夜长(昼长)相等。例如,40°N的昼长等于40°S的夜长。六、四季的更替直接原因:1、产生的原因:根本原因:低纬度地区:全年皆夏,季节更替不明显2、不同纬度的季节更替:高纬度地区:全年皆冬,季节更替不明显中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最明显当堂检测1、一年中每天正午有日影且都是朝北的地方是:()A:南极点B: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的各地C:北半球各地D: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的各地区。2、10月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3、9月22日时下列地点:北京(39°54′N),新加坡(1°N),汕头(23°26′N),海口(20°N),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新加坡、海口、汕头、北京B.北京、汕头、海口、新加坡C.汕头、海口、北京、新加坡D.汕头、海口、新加坡、北京4、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在图中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2)标出2011年国庆节时地球公转的位置,此时地球公转速度变。(3)国庆节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二中的哪个区域并向哪个方向移动()A直射点位于a~b之间,并向北移动B直射点位于b~c之间,并向北移动C直射点位于c~d之间,并向南移动D直射点位于d~a之间,并向南移动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图一:地球的公转图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第5页共6页(2)图中字母所示的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分别是:表示近日点的是,地球经过该点的时间是。表示远日点的是,地球经过该点的时间是。表示北半球夏至的是,冬至的是,春分的是,秋分的是。(3)地球由C点公转到F点的过程中,公转速度如何变化?(4)地球由A点公转到D点的过程中,扬州的正午太阳高度如何变化?20、读6月22日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太阳直射45°E时,画出晨昏线,并用斜线画出夜半球。(2)此时北京时间为。属于6月22日的经度范围是。(3)A、B、C、D四地按照昼长由长到短的顺序排列依次是21.读下列太阳光照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此图表示半球。(2)此图所示日期是,北半球节气是。(3)图中ABCD各点中,白昼最长的是点,白昼最短的是点,二者相差小时。(4)图中ABCD各点中,此时为早晨6点的是。C点的时间是点。北京时间为点。(5)图中ABCD各点中,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可达到90°的有;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该点和图中等点的角速度相同。针对训练1.如图为地球某日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1)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第6页共6页是________。(2)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时。(3)此时,赤道与晨昏线相交点的经度分别为()A.45°E、135°EB.135°E、45°WC.60°E、120°WD.0°、180°2.下图为圆柱投影图,阴影部分为黑夜。据图回答问题。(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________。P点的纬度是________。(2)A、B、C三点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___。(3)这一天地球上极夜范围是________。(4)此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_______(方向)移动,北半球白昼将怎样变化?4.下图示意不同纬度三地白昼长度变化。读图,回答(1)~(2)题。(1)若上图表示南半球三地的白昼变化,则a、b两月分别是()A.1月、2月B.3月、4月C.6月、7月D.11月、12月(2)在图示月份中()A.②地夜长超过10小时B.三地中①地昼长最长C.三地昼长变化率在a月相等D.三地中③地昼长变化最大4.(2010年高考四川文综卷)下图是某日同一经线日出时刻(地方时)随纬度变化图。图内三条曲线,其中一条是正确的。请阅读正确曲线,回答(1)~(2)题。(1)若上图表示6月22日状况,则南纬40°~50°地区的夜长约为()A.15小时~16小时20分B.17小时~19小时20分C.19小时20分~21小时20分D.22小时40分~23小时20分(2)若上图表示南半球的状况,当北京时间12点时,下列四图中与之相符的是()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写下来疑惑点疑惑内容
本文标题:5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363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