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古代陶器与瓷器泥土的生命中国古代文化渊源流长。众所周知,中国是陶瓷的故乡,陶瓷的国度。在进入文明以后的五千年中,陶瓷文化无不和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命运相联。它一直伴随着炎黄子孙从原始社会走向文明社会。它的内涵十分丰富,功能极为广泛,渗透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以及社会生活各方面。它不仅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而且有文化价值。它对了解民族个性、心理趋向和价值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陶瓷在中国古代每个历史阶段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都存在着一种遗憾,那就是各类型的陶瓷文化艺术风格持续了一个阶段后,随着每个朝代结束,特色也就随之终结了。但它作为一种物质消费的方式,却能一次次的反复出现、存活和延续在中国人的血脉中。高中美术鉴赏——曾正海陶器的产生人类制造陶器始于新石器时代,约有八九千年的历史。它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造。本课主要内容:.不同文化类型陶器的造型特点。.彩陶纹饰的艺术特征。在中国的陶瓷发展史上,先有陶后有瓷,瓷器由陶器脱胎而来。陶瓷的区别:原料不同烧制温度不同硬度.吸水性陶黏土.砂土600摄氏度低.有吸水性瓷瓷土,高岭土1000摄氏度以上高,密实不透水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人们把粘土加水混和后,制成各种器物,干燥后经火焙烧,产生质的变化,形成陶器。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新篇章,具有重大的划时代的意义。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端。陶器的发明,也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在人类发展史上开辟了新纪元。陶器究竟是怎样发明的,思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进一步指出:“可以证明,在许多地方,也许是一切地方,陶器的制造都是由于在编制的或木制的容器上涂上粘土使之能够耐火而产生的。在这样做时,人们不久便发现,成型的粘土不要内部的容器,也可以用于这个目的”。中国最早的陶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1962年发现于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的圆底罐古代陶器1古代陶器2在器物烧成的最后一个阶段,从窑顶徐徐加水,使木炭熄灭,产生浓烟,有意让烟□熏黑,而形成的黑色陶器。1、彩陶即彩色陶器,系利用赤铁矿粉和氧化锰作颜料,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在陶坯表面上彩绘各种图案,入窑经900~1050℃火烧后,在橙红的底色上,呈现出黑、红、白等颜色的图案。2、素陶(黑陶)古代陶器31、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1953年首次发现于陕西西安市半坡村,因而得名。远古的乐音、奇妙的魅力的半坡彩陶最早发现于西安半坡,距今有七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彩陶文化历史较早、特点突出、影响较大的一个类型。半坡彩陶的遗址,在河流的岸边,因而半坡的彩陶有汲水尖底瓶、葫芦、长颈瓶,另外还有盆类、罐类,与今天的盆罐大体相似。半坡纹饰的形象可爱,表现了人类童年的天真稚气和与自然的亲切关系。仔细体味,有人与自然溶为一体的感觉,可以说是半坡人原始生活的记录。纹饰形象主要描绘了当时人们接触的动物,有奔跑的鹿、鱼纹、人面纹、蛙纹、鸟纹、猪纹以及由以上纹样两种或三种组合的纹样。也有一些单纯的任何纹样如折线纹、三角纹、网纹等。仰韶文化,高16厘米,口径39.5厘米,1955年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的代表作,细泥红陶,绘黑陶,敞口,卷沿,浅腰,圜底近平。口沿上施以黑色,八等分的间隔处饰以条形或三角形,简洁明了。器身为赭红陶衣,器内壁施绘对称的人面纹和鱼纹各两幅,构成奇特的人鱼合体,体现了半坡人对鱼的崇拜之情,又似有某种原始巫术的意味,深藏奇妙的历史待解之奥秘,引人遐思。2、远古的乐音、奇妙的魅力的半坡彩陶古代陶器4古代陶器5《彩绘船形壶》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高15.6厘米,长24.厘米,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此壶形状像船,头尾尖尖,杯口,短颈,平肩,两肩上各有半环耳可以系绳。在船腹处用黑彩绘有网状纹饰,像张挂鱼网,应与当时人的渔猎生活有关。古代陶器63、稚气天真、活泼生动的庙底沟彩陶庙底沟类型的彩陶,主要有盆、碗、罐等。早期和中期也有类似半坡的葫芦形瓶。庙底沟彩陶比半坡成熟得多。点、线、面搭配得当,空间疏朗明快。曲面之间,穿插活泼的点和线,使纹样节奏鲜明,韵律感很强。二方连续的组织结构,是节拍的具象化,更使之有较强的音乐效果。这反映了原始的恬淡、闲静的心态。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高12厘米,口径20.3厘米,1956年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泥质红陶,器表磨光。钵体盆形,敛口,沿外折,鼓腹,腹下缩成高足,平底,为庙底沟类型的典型器例。绘黑彩,纹饰以圆点和弧边三角相连缀,形成花瓣式彩绘的二方连续纹带,纹理优美,线条简洁流畅,装饰效果强烈。《彩陶花瓣纹盆》古代陶器74、彩陶明珠、色彩纷呈的马家窑文化彩陶马家窑文化位于黄河上游地区,最先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其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前2050年。它上承庙底沟文化,下启齐家文化,是仰韶文化晚期的一个地方分支。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制作工艺很成熟,数量特别繁盛,占各类陶器总和的25%——50%。在陪葬陶器中,彩陶多达80%。马家窑的彩陶多为红陶,分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彩绘幅面很大,许多泥质细陶往往口沿、外壁都绘有花纹,还盛行内彩,纹饰绘于器物内壁。甚至一些作为炊器的夹砂陶也有彩绘,极为少见。花纹繁缛瑰丽,富于变化而有规律。大多数的夹砂陶表面饰以绳纹,少数饰数道平行线、折线、三角或交错的附加堆纹。马家窑文化的陶器在造型上具有自己的显著特点,器形有碗,钵,盆,罐,壶,瓶,杯等。古代陶器8马家窑文化,高50厘米,口径18.4厘米,1956年甘肃省永靖县三坪村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泥质橙红陶,绘黑彩。小口,阔肩,平底,表面打磨光滑,口边有钩状突起物四只,成十字形安置,方便密封时系绑;两侧各有一个环形耳,为提携之用。制作十分精致,图案异常精美。线条匀实,纹理繁复,构图精细,布局规整。纹样波浪起伏,涡漩流动,极其壮美,充分显示了马家窑彩陶的艺术造诣,可称为中国彩陶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旋涡纹彩陶四系罐》古代陶器9山东龙山文化黑陶器形品种较之彩陶更加丰富,亦渐规整。主要有罐、盆、□、鬲、□、豆、□、杯、鼎等。其造型较彩陶亦有所不同,更多从生活实用出发,设计新颖巧妙,讲求实效,且更具美感,龙山黑陶分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以细泥薄壁黑陶的制作水平最高,胎壁厚仅0.5-1毫米左右,表面乌黑发亮,故有蛋壳黑陶之称。纹饰一般比较简单,仅以磨光透亮的光泽作为器皿的主要装饰内容,与黑色有机结合,是黑陶显出秀美韵致的风格之所在。黑色珍珠、美妙无比的龙山黑陶古代陶器10•素陶黑色珍珠、美妙无比的龙山黑陶龙山文化,通高19.5厘米,口径4.7厘米,1973年山东日照东海峪出土,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泥质黑陶,造型细高,有喇叭形大侈口,深腹,圆底的杯形,下加细长柄,柄中部凸起一段作鼓腹状,表面布满竖向细小镂孔,整齐匀和,柄下端为圈足形座,腹部饰有弦纹。造型别致秀美,制作精巧,杯身最薄处不足0.5毫米,令人惊叹。通体透射着黑色光泽,质感细腻温润,散发着高雅气质和诱人的魅力,堪称绝代之作,是古代陶艺的精华。《蛋壳黑陶高柄杯》古代陶器11•素陶黑色珍珠、美妙无比的龙山黑陶龙山文化,高16厘米,口径26.6厘米,1936年山东日照县两城镇出土,南京博物院藏。泥质黑陶,并施黑衣,磨光。盆形鼎,敞口,直壁,圆底。腹中段加一道凸弦纹。底部有三足,为三角形鸟头状,在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变鼎实心三足为空心三足,足底中空,在煮水和食物时扩大了与火的接触面积,缩短了炊煮时间;而鬲的造型也因3只丰满的袋足显得尤为稳定和匀称,并在稳定中透露出灵活的韵味。中间竖一道齿状加堆纹,两侧各有一圆孔,犹如双眼。器身轮制,器形完整,造型稳重大方,纯朴美观。《三足黑陶鼎》古代陶器12•素陶千峰翠色——古代青瓷器青瓷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瓷器,是在坯体上施以铁元素为呈色剂的釉经高温烧制后呈青色而得名。商代中期开始出现的原始青瓷,为我国最早的青瓷。到了东汉中晚期,真正意义的青瓷才烧制成功。我国历代所称的缥瓷、千峰翠色、艾色、翠青、冬青、粉青、豆青等瓷,都是指这种瓷。素雅如玉、温润清婉的青瓷温柔如水、丽秀如竹的粉彩瓷器粉彩,又称软彩,其特点是改变了古彩那种单线平涂的生硬色调,而可以分出明暗、深浅、阴阳、渲染接色,使每一种颜色都有丰富的层次,画面具有一种粉质感。其特点是色泽丰富,粉润柔和,秀丽雅致,形象刻画细腻生动。清,景德镇窑,高40.2厘米,足径21.1厘米,口径19.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此瓶口、颈、双耳及开光边缘施有金彩,颈与足部以紫地轧花勾枝为地,上绘花卉。腹部黄色轧花为地,开光四季花卉,瓶内及底施豆绿色釉。肩部可转动,上下分书天干、地支。颈部两侧各堆塑象首形耳一只。瓶底有“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篆书。《粉彩镂空转心瓶》初凝血红、鲜娇殊常的郎窑红瓷器千峰翠色——古代青瓷器清代康熙时期,出现了明代宝石红的铜红釉的仿制名品“郎窑红”。它是在生坯上施含铜约0.5%的釉,在高温还原焰中烧制而成。它所烧制而成的瓷器,釉色泽鲜艳,有初凝血红的呈色。于是人们又常称其为“牛血红”﹑“鸡血红”等.它的釉面垂流,且有细裂纹,透明程度高,口沿处常因流釉。釉层变薄而呈现白边。被制于清代景德镇窑,高45.8厘米,口径12.7厘米,足径14.4厘米,现由故宫博物院收藏。此瓶通体红釉,口外侈,圆腹收腰,造型优美。千峰翠色——古代青瓷器郎窑红釉瓶千峰翠色——古代青瓷器意蕴幽雅、自然生趣——汝窑、官窑、哥窑瓷器北宋,汝窑产品,高12.9厘米,口径1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直口平底,圆筒腹,下承三足,底部有五个细小支钉痕。通体施釉,釉色天然纯净。器外口及足上各有两道凸起弦纹。仿汉代铜樽,器形规整端庄,制作精细。宋,哥窑产品,高13.7厘米,口径4.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仿殷商青铜觯。通体呈扁形,颈有对称贯耳。直口,高圈足。铁色的足端和布满器身的金丝铁线,尽显哥窑瓷器的两大特征。釉色米黄无光,釉质凝厚,气泡密集如珠,俗称“聚沫攒珠”。造型古朴庄重,纹片疏密有致,自然优美。《天青釉三足樽》《米色釉贯耳瓶》宋,官窑产品,高33.6厘米,口径9.9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黑胎,盘口,粗长颈,腹体扁圆,圈足高窄,圈足两侧有两个长方形扁孔。器身饰弦纹七道。施天青釉,釉层较厚,莹润如堆脂,开大片纹,紫口铁足,造型端庄。《青釉弦纹瓶》北宋,高15.5厘米,口径22.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通体呈十二瓣菱形,折沿,线条明朗,棱角突出,形体丰满华丽。外观古朴高雅。通体釉厚,外釉为玫瑰紫与青蓝色错综掩映,绚丽多彩,浓而不溢,艳而不佻。《玫瑰紫釉盆》千峰翠色——古代青瓷器意蕴幽雅、自然生趣——汝窑、官窑、哥窑瓷器思考: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哪些是属于陶器和瓷器的呢?叶纹陶钵漩涡纹尖底瓶双耳瓮
本文标题:42古代陶器与瓷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368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