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1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本课线索和重点掌握():一、古代农业的起源和地域分布特点二、耕作方式的演变和成熟水利设施的完善三、古代农业生产模式的演变。四、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一、农业的起源和地域分布特点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启示:地理条件与经济的发展联系密切,人与自然应和谐发展。南稻北粟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他的名著《中国食物》里谈到,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历史传统的不同B.生产方式的不同C.生活习俗的不同D.宗教信仰的不同铁犁牛耕原始农具耒耜旧石器时代“刀耕火种”的“火耕”阶段新石器时代“石器锄耕”的“耜耕”阶段:铁器时代的“铁犁牛耕”阶段是古代人类把冶铁技术、畜力资源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标志,成为中国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二、耕作方式的演变和成熟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唐代曲辕犁的发明,标志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过程:春秋后期:牛耕开始出现。(牛耕——中国农用动力的革命)战国中后:铁犁用于牛耕。西汉:犁壁使用,牛耕推广。唐代:曲辕犁(——标志传统步犁基本定型)影响: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铁犁牛耕发展过程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灌溉工具的进步唐筒车灌溉三国翻车灌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春秋战国:西汉时期:对黄河的治理:重要水利工程:漕渠、白渠芍陂、都江堰、郑国渠地方特色工程:坎儿井东汉王景治河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下列水利工程的兴修,其主观目的不在于农业灌溉的是A.孙叔敖修芍陂B.西汉的漕渠、白渠C.李冰修都江堰D.郑国修郑国渠三、生产模式的演变大规模简单协作(千藕其耘)个体农耕(自耕农)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产生时间:春秋时期。产生原因:生产工具、耕作技术的进步及土地私有出现。特点: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精耕细作、自给自足(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脆弱性)评价:地位: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基本模式小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积极:农民勉强自给自足。生活比较稳定,有较高生产积极性局限:小农经济规模小、分工简单,很难扩大再生产,它阻碍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小农经济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及不利因素。有利:不利:暴政、战乱、土地兼并;天灾人祸小农经济抗天灾人祸的能力弱1)工具、水利改进2)农民生产积极性高3)政府重农政策4)安定的环境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区别和联系:原始社会和商周时期不是小农经济而是自然经济。春秋战国后的自然经济等同于小农经济。四、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互补需求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责织纴,多治麻丝葛绪缪,此其分事也”—《墨子》(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生产方式和特点?①以家庭为单位;②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③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方式:特点:材料二: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他们的经营规模很小。农民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出了贡献。但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每遇灾荒瘟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人教版《必修二》第7页材料三:明中叶后,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在江南地区的部分生产部门中存在。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仍居主导地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新经济因素的发育成长。——岳麓版《必修二》第28页(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评价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生产积极;封建社会前期适应生产力发展,促进封建经济发展规模小,难扩大再生产;天灾人祸,容易破产;到封建社会后期,阻碍经济发展积极:消极:假设古代最高统治者为表示重视农业生产而示范犁地,图中扶犁的可能是A.齐桓公B.汉景帝C.隋文帝D.唐太宗小农经济的狭隘性主要表现在A男耕女织,自给自足B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弱C对封建国家的依赖性强D导致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B.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C.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D.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课堂练习1、中国古代有“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的说法,这种情况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C、中国古代妇女有较高的地位D、商品经济发达2、原始农业产生的标志是种植经济的出现,农业经济得以确立的基础是A、生产工具的发明B、粟的种植C、水稻的种植D、“六畜”的饲养(A)(A)12、春秋时期小农经济出现的条件主要包括①铁农具的推广②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③牛耕的普及④牛耕的使用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④13、商周时期,我国的农业生产主要采取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这主要是因为A.良好的社会道德秩序B.低下的生产力水平C.抵御自然灾害的要求D.奴隶制的生产方式高考回眸1.2007海南卷,5)图2为“胡人执犁俑”。该陶俑可能最早制作于()A.汉代B.唐代C.宋代D.元代B2.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C3.(2007山东卷,11)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坛,……有财不行商,有了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④安土重迁的思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B4.(2008年广东单科,4)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未作文之巧。未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判断: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D5.(08北京文综,15)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芍陂A谚语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B.黄牛过河各顾各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D.小满芝麻芒种谷B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牛郎与织女”的美丽传说。导致这一节日形成的原因是A.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B.人们对神话传说的钟爱C.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D.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C据记载: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冉耕字伯牛。这反映了A.孔子的弟子注重务农B.当时牛耕开始出现C.牛耕得到了广泛的推广D.当时牲畜是财富的象征促进小农经济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A.铁犁牛耕的出现及普及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C.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D.原始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假设古代最高统治者为表示重视农业生产而示范犁地,图中扶犁的可能是A.齐桓公B.汉景帝C.隋文帝D.唐太宗小农经济的狭隘性主要表现在A男耕女织,自给自足B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弱C对封建国家的依赖性强D导致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对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当时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A、火耕B、刀耕C、石器锄耕D、铁犁牛耕•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B.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C.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D.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课堂练习1、中国古代有“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的说法,这种情况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C、中国古代妇女有较高的地位D、商品经济发达2、原始农业产生的标志是种植经济的出现,农业经济得以确立的基础是A、生产工具的发明B、粟的种植C、水稻的种植D、“六畜”的饲养(A)(A)12、春秋时期小农经济出现的条件主要包括①铁农具的推广②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③牛耕的普及④牛耕的使用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④13、商周时期,我国的农业生产主要采取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这主要是因为A.良好的社会道德秩序B.低下的生产力水平C.抵御自然灾害的要求D.奴隶制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生产方式(Modeofproduction):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生产力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是指生产主体利用劳动工具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能力,表现为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或者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常以单位生产主体生产的产品数量和质量来衡量,故又称生产效率。生产力的本质是指主生产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具体可表现为科学技术即人们利用什么样的劳动资料进行生产以及生产规模的大小,以及绝对产权如经济主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使用权等内容。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指在生产劳动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这些关系有着各种各样内容,可以包括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等,人们结成了经济利益或经济权利关系就称为经济关系,制度经济学中常称之为相对产权,具体的表现形式有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等。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三项内容。
本文标题:1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402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