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6青少年体能与“课课练”的有效实施(韩兵)
青少年体能与“课课练”的有效实施韩兵北京教育学院体育系海拉尔——全国“提高身体运动功能的有效课堂教学”培训班•来自首都体育学院的两位专家尹军和李京诚分别作了《身体功能训练内容与方法》和《青少年体能素质课课练创新研究》的讲座。之后,培训以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为切入点,组织教师进行了《提高动作质量的肌肉与神经系统激活》《提高弹跳能力的快速伸缩力量练习》《提高灵敏性的多方向移动练习》等实践训练,与会教师积极参与,收获多多。此次活动将理论与内容体系进行体育教学化改造,为一线体育老师提供操作层面的系统理论与实践指导方案。上海——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刘延东强调,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是促进学校回归育人本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学校体育活动使学生强健体魄、健全人格,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要深化学校体育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学校体育设施条件。要坚持德智体美“四育融合”,防止“重智育、轻体育,重营养、轻锻炼,重技能、轻体能”的倾向。要加强科学锻炼,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组织校内、校际体育比赛,突出重点项目,推动校园足球发展,广泛开展校园篮球、排球、武术等体育活动和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让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讨论•为什么体能变成了热点话题?•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现状•体能与技能学习的关系•……一、青少年体能与体育教学•体质是人体在遗传上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心理品质和适应能力等方面相对稳定的特征。体质的概念和内涵身体形态生理机能体能状态适应能力心理品质…体能状态2005-2010年学生肥胖率变化40.89%67.33%84.72%31.67%58.07%76.02%79.20%82.68%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2010年近视率2005年近视率2005-2010年学生近视率变化仅仅是胖?仅仅是视力下降?“软、硬、笨、晕!”“升旗晕倒、和日本人比身高、征兵合格率、长跑猝死…”仅仅青少年的体质在下降吗?仅仅是中国的青少年体质在下降吗?谁该为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的原因负责?电视的演变史“网虫”与“电视迷”静态生活方式•缺乏体力活动是死亡、疾病和伤残的一个主要潜在原因。世界卫生组织对危险因素研究的一项初步数据表明,静态的生活方式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十大原因之一,有65%-85%的成年人由于没有足够的体力活动导致健康状况受损。•87%的大学生每天锻炼小于一小时,50.4%的大学生每天锻炼小于半小时。做好学校体育工作是解决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最直接和有效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央七号文件)•体育课程改革——“体育与健康”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小学生处于身体发展的黄金期和关键期,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是中学和大学学习的基础;•小学时期是认知体育的重要阶段,中学阶段是体育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体能储备直接影响运动技能的学习,对于终生体育的养成至关重要。•增强学生体质健康需要学校体育的努力,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是新时期体育教师的时代责任。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关键——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质的改善和体能的发展需要锻炼时间的保障和锻炼科学性的保证•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途径–体育课–课外活动–大课间活动–体育竞赛–…“保质保量”地上好体育课•量•一至二年级每周四节,三至九年级每周三节体育课;•教育部基础教育监测中心对15省、直辖市的129个县市的调查,小学四年级课时不足率56.5%,八年级课时不足率76%。•质–完成课程标准的要求与目标;–在完成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基础上获得足够的运动负荷。运动负荷在体育课中重要性•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本保障–“身体健康是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和充沛的状态,与体育锻炼、营养状况和行为密切相关。”–“全面发展体能与健康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体能基础是学习和完成技术动作的关键因素•练习密度和平均心率等滚不动、翻不圆、跑不快、跳不远…运动负荷重要性的生理基础•运动技能的形成是离不开本体感觉的•运动能力的提高就是不断适应的过程•超量恢复决定必须要有一定的运动负荷强度超量恢复从全国体育教学观摩活动的发展看体育课的发展趋势第一届(一)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二)突出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三)创建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与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四)突出了学生的运动情感体验;(五)注意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六)体现了多元的学习评价。第二届(一)较好地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体现了体育课程的性质;(二)既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又较好地确立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三)注重组织教法的有效性与多样性,教学步骤比较清晰;(四)提高了课程内容资源利用与开发的水平。第三届(一)普遍重视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学。(二)重视学生的身体锻炼。(三)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四)教法手段实用、有效,教学步骤明确、清晰。(五)重视运用学习方式的目的性与实效性。第四届(一)积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体育教学发展学生的身心;(二突出以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教学为主线;(三)注意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四)教学步骤清晰、合理,教法手段丰富、有效;(五)较好地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统一;(六)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讲求实效,运用多种学习方式;(七)重视教学内容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五届(一)重视体育的知识、技能、方法的传授;(二)以运动技能的学习为载体,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方面目标的实现;(三)具有一定的运动负荷;(四)教学过程较为流畅、规范;(五)手段较为丰富,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六)内容较为广泛。二、“课课练”的定义与发展体育课中的三种负荷•运动技能学习中的运动负荷•为提高运动技术的专门性素质练习•为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专项素质练习•“身体素质课课练”简称“课课练”,是在每堂的体育课中合理地安排有针对性的,可以对学生身体产生改善作用的身体练习,并科学合理地实施这些练习。“课课练”的定义•“课课练”是体育学科所特有的吗?•体育“课课练”与其他学科的“课课练”有什么区别?“课课练”的历史沿革20世纪80年代颁布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当时的表述是“有些简单易行、发展身体素质的教材,要争取‘课课练’,使之有适当的密度和运动量。”201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应在运动技能教学的同时,安排一定的时间,选择简便有效的练习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发展学生的体能。”•“诞生”与“红火”于80年代;•“萧条”于90年代;•“重兴”于新世纪。“课课练”的历史沿革•学生体质健康的严峻现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推进——“保质保量”地上好体育课;•符合事物的螺旋型发展规律——“新课课练”。今天重提“课课练”的现实意义•学生情况的新发展•教师意识的改善•“以人为本”的科学锻炼观念•体育课时的增加•体能练习方法、手段、器材的发展•…新课课练“新”在哪里?三、课课练的构成要素•目的•时间•内容•器材(场地)•组织•负荷(强度)•目的•时间•内容•器材(场地)•组织•负荷(强度)(一)课课练的具体目标课课练的主要锻炼目的具体的锻炼指向1.发展身体素质如:耐力,灵敏、柔韧,速度,力量等。2.发展各种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如:走.跑,跳、投,支撑、悬垂,攀爬,钻越等。3.发展身体各部位的力量如:上肢,腰部、背部、下肢、手的力量等。4.发展形体和形态如:站姿、走姿,身体形态的练习、某些身体的矫正等.5.提高心肺能力如:各种变速、间歇、有氧、无氧的练习等。6.提高与当前技能掌握有关的体能如:各种带球,持器械的,与专项技术密切相关的练习等。7.提高集体性活动能力如:各种多人配合的体育活动、复杂的队列队形练习等。(二)课课练的时间•持续时间–3-10分钟?–5-10分钟?–10-15分钟?•开展时间–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课课练的时间•持续时间–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显示,比较认可的时间5~10min,但与练习内容相关。•开展时间–“课课练”的开展时间不能一概而论,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要求,而应根据主教材的需要、课课练的内容和任务、学生情况等灵活决定。案例1:根据发展的身体素质安排练习时间•速度训练应安排在精力充沛,运动欲望强的时刻进行,即放在课的前半部分为宜;•力量的训练要有一定的量或达到一定的极限负荷,应安排在课的结束部分之前;•灵敏的训练多安排在发展速度的同时,即课的前半部分,在学生体力充沛、精神饱满时开展;•柔韧的训练则比较灵活,可以作为准备活动开展,也可以课的中结束部分作为拉伸练习开展(北京吴仲礼老师)(三)课课练的内容•形式–身体素质练习•徒手练习•器械练习–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发展体能的游戏–…身体素质练习•力量练习有立卧撑、推小车、蹲跳起、掷远掷准游戏、连续跳跃游戏等。•速度素质练习有50米加速跑、原地高抬腿,行进间高抬腿,后蹬跑,反应跑、各种追逐游戏、追滚球、推铁环等。•耐力素质练习有连续跑、接力跑、变速跑、连续跳绳等。•灵敏素质练习有喊号追逐跑,喊数抱团游戏,长江黄河游戏,丢手绢、跳房子、竹竿舞、转身接自抛球、各种追拍的游戏、跑绳梯等。•柔韧素质练习有静力性的压腿,劈叉,下腰,动力性的踢,摆,绕,压肩,转肩、体侧传球、胯下传球等。案例2:花样多变的跳绳和踢毽子•跳绳和踢毽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又都是是非常好的全身性体能练习手段。二者花样繁多,形式多变,可以实现“百玩不厌”的效果。–泰拳跳绳专项训练•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像满族的“珍珠球”“抖空竹”、蒙古族的摔跤、黎族的“跳竹竿”等,都可以作为课课练的内容来开展,只要形式多变,就可以实现“百玩不厌”的效果。。案例3:北京市小学生健身工程•北京市教委组织相关专家,开发了移动类、跳跃类、悬垂类、攀爬类、翻滚类、钻跃类、抛接类、搬运类、负重类、支撑类,平衡类11大类,共计480个新颖、有效和安全的健身动作,称之为北京市小学生健身工程。二龙戏珠争上游双人负重爬行三人滚动钻越火线仰面横向爬行推小车搬运比赛叠罗汉集体大木屐•要求(特点)–确实能够有效地发展某一项或者多项身体素质(指向性)–对于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的练习(简易性)和很快就学会的练习方法(速学性)–鼓励创设一些学生很少见过和参加过的活动(新奇性)和学生愿意多次挑战和重复参加的活动(趣味性)–保证学生锻炼的安全(安全性)•案例4:俯卧撑爬行•案例5:活动单杠俯卧撑•案例6:俯卧撑抢球案例4-6:简便易行的俯卧撑•提示–“贪得无厌”——多多益善–求“新”不忘“旧”•从竞技体育的训练手段中找办法•发挥地方性民族传统项目的优势–远离“枯燥”务求“多变”•变换练习时间、练习环境,练习路线•加上简易器材,比如仰卧起坐传接球等。案例7:仰卧起坐传接球•可以作为体育游戏,也可以作为专项体能练习方法。案例8:变化中的“剪刀、石头、布”•SPARK课程中的“剪刀、石头、布”游戏。•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什么?(四)课课练的器材•课课练中的器材应该尽量简单化,要和教学内容中的器材相结合–开发主教材教学中所用器材(场地),努力做到“一物多用”–利用学校各种体育资源,鼓励学生创设、制作–徒手练习–…课课练的器材•传统的常见器材–体操垫–毽子–跳绳•新兴的健身器材–弹力带–健身球–小栏架–平衡盘仰卧夹球行进间夹球跳球上平衡练习弹力带案例9:篮球专项训练中的新器材应用弹力带等软梯等–软梯可以通过多种步伐的训练,提高练习者的灵敏性、协调性、动作速率、踝关节和膝关节力量;可以发展练习者基础体能,也可以结合各运动项目专项特点进行专项体能训练。–小栏架能够很好的提高人的灵敏性,遇到障碍物的反应能力,提高弹跳能力,以及一些球类运动中对步伐的要求。“软梯和
本文标题:6青少年体能与“课课练”的有效实施(韩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437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