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一)大西安规划介绍1.省规划院编制、省政府通过的大西安规划2.市政府委托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正在编制的大西安规划3.我对大西安规划的看法2大西安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城市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大西安,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西成渝合作,构建“西三角”,打造中国第四发展极大西安城市发展定位31.省规划院编制、省政府通过的大西安规划45678主城区面积将达2600平方公里发展定位:“世界城市、文化之都”西安2010年初全面开展了大西安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大西安规划编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大西安战略规划、大西安总体规划纲要及大西安总体规划,规划编制时间预计为期2年。现阶段正在编制《大西安发展战略规划》,以“世界城市、文化之都”为发展定位,就城市发展方向、规划范围、空间布局及功能结构予以明确。大西安将以历史文化、科学技术以及人才优势作为发展的引擎,承担起国家引领大西北、发展大西北的国家战略,承担起实现民族振兴、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自信与自主的国家责任。在世界核心城市体系中,大西安具备发展成为亚太地区内陆国际化大都市的潜力并成为世界城市一极。将西安发展成为中国气质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国家科技中心、国家新兴战略产业基地、国家西部交通枢纽门户、综合性经济中心。2.市政府委托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正在编制的大西安规划9城市范围:新纳咸阳5区县渭南2县大西安都市区范围确定,西安市行政辖区包括咸阳市的秦都区、渭城区、泾阳县、三原县和兴平市;渭南市的富平县、蒲城县,总面积约1.56万平方公里。至规划期末都市区人口规模达到1000万人以上。大西安主城区范围以西安城六区为核心,涵盖咸阳主城区、西咸一体化的泾渭和沣渭地区、国际港务区、临潼、洪庆组团、曲江航天基地以及高新草堂片区,总面积约2600平方公里。这相当于现在4个上海主城区面积,是第四轮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主城区的面积490平方公里的5倍多。至规划期末主城区人口规模达到800万人。10产业布局:构建一心三带空间框架大西安的产业发展和布局,将以园区为载体,统筹科技资源,构建大西安产业一心三带的空间框架,形成集聚人才的就业平台。五区一港两基地将成为支撑大西安产业发展的核心地区。“一心”是指城市中心及拓展区,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适度向外围拓展,以疏解古城功能;“三带”包括依托北外环交通走廊形成的渭北产业带,重点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绕城高速交通走廊形成的南部人文科技带,重点布局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等;依托秦岭北麓山脉形成的秦岭北麓生态带,重点发展生态旅游、现代农业等,增强郊县经济竞争力。11城市格局:“一都两廊五邑八水”以多中心发展模式,构建大西安主城区“一都两廊五邑八水”的空间格局,实施“1258空间战略”。“一都”指大西安都心。大中轴既是历史文化的主轴,也是城市功能的主轴。“两廊”指东西两条南北方向的人文生态走廊。利用不同大遗址空间关系,进行遗址公园建设和生态修复。“五邑”指新城计划,五个新城包括咸阳—沣渭、泾渭、临潼、高新—草堂、曲江—航天。“八水”指通过水系整治,恢复八水绕长安的恢弘山水格局,形成国家标准的宜居城市。1213141516西安市“十二五”规划大西安空间布局17高起点规划建设副中心城市“1个核心城市”即打造以新城、莲湖、碑林、雁塔、未央、灞桥和长安区为重点的主城区;“3个副中心城市”就是打造阎良、临潼、户县3个新城;“5个新城”则是打造以周至、蓝田、高陵、常宁、洪庆为核心的新城组团,“60个重点镇”将打造以新丰、草堂等60个中心镇为核心的小城镇。通过构建四级城镇体系,形成功能完备、布局有序、适宜人居的一核多心、轴向发展的组团式城市发展格局。在3个副中心城市建设方面,“十二五”时期,我市将对其进行高起点规划和建设,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阎良区人口达到30万,建成区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临潼区人口达到60万,建成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户县人口达到30万,建成区面积40平方公里。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使3个副中心城市成为区域性的经济文化中心。18增强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坚持副中心城市和组团式的发展理念,通过政府推动等,增强副中心城市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布局合理、经济发达、特色明显、功能配套全、集聚集约水平高的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户县将积极承接高新区产业转移,成为我市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和软件服务外包基地。同时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加快建设以自然生态和宗教文化为主的旅游带,加强与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的整合,共同打造具有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圈等。193、我对大西安规划建设的看法:(1)关于大西安的区域范围:从历史文化、交通网络、产业结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多方面的因素来看,大西安地区的范围:东到渭南,西到杨凌,北到三原,南到秦岭。共25个区县,1.9万平方公里。(2)关于大西安市区范围:从现状和未来大西安的发展趋势来看,大西安的市区应控制在关中环线东部范围为好:东到渭南,西到兴平马嵬镇,南到环山路,北到三原,约6000平方公里范围内。(3)关于大西安中心市区的范围:从西安和咸阳市区的现状和西咸新区的规划范围来看,未来大西安的中心市区(主城区),应控制在东到洪庆——田王,西到茂陵、大王,南到长安滈河,北到高陵、泾阳县城、永乐店以南地区,大约面积在2200平方公里范围内为好。203.我对大西安规划的看法212223大西安中心区公路交通图构建以六条高速、两条国道、两条省道为交通主动脉的“622”对外公路网络。6条高速为规划新建西咸环线、连霍高速新线、包茂高速(复线)与现状包茂高速、连霍高速、福银高速。2条国道为108国道、312国道。2条省道为208省道、104省道。西安绕城、机场东线和机场中线作为和大都市联系的高速路。规划设置18个高速公路城市出入口。规划西咸环线在西咸新区设置八个出入口,包茂高速新增两个出入口;连霍高速(新线)规划在沣西新城设置两个出入口,实现高速公路与城市骨干道路立体化衔接。662467大西安中心市区图2526未来大西安城市空间布局从目前西安城市的开发建设趋势和西咸新区的规划来看,未来大西安的空间布局已基本形成,而且在能预见到的20—30年内也将难以有大的突破。大西安城市空间布局可以概括为:“一心、四区、十四组团”。一心:即大西安城市核心区,其范围:东到浐灞河,西到西三环,南到西部大道、航天大道,北到渭河,约500平方公里范围内。四区:即核心区以外城市东南西北四大区域:东为浐灞区,西为丰镐区,南为长安区,北为渭北区。27十四组团:东边浐灞区四大组团:国际港务区(44.6k㎡)、浐灞生态区,纺织城改造区(32k㎡),洪庆工业区(27k㎡)。西边丰镐区两大组团:沣东新城(161k㎡)、沣西新城(143k㎡)。南边长安区三大组团:东南为航天开发区(86k㎡),西南为高新区二期(107k㎡),中间为长安新区(韦曲、郭杜、王曲、黄良)。北边渭河以北地区五大组团:从西到东依次为咸阳市区、秦汉新城(291k㎡)、空港新城(141k㎡)、泾河新城(146k㎡)、高陵工业区(经开区产业园、兵器产业园(68k㎡)、高陵泾河工业园(25k㎡)、莲湖、新城、碑林工业园(各20k㎡)。28高新技术开发区白鹿原航天基地2930(二)西咸新区规划1.2009年省政府通过的西咸新区规划2.2011年西咸新区最新规划312009年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模式:省市共建以西、咸两市为主,省政府主要做推动促进工作。为此省政府成立了西咸办。321.2009年省政府通过的西咸新区规划3334沣渭新区空间布局图35362011年西咸新区最新规划建设模式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省政府成立了直属开发实体—西咸新区管委会。西咸新区开发建设三原则:行政区划不变统计口径不变利益格局不变37打造新产业以依托、整合、错位布局、集群化发展为路径,与西安、咸阳两市现有产业错位发展,组团之间实现互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低碳节能环保产业、高端制造业、高技术和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新业态一切以人为中心,土地利用集约化、城市功能综合化、生产生活循环便捷化,在大面积绿地和现代农业基调中,建设物质和精神要素密集、集成融合和和谐有序的现代立体城市。建设新城市以大都市核心区为中心,以大开大合的模式,在新区的大面积绿地及生态廊道之间,布局空港、沣东、秦汉、沣西、泾河五个新城,形成一区五城和廊道贯穿、组团布局的现代田园城市格局。发展目标:38保护耕地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把农业将作为都市的一个产业,主要以生态、休闲、外向型为特色,发展建设一批标准农田、市民庄园、花卉果蔬种植基地和景观林木基地,使新区成为未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菜篮子和现代农业基地。保护文化坚持整体保护、系统展现、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延续大都市帝陵文化、秦汉文化、古都历史三条文化带,;连接渭北帝陵遗址带及周秦汉古都遗址带,建设国家级秦汉文化展示区和国际化大都市生态文化遗址公园。保护生态结合渭河综合治理,建设西咸新区百里渭河生态景观带,把渭河打造成在国内有重大影响,世界知名的城中河、生态河,形成以自然保护区、林地、大遗址为基本要素的一廊、两带、多水系的区域生态体系。基本原则:39统筹整合省市条块资源合理配置西安、咸阳两市的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防止无序扩张使西安、咸阳城市建设摊成一张大饼,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田园新城。统筹整合西安、咸阳两大古都文化遗产保护统筹整合丰镐二京、秦阿房宫、汉长安城以及9座西汉帝陵等国家级文化保护遗产,打造世界罕见的周秦汉人字形大遗址保护带,对新区历史文化脉络进行梳理贯通,发掘历史文化潜在的价值,彰显新区城市文化特色。统筹整合河流生态治理河流综合治理点多面广,统筹整合河流西咸新区范围内渭河、沣河、泾河的环境治理和水利防汛工作,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城中河和绿色景观廊道。实施要点:40西咸新区建设将充分发挥和彰显历史文化、生态水脉、资源要素和综合区位等特色优势,力争通过五到十年的时间,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环境友好、设施现代、社会和谐、开放包容、彰显历史文化、产业有序集聚的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主城功能新区和生态田园新城,构建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打造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级新区。四大亮点:——生态田园新城新区在以组团布局发展模式保持新区良好生态格局的同时,规划了223平方公里的农田和果园用地和237平方公里的水域、生态防护绿地,新区将建设成城在绿中,林田遍布的城园交融、和谐共生的现代田园城市。规划理念:41——快捷交通联接规划通过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快速路、城市轨道、大运量公交多种现代交通方式的支撑,建设新区综合性交通枢纽,实现公交方式零换乘,倡导低碳出行,实现新区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之间、新区内组团间的便捷连接。——优美小镇点缀规划在新区倡导建立全新的可持续的城市生活模式,城市发展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取得平衡。延续原有的乡村生活模式,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以文化旅游、农园风情、关中民俗和滨水休闲为特色建设生态田园小镇,以集约建设用地的立体城市模式建设重点示范镇。——现代农业衬托规划在新区通过发展以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外向型农业为特色的都市农业、现代农业,力争将新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和城市建设高度融合的新区,成为未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菜篮子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422.1位置及范围6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咸阳两市建成区之间,西起茂陵及涝河入渭口,东至包茂高速,北至规划中的西咸环线,南至京昆高速,规划控制区总面积882平方公里,建设用地272平方公里。行政区区(县)街镇乡西安市户县大王镇长安区马王街办、高桥乡、斗门街办、王寺街办未央区三桥街办、六村堡街办咸阳市渭城区北杜镇、底张镇、周陵镇、渭城镇、窑店镇、正阳镇秦都区钓台街办、陈杨街办、沣东街办、双照镇泾阳县泾干镇、崇文镇、太平镇、高庄镇、永乐镇兴平市南位镇西咸新区行政区划涉及西安
本文标题:大西安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448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