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江西省上饶市致远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语文
铅山致远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高一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小题。东坡曾评陶潜《饮酒其五》诗云:“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此观点自东坡出,遂大行天下,附者甚多。然而笔者在翻阅《文选》时,见《陶渊明杂诗二首》中为“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主编《文选》的昭明太子也非泛泛之辈。昭明太子是梁武帝长子,即萧统,不仅身份显贵,而且文学修养较高。萧统编著书籍较多。他不仅为陶渊明作传,而且首次编纂了《陶渊明集》,亲自为其作序。可以说,如果没有萧统,陶渊明的诗很可能等不到气象兼备的盛唐就被埋没,更谈不上被后人尊崇了。因此说昭明太子最懂陶渊明,读者恐怕也无多异议。故而从二人文学地位来讲,后者不遑多让东坡。从文献学的角度看,当以“望南山”为是。陶渊明的集子最初是萧统编辑,这个集子的原貌今天已不能见到,但萧统所编《文选》卷三十收了陶渊明的《杂诗二诗》,此诗即为其一,作“望南山”。唐欧阳询所编《艺文类聚》卷六十五辑录了这两句诗,也作“望南山”。直到北宋,苏轼见到的版本基本上都是“望南山”。从校勘学来说,苏轼没有举出自己所依的善本是哪一本,孤证不立。没有版本上的依据,字就不能随便改。苏轼认为改用“见”字,是因为渊明“采菊之次,偶见南山,境与意会”。“望”是有意为之,“见”是无意得之,趣闲景远,悠然忘情。有意无意之间,心境截然不同。事实是否这样呢?这就需要结合陶渊明人生经历、时代背景及作品本身内容来分析。陶潜出身名门,青年时曾具雄心壮志,很有一番抱负。在晋末政治最动荡时期,他自愿地投身于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做了几番尝试,知道已不可为才毅然归隐。陶潜《饮酒》组诗的时代大背景是刘裕加紧篡位,晋朝将亡之时。陶潜曾任刘裕参军。当刘裕权势日上之际,有人劝他复出,再次投靠刘裕,而陶潜断然拒绝。从诗意来看,作者并不是仅仅对南山忽然一瞥。何以见得?从时间跨度来讲,山气早晚葱郁;从空间跨度来讲,飞鸟成群结队自远处回来,在观察过程中,作者从中悟到了不能言说的真。“鸟倦飞而知还”诗人借着眷恋山林的归鸟,用一种无比依恋的感情,表达了他对田园自由生活的向往。盖渊明所谓真意,乃在一“归”字,飞鸟归还,人亦当知还。返归于自然,方为真正之人生。故而陶潜于南山,绝不是匆匆一瞥,因缘际会。南山实际上是陶渊明的精神归宿。综上所述,也应以“望”字为是。1、下列不属于苏轼认为“悠然见南山”更合乎情理的一项是()A、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见”更能表现出陶潜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和超凡脱俗的情怀。B、“见”是无意得之,趣闲景远,悠然忘情,更符合苏轼心中对陶潜的精神世界的解读。C、苏轼认为“悠然望南山”是俗本的作为,用“见”可改变此篇神气索然的美学风貌。D、苏轼的文学造诣很高,“见”是苏轼很慎重地考证众多文献版本所得出的结论。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陶渊明虽然是一个本性恬静的人,但也不是生下来就和名利完全绝缘的一个人,他是踏上仕途之后,才迷途知返的。B、直到北宁,苏轼见到的版本都是“望南山”,没有拿出确凿的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认为这样改动陶潜的作品是不严谨。C、“鸟倦飞而知返”,诗人借着眷恋山林的归鸟,表达出对他的精神归宿——南山田园自由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D、从写作诗的时代背景来说,陶渊明写《饮酒》组诗是有目的性的,有可能就是表示自己坚决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的观点对苏轼同时代以及后代的文人影响很大,自从苏轼的观点一出,便大行天下,依附者众多。B、苏轼的观点受到多人的追捧,有可能和苏轼的文学地位和不俗的文学修养有关,但作者并不以为然。C、文学修养较高的梁武帝长子萧统是最懂陶潜的作家,如果没有萧统,陶渊明的诗就有可能会被唐气象淹没。D、“望”从文献学和校勘学来看,更科学;从“作者人生经历”“时代背景”“诗意”来看,更合乎情理。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一)阅读文言文,完成4—7小题。(19分)尹思贞,京兆长安人。弱冠以明经第,调隆州参军事。属邑豪蒲氏骜肆不法,州檄思贞按之,擿其奸赃万计,卒论死,部人称庆,刻石叹颂。迁明堂令,以善政闻。擢殿中少监,检校沼州刺史。会契丹孙万荣乱,朔方震惊,思贞循抚境内,独无扰。神龙初,擢大理卿。雍人韦月将告武三思大逆,中宗命斩之,思贞以方发生月。固奏不可,乃决杖,流岭南。三思讽所司加法杀之,复固争,御史大夫李承嘉助三思,而以他事劾思贞,不得谒。思贞谓承嘉曰:“公为天子执法,乃擅威福,慢宪度,谀附奸臣图不轨,今将除忠良以自恣邪?”承嘉惭怒,劾思贞,为青州刺史。或问曰:“公敏行,何与承嘉辩?”答曰:“石非能言者,而或有言。承嘉恃权而侮吾,义不辱,亦不知言从何而至。治州有绩,蚕至岁四熟,黜陟使路敬潜至部,叹曰:“是非善政致祥乎!”表言之。睿宗立,召授将作大匠,封天水郡公。仆射窦怀贞护作金仙、玉真观,广调工匠,思贞数有损节。怀贞让之答曰公辅臣也不能宣赞王化而土木是兴以媚上害下又听小人谮以延辱士今不可事公矣。乃拂衣去,阖门待罪。帝知之,特诏令视事。怀贞诛,拜御史大夫,累迁工部尚书。请致仕,许之。思贞前后为刺史十三郡,其政皆以清最闻。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仆射窦怀贞护作..金仙、玉真观护作:保护B、思贞以方发.生月,固奏不可发:萌发C、思贞循.抚境内,独无忧循:安抚D、思贞数.有损节数:多次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的()A、怀贞让之答曰/公/辅臣也/不能宣赞王/化而土木/是兴以媚上/害下又听小人谮/以廷辱士/今不可事公矣B、怀贞让之答曰/公辅臣也/不能宣赞王化而土木/是兴以媚上/害下又听小人谮/以廷辱士/今不可事公矣C、怀贞让之/答曰/公/辅臣也/不能宣赞王化/而土木/是兴以媚上害下/又听小人谮以廷辱士/今不可事公矣D、怀贞让之答/曰/公辅臣也不能宣/赞王化而土木/是兴以媚上害下/又听小人谮/以廷辱士/今不可事公矣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尹思贞为官不畏豪强。尹思贞任参事军时,属邑的蒲氏桀骄纵不守法度,尹思贞审查后判处了他的死罪,百姓称快。B、尹思贞坚持己见,不怕责罚。皇帝下令斩杀告发武三思谋反的韦月将,尹思贞坚决反对,结果尹思贞被判杖刑,发配岭南。C、尹思贞善于治理,受人知名人士赞。他惩豪强,发刻石叹颂;孙万荣乱,惟思贞境内无忧;任青州刺史,境内蚕到岁四熟。D、尹思贞受到皇上器重。尹思贞担任将作大匠时,能数有损节,虽有损节,虽拂衣而去,仍受皇帝重用,特诏令视事,不断升适,官至尚书。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雍人韦月将告武三思大逆,中宗命斩之译文:(2)“是非善政致祥乎!”表言之。译文:(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8—9小题。(11分)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途中。8、诗歌前两句里,诗人反映怎样的贬谪生活?9、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这里的“怯”和“不敢”反映了怎样的心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于嗟鸠兮,。,无与士耽。(2)既替余以蕙纕兮,。亦余心之所善兮,。(3)寄蜉蝣于天地,。哀吾生之须臾,。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题曙光越来越亮了里根我刚从德国战死者的公墓归来,任何人参观那个公墓都不能没有深沉而又相互矛盾的心情。我对历史能充满这类浪费、毁灭和罪恶感到非常难过。但是我知道,从这些灰烬中产生了希望,从过去的恐怖中我们已建立了四十年的和平与自由以及我们各民族之间的和解,所有这些又使我感到欣慰。这次参观激起了美国人民的多种感情,也激起了德国人民的多种感情。从我最初决定参观比特堡公墓以来,我收到了许多封信,有的信表示支持,有的信表示深切担忧和怀疑,其它的则表示反对。有些旧伤疤又被揭开了,对此我感到非常遗憾,因为现在本应是治愈伤痕的时刻。对于退伍军人和仍感到那次战争痛苦损失的美国军人家属来讲,我们今天同德国人民和解的姿态绝不会丝毫减少我们对那些过去为祖国而战、为国捐躯的人的热爱和崇敬。他们在祖国处于最黑暗的时刻为了拯救自由而献出了生命。今天正保卫亿万欧美人民自由的民主国家联盟生动地证明,他们没有白白作出高尚的牺牲。我们今天的使命是哀悼这些极权主义的受害者;今天,在比特堡公墓,我们纪念四十年前被毁灭的那种潜在的优良品质和人性。如果那位15岁的士兵还活着,他也许会和他的同胞一起建设新的、民主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它正献身于人类尊严和保卫我们今天所庆祝的自由。他的子孙今天也许会在比特堡空军基地同我们大家在一起。在这里,新的几代德国人和美国人将友好相处并致力于共同事业,献身于维护和平和保卫自由世界安全的事业。过去,一场战争的结束常常只是播种下另一场战争的种子。我们今天庆祝的是把我们从毁灭循环中解放出来的两国之间的和解。看看我们一起完成的业绩吧。我们过去是敌人,现在是朋友。我们过去是不共戴天的对头,现在则是最牢不可破的盟友。四十年前,我们进行了一场伟大的战争,那是为了除去笼罩着全世界的万恶的黑暗,让我国以及所有国家的男女老少都沐浴在自由的阳光下。我们的胜利是伟大的。联邦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现在都是自由世界的成员。但是,争取自由的斗争并未结束,因为世界上许多国家今天仍然处在极权主义统治的黑暗中。二十二年前,约翰·肯尼迪总统来到柏林墙,宣布他也是柏林人。今天,全世界热爱自由的人都必须说:我是一名柏林人,我是仍然受到反犹威胁的世界中的一名犹太人,我是一名阿富汗人,我是(苏联)古拉格的一名囚犯,我是在越南沿海漂流的一条挤满人的船上的一名难民,我是一名老挝人,我是一名柬埔寨人,一名古巴人,是尼加拉瓜的一名印第安人,我也可能是极权主义的一名受害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教训、纳粹主义的一个教训就是自由的力量必须永远比极权主义强大,善必须永远比恶强大。我们两国的道义标准将体现在我们所表现出来的维护自由、保护生命安全以及尊重和爱护上帝所有的孩子的决心上。因此,自由民主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深刻地、并且令人满怀希望地体现出人的这种精神。我们无法把昨大的罪行和战争勾销,也无法使数百万人复生。但是我们能吸取过去的教训、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从而使过去富有意义,我们能让自己的痛苦促使我们更加努力医治人类的创伤。我们牢记过去的教训,已翻开历史上新的更光辉的一页。有许多人就我这次访问给我写信。其中的一位年轻妇女要求我为了德国的前途向比特堡公墓献花圈。我正是这样做的。今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四十周年,我们纪念仇恨、罪恶和下流行为结束的这个日子:我们要纪念民主精神在德国复苏的日子。有许多事情使我们在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周年纪念日满怀希望。尽管世界上许多地方仍处在受压迫的黑暗中,但是我们已看到照亮全球的自由新曙光。在拉丁美州新建的民主国家,在亚洲新出现的经济自由和繁荣中,在中东缓慢走向和平的进程中以及欧美民主国家联盟的不断加强中,我们都能看到曙光越来越亮。让我们在曙光中走到一起,走出阴影,生活在和平之中。11、(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演讲稿思路清晰,满情激情,感情充沛。里根最呼吁人们吸取教训,走出阴影,生活在和平之中。B、二战阻止了战争循环,纪念二战胜利40周年,是为了庆祝把我们从毁灭中解放出来的两国之间的和解。C、里根的演讲给退伍军人和仍感到那次战争痛苦损失的美国人家属,带来了心理上极大的安慰。D、二战的胜利是伟大的,但是世界上许多国家仍然处在极权主义统治这中,因此,争取自由的战争不会结束。E、我们吸取过去的教训、创造更美好的未来,用自己的痛苦努力医治人类的创作、从而使战争富有意义。(2)首段“深沉而又相互矛盾的心情”是指什么?请简要说明。(6)分答:(3)文章第四段写“如果那位15岁的士兵还活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6)分答:(4)如何理解“约翰·肯尼迪总统来到柏林墙,宣布他也是柏林人”?(
本文标题:江西省上饶市致远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语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471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