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投融资/租赁 >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与日常生活的文献综述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与日常生活的文献综述【内容摘要】留守儿童问题日益成为当代社会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不少调查研究,对此也有不少争论。本文将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日常生活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与归纳,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与日常生活问题产生的背景、留守儿童的数量规模与特点、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生活问题的情况和特点以及现实性对策等几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对全面认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和日常生活的问题、了解当前的研究进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日常生活文献综述一、留守儿童问题的背景由农村向城市的认可大规模流动已成为中国20余年的社会历史现象。到2000年人口普查时全国流动人口规模已经超过1亿【1】。这些流动人口以及农村青壮年为主,在人口流出密集的地区,农村留守家庭问题开始凸现,特别是“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留守家庭”以及“留守儿童”的问题与人口的流动相伴而生,因此,留守儿童问题就不只是某个国家、某个地区在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独有问题,而是具有一定时空变迁的共性;同时,伴随着不同历史阶段人口流动的不同特征,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所受到的影响和呈现的问题又有所差异。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目前全国留守儿童数量约为2300多万,其中六周岁及以上的学龄期留守儿童占65%以上。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农村的留守儿童约占86%,数量达到1980多万人。又据中央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部在江苏、甘肃、河北、河南、湖北等省进行的农村留守儿童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占总样本数的47.7%,几乎占农村适龄儿童的一半【2】。由此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日常生活的问题也逐渐的浮出水面二、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与日常生活研究(一)、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父母一方或双方出去打工,留守在家的孩子在其生活中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叶敬忠的《别样童年》对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情况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调查,如下所述:1.留守儿童的生活照料:(1)留守儿童的衣着和饮食照料;(2)留守儿童的上学方式;(3)留守儿童的疾病照料;(4)留守儿童的卫生指导。2.留守儿童的闲暇活动:(1)闲暇活动单一,少数留守儿童存在不良行为;(2)留守儿童闲暇活动存在闭锁性。3.留守儿童的劳动负担:(1)留守儿童的家务负担:A留守儿童从事重体力家务劳动较多;B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后承担家务的频率普遍增加C留守女童的家务劳动大幅增加,负担最为繁重;(2)留守儿童的农活负担:A父母外出后留守儿童农活负担有所增加;B年龄较低的留守儿童农活负担相对增加较多,对学习和心理影响较大;(3)留守儿童的逆向监护4.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1)留守儿童在家庭劳动中受伤的情况(2)留守儿童的意外事故情况:A儿童群体发生意外伤害比例较高,被狗咬伤是农村留守儿童最经常发展的意外伤害;B留守儿童发生意外事故时缺少监护人和父母的及时处理和安慰。5.留守儿童的自我生活管理(1)钱的使用和管理:A零花钱的使用上留守儿童整体上趋于节省和理性;B留守儿童对生活精打细算仍然紧张拮据(2)日常生活的安排与管理在抚养上,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无法照顾自己的孩子,孩子的抚养权和监护权发生了变化,“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主要有单亲监护、隔代监护、上代监护(是指父母外出后,由外出父母信任的近亲、邻居或朋友来抚养孩子的监护方式)、同辈监护以及自我监护几种【3】。”(二)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的主要类型有单亲教育、隔代教育、亲属教育以及寄宿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存在许多的问题,如家长缺位又缺职、隔代监护力不从心、同辈或自己监护的留守儿童承担者生活与心里的双重压力、亲戚监护的留守儿童有寄人篱下的感觉,有的甚至会受到虐待”【4】。许多的家庭教育侧重于儿童的智力教育而忽视道德教育,品德教育等。学者普遍认为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之后给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带来诸多不利影响。(1)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弱化。家庭结构的不完整致使家庭教育对孩子在思想方面,学习方面,心里方面,安全方面,行为方面产生不利的影响。李根寿(2005)指出,留守儿童目前的监护人缺乏必要的家庭氛围,无论是爷爷奶奶还是亲戚,对孩子大多局限于吃饱穿暖的浅层次关怀,难以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责任,使他们普遍长期处于无人管束状态。许立华(2005)认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不足造成了儿童实行道德教育上的缺失。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的关怀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观念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使得他们形成了不良的个性特征和行为缺陷。同时,儿童的监护人文化素质配备偏低,无能力辅导儿童的学习,其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围,从而造成了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环境较差的局面。蒋平、阳德华(2006)探讨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致使他们青春期性心理发展教育具有更多的特性,青春期性教育的传授的开展也就具有了相当大的难度。亲子教育的缺失影响了青春期性教育的传授,而监护人又大多缺乏青春期性教育的意识。林宏(2003)认为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缺少自信等心理障碍和说谎打架等行为偏差,并且由于监护人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而给儿童带来安全隐患。(2)家庭教育的不合理。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有一定正面影响,如李庆丰(2002)指出外出务工增强了农村家庭对子女受教育的支付能力,形成了一些家长对接受教育的正确态度等。然而父母外出之后家庭教育存在更多不合理的观念和行为。一些隔代监护人存在溺爱心理,放纵儿童的各种行为,留守儿童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之下,容易形成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和性格缺陷(林宏,2003;叶峰,2006;李寿根,2005)。另一方面,父母对子女的歉疚往往用物质弥补,过度的物质满足和经济供给往往为了子女的越轨行为制造了温床。留守儿童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观,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形成错误的价值观(林宏,2003;李寿根,2005;叶峰,2006等)。范方、桑标(2005)用研究证实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的替代导致了家庭环境恶化,而不良的家庭环境引起或诱发了儿童不良人格因素,不良人格因素引发、表现为儿童问题和学业不良,同时行为和学业也对不良人格因素产生强化、加剧的影响。再者“由于家庭结构的不完整,教育功能的弱化,隔代教育“代沟”现象明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角色意识模糊【5】,也就是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大多数交由祖辈来抚养,而祖辈们的文化素质较低年龄差距太大代沟很明显,教育力不足,缺乏科学的育人观点,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往往忽视孩子的思想、道德、学习等,这对于孩子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缺乏必要的引导和帮助。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与日常生活的问题的建议和措施1.社区应该采取的措施叶敬忠(2005)提出,留守儿童人数较多的社区可以建立青少年或儿童活动中心。社区政府或者妇联、团组织等可以开展一些替代性的活动,让有亲和力的成人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他们父母的角色。在可能的情况下,是当年举行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活动。提倡在扶贫机构或非政府组织的支持下,农村社区建立一些生产和生活的互动小组。另外,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在农村综合扶贫的措施上充分考虑留守儿童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留守儿童及家庭解决一些看病、上学、安全、抚育儿童等方面的困难。帮助社区创办幼儿园和诊所,使留守儿童生活的社区更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在贫困村设立爱心电话厅,使留守儿童及监护人与外出打工人员能更加便捷的经行沟通,以减少外出打工父母与家庭及子女情感交流上的困难。采取贷款等形式资助贫困留守儿童家庭,以解决的儿童学费拖欠的问题,减少因为拖欠学费给儿童带来的心理压力。资助和扶持贫困父母的文化教育、健康教育和心理教育,开展扫盲活动,从整体上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使其能够更好地承担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责任。另外,还建议雇主给务工人员一定的假期回家与子女团聚;与电信部门联系在武功场所安装临时电话厅,与邮政部门联系确定务工地点的通信投递地址。2.家庭应采取的措施陈玉江(2005)认为外出打工的父母要在思想上合行动上切实重视对当前子女的教育,切不可为了赚钱而误了孩子的终身。父母应该认识当前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尽量维持家庭功能的完备,并做到父母双方尽量不要同时外出务工,即使双方外出,也应该增加回家的频率,或通过各种通信工具与子女尽可能多滴交流,从而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怀和家庭的温暖。同时,父母要经常向老师和监护人了解子女的生活状况和学习情况,并与监护人、学校共同配合,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陈良道(2005)认为作为监护人或托管人,应该采取多种措施引导留守儿童主动与自己的父母联系,不定期地倾诉自己思念父母之情,反馈自己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发展状况,以便赢得父母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另外,蒋平(2005)认为,监护人应尽可能地给需要给予必要的关注和了解,同时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应加强与学校老师的联系,时刻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各方面的变化情况,并且对一些不良问题给予及时的矫正。在饮食结构方面,注重留守儿童的身体状况,准备营养恰当的食品,保障留守儿童身体的健康发育。另外,抚养人应该提升自身的素质,树立正确的育人观点。如“如举办家教学习班与讲座、开展家教咨询服务活动、制作和发放家教宣传资料”【6】。3.学校应采取的措施学校在双休日、寒假、暑假期间对留守儿童的关心以及家庭教育基本与家庭联系相脱节。为更好的教育留守儿童,学校应该“建立校外辅导站和帮扶制度,开通师长热线,方便孩子家长与老师交流情况,交换意见”【7】。另外,学校可以为“监护人开设系列讲座,宣传新的教育观念,帮助监护人掌握正确的家教方法,学会管理和充实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适时的对他们进行教育,以发挥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再者,建立家长定期联系制度,运用书信、电话、家访和召开家长会等途径与留守儿童的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8】4.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政府应加大对《宪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强化农村外出务工父(母)对子女成长的监护责任和教育责任,引导他们正确的对待打工挣钱和子女教育的关系,切实承担起养育孩子的义务和责任【9】。城乡二元结构、户籍制度的不合理是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和一系列的日常生活问题。健康的城市应该是开放的城市,有科学合理的制度为人的发展提供有效地空间,因此,要从制度上解决好留守儿童的相关的问题,保证社会持续和谐的发展【10】。所以政府应该改变不合理的制度,尽力的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同时大力的发展农村经济,推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此减少农民向城市流动【11】。在教育方面,政府还应该发动大众传媒的作用来改变农民工的家庭教育观,另外也要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和建设【12】。四.评述近几年以来,我国研究者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日常生活方面都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背景、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探索性的调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但是目前的研究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首先,从调查的方法来看,大多数研究者在实地调查时,只是通过发放问卷了解表层现象,很少通过深入访谈和座谈了解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其次,从研究的价值取向来看,一些研究者更倾向于留守儿童的问题化,将其主观的人为的夸大化严重化,并没有有客观公正的对留守儿童进行评价和描述。再者,理论分析不够、研究视角单一、研究地域范围不全面、缺乏统一规范、结论未形成有规律性的认识等问题,还需要更多部门和机构的共同参与。参考文献【1】项继权.为农民工子女教育提供制度保障[J].农村工作通讯,2005(3):24-25.【2】吴霞.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J].河南教育(基础版),2006,(5):11【3】叶敬忠,王伊欢.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与特点
本文标题: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与日常生活的文献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494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