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15课《辛亥革命》ppt课件
新情景·激趣引航同盟领袖是中山,清帝推翻民有权。起义武昌全国应,扫除封建几千年。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清政府统治的危机四伏,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抛头颅、洒热血,终于建立了近代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新知识·预习探究学习目标1.课程标准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2.学习要点(1)识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清帝退位、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2)理解三民主义的内涵,认识民主革命纲领的积极意义和完整性的缺陷。(3)根据辛亥革命的政权建设,理解革命中潜伏的深刻危机,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4)根据南京临时政府的措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清帝退位等内容,分析辛亥革命在近代民主化进程和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新知预习一、清末民主革命风潮1.背景(1)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2)清政府内外交困,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统治危机。2.酝酿(1)组织准备①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决心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②1905年,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2)思想准备:革命派同改良派展开思想论战,主要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等问题展开。(3)军事准备:革命党人发动黄花岗起义等武装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革命斗志。[问题探究1]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如何理解其革命性和局限性?提示:(1)革命性: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君主专制,主张社会革命。(2)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没有明确提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方案,难以调动群众的革命积极性。二、武昌首义1.概况: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率先在武昌地区起义。2.结果:起义胜利后,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宣布“五族共和”,定国号为“中华民国”。3.影响(1)全国十几个省相继宣布独立。(2)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问题探究2]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爆发并取得成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的胜利纯属偶然。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提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顺应了历史潮流,革命党人大量的宣传组织工作,使武昌起义的成功成为必然。革命党人的积极主动是成功的关键。三、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1.中华民国的建立(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①时间:1912年3月颁布。②内容:“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实行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③意义: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2.帝制的终结及革命的失败(1)帝制终结: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在中国统治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2)革命失败: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3.历史意义(1)性质: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3)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问题探究3]辛亥革命爆发后,江苏省在宣告独立时,仅“用竹竿挑去了抚衙大堂屋上的几片檐瓦,以示革命必须破坏”,巡抚程德全摇身一变,成了民国的都督。你是怎样看待这一现象的?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提示:旧官僚投机革命。辛亥革命后的政权建设潜伏着深刻的危机。思维导图新课堂·互动探究主题一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认识史料应用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材料二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材料三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材料四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以上皆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请分析:1.材料一、二、三分别体现了哪些原则?2.由材料四看,中华民国政治体制的构建具有什么特点?效果如何?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的政体与欧美政体相比,它们的本质是否一致?为什么?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重要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答案】1.(1)材料一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2)材料二规定国内各族人民一律平等,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3)材料三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2.(1)特点:责任内阁制,约束、限制临时大总统的权力。(2)结果:这种民主政体并未在中国真正建立;袁世凯逐渐突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限制,建立了独裁统治。3.(1)观点:它们本质上是一致的。(2)理由:都规定了主权在民,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依法治国的原则,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4.以法律的形式否定封建制度,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重点聚焦要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及对其的评价1.特点: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为加强对袁世凯的监督,进一步扩大参议院权力;为防止袁世凯破坏临时约法,规定了极其严格的修改程序。2.评价(1)进步性①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和弹劾权,否定了君主专制政体,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希望在中国实现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愿望,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②规定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权利,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在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约法体现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它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要求,促进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进程。(2)局限性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虽然规定了国民享有众多平等的权利,但是它却掩盖了阶级的不平等,广大劳动人民并没有真正获得民主权利。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限制袁世凯的愿望及目的,但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仅凭一纸空文限制袁世凯权力的目的是很难实现的。典例精析例1某位导演准备拍电视连续剧《孙中山》时,需要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诞生写一段“画外音”,如果要你为下列材料把脉,你看哪一项不适合()A.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B.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C.它特别规定总统制与三权分立体制D.它是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制定的【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故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而不是总统制,故C项表述不正确。【答案】C误区警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孙中山在充分考察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上颁布的,其中三权分立制参照了美国,责任内阁制效仿了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规定,有利于从法律上限制即将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的权力,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跟踪练习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A.总统制B.联邦制C.君主立宪制D.责任内阁制【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性质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主要的是体现反对封建专制、追求民主的进步要求,能够体现民主追求的是民主共和制,而总统要受到国务委员的限制即责任内阁制是其核心。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答案】D跟踪练习2作为辛亥革命的一项重要成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A.迫使清帝退位,结束君主专制政体的主要动因B.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中国建立的标志C.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D.我国首部实行民主共和政体的国家根本法【解析】本题中A项说法中清宣统帝退位是在1912年2月,《临时约法》在3月颁布,两者无因果关系;B项指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C项指1905年三民主义的提出,本题选D项。【答案】D主题二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史料应用材料一革命之目的,非仅在于颠覆满洲而已,乃在于满洲颠覆以后,得从事于改造中国……政治方面,由专制制度过渡于民权制度;经济方面,由手工业的生产过渡于资本制度的生产。——《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回顾辛亥革命材料二民国初年,全国报纸发行机构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材料三“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请分析:1.材料一认为辛亥革命“由专制制度过渡于民权制度”,其突出表现是什么?2.据材料二,分析辛亥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你赞成这种观点吗?试结合材料三说明理由。【答案】1.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大大提高了国民参政、议政意识等。3.(1)观点:不赞成。(2)理由:尽管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但其仍具有伟大的历史功绩:①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②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③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重点聚焦要点1有人说:“辛亥革命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失败了”,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失败”?“失败”的原因是什么?(1)“失败”的含义:①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了。②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得到改变,中国依然处在封建反动统治之下。(2)“失败”原因:①主观: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如革命纲领不彻底;政党不坚强;没有建立自己的军队;没有发动人民群众)。②客观: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对袁世凯的支持,袁世凯实力雄厚和耍阴谋。要点2四种史观评价辛亥革命1.从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2.从现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一次深刻的现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现代化。孙中山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3.从整体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世界(首先是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已紧密相联。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放眼看世界的伟大智者。4.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表现尤为突出。它结束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果;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物质文明也取得重大成果。典例精析例2有人这样评价辛亥革命的作用:“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这表明辛亥革命的最大历史功绩在于()A.推动了中国政治、思想进步B.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迫使清帝退位D.建立了完善的民主制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掌握能力。从材料内容看,本题关键是抓住最大的历史功绩,即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答案】A误区警示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没有结束中国的封建制度,不要混淆君主专制制度与封建制度这两个概念:(1)君主专制制度是以君主专制、独裁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政
本文标题:【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15课《辛亥革命》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516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