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有效读懂诗歌之五――修辞手法
有效读懂诗歌之五——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表现手法。它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高考命题情况来看,一切用以增强诗歌表达效果的方法都在考查之列。高考试题的“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诗词所运用的手法技巧,并赏析其表达效果。表达技巧主要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四大部分的内容。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命题涉及最多的内容。有单独考查的,也有结合形象、语言和思想感情来考查的。因此,它应该是我们复习的重点。一、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两个层面,一是辨认修辞格,二是说明其表达效果。此类试题所涉及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等。高考对于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要求结合具体内容作相应的具体分析,而不能泛泛而谈。指出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6.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8.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指出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夸张)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比喻)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拟人)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对仗/对偶)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反问)6.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设问)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双关)8.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借代)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互文)1、比喻描绘意象更加形象生动,体现意象的情态特征。例如,李白《清溪行》:“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用“明镜”比喻清溪的清澈,用“屏风”比喻两岸的群山。其他诗句:(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此句把“白雪”比作“梨花”.(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4)日岀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5)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6)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7)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8)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手像初生的茅草幼芽一样白嫩,皮肤像凝结后的动物脂肪一样光洁滋润,脖子像天牛的幼虫一样又长又白,牙齿像葫芦子一样洁白整齐,额头像蝉额一样宽广方正,双眉像蚕蛾的眉毛一样细长弯曲。)2、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能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3、借代借用相关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形象、含蓄。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借代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特征代本体。指的是用借体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句: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桑树和梓树是古代人家常种在院子周围的树种,后来就用桑树和梓树代指家乡,简称桑梓。(2)、专名代本体。是指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作借体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是指古代用火烧过的竹子,常用来书写东西。这里的汗青就代指书写历史的史册。(3)、局部代整体。就是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代替。例句:克敌垂成不受勋,凛然巾帼是将军。巾帼是指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头发上常见的装饰物,以后就成为了代指妇女的专有名词。这里的巾帼就是妇女的意思。2020/1/18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2、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3、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4、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作用: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引人联想。4、双关双关的使用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能加深寓意,给人深刻印象。刘禹锡《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5、拟人指把事物人格化,即赋予人以外的他物以人的特征,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例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里作者运用“护”和“排”这两个属于人特有的动作的词,使用拟人手法赋予“水”和“山”人的特点,把山水写的更加生动形象活泼,更能体现出作者那种和自然亲近和谐的关系。诗歌举隅:山园小梅宋·林逋众芳摇落独鲜妍,占断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白鹤将要飞下来时,先偷看梅花几眼;粉蝶如果知道梅花这样美,该早就销魂了.2020/1/18对比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作用:1.以强烈反差突出事物特征。2.强化作者思想感情。6、、对比[常见设问方式]1.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作用。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某一句的妙处。3.诗中某句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试简析它的艺术效果。[解题方略]步骤一:明确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步骤二:结合诗句阐释此种修辞手法在诗中是如何运用的;步骤三:指出运用此种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如对形象塑造、意境营造、情感主旨表达的作用)。2020/1/18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作者是采用什么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采用拟人的手法(步骤一)。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步骤二)。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步骤三)。例1:2020/1/18昭君怨梅花郑域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答案:用对比的手法。(明手法)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不管是“冷落竹篱茅舍”,还是“富贵正堂琼榭”都“一般开”,(详解析)暗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谈感情、表效果)练习1(2013·安徽高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和韦苏州[注]《秋斋独宿》[金]赵秉文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注]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4分)[解析]这两首诗都是借景抒情诗,诗人的情感寄寓在诗歌描写的意象中。韦诗写诗人秋夜独宿,观赏到皎洁明月、霜风动竹、惊栖之鸟等景象。首句描写山中明月的皎洁明亮,以烛比喻月,生动形象地写出恬静的月色,宛如点燃的夜烛一般。明月悦目,犹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让人有一种淡淡的孤独。赵诗则描写了残烛、秋雨、深竹、惊鸟、寒枝等景色。首句“侵残烛”的应是“月”,写月照残烛,作者没有直接写月,而是以“月晕”替代月,联想到古人有“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说法,可以看出作者使用“晕”代月,还预示着天气的变化,自然而然地引出下句的“雨声在深竹”。作者还把“晕”配以“冷”,“烛”配以“残”来修饰,突出了月夜寒意侵人,残烛独照,表现出人物孤独中更加凄冷。[参考答案]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蝶恋花·别范南伯[宋]杨炎正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刬地①东流去。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橹。君到南徐②芳草渡。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注]①刬(chǎn)地:依旧,还是。②南徐:今江苏镇江。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词的上阕是如何抒写离别之情的。(4分)与好朋友春夜话别,无尽的离愁别恨化为无尽的春雨;一场春雨,使春江水涨,浩浩荡荡,一派东流去。弱柳系不住船,尽管盛情挽留,但朋友还是不得不登船离去。眼看着船儿渐去渐远,耳听那越来越小的橹声,心中既为朋友离去而怅惘,又对朋友一路风波之劳和前程坎坷难卜的担忧。到了南徐州那芳草如茵的渡口,如果你想寻春,依旧是当年我们曾走过的那条路。(话语下面隐藏的意思是:本是当年你我结伴同行,而今只有你形单影只,一个人独自踏青了。)后来夜里想到别后友人思念自己,回望之时,已是有无数乱山遮隔。参考答案: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以绵绵春雨和滔滔江水比喻离愁之深远。写弱柳留船,赋予柳枝以人的情感,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挚感情。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⑵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逐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本文标题:有效读懂诗歌之五――修辞手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526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