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房屋建筑学全套教学ppt9
第九章民用建筑设计原理教学目的及要求:全面了解建筑设计的一般原理,掌握民用建筑的总平面设计、建筑平面设计、剖面设计、建筑造型与立面设计的方法。重点:民用建筑的平面设计、剖面设计。难点:建筑的总平面设计。9.1建筑总平面设计建筑总平面设计:简称为总平面设计,也称场地设计。设计内容:①场地条件分析:自然条件、建设条件、规划要求②场地平面布置:确定建筑物平面间的关系③交通组织设计:组织道路、出入口、广场、停车场④竖向设计:安排设计高程⑤管线综合设计:水、暖、电、气等管线敷设⑥绿化与环境保护:⑦技术经济分析:一、场地条件分析1、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查看地形图,确定建筑布置地段、室内外标高场地平整:平坦地形:0.3%的排水坡高差起伏大:修整场地山区:建筑错层2)气象条件A:太阳入射高度角:控制建筑日照间距D=(H-H1)/tgaB:气温:决定建筑保温、隔热要求C:风向:确定总平面布置。如污染源安排在下风位。建筑物冬季防风、夏季通风问题。D:降雨量:设计场地排水、建筑物雨落管布置3)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A:建筑物选址;B:基础设计、施工;C:地下室防潮防水做法。2、环境条件1)区域位置:决定场地使用方式、场地布局。确定建筑主要出入口方向(人流、货流)2)周围道路及交叉口情况。建筑物主要出入口避免直对城市主干道交叉口,场地机动车出入口优先选择在城市次要干道上。3)周围的建筑和绿化情况。使建筑形态、尺度与环境协调统一。4)市政设施条件确定建筑管网与城市管网接入方式和接入点3、现状条件与保留建筑物、构筑物及绿化的关系4、规划要求1)用地控制:由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控制A:道路红线:城市道路用地和建筑基地的分界线后退红线要求:距该线一定宽度内不允许修建永久建筑。控制要求:建筑物(台阶、平台、基础、地下管线)不允许突入红线。B:建筑红线:建筑用地相互间的分界线。(以建筑物基底位置作为控制线)2)容积率:基地内各类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与场地总用地面积的比值。(多层建筑:容积率为1-2,高层建筑:容积率为4-10。)3)建筑密度:场地上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场地总面积的比率。4)停车泊位:指场地内必须提供的最小停车位置数量。實例分析5、出入口限制规划部门对场地通路或人行道的出入口位置提出限制6、空间要求与高度控制。二、场地平面布局1、功能分区与基地环境1)建筑群体总平面设计与基地环境。2)建筑物使用功能要求。建筑物的性质、规模、区位、自然条件、生活条件。功能分区将性质相同、功能相近、联系密切、对环境要求一致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公用设施分成若干组。按各部分的功能及相互间的合理关系布置建筑群。中小学规划2、建筑朝向、间距1)朝向:考虑日照和通风(南向和东南向为佳)2)间距:–日照间距:(1-1.7)H之间–通风间距:并列布置的建筑群,迎风面与夏季主导风向呈60°-30°,通风间距可为(1.3-1.5)H。–防火间距:根据建筑物耐火极限确定。三、交通组织1、道路设计1)设计要求A:宽度合理、人流货流分开。B:防火要求:消防道路宽3.5m;穿越建筑时宽4m、高4m。C:排水要求:纵坡≥0.3%。D:保护市政设施管线E:考虑建筑群主要出入口与城市主干道的关系。實例分析2)道路–车行道宽度、转弯半径、坡度,与建筑物的最小净距。–人行道宽度2、停车场及回车场1)停车场2)回车场:12m*12m四、竖向设计1、道路设计1)场地平整和地面连接场地形式:平坡式、台阶式、混合式。连接形式:台阶、坡道、架空廊。2)确定场地地坪、道路、建筑标高。3)拟定场地排水方案。4)土石方平衡。五、绿化设计1)植物配置:夏季遮阳、冬季不挡光,不对人体造成伤害。①绿覆盖率:绿化覆盖面积与场地用地面积的百分比。②满足树木与建筑物的最小距离要求。例:外墙有窗建筑距乔木中心3.0—5.0米,距灌木中心2.0米。2)建筑庭园设计:小园、庭园、庭院9.2建筑平面设计建筑平面设计:建筑物在水平方向房间各部分的组合关系。设计内容:1、单个房间设计1)确定房间面积、形状和尺寸、门窗的大小、位置2)满足采光、通风、保温、隔热、隔声、防潮、防水、防火、节能要求。2、房间组合设计主要空间、辅助房间、交通联系空间、其他(阳台、庭园)一、主要房间设计1、房间面积(根据国家规定的面积定额指标确定。)1)房间人数:考虑房间功能、使用人数、使用方式。2)家具设备及人们使用活动面积。3)房间交通面积2、房间的形状1)矩形、方形、圆形、钟形、扇形、六角形。(矩形房间开间与进深比例1:1.2—1:1.5)2)形状选择:满足使用功能,考虑结构、施工、建筑造型、美观等因素。3、房间的平面尺寸1)根据家具设备布置及人们活动的要求来确定。2)通过排列计算综合考虑其他要求来确定。(如教室、體育館)3)通过分析估算确定使用人数不固定的房间尺寸(商场)。4)符合3M模数。住宅设计1A、起居室、客厅以电视空间为主考率家具布置,同时满足聚会要求(3-10人),并可考率留设阅读空间。要求:(2000小康标准)18-25平方米常用家具尺寸:单人沙发600x700三人沙发1820x700茶几(640-1200)x(300-500)电视柜500x590B、卧室主卧室:满足就寝、休息、阅读、交谈需要面积:12-16平方米,任一边不小于2.4米次卧室:满足就寝、学习需要面积:8-10平方米,任一边不小于2.1米主要家具尺寸:单人床:(1350-1500)x(2000-2100)双人床:(900-1000)x(2000-2100)床头柜:500x400衣柜:780x(520-590)x(2200-2500)书桌:(1000-1300)x(500-900)x8004、房间门窗的布置1)门的设置A、宽度:人流大小及搬运家具、设备等要求。卧室门:900mm,厨房门:800mm,教室、办公室门,住宅分户门:1000mm。B、数量房间面积大于60平方米,人数大于50人,设两个门。C、位置及开启方向便于室内家具布置、交通流线便捷和适应房间组合的需要,满足室内通风的要求。2)窗的面积及开设位置A、采光要求:按房间用途分级,根据采光等级确定窗地面积比。单侧采光:L2H双侧采光:L4HB、通风:与窗的大小、开启扇位置及多少有关。设计中组织穿堂风。二、辅助房间的设计内容:厕所、浴室、盥洗室、厨房、配电房、水泵房特点:管道多、设备多1、盥洗室、浴室设计卫生设备数量按人数确定。水龙头间距为600--700mm。2、卫生间设计1)卫生设备的类型和数量设备数量根据使用人数、使用对象、使用特点确定。2)公共建筑卫生间的设计位置:宜设在走道尽端,楼梯间、出入口处或建筑物转角处。形式:宜设前室,前室进深≥1.5-2.0m。采光:尽量设计为天然采光。住宅设计2C、卫生间设计面积:4-6平米卫生设备:洗手盆、淋浴器、浴盆、坐便器其他设施:洗衣机、通风道空间划分:混合式、带前室(洗手盆、洗衣机)住宅设计2卫生间设备尺寸:浴盆:(1200-1500)x(700-720)洗手盆:(600-1200)x(350-500)坐便器:650x360洗衣机:600x600D、厨房设计1)面积及尺寸由设备布置、厨房合理的操作流程确定。面积:大于6平米。操作流程:洗、切、烧、煮。主要设备:洗菜盆、操作台、灶台家电:冰箱、消毒碗柜、抽油烟机、微波炉2)靠外墙布置、满足采光及通风要求。3)地面比其它地面低20--30mm。4)尽量利用厨房的有效空间,设吊柜、壁龛。5)注意设备管道、电器插座的合理设置。E、餐厅面积:不小于8平方米。功能:考虑8人左右用餐+酒柜+冰箱空间方餐桌:(700-850)x750圆餐桌:(750-1100)x750长餐桌:(1200-1400)x700x750高F、门厅:功能:方便开门+雨具+鞋柜面积:2-3平米鞋柜:(650-800)x(250-450)x1130G、工作室:6-8平方米H、储藏:2-4平方米三、交通联系空间的平面设计水平空间、垂直空间、交通枢纽空间。1、走道A、宽度符合人流通畅和防火要求。与走廊两侧门窗位置、开启方向有关。根据建筑物耐火等级、层数、走道中的通行人数校核最小宽度。B、长度走道从房间门到楼梯间或外出口的最大距离必须符合防火规范要求。大房间尽端宜在走廊尽端。C、采光:应有天然采光,走廊尽端开窗,两侧开高窗。D、兼有其他功能的走廊。E、走道有高差时,宜设坡道或设三步以上踏步。2、楼梯1)位置:主楼梯布置在门厅中位置明显处,人流集中的地方。次楼梯布置在次要入口附近。2)楼梯的宽度和数量宽度:按通行人数确定。单人≥850,双人1100-1200mm,三人通行1500-1650mm。踏步数量:3-18个符合防火要求:公共建筑中设楼梯数量不小于两部,两楼梯间距≤35m,楼梯间通屋面。3、电梯1)必须配置附助楼梯,供安全疏散用。2)住宅8层以上,公共建筑24m以上必须设电梯。客梯两部以上。3)平面布置:每个服务区,单侧布置≤4台,双侧布置≤8台。电梯出入口前设侯梯间。4、自动扶梯1)布置在明显位置,正对大厅或主要出入口。2)同时布置电梯和普通楼梯。5、门厅1)适宜的空间尺度。面积:根据定额指标确定最小使用面积。空间大小、形状根据建筑物性质、门厅用途综合确定。2)明显的位置3)良好的导向(解决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部分功能之间的关系。)4)对外出口宽度(对外出口宽大于通向该门的走道、楼梯宽度的总和。)四、建筑平面组合设计1、功能分析:分析人在空间中活动的规律,是确定房间布置是否合理的准则。1)功能关系A:主次关系主要房间(朝向好、安静,日照、采光、通风好)次要房间(可布置在条件较差位置)B:闹静关系C:内外关系对外联系密切的房间,位置放在出入口附近;供内部人员使用的房间,设在较隐蔽的地方。D:联系与分隔关系闹静分区、内外分离、洁污分离。各功能区既相互联系又避免干扰。2)功能分析图--用图表方式绘出房间相互关系。A、确定房间种类与数量B、房间分类C、做泡泡图D、做功能分析图E、平面设计住宅教学楼2、流线组织1)交通空间通行方便、简洁明确。2)各房间联系方便、通达性好。3)各流线避免交叉干扰。4)主楼梯位置明显5)交通面积集中紧凑。3、空间组合方式1)走廊式--各房间独立,联系方便。外廊:热损失大,采光通风好,平面利用系数低。内廊:热损失小,采光通风差,平面利用系数高。2)套间式交通空间与使用空间合并,联系紧密、有干扰。适用于房间在使用空间顺序上联系密切的建筑。3)大厅式大厅为主要活动空间,四周为附属用房。(影剧院、体育馆)中央大厅为公共活动区,四周为主要用房。4)单元式5)综合式根据建筑各部分的不同功能,确定合理的组合形式。五、结构选型1、墙承重结构1)特点:墙体既是承重构件,又是围护分隔空间的构件;室内空间受限制;房间组合不灵活;门窗大小、位置受限制。2)楼板的跨度4-6m左右,梁的跨度为6-7m。2、框架结构A:建筑平面的柱网(主次梁跨度)以6-8*4-6m为宜。B:梁高h=(1/8-1/12)L3、井字梁结构适用于方整大厅,不设柱,梁高h=(1/16-1/20)L4、桁架结构5、网架结构6、其他形式(模拟自然界生物)壳体、折板、悬索、充气、球形六、设备管线1、主要管线水、暖、电、空调、煤气、办公自动化、网络2、主要设备用房厕所、盥洗室、配电房、空调机房、水泵房3、合理布置设备用房厕所、盥洗室集中布置、上下对齐。合理设置管道井配电房、空调机房、水泵房可布置在地下室。9.3建筑剖面设计—建筑竖向空间处理一、房间的剖面形状决定形式的因素1)房间的使用要求和特点室内地面和视线的关系(阶梯教室、观众厅、体育馆比赛厅)顶部剖面与音质的关系(音乐厅)特殊功能:排除热量、蒸汽、油烟。(厨房)2)物质技术条件:结构、材料和施工因素3)艺术构思形状与视线二、房屋各部分高度的确定1、房间的净高与层高–净高:室内地面到顶棚底面或结构层底面的距离。–层高:指从房间的楼地面到上一层楼地面的垂直距离。层高=净高+结构高度+装修高度+设备层高度常用建筑层高与净高住宅:层高为2.8m,净高为2
本文标题:房屋建筑学全套教学ppt9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533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