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第一章建筑概论2011
建筑设计专题建筑是石头的史诗,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古典建筑北京天坛祈年殿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现代建筑世界贸易中心古根海姆博物馆生态建筑居住的建筑乌克兰可移动住宅中国传统四合院民居主要内容认识建筑、了解建筑历史、进行建筑赏析;了解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开放建筑设计、建筑节能设计等观念)进行建筑设计实践;学习方式知识点讲解;讨论式学习;设计和点评;考核办法平时学习情况(20%)+小设计(30%)+大设计(50%)第一章建筑概论一提起建筑,我们脑海里一定马上浮现出许多建筑形象……我们可以感知、可以审美、可以评论建筑。这都是对具体的现实中某一个建筑的认识。他们的共性呢?到底抽象的“建筑”是什么?她的本质是什么?和人类的关系怎样?建筑如何从无到有?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建筑现象产生?建筑将继续向何方向发展?第一节认识建筑一、建筑的范围1)建筑的特点满足“住”的需要;由人类建造;是一种环境;2)建筑的定义人类建造的为满足各种活动需要的环境。(广义的建筑)环境字典上的解释为“周围的一切事物。”亦即是一种客观存在。建筑学上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自然环境包括山、水、植物、气候等;人为环境就是人们建造活动的产物,包括建筑形体、建筑内外部空间。建筑与环境不可分,我们认识建筑必须树立环境观。我国传统建筑的“风水”理论和“天人合一”的理念,正是一种朴素的环境建筑观的反映。二、建筑的技术和艺术建筑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性。建筑不仅为人类提供环境,还以其形体和空间给人以精神上的感受,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如何在一个建筑中体现两方面的要求,既是建筑设计的复杂之处,也是建筑的风格特点所在。三、建筑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建筑与人类社会密切联系,认识建筑必须将其置身于产生她的社会大背景中。在这一点上,与所有艺术门类是相通的。建筑主要受社会的生产方式、思想意识以及地区的自然条件三方面影响。1、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使建筑不断发展;2、社会思想意识、民族文化特征对建筑具渗透作用;3、地区自然条件的影响;第二节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实用、坚固、美观是建筑的三要素。对建筑的设计、建筑和认知都围绕这三要素。一、建筑的功能(实用)表现:蔽风雨、获安全、求舒适、避烦嚣、保私密、便交往、利工作、益身心。依据:人体尺度、人的舒适要求、活动的流程特点二、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坚固)建筑结构、建筑材料、施工技术三、建筑艺术手法几个传统的建筑形式美的基本原则;随着历史的前进,特别是进入现代社会,关于建筑形式美的探讨有了很大发展,当今之许多建筑的美已经难以用传统的构图原则来解释。现代美学的“形态构成”,对建筑形式美正产生很大影响。形态构成研究“形”的美的规律,适用于所有的造型艺术。可分为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两方面研究。形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关系。造型的基本方法。总的说来,建筑之三要素的关系可以理解为缺一不可,互相影响。就三者而言,孰先孰后、孰主孰次的问题是建筑观的问题,尚难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建筑设计的关键总在于对三要素的综合考虑。讨论建筑的意义(对个人、对社会、对自然)“令人向往的”建筑当我们赞美一座建筑“美好”时,我们其实是在说我们喜爱这建筑暗示出来的那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假如无论我们身处何处,不管是廉价旅店还是堂皇的宫殿,我们都心情一样的话,建筑就简单了,我们也可以省下大笔的钱。可是我们就是会被环境影响。蕴涵在环境中的这些东西能帮我们确定我们是何许人也。——《幸福的建筑》阿兰·德波顿我们喜欢“鸟巢”吗?她代表了这个时代最开明的中国人的见解和态度,敏于采用现代的科技,又保持了与传统的关联,寄托了腾飞的梦想与眷恋的深情。第三节建筑空间一、人的空间感受“延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是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人对空间的感受来源于“有”与“无”的对比,即“有无相生”空间是建筑的主角。--F.L.赖特二、建筑空间有——墙体、地面、屋顶、门窗;建筑、树木、水体、街道广场、小品无——内部空间、外部空间建筑空间的意义在于既是满足功能要求的元素,又是造型艺术的元素。三、建筑空间与建筑功能四、建筑空间的处理手法(空间的造型处理)“空间是建筑的主角”,建筑空间的设计需自觉运用一定的造型处理方法。1、对空间进行限定2、控制空间形状、艺术处理界面3、把握空间的围合程度4、运用空间的穿插与贯通5、创造空间的导向与序列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GermanPavilionofBarcelonaInternationalFair)L.密斯·范·德·罗设计,建于1929年,博览会结束后拆除。德国馆占地长约50米,宽约25米,由一个主厅、两间附属用房、两片水池、几道围墙组成。除少量桌椅外,没有其他展品。其目的是显示这座建筑物本身所体现的一种新的建筑空间效果和处理手法。这一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最初成果之一。它突破了传统砖石承重结构必然造成的封闭的、孤立的室内空间形式,采取一种开放的、连绵不断的空间划分方式。主厅用8根十字形断面的镀镍钢柱支承一片钢筋混凝土的平屋顶,墙壁因不承重而可以一片片地自由布置,形成一些既分隔又连通的空间,互相衔接、穿插,以引导人流,使人在行进中感受到丰富的空间变化。德国馆在建筑形式处理上也突破了传统的砖石建筑的以手工业方式精雕细刻和以装饰效果为主的手法,而主要靠钢铁、玻璃等新建筑材料表现其光洁平直的精确的美、新颖的美,以及材料本身的纹理和质感的美。墙体和顶棚相接,玻璃墙也从地面一直到顶棚,而不像传统处理手法那样需要有过渡或连接部分,因此给人以简洁明快的印象。建筑物采用了不同色彩、不同质感的石灰石、缟玛瑙石、玻璃、地毯等,显出华贵的气派。德国馆在建筑空间划分和建筑形式处理上创造了成功的新经验,充分体现了设计人密斯·范·德·罗的名言“少就是多”,用新的材料和施工方法创造出丰富的艺术效果。室内空间设计内容:我的房间条件:1)房间面积控制在16平方米以内,形状不限2)满足学习、休息、会友、业余爱好等功能要求;3)空间和家具尺度合理;4)设计具特色和美感;(专题学习网站)图面要求:1)平面图,比例1:302)简要的设计说明3)设计标题(自定)和图标4)三号图纸,作图方法不限5)符合建筑制图规范时间:一周第四节建筑与环境环境既是建筑客观存在的“根”,也是建筑设计的“根”。人、建筑、环境是不可割裂的整体。从环境的角度了解建筑,是建筑学发展的方向。一、人居环境(humanhabitat)1)人类社会的存在需要聚居,聚居需要环境;2)人居环境是包含自然环境、建筑环境和人类社会的系统3)人居环境的特点二、建筑环境1、建筑环境的相对性和整体性当今的建筑环境有不同层次的构成。家庭—邻里—社区—村镇—城市—区域等。任一层次的建筑环境设计都要树立整体环境意识。2、建筑结合自然建筑是人工的产品,但这样的人工产品中可以渗透自然、体现自然,从而满足人们生活对自然的向往。建筑结合自然是进行建筑环境创造的重要手段。我国古代建筑中就有对“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追求。3、建筑环境有内外之分建筑环境的内环境和外环境都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建筑设计时应一起考虑。4、物理环境与行为环境物理环境包括光、热、声等方面;行为环境是指满足人类的心理需求和符合人类的行为特点的环境特质。5、建筑环境具地域性和文化性6、环境也要进行艺术的处理三、建筑和生态建筑对生态系统负有保护的责任。生态建筑和建筑的生态化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和发展课题。生态建筑的基本目标是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生态建筑的实例。
本文标题:第一章建筑概论201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600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