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生活中的消费陷阱目录简介隐形消费陷阱-种类隐形消费陷阱-案例简介•隐形消费陷阱,是指商家在销售商品时通过一些隐形的手段向消费者出售或变相出售消费者并不需要的商品。隐形消费陷阱的种类很多,如商家的打折陷阱、“返券”陷阱、“赠送礼品”陷阱等等,这些手法的目的就是让消费者多花钱消费。应对这些陷阱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其一就是克制消费,消费者要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其二就是消费者不要贪图小利,为商家的小实惠所迷惑。返回隐形消费陷阱-种类•日常生活用品隐形消费陷阱•同下家电市场•家电市场的隐形消费陷阱•在节假日,多数商家会推出一些促销活动来吸引消费者消费,这些活动中有些是优惠于民的,有些则暗藏了隐形的消费陷阱。•形似的隐形消费陷阱•有些厂家注册和知名品牌的商标极其相似的商标或者模糊的品牌标志,打折诱惑,有网友花800多买了个伪“boss”牌的“bo88”,找商家理论,说是“鲍仕”啊,让人有理都说不清。又有人爆料,达芙妮的鞋子是全革的,所以总是低价出售,而市面上的老人头、鳄鱼等名牌皮鞋真皮的很难买到,百丽,天美意,她他等鞋子都是贴牌的。•金融隐形消费陷阱•某些银行理财经理由于受到业绩压力的驱使,在给投资者推荐产品或服务时会片面夸大产品的收益,而将风险或附加条款避而不谈。例如挂钩型银行理财产品分为保本浮动收益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类,风险和收益总是呈正比的,如果一味宣传所谓“预期收益率”而不提示风险就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一种变相侵害。返回隐形消费陷阱-案例•“返券”陷阱•返券是很常见的一种商场促销活动。在家电商场,人们经常可见到“满1000送200”甚至是“满200送100”之类的返券活动。实质:消费者如果想要得到返券,必须首先按原价(一般价格较高,没有任何折扣)买下该产品。得到的这些礼券,最大的局限性就是不能随心所欲地购买。有很多产品本身不收返券,只给返券,返券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使用。而对于商家来说,返券能刺激消费者的二次购买,达到了多销盈利的目的。同时,这类能使用返券的商品往往是高价、高利润商品,而且使用返券的商品往往不能享受再次返券。返回车市的隐形消费陷阱特价机的价格往往低得让人咋舌,比如说一台空调售价不到500元之类的,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确实诱惑很大。实质:市场上出现的价格超低的特价机,有一部分是商场为了吸引注意力,“赔本赚吆喝”,这些特价机一般品质还比较可靠,但是其数量应该是非常有限的。除了这类特价机和清仓货,在市场上还有一些超低价格的特价机,要多少有多少。消费者在购买这些产品时,一定要倍加小心,因为这些产品很多是厂家的淘汰机型和杂牌厂家的粗制滥造之物,有很多是残次机或者返修机,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很难保证。“赠送礼品”陷阱•在家电商场,礼品赠送是最隐形的消费陷阱。一般而言,商家都会宣传某商品“售价××元,再送价格为××元的礼品,实际价格相当于××元”。实质:实际上,这些礼品往往是价格高但是质量低,而且很多产品并不是消费者很需要的,拿回家也只是个摆设;而且,所赠的礼品有很多是一些老旧的产品,本身的价值往往被虚夸。金融消费隐形条款之忿消费者在开办某些银行业务时就没有被告知某些隐形费用,例如办信用卡时,某行条款中有“乙方以外币结算方式进行的消费和取现所产生的其他货币与美元的清算汇率按照国际信用卡组织及甲方的最新规定办理,乙方同意承担因此而产生的所有汇兑损失、佣金、费用及收费。”其中,“最新规定”和“所有费用及收费”就很含糊不清,办卡者在成功成为客户时就自动失去了辩驳的机会。还有某些银行在销售完产品后没有建立理财产品账户或注明产品到期日,导致消费者在购买后因为遗失合同书而无法及时了解产品到期和收益情况。陷阱一:多算几块钱•每次外出就餐,精明的王小姐都会在买单时核对一下账单上的消费金额,而且几乎每次都能看出商家多算出1到5元不等的费用。王小姐总结出一条经验,现在不少商家会有意无意地在顾客的账单里多算几块钱。一次,她和两个朋友在一家美食长廊吃火锅,买单时照例核实了一下账单,王小姐发现多算了5块钱,原来收银员把另外一桌的米饭、纸巾和小食都记到了她们的账单上。•除弄错之外,王小姐还碰到过故意“算错”账的。几天前,她和男朋友在一家西餐厅吃晚饭,结账时她询问是否可以退还未用的纸巾,服务员明确表示帮她取消这项收费。当王小姐提出看一下账单时,服务员马上反应过来“忘记取消纸巾了”。王小姐认为,这明显是故意“算错”,否则服务员不可能在她核对账单之前有这么快的反应。陷阱二:悄然收小费•根据有关法规规定,商家应提前将收费情况向顾客明示,餐饮行业应在餐馆显眼处悬挂或口头向顾客说明茶位费、服务费等收费项目。•最近,朱先生和朋友在南京的一家西餐厅吃饭,结账时他发现,账单上有一项“15%服务费”的收费。服务员向他解释,收取服务费是西餐厅通行的做法。数额不大,朱先生就付账了事,但朱先生认为,行业内约定俗成的收费项目也应该向客人说明,“提前告知客人,多数人也不会计较这些,但如果不事先说明,我觉得应该有权利拒付。”陷阱三:发票用完了•上周日,王先生在新街口一家酒店招待朋友吃晚餐,结账时,他向服务员提出需要发票的要求,服务员当即表示“发票刚刚用完,今天是周末,税务局不上班,没买到发票”。王先生说,自己来这家酒店消费多次了,都遇到这类的情况,因此,这次消费他不依不饶坚持索要发票,服务员与收银台沟通后,才拿出发票,并在王先生的一再坚持下,提供了足额发票。最受伤陷阱•特点:一折、二折……优惠办卡喽!卡办了,但享受到的服务也“打了折”。•案例:办卡者:我们的权益谁保障?•500元高档健身俱乐部“玩”一年?冲着这么低的会员价格,李女士办了一张5年期“运动前线健身俱乐部”的健身卡。去年11月30日,李女士照常到这家健身俱乐部锻炼时,发现已人去楼空。两天后,法院的封条贴上了健身俱乐部的大门。原来,“运动前线”因为惹上租金官司停业,几百名会员一下成了“无主”的“孤儿”。•【点评】有人说,现在是现金为王的时代。“办卡”不但来钱快,而且还都是现金,于是乎,预付式消费在各行各业“遍地开花”,商家收钱后“人间蒸发”的有之,服务“打折”的有之,各种“把戏”屡试不爽,反正一句话:钱已到手,爱怎么整就怎么整。消费者一定要用合同、协议的形式给商家套上一个“紧箍咒”,免得他们为所欲为。预付卡骗局最忽悠陷阱•保健品打“迷踪拳”•特点:保健品不是药品,于是就靠“忽悠”让消费者“买单”。•案例:保健品“免费午餐”吃不得•退休在家的市民林先生收到一张插在邮箱里的乘车单,称凭单可享受太湖免费一日游。于是,林先生按照乘车单上写的时间地点,在去年4月21日早上7点来到红梅公园北大门乘车。然而,当他乘上大巴后,没有见识到美丽的湖光山色,反而一路开进无锡一家饭店,上起了“健康教育课”,最后更是在“专家”的游说下,花2000元买下了三瓶“抗癌”保健品。最迷惑陷阱•品牌的“魅力•特点:品牌意识深入人心,但大品牌也不是什么都好。•案例:大品牌并非万能灵丹•徐女士花1500元买了一套国际知名品牌护肤品,称能起到“迅速换肤、美白嫩滑”的效果,用了一个多月后,徐女士就觉得皮肤发痒。潘老师坚称皮肤发痒是好现象,说明化妆品开始起作用了,徐女士于是咬牙坚持。最后,徐女士皮肤上长出许多小疙瘩,又红又痒又痛,到医院一查竟是皮肤过敏。在消协的介入下,潘某最终全额退货,并赔偿了徐女士的医药费、精神损失费合计700元。最可气陷阱餐饮收费“无厘头•特点:不吃不知道,吃后吓一跳。•案例:年夜饭消费,当心“食面埋伏”•年初,市民张女士发现单位附近一家酒店贴出“节日期间一律七折”的宣传单,张女士一家决定去试试。酒足饭饱后,服务员拿来账单结账,一共620元。张女士一看不对,询问服务员:“你们不是说节假日期间一律七折吗?”该服务员解释道:“只是一般的菜品打七折,酒水和海鲜是不打折的。而且,我们的消毒餐具和饭前小食属于收费项目。”最头痛陷阱•赠品还是“废品”?•特点:拿回去满满当当一大堆,真正派得上用场的没几个。•案例:家电“赠品”,凭啥有三包“豁免权”?•张先生为即将结婚的女儿置办了全套家电,拿到了不少赠品,可让他郁闷的是,这些赠品不是电饭煲、紫砂炖锅,就是玻璃茶具、厨房用品,而且“身世”可疑,虽包装精美,却无厂名厂址。后来,紫砂炖锅用了两个月就“罢工”了,售货员却说赠品不保修。最昂贵陷阱•房产“地雷”密布•特点:一辈子最“阔气”的消费,带来的是一辈子的烦恼。•案例:买的“婚房”居然是办公楼•小张看中了一套期房,看房时,显示此物业性质为住宅,商品房买卖合同书上,在“该商品房的用途”一栏上,开发商填写了“公寓”。在普通市民看来,公寓与住宅就可以划上等号。而银行贷款更具有“欺骗性”:经过开发商的努力“争取”,业主向银行贷款时不按商业用途贷款,而按住宅的性质办理。这一切,都让小张对房屋的“住宅”性质深信不疑。直至交付时,开发商才说,房子是商业用房,必须交纳4%的契税。最迷人陷阱•美容?免费!•特点:爱美的“美眉”上当多,“馅饼”“陷阱”分不清。•案例:相信免费美容1万变成7千•大洋百货三楼一家美容院向彭女士推销一种“特别优惠”:先交1万元办卡,可享受每星期一次、为期两年的免费护理,两年后1万元本金如数退还。天上掉下这么一块“馅饼”,彭女士岂有不接之理?然而,当她将钱交齐后,美容院却突然患了“失忆症”,将当初承诺忘得一干二净。在工商部门的干预下,3个月后,彭女士最终拿到了7000元退款。最黑暗陷阱•低价促销•特点:想买低价商品,先看看我们的“最终解释权”•案例:解释权当借口大豆油提价卖•市民蒋先生在武进区潘家一家新开的超市看到有金龙鱼大豆油(规格:5L/桶)搞低价促销活动,告示上标明是64元/桶,于是他买了60桶给员工当福利,没想到结账时超市要价每桶66元。面对消协人员,超市方使起“最终解释权”大棒,称为招揽人气才打出金龙鱼大豆油每桶64元的特惠价,本来油源就比较紧张,如果被一位顾客买走这么多,超市就要吃亏,不能卖!Theend,thankyou!
本文标题:生活中的消费陷阱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643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