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第五章 非正式组织及其行为
1第五章非正式组织及其行为§5.1非正式组织§5.2非正式沟通§5.3正确对待非正式组织2§5.1非正式组织梅奥的霍桑实验发现非正式组织在决定产量高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非正式组织对于生产效率、工作满意度有着重大的影响。巴纳德: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基础,一种是为了共同的组织目标,一种是为了私人的目的,此类个人之间交往具有重复特性,易产生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对于其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调查显示员工工作所需要的知识70%来自于非正式渠道。3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由组织建立的群体。具有组织存在的目的以及组织工作程序的一系列组织规则,如正式的组织分工,固定的信息传递渠道。正式组织特点:(1)组织目标是具体的。(2)权力来源于组织规章、规则,具有强制性服从的特点,有正统性、合法性、稳定性等特点。(3)层级式的等级结构特点。(4)信息沟通渠道是由组织规章所提供的。4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是一种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网络,这种关系网络并非由法定的权力机构所建立,也不是出于权力机构的要求,而是在人们彼此交往的联系中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组织产生的直接原因:(1)暂时利益的一致。(2)兴趣爱好的一致。(3)经历背景的一致或相似。(4)亲属关系。(5)地理位置的一致。5非正式组织的特点具有牢固的感情纽带。非正式组织是以感情为纽带,在自愿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的,是一种自发的无形的组织形式。权力的实施不具有强制性和稳定性。非正式组织的权力来自于组织内成员的授予,而不是上级部门的授予。具有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他不是由组织任命的,而是自然形成的,且对非正式组织的影响极大。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非正式组织结构一般比较松散,没有正式的组织结构,人员不固定,容易受偶然因素的影响。拥有一套不成文的行为准则。组织成员具有高度的行为一致性以及很强的群体意识。6按照非正式组织的成因划分可以分为以下五类:非正式组织的类型按照非正式组织作用和性质划分,非正式组织可以分为四类:利益型信仰型兴趣型情感型亲缘型积极型消极型中立型破坏型7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1、正式组织具有法定性、以组织为纽带,更具有确定性和明确性。2、非正式组织以感情为纽带,更具有社会属性。3、非正式组织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社会交往需要,通常是在友谊和共同爱好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是相促而生、相伴而存的。8二、正式权力与非正式权力权力是指对他人的影响或控制。1、法定权:因在组织中所处的职位而授予的权力2、奖赏权:有给予奖励、提升的权力3、强制权:能够惩罚或建议惩罚的权力4、专长权:具有高度技术专业知识而具有的权力5、模范权:来自于个人魅力的权利9正式权力特点上级委任。正式权力来自于上级管理部门的委任。强制实施。正式权力的执行主要依靠组织的规章制度或组织共有行为来强制实施。正式权力是固有的,有着明确的边界限制。等级式。正式权力具有多级性,由各种不同层次的职权相互链接,形成完整的正式组织的权力体系。合法性。正式权力的设置与实施都合于理性规则。稳定性。10非正式权力特点来源于成员共同授予;权力的实施依靠组织压力以及其他非行政权力;不具有等级式的层级结构;权力由非理性和个人情感因素来维持。11正式权力与非正式权力的关系1、正式权力和非正式权力常常不可区分。2、韦伯的权威理论兼具正式权力和非正式权力。权力是迫使人们服从命令而无视人们反对,权威指人们在接受命令时出于自愿,没有权威的组织是无法实现组织目标的。3、非正式权力的来源主要是组织成员的认可,其影响因素主要是资历、技术能力、工作地位以及敏感的气质个性等。4、非正式权力能够对成员行为产生较强的约束力,导致行为的高度一致性,非正式权力常常用于协调组织成员完成组织目标。5、正式权力往往造成上下级对立、下级的消极应付等后果。12三、工作中的政治行为政治行为:在存在不确定性即选择方案不一致时,获取、开发和使用权力及其他资源以取得期望结果的行为。特点:不是组织正式角色要求,但又影响或试图影响组织中利害分配的活动。诱因:大多数用以决定有限资源分配的事实是模糊的、值得商榷的。组织中理性和政治行为都起作用,不会存在纯粹的理性模式和政治行为。13政治行为与理性方式的比较项目政治行为理性行为行为简介组织中各集团目标利益冲突,对选择方案信息掌握不够,决策过程没有条理,信息模糊不足组织行为目标明确,以逻辑判断选择方案,不是散漫偶然的行为规范各集团在目标和决策制定中你争我夺,其规范是讨价还价和纷争具有广泛可靠的信息系统、中央集权、最佳和统一的价值观、很少分歧行为目标追求自身利益面向组织效率适于的组织发扬民主、授权工人参与决策的组织在民主的组织中不起作用141、谋私利的观点为己谋利,不为组织所认可,包含欺骗欺诈行为,违犯规则的非法的政治行为。阴谋破坏、揭发、象征性抵抗行为。下层人士普遍认为政治是这种行为。实际中表现为个人追逐权力、满足自己的绩效评价等。组织政治行为产生的要素之一是互相争权,政治结构上层的位置少,具有强烈权力动机的人施展政治策略。15加剧政治行为的因素对最高领导客观衡量下级绩效的怀疑态度。工作流动性,经理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之前,常被提升或调离,很难显示出其工作深度,使经理人员感到有施展政治手腕的必要。最高领导晋升之快超过其才能,有些人信心不足,需要政治行为弥补管理绩效的不足。现代管理强调民主,委员会、会议和非正式组织成为许多人政治行为的场所。工作动机差的人靠政治行为回避责任,以较小付出得到较大利益。16升职和获取权力的策略靠工作表现赢得竞争。组织中工作的良好绩效、胜任能力是职业晋升的首要因素。利用工作流动性。换工作是达到高位的途径。协助上司取得成功。找一个推荐人。显示忠诚。上级面临危机时的下级支持破坏别人名誉或排挤。常见的升职竞争中的情景。172、自然的组织决策过程政治行为作为自然的组织决策过程,先决条件是不确定性和分岐。理性模式不能够使各方都感到最优,因此政治行为是组织中解决争议、分歧必不可少的手段。政治是解决组织中利益集团分岐的自然组织过程,是克服冲突和意见分岐的协商、讨价还价的过程。不确定性高时,政治行为是一种达成一致的机制。高层管理者比低层面临的不确定性还要高,所以必然采取更多的政治行为。18政治行为的领域组织结构变动。结构重组直接作用于权力和职权关系的核心,能够导致政治活动的突发。部门间协调。缺乏规则和先例,不确定性和冲突常见,政治活动有助于确定权威和责权界限。管理连续。包括聘用新的主管、提升和调动。当不确定度高,相互信任、协调、交流的网络重要时,对高层的政治意义大。高层比低层面临的不确定度高,必然要采取更多政治行为提拔自己人来加强网络联盟。资源分配。既能由理性方式又能以政治模式形成,与组织内在的不一致相联系。19管理者增强权力基础的策略介入高不确定性领域。权力一个来源是处理不确定性的能力,掌握难以被替代的经验和技能。创造依赖性。依赖性是另一来源,拥有其他部门需要的信息、材料、知识和技能,则具有权力优越性。来自依赖性的权力积累在解决分歧时有利。提供资源。战略应变。对组织及其环境分析可揭示战略应变是否合适。应变可能是没有替代物的事件、任务,也可能是一项同很多活动相互依赖的中心活动。介入这些关键领域,增强权力的机会。20管理者使用权力的政治策略建立联盟。同其他管理者对话,建立良好关系,共同志趣、相互信任和尊重、互利合作的基础。扩充网络。同已有网络外的管理者建立联系;使不同意见者改变观点,再作选择。控制决策前提。限制决策界限。选择和控制提供给其他管理者的信息。在会议上提出议题,甚至影响议题的讨论顺序。增强法定权和专长权。同顾问和内部专家合作。明确表述倾向,含蓄使用权力。213、限制政治行为泛滥形成一种开诚布公的组织气氛要提供客观的绩效衡量标准使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工作轮换也有助于减少政治行为以谋私利为主的政治行为被多数人认为是利少害多的,影响到士气,造成绩效低下,应当控制。22政治行为:管理生涯成功要领如果你是一个管理者,那么你应当注意下面一些事项。23审慎选择第一项职务(选一个有权力的部门)做好工作(必要条件)展现正确形象(与组织文化相符)了解权力结构(了解真正控制局面的人)获得对组织资源的控制(技术、财务、知识)保持可见度(适当宣传自己的成绩)不要在最初的职务上停留太久找个导师(权威人士)支持你的上司考虑发展(纵向、横向)24§5.2非正式沟通沟通是指信息在传送者和接收者之间交换的过程。沟通的效率与效果常常是评价一个组织系统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无论组织建立的正式信息沟通系统是多么精致,总会得到非正式信息沟通渠道的补充。25一、正式沟通系统是指经过精心谋划而建立的信息沟通渠道及媒介。包括:指定或指示经指挥链条向下传达,意见和建议经指挥链条向上汇报。由组织规则、制度所规定的供组织成员进行协商交流的场所,如定期召开的会议。特点:内容、程序固定;比较严肃,约束力强,有权威性,易于保密,沟通效果较好。缺点:沟通速度慢,失真可能性大。26正式沟通信息流向形态下行沟通:组织中依权力指挥链由上而下由一个水平向更低水平的沟通。阐明目标,下达指示;了解工作任务和其他任务关系;给下属提供资料、反馈工作绩效;增强责任心。便于协调各层次活动,形成“权力氛围”。上行沟通:由下而上的沟通。下级向上级报告工作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是上级了解下级情况、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职工参与。平行(横向)沟通:组织中同级之间、在纵向指挥链之间的沟通。沟通及时、正确,效率高,减少过滤失真。法约尔“跳板原则”。27正式沟通媒介口头联络:限于较小范围,在一个人和直接上下级人员之间。备忘录和信件文件流转:业务工作以文件处理为中心而展开,财务处理典型方式。记录和报告:信息格式一般是固定的。手册:将组织长期应用的惯例告诉成员,加强了决策集中化。28二、非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系统围绕组织成员间的社会关系建立起来,脱离组织机构的层级次序。常常以口头沟通形式为主,常表现为小道消息和越级报告。弥补正式沟通缺陷,如正式沟通中不能传递的个人信息内容;缓解由于管理层次差异而造成正式沟通中下级的紧张、压抑等不良情绪;反馈信息。弊端:非稳定性,谣传对于组织目标产生负面影响,宗派活动造成内耗。291、小道消息的传播机制也称传闻式沟通,小道消息的传播。缘于人们交往过程中的互相作用和影响。是人们要求交往沟通的天性的一种表现,是一种自然的正常活动。有研究表明,小道消息中一般而言有3/4以上信息是准确的,剩余的1/4的虚假造成整条信息的无法接受。30促成小道消息传播的因素令人激奋和不安全的事件事情关系到朋友或同事组织的最新信息组织成员接触紧密允许交流的工作条件从事要求他人提供信息的工作岗位擅于联络沟通的个人性格其他因素31小道消息的传播链单线型:一连串的人传至最后的接受者。闲聊型:流言传播式。由一个人主动传给其他人。随机型:因偶然的机会将信息随机传给一部分人,这些人又随机传给另一部分人。组串型:又称葡萄型,某人将信息有选择地传给有关人。32正确对待小道消息的传播优点:反馈雇员信息,有助正式指令变成员工语言,弥补管理人员与雇员沟通方面的失误;传播正式组织不愿或有意缄口的信息;快速扩散,机动灵活,传播比正式沟通更迅速;异乎寻常的渗透能力,突破组织界限。对谣传及时反应,控制有害影响。要点:(1)排除起因,以防扩散。(2)谣传起始辟谣,辟谣时力戒重复谣言。(3)用事实驳斥,当面质对,必要时笔录。(4)尽快处理谣言。(5)非正式组织领导者的合作和帮助。(6)倾听有用谣传,注意背后隐含意义。332、越级报告是一种普遍发生的非正式上行沟通机制,俗称“小报告”。实质是组织成员未按照正式上行沟通渠道,逐级向领导者表达意见,而是越过直属上级直接向更上层领
本文标题:第五章 非正式组织及其行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671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