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假设)1.会计主体2.持续经营3.会计分期4.货币计量1.会计主体1)会计主体的定义◆会计所服务的经济组织◆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A会计主体C会计主体B会计主体D会计主体2)确立会计主体前提的意义◆明确了核算的空间范围,解决了核算谁的经济业务的问题。◆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前提和全部会计核算原则建立的基础。1)持续经营的定义◆以会计主体持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2.持续经营2)确立持续经营前提的意义◆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是“会计分期”前提条件和实际成本原则和配比原则等建立的基础。3.会计分期1)会计分期的定义◆以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可以分期核算为前提,而不需要等到过程终止。◆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2)确立会计分期前提的意义◆可以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使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一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等会计核算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4.货币计量1)货币计量的定义◆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辅之以实物量、劳动量等计量单位)。◆采用币值稳定的货币为前提。2)确立货币计量前提的意义◆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能用以计量所有会计要素,也便于综合。◆使实际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等会计核算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二、会计记账基础1.2009年12月20日A公司销售给B公司一批货,价款共计100000元,货款于2010年1月20日收到。2009年2010年2.2009年12月20日A公司开出一张支票,用于支付下年度的房租共计20000元。销售发生时间货款收到时间2009年2010年款项支付时间费用承担时间二、会计记账基础会计记账基础权责发生制(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收付实现制(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以应收应付为标准确定本期的收入和费用,而不问款项的收付。以现金收付为标准确定本期的收入和费用,而不论其是否应归属本期。两种记账基础的区别对比项目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1、计量目的正确核算各期财务成果正确核算各期现金流量2、计量角度从权责角度强调发生期从现金角度强调收付期3、计量标准以应收、应付为标准以实收、实付为标准4、计量归属将发生期作为归属期将收付期作为归属期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可靠性2.相关性3.可理解性4.可比性5.实质重于形式6.重要性7.谨慎性8.及时性1、可靠性(客观性或真实性)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2、相关性(有用性)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3、可理解性(明晰性或清晰性)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4、可比性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进行纵向或横向的比较分析。具体包括下列要求:(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微观可比、纵向可比、企业内部可比)(2)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宏观可比、横向可比、企业外部可比)5、实质重于形式(实质性)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6、重要性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7、谨慎性(稳健性或保守主义原则)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8、及时性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第四节会计方法会计方法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考核会计预测会计决策把经济信息转换为会计信息的过程1、设置会计科目2、复式记账3、填制和审核凭证4、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7、编制会计报表记账过程会计核算方法间的关系图经济业务发生设置账户填制和审核凭证成本计算复式记账登记账薄财产清查①②⑤③④⑥④⑦最终环节编制会计报表第一章小结课后练习
本文标题:会计原则及计量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689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