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MR常见部位扫描技术基础
MR常见部位扫描技术基础——实习指导主要内容适应症与禁忌症检查前的准备工作检查流程基本参数介绍各部位的具体扫描方法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适应症:MRI适用于人体任何部位检查:包括颅脑、耳鼻咽喉、颈部、心肺、纵隔、乳腺、肝脾、胆道、肾及肾上腺、膀胱、前列腺、子宫、卵巢、四肢关节、脊柱脊髓、外周血管等,包括肿瘤性、感染性、结核性、寄生虫性、血管性、代谢性、中毒性、先天性、外伤性等疾病的诊断禁忌症禁忌症:MRI系统的强磁场和射频场有可能使心脏起博器失灵,也容易使各种体内金属性植入物移位,在激励电磁波作用下,体内的金属还会因为发热而造成伤害。因此MR检查具有绝对禁忌症及相对禁忌症(1)绝对禁忌症:指会导致被检者生命危险的情况,包括:1、装有心脏起博器者2、装有铁磁性或电子耳蜗者3、中枢神经系统的金属止血夹禁忌症(2)相对禁忌症:指有可能导致被检者生命危险或不同程度伤害的情况,通过解除金属器械后仍可进行检查的情况,以及对影像质量不利的情况。包括:1、体内有金属置入物,如心脏金属瓣膜、人工关节、固定钢板、止血夹、金属假牙、避孕环等2、带有呼吸机及心电监护设备的危重患者3、体内有胰岛素泵等神经刺激器患者4、妊娠三个月以内的早孕患者投射效应是指铁磁性物体靠近磁体时,因受磁场吸引而获得很快的速度向磁体方向飞行。可对病人和工作人员造成灾难性甚至致命性伤害。因此,应禁止将铁磁性氧气活塞、推车、担架、剪刀、镊子等非MRI兼容性急救设备、监护仪器、呼吸器以及钥匙、硬币、发夹、手机、手表等金属物体带入扫描室内★所以我们在检查开始前对MRI检查的安全性一定要引起重视。检查前必须详细询问,弄清楚是否在禁忌范围,以及禁止将金属物品带入扫描室,以确保患者的人身安全及图像的质量保证安全生产是第一位滴!检查流程检查流程检查前准备录入患者信息选择线圈摆位开始扫描结束扫描每一个步骤都要做完整!悟空,马虎不得!检查前准备1、认真核对MRI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申请医师核准确认2、确认病人没有禁忌症。并嘱病人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按要求准备。凡体内装有金属置入物(如心脏起博器、金属关节、固定钢板、钢针、电子耳蜗等)的患者,应严禁做此检查3、进入扫瞄室前嘱患者及陪同家属除去随身携带的任何金属物品(如手机、手表、刀具、硬币、钥匙、发卡、别针、磁卡、推床、轮椅等)并妥善保管,严禁将其带入检查室检查前准备4、给患者进述检查过程,消除恐惧心理,争取检查时的合作。告知患者所需检查时间、扫描时机器会发出较大噪声;嘱患者在扫描过程中不得随意运动;按检查部位要求训练患者呼吸、闭气或平静呼吸;告知患者若有不适,可通过配备的通讯工具与工作人员联系5、婴幼儿、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应给适量的镇静剂或麻醉药物(由麻醉师用药并陪同),提高检查成功率6、急危重患者,必须做MRI检查时,应由临床医师陪同观察,所有抢救器械、药品必须齐备在扫描室外就近录入患者信息录入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MRI检查号码(ID号)、检查部位、患者体重等信息姓名:XXX性别:M/F年龄:XXY住院号或门诊号:XXXXXXX体重:75KgID:XXXXXXX检查部位:颅脑(head)平扫+增强(特殊要求)选择线圈根据检查部位选用相应线圈颈部线圈头部线圈膝关节线圈腹部线圈摆位根据检查部位正确摆置患者体位根据检查部位及需要放置好呼吸门控或心电门控装置对好定位坐标线(激光指示灯所发射的红线)移床至扫描零点(按下归零键扫描床自动移至零点)开始扫描根据部位要求选择相应序列开始扫描例如:head(颅脑)平扫+增强1localizer(定位像)2t1_fl2d_tra_320(flash,T1WI,横轴位)3t2_tirm_dark-fluid_tra_320(反转回复序列,抑水,T2WI)contrast(增强扫描标记)增强前注射对比剂4t1_fl2d_tra_320(flash,T1WI,横轴位)5t1_fl2d_sag_320(flash,T1WI,矢状位)6t1_fl2d_cor_320(flash,T1WI,冠状位)结束扫描确认达到相应的检查要求后,结束扫描扫描结束前再次将申请单仔细阅读,扫描图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要能够充分满足临床诊断及为临床医生提供所需要了解的信息方能确认扫描结束,否则扫描不能结束。应继续增加相应的扫描技术及修改扫描方案来达到检查要求成像基本参数磁共振常用扫描参数(parameter)重复时间(TR):脉冲序列的一个周期所需要的时间。单激发序列TR=无穷大。TR延长SNR提高,层数越多,T2权重增加,T1权重减少,检查时间延长回波时间(TE):RF与产生回波之间的时间间隔。TE延长,SNR降低,T2权重增加,反之亦然反转时间(TI):IR序列中,180°反转脉冲与90°激励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TR≈(3-4)TI,例如:TI=1800;TR=6000,T2-Flair序列翻转角(FA):RF激发下质子磁化矢量发生偏离的角度信号激励次数(NEX):又称信号采集次数,是指每一个相位编码步级采集信号的重复次数。NEX与SNR成根号倍关系。与TA成正比磁共振常用扫描参数(parameter)回波链长度(ETL):每个TR时间内用不同的相位编码来采样的回波数,是快速成像序列的专用参数视野(FOV):指图像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距离确定的矩形,FOV增大SNR增加,分辨率降低。FOV减小SNR减小,分辨率增加,图像易发生卷积图像采集矩阵(Matrix):代表沿频率编码和相位编码方向采集的像素数目。例如:256×192;384×256(频率编码次数×相位编码次数)接收带宽:指接收信号的频率范围,即读出梯度采样频率的范围常见伪影及处理方法伪影分类:包括装备伪影,运动伪影,金属异物伪影装备伪影:是指机器设备系统本身产生的伪影,包括:化学位移伪影,卷褶伪影,截断伪影,部分容积效应,层间干扰,磁敏感伪影化学位移伪影:改变频率编码方向为常用方法,施加脂肪抑制技术卷褶伪影:被检查部位超出了FOV,超出部分发生影像位移或卷积到图像另一端,常用消除方法为:增大FOV,切换编码方向,相位编码方向过采样(抗卷积),施加饱和带等部分容积效应:层厚较厚时或病变较小时出现的伪影,可以通过减小层厚,或多方位定位来消除影响常见伪影及处理方法层间干扰:也叫层间污染,是指采集信号时采集层面附近的层面质子也会受到激发,会对采集层面的信号产生影响。对策为:设置层间距或采用间隔采集方式或三维采集技术磁敏感伪影:梯度回波序列更容易产生磁化率伪影,消除方法是做好匀场,使用SE序列代替等运动伪影:指人体生理性运动和自主性运动所产生的伪影,常见的消除方法是生理门控(包括心电门控,呼吸门控,脉搏门控等),切换相位编码方向,屏气等金属异物伪影:指抗磁性物质及铁磁性物质破坏磁场均匀性导致图像的变形。消除这类伪影首先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在受检者进入磁场前要认真检查,杜绝将金属异物带入磁体间常见部位扫描技术主要部位:头、颈部(Head+Neck)包括:颅脑(head)、垂体(pituitary)、鼻咽颅底(np&bc)、颈部(neck)腹、盆部(Abodomen+Pelvis)包括:肝脏(liver)、腹膜后(abd)、MRCP、盆腔、直肠(clon)脊柱(Spine)包括:颈椎C-spine、胸椎T-spine、腰椎L-spine四肢(Extremity)包括:手(hand)、上肢、肩关节(shoulder)、股骨(hip)、膝关节(knee)头颈部扫描技术(一)颅脑(head)体位: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头先进并置于颅脑正交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双手双脚避免交叉形成环路。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成像中心: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头颈部扫描技术1.扫描方法: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状、矢状、横轴状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如图1所示成像范围:从听眦线至颅顶(如图1)图1.横断位定位:实白线,平行于胼胝体膝部和压部下缘的连线,枕骨大孔至顶骨;冠状位定位:点白线,平行于脑干,额骨至枕骨;矢状位定位:虚白线,平行于大脑中线,一侧颞骨到另一侧颞骨。头颈部扫描技术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常规作横断面(tra)T1WI或T1-FLAIR、T2WI、T2-FLAIR,矢状面(sag)或冠状面(cor)T1WI2.增强扫描快速手推注射法或MRI注射器注射方法:对比剂Gd-DTPA用量为0.1mmol/kg(或0.2ml/kg),手推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或注射器:流速2.0ml/s,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IWI程序相同。注意事项:任何扫描方位上只要出现T1WI高信号病变时,必须在相同位置做T1WI脂肪抑制扫描,以鉴别病变含脂肪或是出血,并且该方位在增强扫描时也要加脂肪抑制。在怀疑脑膜病变或肿瘤位于颅底等部位时,应至少在一个方向的增强扫描时使用脂肪抑制技术。对于病情不允许使用镇静剂或基础麻醉的患者,可以采用快速扫描序列(HASTE、BLADE)头颈部扫描技术(二)鼻咽&颅底(np&bc)(1)体位设计: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头先进并置于头颈联合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双手双脚避免交叉形成环路。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成像中心:鼻尖部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头颈部扫描技术(3)扫描方法。l)首先扫定位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如图2所示。图2.横断位定位:白实线;冠状位定位:白点线头颈部扫描技术2)成像范围:扫描范围包括垂体平面至舌骨水平,前后覆盖整个鼻咽部3)成像序列:采用常规SE序列或快速序列,作横断面T1WI、T2WIT2WI加脂肪抑制,冠状面扫描T2WI加脂肪抑制技术。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MR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成像序列2.增强扫描快速手推注射法或MRI注射器注射方法:对比剂Gd-DTPA用量为0.1mmol/kg(或0.2ml/kg),手推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或注射器:流速2.0ml/s,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加脂肪抑制头颈部扫描技术(三)垂体(pituitary)(1)体位设计:头部相控阵线圈;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头先进并置于头部正交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双手双脚避免交叉形成环路。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成像中心: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头颈部扫描技术(3)扫描方法。1)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书描方法和扫描范围。如图3所示。2)成像范围:从前床突至后床突。图3冠状位定位:白色实线,垂直于垂体窝底,蝶鞍前缘至蝶鞍后缘;矢状位定位:白线点线,平行于大脑纵裂,一侧海绵窦至另一侧海绵窦;横断位定位:白色虚线,包括整个病变。头颈部扫描技术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常规做矢状面T1WI,冠状面T1WI、T2WI薄层加脂肪抑制,也可加做横断面。必要时可根据病情加扫MRS序列以供鉴别诊断。(二)增强扫描(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对比剂Gd-DTPA用量为0.2ml/kg,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矢状面T1WI,冠状面T1WI加脂肪抑
本文标题:MR常见部位扫描技术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742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