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jbs14典型油藏试井分析方法(双重+垂直裂缝+水平井)
第三章油藏动态监测原理与方法典型油藏试井分析方法(3)双重介质油藏的常规试井分析一、双重孔隙介质油藏的有关概念双重介质油藏是存在天然裂缝的油藏,这种油藏在实际分析中,常视为由两种孔隙介质组成,即基质岩块介质和裂缝介质,且两种介质均匀分布,油藏中任何一个体积单元都存在着这两个系统。由于两种孔隙介质具有不同的储油性,因此当油井生产时压力波的扩散和地下流体的渗流规律将与均质油藏完全不同。在双重介质中的任何一点应同时引进两个压力(即裂缝中的压力和基质岩块中的压力)参数,同时也将存在两个渗流场。另外由于两种孔隙介质中的压力分布不同,在基岩和裂缝介质之间将产生流体交换,这种现象称之为介质间的窜流(Crossflow)。fpmp窜流:拟稳态窜流假设基岩系统压力处处相等,即不考虑基岩内部的流体流动,窜流只与两个系统的压力有关。大多数窜流属于拟稳态窜流。不稳态窜流假设基岩系统压力处处不相等,即考虑基岩内部的流体流动。一般情况下窜流在早期属于不稳态窜流。双重介质油藏的常规试井分析1.双重孔隙介质模型由于裂缝系统的渗透率比基岩系统的渗透率大得多,认为原地下流体由基质岩块到裂缝系统,然后由裂缝系统流到井筒,忽略由基质岩块系统直接流入井筒(如图3-27)所示,即:基岩系统裂缝系统井筒双重介质油藏的常规试井分析2.双重介质中流体的流动形态第一阶段:油井一开始生产,由于裂缝系统的渗透率大于基岩系统的渗透率,裂缝系统中的原油将首先流入油井,而基质岩块系统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此时的井底压力只反映裂缝系统的特征,裂缝系统的流动阶段。第二阶段:当油井生产一段时间后,由于裂缝系统中流体减少,裂缝压力下降,致使基质岩块和裂缝系统之间形成了压差,基岩内流体开始流向裂缝,这一阶段的压力特征将反应基岩和裂缝之间的窜流性质,称之为过渡段或窜流阶段。双重介质油藏的常规试井分析第三阶段:随着基质岩块系统中的流体不断流入裂缝,基质岩块的压力将不断降低,此时既有流体从基质岩块系统中流到裂缝系统,又有流体从裂缝系统流入井筒,两者同时进行,达到一个动平衡,即所谓的第三流动阶段,此时井底压力反映的是整个系统的特征,这一特征与单孔隙介质的特征相同。双重介质油藏的常规试井分析二、双重介质油藏常规试井分析方法设水平等厚无限大双孔介质地层中心一口井,以定产量q生产,由于,故可假设,基质和裂缝之间的窜流为拟稳态,窜流量由下式确定:mfkk0mkqfmppq0(3-53)—流体的密度;—流体的粘度;—形状因子。0双重介质油藏的常规试井分析双重介质渗流的数学模型为:iffrfimffmfffmfffptphkBqrprprprptppptppprprrpk,8.1720,0,6.36.310mm22-双重介质油藏的常规试井分析Warren-Roots对上面的双重介质模型进行研究,给出了井底压力的近似解析解为:809.0ln6.3452taEiatEirthkBqptpwfiwf(3-54)mmffffCCCfffCmmmCmffk1afmwkkr2xEi2wr—幂积分函数。式中:双重介质油藏的常规试井分析弹性储容比:裂缝系统的弹性储容量占整个系统弹性储容量的百分数。窜流系数:表示基岩向裂缝系统中的窜流难易程度的大小fmwkkr2双重介质油藏的常规试井分析对于压力恢复测试,利用叠加原理则有:taEitaEirtttaEittaEirtthkBqtppwppwpfwfi22lnln6.345双重介质油藏的常规试井分析tttppwflg~初始直线段,反映了裂缝介质系统的均质特性。第二条直线段反映整个裂缝和基岩作为一个均之系统的流动双重介质油藏的常规试井分析比较式(3-58)和式(3-59),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hkBqmmmf32110121.2mqBhkf310121.2mDp3.2exp9077.0lg151.121wmftfhrCkmps双重介质油藏的常规试井分析垂直裂缝油藏试井分析方法水力压裂技术自1947年在美国堪萨斯州实验成功至今近半个世纪了,作为油井的主要增产措施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石油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对提高位于伤害地层或低渗透地层中生产井的产量来说,水力压裂是一项应用广泛的技术。由于这一原因,已经投入了大量的工作直接研究如何优化压裂施工工艺、确定裂缝井的流动状态、分析压力测试资料、设计裂缝几何特征以及选择压裂方案参数。水力压裂过程是通过对目的储层泵注高粘度前置液,以高压形成裂缝并延展,而后泵注混有支撑剂的携砂液,携砂液可继续延展裂缝,同时携带支撑剂深入裂缝,然后使压裂液破胶降解为低粘度流体流向井底反排而出,在地层中留下一条高导流能力的通道,以利于油气从远井地层流向井底。裂缝一般垂直于最小主应力方向裂开,沿最大主应力方向沿展,裂缝一般在井的两边形成对称的两翼,大体在垂直平面内延伸。水力压裂能够增产增注的渗流力学机理是将这种原来普通完善直井的流体径向渗流模式改变为线性渗流模式,径向流模式的特点是流线向井高度聚集中,其井底渗流阻力大,而线性流的特点是流线平行于裂缝壁面,其渗流阻力相对小得多。垂直裂缝在开发过程中改变近井筒地带流体的渗流方式、增加泄油面积、提高驱油效率,最终影响油井单井产量和采收率。水力压裂裂缝有水平裂缝和垂直裂缝之分,通常情况下,除非地层较浅(一般小于800米),水力压裂一般形成垂直裂缝。对垂直裂缝井进行研究,曾做出各式各样的理论模型,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由于采取水力压裂措施而形成的高导流能力垂直裂缝井;地层中原生的、形成均匀流量的垂直裂缝井;在水力压裂时,加砂充填且粒度比适当而形成的低导流能力垂直裂缝井。垂直裂缝油藏试井分析方法高导流能力裂缝(high-conductivityverticalfractures)通常近似为无限导流裂缝,高导流能力裂缝渗流的特点是裂缝的导流能力较大,(一般无因次导流能力CFD300),沿裂缝渗流的特点是当地层流体进入裂缝,压力损失可以忽略。均匀流量裂缝(uniformfluxverticalfractures)是指流入裂缝面上的各部分的流体每单位面积均相等,但是沿裂缝有微小压力的分布。高导流能力裂缝常用均匀流量方法处理。对于均匀流量垂直裂缝,只能表明是高导流能力裂缝,但不是无限导流能力垂直裂缝,因此,许多现场的数据,应用均匀流量垂直裂缝模型要比无限导流能力垂直裂缝模型要好的多。低导流能力裂缝(low-conductivityverticalfractures)一般指无因次导流能力(CFD300),沿裂缝渗流的特点是当地层流体进入裂缝,压力损失不能忽略,因此常称有限导流垂直裂缝。垂直裂缝油藏试井分析方法(一)垂直裂缝井试井分析基本数学模型自存在垂直裂缝井以来,人们用以分析垂直裂缝井的理论模型主要有六种:点源解模型(PointSourceFlowModel),有效井径模型(EfficiencyWellRadiiFlowModel),单线性流无限导流模型(LinearFlowFinite-ConductivityModel),双线性流有限导流模型(BilinearInfinite-ConductivityFlowModel),三线性流无限导流模型(TrilinearLinearFinite-ConductivityFlowModel),椭圆流动模型(EllipticalFlowModel)。这些模型的发展是逐步由简单向复杂发展的,由线性化逐步发展为非线性化。垂直裂缝油藏试井分析方法图1点源解流动示意图垂直裂缝油藏试井分析方法图2有效井径示意图垂直裂缝油藏试井分析方法图3单线性流示意图垂直裂缝油藏试井分析方法图4双线性流示意图垂直裂缝油藏试井分析方法图5三线性流示意图垂直裂缝油藏试井分析方法图6椭圆流示意图垂直裂缝油藏试井分析方法图6椭圆流示意图1E-31E-21E-11E+01E+11E+21E+31E+41E+51E-61E-41E-21E+01E+21E+41E+61E+8tDPD,dPD/Ln(tD)双、三线性流垂直裂缝井无量纲压力及压力导数对比双线性流动压力与压力导数CFD=10.0α=0.02三线性流动压力与压力导数Cinco_Ley模型压力与压力导数垂直裂缝油藏试井分析方法1E-21E-11E+01E+11E+21E-51E-41E-31E-21E-11E+01E+11E+21E+31E+41E+5tDPD,dPD/Ln(tD)均质油藏中垂直裂缝井椭圆渗流无量纲压力及压力导数FCD=0.1=1.0=10.0=100.0=300.0=500.0垂直裂缝油藏试井分析方法1E-31E-21E-11E+01E+11E+21E-71E-51E-31E-11E+11E+31E+51E+7tDPD,dPD/Ln(tD)FCD=0.1=1.0=10.0=100.0=300.0=500.0双孔油藏中垂直裂缝井椭圆渗流无量纲压力及压力导数λ=0.0001ω=0.01垂直裂缝油藏试井分析方法1E-21E-11E+01E+11E-51E-31E-11E+11E+31E+5tDPD,dPD/Ln(tD)双孔油藏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井筒储存影响无量纲压力及压力导数CDf=0.001=0.01=0.1=1.0=10λ=0.01ω=0.01S=1.0CFD=20垂直裂缝油藏试井分析方法2、垂直裂缝井试井分析流动期分析当一口井带有垂直裂缝时,可能出现几个典型的流动期,由各流动期得到的简化解式是垂直裂缝井常规试井分析的基础。垂直裂缝油藏试井分析方法一、井筒存储为主的流动停泵是在地面关井,此时井筒内含有可压缩液体,停泵对井筒存储效应会引起明显的反应,井筒存储效应的持续时间,主要取决于从地面到储层的井筒体积和井筒内的流体的压缩性,因此,为了建立压力,井底关井可明显减少井效应。可用压力和压力导数的双对数坐标图上的单位斜率表征井筒存储为主的流动,系统为正表皮系数和恒定井筒存储的压力和压力对数反应一条单位斜率直线。系统中可能存在非理想的情况,这种系统不能用一个恒定值表征井筒存储。这种情况在油气同时生产的井中是常见的,在这种情况下,动量、密度和热效应都会影响井筒内的液位变化,井筒存储效应变化称为井筒相态重新分效应(Fair,1981)。垂直裂缝油藏试井分析方法二、裂缝线性流裂缝自身的流体存储可控制有限导流垂直裂缝的初始压力不稳定特性,在具有很小井筒储存效应的情况下,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稳定流量降低主要是由于流体在裂缝内的扩散而引起的。这个线性流的范围可用压力变化Δp相对于时间变化Δt的双对数绘图一半的斜率来表征。裂缝存储线性流的时间很短,很难进行这种不稳定特性的分析,在不能忽略井筒存储效应的情况下,通常曲解或掩盖了裂缝存储线性流特性。垂直裂缝油藏试井分析方法三、双线性流由于系统中同时存在两个线性流结构,且裂缝端部效应不影响井的不稳定特性时,可能在有限垂直裂缝内出现双线性流,在储层内的这种流动主要是可压缩流体对裂缝平面的线性流,在主要是可压缩流体线性流情况下,流体一旦通过裂缝表面进入裂缝,则经缝底流向井筒,这个裂缝流动范围由裂缝导流能力决定,在双线性流期间确定导流能力最为合适。垂直裂缝油藏试井分析方法四、地层线性流对无量纲裂缝导流能力超过80的有限导流裂缝,由于裂缝导流能力足够高,可能会出现第二种线性流,在这种情况下,井的压力不稳定特性由垂直于裂缝平面的储层可压缩线性流所决定,这种流动范围通常称作地层线性流。垂直裂缝油藏试井分析方法五、拟径向流在出现边界效应以前,所有垂直裂缝井的后期都可
本文标题:jbs14典型油藏试井分析方法(双重+垂直裂缝+水平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755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