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核舟记》导学案及答案
第1页共6页核舟记一、目标导学1.学习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以空间位置和物、人的主次为说明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的方法。2.按空间顺序依次介绍事物的方法。3.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精品的“奇巧”、雕刻技艺的精湛、成就的卓越。作者、作品常识,熟练的诵读课文;二、自主预学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给加点的字注音。洢.()器皿.()罔.()贻.()八分有.奇()轩.()箬.()糁.()髯.()衣褶.()袒.()诎.()(2)文献常识积累。《核舟记》是由代作家撰写的一篇文章,由同时代学者编选到《虞初新志》,《核舟记》生动的描述了一件精巧绝伦的微雕工艺品。该文属介绍具体事物的。2.二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下列字词。(1)重要词语解释:明有奇巧..人()罔不..因势象形()石青糁.之()其两膝相比.者()钩画了了..()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3)通假字:长约八分有奇()左手倚一衡木()诎右臂支船()虞山王毅叔远甫刻()(4)古今异义词:古义:古义:可许今义:今义:古义:古义:尝比今义:今义:(5)一词多义为:为宫室、器皿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中轩敞者为舱通计一舟,为人五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文曰‘初平山人’奇:明有奇巧人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明有奇巧人为字共三十有四”。端:东坡右手执卷端其人视端容寂”。3.三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课本中注明你的疑问:疑问摘要:第2页共6页三、互动探究(一)交流讨论“自主预习”部分的内容。(二)在预习的基础上朗读课文,注意语音正确,节奏分明,感情充沛。注意以下句子的正确读法(用“/”划分朗读的节奏):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虞山王毅叔远甫/刻(三)再读课文,疏通全文,初步探讨。1.从本文开头结尾的两节文字可以看出,说明的对象是什么?要说明核舟的什么特征?2.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一二三(四)深入探究,合作展示。1.本文介绍核舟的哪些部位?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为什么这样安排?2.雕刻家是怎样表现奇巧、灵怪的?(五)揣摩语言,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1)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2)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3)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4)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示范分析(2)句:写出了佛印和尚的外貌和洒脱不群的神态,放浪形骸、超脱尘世之情呼之欲出,让人感到他在望着天空和两岸的山色,沉醉在清风明月中。请选例评点:(六)拓展延伸。本文介绍王叔远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艺时,篇幅虽短却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得淋漓尽致,令人惊叹,这对于我们写作有何启示?第3页共6页(七)总结全文。课文通过介绍王叔远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艺,反映了。篇幅虽短,却说明顺序合理,就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得淋漓有致,确实令人惊叹。请问,这要靠什么?一方面靠;另一方面靠。四、课堂练习(一)同步反馈训练。1.下面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东坡右手执卷(juàn)端天启壬(rén)戌秋日若啸(xiào)呼状石青糁(sǎn)之B.中峨冠(guān)而多髯(rán)者为东坡明有奇(qí)巧人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jī)各隐卷底衣褶(zhě)中C.为(wéi)宫室、器皿、人珠可历历数(shǔ)也钩画了了(liǎoliǎo)神情与苏、黄不属(shǔ)D.矫(jiāo)首昂视居右者椎髻(jì)仰面佛印绝类弥勒(lè)舟尾横卧一楫(jí)2.对加点的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罔不因.势象形(根据)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还)其两膝相比.者(比较)尝.贻余核舟一(曾经)B.高可二黍许.(上下)能以.径寸之木(用)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挑选)神情与苏、黄不属.(属于)C.为.宫室、器皿、人物(雕刻)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高)中轩敞者为.舱(做)卧右膝,诎.右臂支船(弯曲)D.明有奇.巧人(奇特)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左手倚一衡.木(横)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缓缓地)3.解释下列句中“之”字的含义能以径寸之木()箬篷覆之()闭之()石青糁之()左臂挂念珠倚之()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4.翻译下列句子(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5)苏、黄共阅一手卷。(6)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第4页共6页(7)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二)课内阅读。船头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1.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2.苏东坡的外貌有什么特征?3.这段文字的结构是()A.总——分——总B.分——总C.总——分4.使用了打比方说明方法是()A.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B.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C.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D.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五、拓展阅读东坡画扇(宋)何莲先生职临钱塘江日①,有陈诉②负③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④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以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⑤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⑥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⑦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逾⑧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⑨。【注释】①先生职临钱塘江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②陈诉:状告。③负:这里是拖欠的意思。④某:我。⑤姑:暂且。⑥发市:开张。⑦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判案用的笔。⑧逾:走出。⑨逋(bū):拖欠。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某家以制扇为业.()(2)适.父死()(3)至懊恨不胜而去.()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A.公呼至询之(指代制扇者)B.非故负之也(故意)C.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其中)D.即以付之曰(把)3.借助文后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4.从文中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六、课后作业完成导学案“拓展阅读”中的练习。第5页共6页核舟记答案1、给加点的字注音。洢(yī)器皿(mǐn)罔(wǎng)贻(yí)八分有奇(jī)轩(xuān)箬(ruò)糁(sǎn)髯(rán)衣褶(zhě)袒(tǎn)诎(qū)2、重要词语解释:明有奇巧人(特别手巧)罔不因势象形(无不)石青糁之(涂)其两膝相比者(靠近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珠可历历数也(清清楚楚如“历历在目”)其船背稍夷(平“化险为夷”的“夷”为“平安”)钩画了了(清清楚楚今有“清晰明了”)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挑选)4、古今异义词:可古义:大约许古义:左右今义:许可、可能今义:表许可尝古义:曾经比古义:竟然,还今义:尝试、品尝今义:曾经5.一词多义为:①制,做。“为宫室、器皿”,“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②是。“中轩敞者为舱”,“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有。“通计一舟,为人五”。木:①木头,木材。“能以径寸之木”。②树。“以至鸟兽、木石”。曰:①叫做。“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②是。“文曰‘初平山人’”。奇:①奇异。“明有奇巧人”。②jī,零数,余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①动词,表存在。“明有奇巧人”,“炉上有壶”。②yòu,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八分有奇”,“为字共三十有四”。端:①开头一边。“东坡右手执卷端”。②直,正。“其人视端容寂”。(二)《核舟记》是由明代作家魏学洢撰写的一篇文章,由同时代学者张潮编选到《虞初新志》,《核舟记》生动的描述了一件精巧绝伦的微雕工艺品。该文属介绍具体事物的说明文。(三)1、核舟奇巧(灵怪)2、一、(1)概述王叔远的精湛的技艺,点出核舟主题(总说)技艺:奇巧、罔不因势象形主题:大苏泛赤壁二、(2--5)具体介绍核舟及舟上的全部情形(分说)三、(6)在总述核舟概貌的基础上赞美,点名中心(总说)(五)、1、由主到次,以空间方位为序。按船的中部、船头、船尾、船背的顺序描述“核舟”上的景物,先写船中间的船舱部分,叙述它的窗子数量、位置,特别点明右窗扇上刻的是苏轼的《后赤壁赋》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两句,左窗扇刻的是《前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两句,和第一段末句的“大苏泛赤壁”相照应,突出了雕刻品的主题。2、对比:核舟之小——容量之大(雕刻人、物之多)、刀法精细;气韵生动。.【核舟大小:(一尺10寸,一寸10分)比较“二黍许”即二市分多点,约合0.9厘米光景;八分即八市分,约折合长度2.667厘米,奇即有零,八分有奇长度约合3厘米。】第6页共6页(七)总结全文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一方面靠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靠具体的描绘和生动的说明。这无疑给我们以很多启示。(一)同步反馈训练1D2D.3的它(指船舱)它(指船窗)它(指窗上刻的字)它(指左膝)它(指核舟)(二)课内阅读1.介绍船头部分,着力描写苏轼、黄鲁直和佛印三位游览者的神情,表现雕刻家高超的技艺。2.峨冠而多髯。3.C4.C四、拓展阅读1.(1)职业(2)适逢(恰逢、正赶上)(3)离开2.C3.暂且拿些你所制作的扇子来,我会替你开张起来的。4.父亲去世或“适父死”;扇子卖不出去或“所制不售”;在扇子上写字作画或“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课文译文明朝有个技艺奇妙精巧的人名叫做王叔远。(他)能用一寸长的木头,雕刻宫殿房屋、器具、人物物品,甚至飞禽走兽、树木山石,全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艘用桃核雕刻的船,刻的应当是苏轼坐船游览赤壁。船从头到尾长约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颗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起并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遮盖着它。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有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有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凉的秋风缓缓地吹来,江面上没有泛起波纹。”,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在他的右边,黄庭坚在他的左边。苏东坡、黄庭坚一起看一幅画卷。苏东坡用右手拿着书画卷的右端,用左手抚摸鲁直的脊背。鲁直左手拿着横幅的左端,右手指着书画卷,好像在说什么话。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转身子,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书画卷下面的衣褶里面。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开胸襟,抬头仰望,神态表情和苏东坡、黄庭坚不相类似。佛印平放着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并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船夫。在右边的人扎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脚趾,好像在大声呼叫的样子。在左边的船夫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摸着炉子,炉子上面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船的顶部较平,就在它的上面刻上了姓名,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细小得像蚊子脚,一勾一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一枚篆字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总计一条船上,刻有五个人;刻有八扇窗户;刻有箬竹叶做的船篷、船桨、炉子、茶壶、书画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有文字共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了一个又长又窄的桃核刻成的。啊,技艺也真是神奇啊!
本文标题:《核舟记》导学案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764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