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第12章 国际金融政策内外均衡
第十三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一、宏观经济政策搭配•••前面讨论的国际收支理论都是以国际收支的平衡为出发点,而没有讨论国内平衡问题。事实上,在国内平衡与国际平衡的选择中,许多国家都是以国内平衡为首要选择。在某些时候,一些国家为了达到国内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的目标,不惜牺牲国际收支的平衡。因此,在不同政策配合下,一国内外平衡目标是否能够实现便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一)宏观经济四大目标•从封闭经济进入开放经济的分析框架,在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扩大的同时,可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焦点在于推动市场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恢复均衡的状态,以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四大目标,以此来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但是由于经济的开放性,政策目标之间的冲突使得政府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时,常常面临难于相互协调的处境。如经济增长和价格稳定之间、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之间通常存在冲突。这就会出现实现某一个目标的同时使得另外一个目标更加恶化。(二)内外均衡的冲突--米德冲突•内部均衡: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三大宏观经济目标。外部均衡:国际收支平衡。•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J.Meade)于1951年在《国际收支》一书中最早提出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均衡冲突的问题。•他指出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只能用影响总需求的政策来条件内外平衡,因为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机制下完全失效。这样在开放经济运行的条件下便会出现内外不能兼顾的情形发生。我们把这种经济状态成为米德冲突。内部经济状态外部经济状态1经济衰退/失业国际收支逆差2经济衰退/失业国际收支顺差3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逆差4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顺差•在情形2、情形3下,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的财政政策调节的方向一致。•在情形2下,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来调节,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大了国内的总需求,推动经济增长与就业。同时总需求的增加导致进口需求的上升从而减少国际收支的顺差,有利于国际收支的平衡。•在情形3下,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抑制国内的通货膨胀,同时总需求的减少有利于改善国际的逆差。•而在情形1、情形4下,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调节将导致财政政策调节的方向相反,而产生冲突。•在情形1下,为了达成国内平衡目标而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将带来国际收支逆差扩大的结果。反之亦然。•在情形4下,为了达成国内平衡目标而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将带来国际收支顺差的扩大,加大了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可见在米德的分析中,内外均衡冲突一般是指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失业、国际收支逆差和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顺差这两种特定的内外经济状况组合。但是这部意味著浮动汇率制度下就不存在内外均衡冲突的问题。国内通胀收支顺差提高利率国内外利差扩大资金流入升值预期顺差恶化(三)内外均衡冲突政策调节的基本原理•1、丁伯根准则•丁伯根认为一国政府要实现一个经济目标需要至少一个有效的政策工具,要实现N个独立的经济目标,至少需要使用N个独立有效的政策工具。显然在丁伯根准则下,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单一的财政政策无法协调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两个独立的目标。•丁伯根法则的含义: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只运用支出增减政策(财政、货币政策)通过调节国内总需求总量的途径来同时实现内外均衡两个目标是不够的,必须寻找新的政策来进行搭配。•2、蒙代尔的“有效市场分类原则”•政策指派原则:每一工具的决策者不同,对目标的影响力不同。如财政政策的实施者是国家财政部,货币政策的实施者是国家货币当局。财政政策对国内均衡影响力显著:如税收、转移支付、公债等直接影响国内的总需求水平。货币政策对外部均衡影响力比较显著,如公开市场操作,直接影响外汇供给。•每一目标应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相对最大的影响力和相对优势的工具。蒙代尔认为应该把货币政策指派给外部均衡,而财政政策指派给用来实现内部均衡。(四)政策搭配•(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蒙代尔模型•适用范围:固定汇率制度•(2)支出变更型政策与支出转换型政策的搭配—斯旺模型•适用范围:浮动汇率制度蒙代尔的政策搭配•在固定汇率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和国内经济有不同的影响,因此,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看作是两种独立的政策工具,可用来实现两个经济目标。•因为财政政策对国内经济影响较大,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影响较大,所以应将财政政策指派给内部均衡目标,将货币政策指派给外部均衡目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内部均衡IB外部均衡EBIIIIIIIVA点收支均衡B点收支逆差C点充分就业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内部均衡IB外部均衡EBIIIIIIIV收支逆差/通货膨胀收支逆差/失业收支顺差/失业收支顺差/通货膨胀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内部均衡IB外部均衡EBIIIIIIIVA蒙代尔政策搭配图表内部不平衡状况外部不平衡状况政策搭配I高失业率国际收支逆差宽松的财政政策,紧缩的货币政策II高通涨率国际收支逆差紧缩的财政政策,紧缩的货币政策III高通涨率国际收支顺差紧缩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IV高失业率国际收支顺差宽松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支出增减与支出转移政策搭配--斯旺模型•1955年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斯旺(TrevorSwan)在阐述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著名的斯旺曲线。其中e为直接标价法的名义汇率,e上升意味着实际汇率贬值,可以由名义汇率贬值、国内价格水平下降,或国外价格水平上升造成。e同时也是衡量国际竞争能力的指标,上升意味着国际竞争能力增强,将改善国际收支经常帐户。•图中横轴为国内经济的总支出水平,以A表示,也可称为总吸收。总吸收的增加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但有两种后果,一方面可以解决失业,另一方面可以造成通货膨胀。•EB曲线为外部均衡曲线,表示所有能够使国际收支经常帐户保持平衡的实际汇率R和国内支出水平A的组合点。•EB曲线斜率为正,因为当实际汇率贬值(国际竞争能力提高)时,国际收支善状况出现顺差,为维持平衡,国内吸收水平也必须相应提高,以便增加进口。所有EB曲线以下的点,均为经常帐户逆差,即在现有的国内吸收水平,相应的实际汇率水平不足以保持经常帐户的平衡。所有EB曲线以上的点均为经常帐户顺差,即相应的实际汇率水平已经超过了保持经常帐户平衡需要的水平。EAEB扩大开支,进口增加,收支逆差通过货币贬值,增加出口顺差区逆差区•IB曲线为内部平衡曲线,即能够维持国内充分就业的所有实际汇率和国内吸收水平的组合。•IB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因为如果实际汇率下降或升值,导致进口增加出口减少,于是要维持充分就业就必须增加国内支出水平。所有IB曲线以上的点均为经济中出现通货膨胀的点,即在现有的国际竞争力或实际汇率水平,国内总支出水平已经超过了创造充分就业所需要的水平,而导致了国内通货膨胀。所有IB曲线以下的点均为经济中存在通货紧缩或失业的点,即总支出水平不足以形成充分就业。IBAE货币升值,出口减少,失业增加通过扩大开支,刺激经济复苏,增加就业通胀区失业区汇率支出内部均衡IB外部均衡EBIIIIIIIV收支顺差/通货膨胀收支顺差/失业收支逆差/失业收支逆差/通货膨胀斯旺政策搭配图表内部不平衡状况外部不平衡状况支出转换支出增减I高失业率国际收支顺差货币升值增加支出II高通涨率国际收支顺差货币升值减少支出III高通涨率国际收支逆差货币贬值减少支出IV高失业率国际收支逆差货币贬值支出增加二、汇率制度与宏观经济政策•蒙代尔与弗莱明进一步扩展了米德对外开放经济条件下不同政策效应的分析,说明了资本是否自由流动以及不同的汇率制度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因而被称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目的是要证明固定汇率制度下的“米德冲突”可以得到解决。•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本结论是: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下对刺激经济毫无效果,在浮动汇率下则效果显著;财政政策在固定汇率下对刺激机经济效果显著,在浮动汇率下则效果甚微或毫无效果。(一)、MF模型•1、假设:•总供给具有完全弹性,无论总需求如何变动,价格水平不变,表明经济中存在闲置资源。•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国内外资产具有完全替代性,本国利率(经过风险调整)是外生的,等于国外利率。•本国实际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是收入的增函数。•货币供给等于国内信贷与外汇储备之和。因此外汇储备的变动能引起货币供给的变动。1、资本完全自由流动BPISLM国民收入Y利率R•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之所以无效,是由于在这种制度下。当央行企图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使得LM曲线从LM1向LM2方向右移的方式来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时,本国利率水平下一旦下降到BP曲线之下,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会引起资本外流,并对外汇汇率产生升值压力。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央行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会被迫向外汇市场卖出外汇,买入本币。这会使货币供应量减少,使LM曲线反过来向左上方位移,并返回其初始位置,从而使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增加产出的努力发生逆转,并最终失败。因此,在固定汇率下,货币当局不能自主决定货币供应量和LM曲线的位置,也不能有效地影响利率水平,所以货币政策是无效的。•结论: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资本自由流动使得货币政策不能影响收入水平,只能影响外汇储备水平;而财政政策在影响收入方面更有效,因为避免了利率上升对收入增长的负作用。2、资本不完全流动BPLMIS利率国民收入Y1Y2•注意这里Y1并非是一国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点。如果一国政府想通过扩张性货币政策来推动国民经济实现充分就业,将导致利率水平的下降,从而刺激投资增加,就业和国民收入增加。但是由于利率下降和国民收入增加,资本流出和进口增加将使得原本平衡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从而导致汇率贬值。•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货币当局有义务来维持本国汇率制度的稳定,因此货币当局抛出外币、吸纳本币来稳定汇率,从而导致先前的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又回到原来的位置。•从分析来看,一国货币政策和固定汇率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就看政府和国际资本如何来看待经济目标和贸易逆差了。如果政府刻意保持本国的充分就业目标,就必须放弃维持汇率制度的稳定,采取冲销方式来改变外汇占款的变动对本国货币供给的影响。•上世纪末,以卡尔弗(GuillermoA.Calvo)为代表的美国经济学家在考察了拉美国家央行冲销干预的实践后,得出结论:经常性的冲销干预导致国内利率上升,使财政预算成本大幅度提高,并导致国内外利差难以消除(GuillermoA.Calvo,1998)。•从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的实际经验看,如果央行通过增发票据来冲销外汇占款,那么为了吸引金融机构用央行票据置换其超额准备金存款,央行必须在收益率和流动性两个方面为金融机构提供比超额准备金存款更为优惠的条件。大量增发央行票据势必推高货币市场利率。货币冲销的危害BPLMIS利率国民收入Y1Y23、资本不完全流动-存在严格资本管制的情况•扩张性财政政策--IS曲线右移,利率上升的原因解释•(1)扩大政府支出。这种方式会刺激总需求的增长,从而导致物价上涨。在名义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在货币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必然导致整个利率水平上涨。•(2)增发公债。有人认为公债是一种货币政策,实际上公债是一项确确实实的财政政策。政府政府公债一方面是与民争利,导致社会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货币需求增加;另一方面政府增发公债导致债券价格下跌,利率水平上涨。•我们可以看到由于货币当局为了维持汇率制度的稳定,其外汇市场干预的调整政策使得整个货币市场货币供给减少,从而出现利率上涨,投资下降的情况发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导致整个经济回暖,但是失业状况依然存在。BPLMIS利率国民收入Y1Y24、资本不完全流动-资本管制较宽松的情况Y3•我们可以看到由于货币当局为了维持汇率制度的稳定,其外汇市场干预的调整政策使得整个货币市场货币供给增加,从而出现利率下降,投资增加的情况发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导致整个经济回暖,并且出现超额需求的情况,整个经济运行有可能遭遇通胀的压力。补充:浮动汇率制度MF模型ISBPLM货币政策利率国民收入财政政策利率BPLM
本文标题:第12章 国际金融政策内外均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783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