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二学习主题第4课经济大危机学习目标:了解和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识记并理解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有关史实。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会议?有何影响?•在法国:•在美国: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影响: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一战后资本主义“繁荣”2.表现: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快。具体的表现如何?国民生产总值创历史新高,许多工业部门出现高涨局面,如汽车工业、电气工业、钢铁工业和建筑业等,工厂的电气化程度大大增强,一批新的电器开始进入家庭。1.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9年探究问题:——经济大危机1、爆发的时间及标志?2、特点?3、影响?经济大危机1.时间:2.开始的国家:1929—1933年美国3.开始的标志: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纽约股票市场崩溃。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特点具体表现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从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2/3;——之特点经济大危机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危机的影响•人民群众深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受沉重打击,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就业工人的工资大幅度下降。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生活恶化•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造成世界局势紧张.探究问题:——罗斯福新政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时间?2、罗斯福新政的目的?3、罗斯福新政的措施、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1.背景:(1)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2)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2.开始时间:1933年3.目的:直接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根本目的: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维护资本主义制度。4.中心措施:国家对工业的调整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①内容:各工业企业制定……,确定……②目的: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③作用: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5.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新政“新”的体现)罗斯福新政在底特律的汽车制造厂在纽约举行的国家复兴总署成立庆祝大会纳斯达克指数攀升引起投资者欢呼6.影响: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的前提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大危机积极:消极:7.启示:(1)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3)改革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4)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5)要勇于创新
本文标题:经济大危机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786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