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目录4灌区水量供需平析及水质分析................................4-14.1灌区现状水量供需分析...........................4-14.1.1灌区水资源.................................4-24.1.2现状年P=65%供需平衡分析....................4-84.2灌区设计水平年水量供需平衡分析.................4-104.2.4作物灌溉制度及灌溉定额....................4-124.2.3灌区P=75%年份水量供需平衡.................4-164.2.4设计灌水率及渠道设计流量..................4-174.3灌溉水质分析..................................4-214-14灌区水量供需平析及水质分析米易县前进渠是我市唯一一座中型引水渠工程,设计灌溉面积5.18万亩,目前已建干渠总长45.66km,分三期建设完成。一期工程位于取水口至弯丘乡杨家村的上河坝处,总长17.76km(里程桩号0+000~17+760),工程于1977年动工,1980年竣工,设计流量10m3/s,渠道比降有1/3000、1/5000、1/6000、1/8000四种。二期工程位于弯丘乡杨家村的上河坝至白马镇挂榜村何家坝处,总长18.48km(里程桩号17+760~36+240)。二期工程于1984年开工建设,1986年竣工,设计流量为4.5m3/s,渠道比降为1/4000、1/5000两种。三期工程(即右干渠)位于白马镇挂榜村的何家坝至白马镇的马槟榔村,总长9.42km(里程桩号0+000~9+420)。三期工程于1988年开工建设,1989年竣工,设计流量2.0m3/s,渠道比降为1/3000、1/4000两种。已建干渠运行30多年,防渗体已老化、脱落,沿渠渗漏严重、险情频发。干渠渠系建筑物虽然配套率达80%,但经多年运行,溢洪冲砂设施的启闭机启闭不灵,木质闸门破损漏水,泄洪道损坏。山溪渡、渡槽、涵洞损坏严重,渠系建筑物完好率仅25%。支渠和田间渠道由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配套建设了一部份,配套率仅有11%。渠道水利用系数仅有55%,灌溉保证率仅有50%。本次节水配套改造项目集中在干渠首段,主要是对渠道进行疏浚和配套改造,项目实施后,可以恢复供水能力33112.8万m3/年,改善灌溉面积1.43万亩,恢复灌溉面积1.5万亩,效益相当明显,水量供需平衡分析按全灌区的设计灌面来进行。4.1灌区现状水量供需分析现状基准年为2012年,设计水平年为2020年,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项目区属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或水资源不稳定地区,作物以水稻为主,灌溉设计保证率取P=75%。4-24.1.1灌区水资源1、流域概况安宁河系雅砻江下游左岸一级支流,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山地中,其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1°49′~102°42′、北纬26°38′~28°54′之间。河流上源分为东西两源,东源发源于凉山州冕宁县北部的菩萨岗;西源发源于凉山州冕宁县西部的阿嘎拉玛山,东西两源于大桥处汇合始称安宁河。干流自北向南流经凉山州的冕宁、西昌、德昌和攀枝花市的米易等县(市),于大坪地处注入雅砻江。安宁河全流域面积11150km2,干流河道长303km,平均比降3.3‰。安宁河流域东依小相岭和螺髻山与大渡河支流尼日河及金沙江支流黑水河;西靠牦牛山同雅砻江为邻;北抵菩萨岗和大渡河支流南桠河相傍;南临金沙江干流。构成东北西三面高,南面低的地势。整个流域大致呈北南向的长条形,流域以山地为主,四周山势较为陡峻,分水岭海拔高程一般在3000m以上,以东北小相岭山脉的铧头尖山峰最高,海拔达4791m。安宁河流域在安宁桥以上植被较好,有森林分布,菩萨岗至拖乌一带地势较为平缓,高山有草甸。安宁桥至德昌一带河长约160km,为宽敞河谷,漫滩及台地较为发育,地势较平坦,最宽处可达10km。该段植被差,河床宽浅,间有沙州,河道不稳定,主槽经常摆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为本流域主要产沙区;德昌至河口段河长约110km,为串珠型河谷,河谷束放相间,植被较安宁桥至德昌段落好。本流域属宽阔河谷地带,地势较平坦,土层较深厚,土地肥沃,气候适宜,人口较为密集,农作物产量较高,为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主要农业区,也是凉山州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安宁河流域地处横断山脉东缘,海拔高程在992~4721m之间。流域东依大凉山系的小相岭和螺髻山,与大渡河支流尼日河及金沙江4-3支流黑水河;西靠牦牛山同雅砻江为邻;北抵菩萨岗和大渡河支流南桠河相傍;南临金沙江干流。构成东北西三面高,南面低的地势。整个流域大致呈北南向的长条形,流域以山地为主,四周山势较为陡峻,长252km,平均宽度44km,上下游较宽,约75km,中游黄联关附近最窄,仅26km,流域的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1°49′~102°42′、北纬26°38′~28°54′之间。流域地貌以中山和高山为主,腹部为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据统计,海拔在3000m以上的高山区约有4069km2,占流域面积的36.5%;海拔1500~3000m的中山区约有5281km2,占流域面积的47.4%;海拔1500m以下的河谷平坝和山间盆地、二半山阶地等约1800km2,仅占流域面积的16.1%。流域内植被较好,森林主要分布在干、支流两岸高中山区,平均森林覆盖率约为21%,大桥以上局部可达60%。高山耕地少,水土保持良好。安宁河干流从大桥至河口长303km,平均比降3.1‰。其中大桥至安宁桥9.1km为峡谷段,河宽仅20~30m,河床陡、切割深,平均比降11.3‰。安宁桥至孙水河口41.9km河段,河床束放相间,平均比降5.1‰。河宽150~300m的西昌河段是安宁河河床最开阔、平坦的地段,河流呈游荡型,平均比降1.3‰,局部仅0.9‰。德昌至米易垭口段,河谷宽窄相间,滩多流急,水流曲折,平均比降2.6‰。垭口以下为峡谷带。2、气象特征安宁河流域属亚热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具有冬暖夏凉,旱季、雨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的特点。因地理位置和地势的不同,流域内气候差异较大。在安宁河河谷地区,由于北部有高山阻隔,冷空气不易畅入,冬季气候较为温和。德昌以北河谷地带,因海拔高,夏季较凉爽,四季不甚明显;德昌以南河谷地带,尤其是米易附近,海拔相4-4对较低,气温较高,冬无严寒,夏季较长,可达5个月。而在流域内的高山地区,气候较严寒,没有夏季,冬季有霜冻和降雪。本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纵谷区,是西南季风暖湿气流北上的通道,盛夏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来自西南和东面的暖湿气流沿安宁河谷而上,降水量随地势升高而增加。上游分水岭处为暴雨中心,多年平均降水量近2000mm。在河谷平坝地区,年降水量相对减少。中上游的沙坝、冕山、红马、袁家山一带降水量相对偏低,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下。流域内各站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不大,其变差系数在0.10~0.25之间。但降水量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12月~翌年4月的降水量多年平均不到全年的10%,为流域的旱季,暴雨多集中发生在6~9月,其降水量占全年的75%以上。流域暴雨的特点是强度大、历时段、笼罩面积不大。流域内实测到的最大一日降水量是寨子尚站的253.5mm。除高山区外,流域内气温较高,日照充足。各气象站多年平均气温变化在14~19℃之间。气温的年较差小,日较差大。随纬度和海拔高程不同,气温的水平和垂直变化比较明显。流域的蒸发情况是南部大于北部,河谷大于山区,冬季大于夏季。根据气象站资料,多年平均水面蒸发(20㎝蒸发皿)为2284.4mm,其中3~5月份占全年的41.3%,故流域内春旱突出。无霜期限在250~350天左右。前进渠引水渠工程位于米易县境内,可用米易县气象站资料反映工程地区的气候特性。据米易县气象站实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1112.6mm,雨季(5~10月)降水量1044.4mm,占年降水量的93.9%,历年最大日降水量为154.0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达2246.6mm(20cm蒸发皿),多年平均气温19.7℃,历年最高气温39.9℃,最低气温-2.4℃;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5%;多年平均日照时4-5数为2279.3h;历年平均风速2.1m/s,平均最大风速10.0m/s,历年最大风速23.0m/s,风向SE。有关气象要素统计见表4-1。米易县气象站主要气象要素统计表表4-1项目月份平均气温平均降水量(mm)平均相对温度(%)平均蒸发量(mm)日照数(h)平均风速(m/s)111.64.962131.122622.3215.15.149194.322412.9319.610.241311.526143.3422.916.744331.525363.0524.967.054306.023942.4625.2223.070206.116521.9724.8252.579161.415371.5824.3206.779161.017681.4922.0119.681124.113411.61019.495.678122.716641.71115.225.776102.718131.61211.45.87294.319721.6全年19.71112.6652246.6239732.13、水文基本资料(1)水文测站分布安宁河流域最早的水文观测始于1941年,为西昌附近的马道子水文站,有1941年7月至1945年12月的水位资料。1946年该站下近到张八街,有1946年1月至1949年的水位资料,由于资料质量太差,其流量、含沙量资料均未整编刊印。流域内水文观测年限较长的主要水文(位)站,干流上有安宁桥、漫水湾、德昌和湾滩站;支流孙水河上有孙水关站,各站主要观测项目及年限见表4-2。4-6安宁河各水文站观测资料情况统计表表4-2河名站名集水面积(km2)观测项目及起迄时间流量水位泥沙安宁河安宁桥9371959-19941959-19941961-1994安宁河漫水湾38171952-现在1952-现在1955-现在安宁河凤凰67241996-19971996-1997安宁河德昌71691951-19681951-19901954-1961安宁河德昌(二)70411991-现在安宁河湾滩111001957-20091957-20091959-2009孙水河孙水关16181953-现在1953-现在1959-现在(2)湾滩水文资料复核根据地理位置和资料条件,前进渠农的水文分析计算主要依据站为湾滩水文站。湾滩水文站,该站位于湾滩水电站坝址下游5.5km处,控制集水面积11100km2。该站于1957年1月由四川省水利厅设立,1964年1月始由四川省水文总站领导。1965年5月基本水尺上迁8m至测流断面观测,1969年5月23日至1971年12月因基本水尺处险岩影响,曾改至同岸上游62m处的比降水尺观测水位,1972年1月迁回基本水尺处继续观测。该站测验河段不够顺直,两岸为粘土,河床由大块石、卵石和砂组成。沿河多急滩、跌水。上游有长达400m的长滩,基本水尺断面以下150m处为一急滩,300m处亦为急滩和弯道,对测验河段有一定控制作用。湾滩水文站水位观测一般枯水期为2段制观测,汛期为4段制或8断制观测,当水位变化较大时,适当增加测次,以控制水位变化过程。水尺为直立木桩和倾斜式混凝土水尺,1979年7月启用自记水位计,每次作4次定时校测。本站高程系统采用假定基面,历年无变动。该站流量测验1957~1963年以浮标法为主,流速仪测流多为一4-7点法,浮标系数及水面、0.2水深一点法的流速系数系根据经验假定,但这段时期河槽较为稳定,流速仪与浮标点据配合较好,历年水位流量关系密集成带状,且较为接近。1964~1970年流速仪测次增多,且多为常测法和精测法,仅1969~1970年全为浮标测流。1964~1966年历年总测次在140次以上,流速仪测次远多于浮标测次,
本文标题:水利可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786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