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4效用论消费者选择理论•教学要求1.理解效用的含义及其特点。2.了解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区别。3.理解边际效用的含义及其与总效用之间的关系。4.掌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5.理解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6.理解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7.理解预算线的含义与特征。8.理解消费者均衡的条件。2、关于效用的几点说明:⑴效用是一种心理感觉,而且是一般正常的心理感觉,不要用个别人的心理感觉去代替一般人的心理。效用不同于商品使用价值。⑵效用本身不具有伦理学的意义。一种商品是否具有效用要看它是否能满足人的欲望或需要,而不涉及这一欲望或需要的好坏。⑶与效用概念意义相反的一个概念是负效用,是指某种东西所具有的引起人的不舒适感或痛苦的能力。⑷同一物品对于不同的人的效用是不同的。因此,除非给出特殊的假定,否则,效用是不能在不同的人之间进行比较的。二、效用的两种表示方法1.基数效用(Cardinalutility)表示法①基数的理解:基数是可以加总求和的数。②基数效用论者对于效用的基本观点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所谓可以计量,就是消费者消费某一物品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可以用效用单位来进行衡量;所谓效用可以加总求和是指消费者消费几种物品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可以加总而得出总效用。根据这种理论,可以用具体的数字来研究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问题。2.序数效用表示法①序数的理解:序数是不能加总求和的数。②序数效用论者对于效用的基本观点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效用只能用序数来表示。三、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法概述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方法。理解边际效用分析方法要掌握以下几个内容: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1)总效用含义(Totalutility)TU。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或者说,是指消费者从事某一消费行为或消费某一定量的某种物品中所获得的总满足程度。(2)边际效用定义(MarginalUtility)MU每增加一单位消费量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增量。(3)抽象的边际量的定义公式为(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LawofDiminishingMarginalUtility]①含义。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所消费的数量的增加,总效用是增加的,但是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这一特征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原理。②代数形式:③几何形式:TuMuTu=14Q-Q2Mu=14-2QuQ5040302010012345678910510150MAX[Tu]教材P73图3-1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基数效用论者的解释:由于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讲,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剌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⑤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几个特点:边际效用的大小,与欲望的强弱成反比边际效用的大小,与消费量成反比。Mu=0时,Tu为最大。边际效用是特定时间内的效用,这一次馒头的边际效用从10到-10,下一次,第一个馒头的边际效用又恢复到旧。边际效用是决定产品价格的主观标准,产品的需求价格,不取决于总效用,而取决于边际效用,消费量少,边际效用大,价格高,反之则低。所谓“稀为贵”。2、关于货币的边际效用①货币也是商品,也服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货币多了,钱也就不是钱了)②但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我们又常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3、基数效用条件下的消费者均衡(消费者最大效用的选择)①消费者均衡[ConsumerEquilibrium]的含义:这是指消费者的偏好不变、商品现行价格和消费者的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的总效用最大化时既不愿再增加、也不愿再减少变动购买数量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研究消费者均衡实现的条件,也就是研究消费者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②消费者均衡的前提假设:第一,消费者的嗜好是既定的。第二,消费者的收入是既定的。第三,物品的价格是既定的。③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花光即消费者对于任何一种商品的最优购买量:应该是使最后一次购买该商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与为购买该商品所支付价格的比值相等。(即购买不同商品的最后一元钱的效用相等)4、需求曲线的推导需求价格[DemandPrice]——购买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价格。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随购买量的增加而递减;需求价格随购买量的增加而递减。由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为MU/P=λ。当λ不变时,MU与P同增同减,而MU增加即是需求量(购买量)减少,MU减少即是需求量(购买量)增加。由此推导出需求曲线。边际效用递减与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012345677654321QdPdd第二节序数效用论者的基本分析(序数效用条件下的消费者均衡)序数效用(ordinalutility)论者在分析考察消费者行为、消费者均衡时,是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消费者均衡条件,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深入地阐述需求曲线的经济意义。因此,我们先要学习一些预备知识。一、关于偏好的假定1、概念:所谓偏好,就是爱好或喜欢的意思。序数效用论者认为:对于各种不同的商品组合,消费者的偏好程度是有差别的,正是这种偏好程度的差别,反映了消费者对这些不同的商品组合的效用水平的评价。2、消费者偏好假定⑴偏好的完整性。对于任何两个商品组合A和B,消费者总是可以作出,而且也只能作出以下三种判断中的一种:对A的偏好大于对B的偏好;对B的偏好大于对A的偏好;对A和B的偏好相同。即消费者总是可以比较和排列所给出的不同商品的组合。⑵偏好的可传递性。如果消费者对A的偏好大于B,对B的偏好大于对C的偏好,那么,在A,C这两个组合中,必有对A的偏好大于C。⑶偏好的非饱和性。如果两个商品组合的区别仅在于其中一种商品的数量不相同,那么,消费者总是偏好含有这种商品数量较多的那个商品组合。(5支钢笔,6支铅笔)(4支钢笔,6支铅笔)序数效用论者对消费者偏好的这三个基本的假设条件(又被称为消费者理论的“公理”)。注意:偏好不取决于商品的价格,也不取决于收入,只取决于消费者对商品的喜爱与不喜爱的程度。二、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Curve]及其特点1、定义:这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或者说,它是表示对于消费者来说能产生同等满足程度的各种不同组合点的轨迹。无差异由线也叫等效用线。两种商品的效用无差异组合组合方式X1X2A4040B6030C10020D200100102030404060100200X2X1无差异曲线ABCD组合方式X1X2A4040B6030C10020D20010⑴当价格不变而消费者的收入改变时,情况发生变化。如果他的收入增加,他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无差异曲线相应向右上方移动;反之,如果他的收入减少,他可以购买的商品数量减少,无差异曲线应向左下方移动。因此,对应不同的收入水平,应有许多条无差异曲线。⑵当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价格下降了,同样的收入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无差异曲线相应向右上方移动;反之,价格上升,同样的收入可以购买的商品数量下降,无差异曲线相应向左下方移动。⑶当收入与价格同时变动时,变动幅度大的决定无差异曲线的移动方向。0102030404060100200X2X1•无差异曲线的特征【1】同一座标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0102030404060100200X2X1•无差异曲线的特征【2】在同一座标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可能相交。0102030404060100200X2X1•无差异曲线的特征【3】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无差异曲线的特征【4】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arginalRateofSubstitution]1、边际替代率定义。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arginalrateofsubstitution),用MRS表示。若用1替代2,我们以MRS12表示,若用2替代1,我们以MRS21表示。其表达式为:2、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DiminishingMarginalRateofSubstitution]⑴含义: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⑵原因:物以稀为贵,越是稀缺的物品,人们越是珍爱它,有时不惜一切代价。随着X1商品的增加,它的边际效用在减少,而X2商品的减少,它的边际效用在增加。这样,每增加一定数量的X1商品,所能代替的X2商品的数量就越来越少,或者说,当分母不变时,分子在不断减少,从而分数值就在减少了。⑶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几何意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表示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决定了差异曲线的形状凸向原点。第三节预算约束线一、预算线[BudgetLine]的含义1、含义:在收入和商品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最大可能组合。又称消费可能性曲线。组合方式X1X2A040B5030C10020D15010E2000400元的消费可能性组合I=400元Px1=2元/公斤Px2=10元/公斤Px1/Px2=1/501020304050100200X2X1预算线150ABCDE组合方式X1X2A040B5030C10020D15010E20002、表达式3、将上式恒等变形:4、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差别:无差异曲线反映消费者主观上对不同产品组合的偏好,即他愿意买什么;预算线则反映消费者能够买什么。二、预算线的变动预算线的变动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情况:1、价格不变,收入变动2、收入不变,两商品价格同比例变动同比例上升,左平移;同比例下降,右平移。3、收入不变,一商品价格变动4.当消费者的收入和两种商品的价格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时,预算线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第四节序数效用条件下的消费者均衡一、序数效用条件下,消费者最优购买行为的条件:1、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是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2、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位于给定的预算线上。序数效用论者指出:假定消费者的偏好不变、收入不变、商品的市场价格不变,则只有在既定的预算线与其中一条无差异曲线的切点,才是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均衡点。二、证明:消费者的偏好不变,意味着一个由该消费者的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所构成的无差异曲线簇;收入不变、商品的市场价格不变,意味着给定了该消费者的一条预算线,在这一切点上,正好钱全部用完,正好是效用最大的点。故E点就是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三、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两种商品的价格比率或因为在均衡点上,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两者的斜率相等,而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就是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预算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可以用两商品的价格之比来表示。四、恩格尔定律1、定律表述:1857年,德国统计学家恩思特·恩格尔阐明了一个定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2、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而得出的比例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第六节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
本文标题:西方经济学 效用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797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