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现代社会心理学第十一章(新)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
2020/1/19现代社会心理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代社会心理学任课教师周晓虹教授翟学伟教授朱虹博士2020/1/19现代社会心理学第十一章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本章主要讨论的问题包括:1、集群行为及其理论2、群众行为:未经组织的集群行为3、大众行为:分散的集群行为4、信息传播影响的集群行为5、社会运动:社会变革的非制度化尝试2020/1/19现代社会心理学第一节集群行为:一种特殊的群体行为集群行为的概念:一般人们的行为处在既定的社会规范的制约之下,但在一些特殊的情境中,也会产生一些不受通常的行为规范所指导、自发的、无组织的、无结构的、同时也是难以预测的群体行为方式,这就是社会心理学所说的集群行为。当我们论及集群行为时,就像将手伸向一只鼓鼓囊囊的“摸彩袋”。这只袋子里盛放着各种从表面上看来不但毫不相关甚至大相庭径的现象:从暴乱、骚动、恐慌、狂热、时尚、流言、谣言直至各种社会运动。2020/1/19现代社会心理学集群行为:性质与特征集群行为英文写成CollectiveBehavior,又译作“集聚行为”或“聚合行为,也被人译作“集体行为”,在前苏联学界则被译作“集体外行为”或“非集体行为”。在科尔曼那里,集群行为“包括人们成群向银行去挤兑;剧场里火警之声大作,观众仓惶逃脱;在一部分人中兴起的某种一时的爱好(跳呼拉圈舞和滑板风行一时);群体发财之梦(当年在法国与约翰·劳的密西西比开发公司有关的股票投机狂潮);充满敌忾且又无组织的示威行动;暴乱;群体行为;服饰的流行以及宗教的狂热等。”2020/1/19现代社会心理学有关集群行为的若干经典定义(1)从古斯塔夫·黎朋和西皮奥·西格尔时代起,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家就一直尝试着从理论上对集群行为加以概括:罗伯特·帕克认为,“集群行为是在公共和集体冲动的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换句话说,那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右图:芝加哥学派的灵魂人物RobertE.Park(1864-1944)2020/1/19现代社会心理学有关集群行为的若干经典定义(2)N.J.斯梅尔塞将集群行为界定为“在重新规定社会行为的信念的基础上产生的社会动员”;戴维·波普诺则更为详细地指出,集群行为“是指那些在相对自发的、无组织的和不稳定的情况下,因为某种普遍的影响和鼓舞而发生的行为。”按照N.斯梅尔塞的观点,集群行为一般具有以下三大特征:(1)集群行为是由某种共同的信念引导的,这类信念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其他信念,有时它涉及威胁、阴谋等非正常力量;(2)集群行为不是确定的行为,它的制度化程度很低,用布鲁默的话说,集群行为是“一种为了应付不确定的环境而歪曲或形成”的行为;(3)参与集群行为的人认为凭借集群的力量能够重建或恢复正常的社会行为。2020/1/19现代社会心理学集群行为的五大条件(1)环境场所。有些集群行为的产生需要必要的环境场所,反过来说,有些特殊的场合也便于促进人们对某种普遍刺激作出自发的反应,从而产生集群行为。这种环境场所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便于人们之间的面对面的互动,如广场、体育馆、大厅等等。除了空间条件外,时间也是集群行为的一个关键性的环境因素。社会失范。任何环境或任何场合,只要是一大批人失去了必要的行为规范,就有可能导致集群行为。例如在失事的车船中,在失火的影剧院或者是突然遭到意外袭击的一群人,他们由于没有想到要应付此类事件,所以没有事先明确的规范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只能靠自己临时的判断和接受他人的暗示来调整自己的行动。因此,在这种没有规范指导的情况下极容易产生集群行为。2020/1/19现代社会心理学聚会:集群行为的合适空间场所2020/1/19现代社会心理学集群行为的五大条件(2)社会控制机制的解体。这是比较重要的促成集群行为的社会条件。因为许多集群行为是危害现存制度的,所以,维护这种制度的机构也自然会努力制止这类行为的发生。但是,一旦当社会控制机制减弱并且看来将要崩溃时,便为集群行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相对剥夺。当人们实际所有的东西不能达到他们自己认为应该获得的程度时,便会产生一种“相对剥夺”感。特别是在一个长期的不断上升的满足和期望之后,突然来一个倒退,这种相对剥夺的作用会更加明显,因为人们习惯了期待更多的东西。权力斗争。一些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策划者,常常会把集群行为作为一种政治策略,这是某些集群行为尤其是以集体暴力为主要形式的集群行为产生的政治条件。2020/1/19现代社会心理学集群行为的理论(1)最早进行这种理论尝试的是古斯塔夫·黎朋,他的着眼点是集群行为的最基本的形式之一──群众(Crowd)。黎朋将群众视为“一群人的聚合”,而由个人聚合而成的群众具有“完全不同于组成它的个体特征的新特征……”。“他们已转化为群众这一事实会使他们具有一种集体心理,使他们以一种与他们各自独处时完全不同的方式去感受、思考和行动。”黎朋认为群众具有神经质的感染因素,并具有以下三大特征:(1)去个性化,即由于置身于许多人中,个人便确信有一种难以克服的力量使自己不能不屈服于本能;(2)感情作用大于理智作用,这容易导致群众易受相互间的暗示与感染;(3)失去个人责任感,这容易导致对情欲和行为缺乏控制。2020/1/19现代社会心理学集群行为的理论(2)麦独孤的本能论。集群行为的产生是由个人的天性为他人的感情表达所唤醒造成的。F.奥尔波特的社会促进论。它从实验入手,证明了同黎朋一样的假设:处在群体之中的个体是与独处的个体不同的。布鲁默、K.兰和G.兰的循环反应说。这一理论认定集群行为产生于社会互动。特纳的紧急规范作用论。,在集群中由于相互间的社会影响,从个别人的可见行为中产生出了新的规范,这些规范确定了在集群环境中适当行为的标准2020/1/19现代社会心理学集群行为的理论(3)最有影响力的是斯梅尔塞的价值累加理论。其基本的理论基础来自经济学:它假定集群行为的产生都有一个确定的模式,可以把集群行为在发展的每一阶段理解为“追加价值”,其后才有最终产品,即集群行为的出现。决定集群行为的六个具体因素是:(1)结构性助长,即有利于产生集群行为的社会结构或周围环境;(2)结构性压抑,任何使人感到压抑的社会状态,如贫困、冲突、不公平的待遇、难以捉摸的前途等,都刺激人们通过集群行为来解决问题;(3)普遍的信条,即人们通过对自己所处环境中的问题的认定;(4)突发因素,这是集群行为的点火器;(5)行动动员,群体内的领袖人物或鼓动者的鼓励和口号,标志着集群行为的开始;(6)社会控制机制,即防止、抑制和疏导前五个因素的累积力量,集群行为最后是否发生就看这种控制手段是否成功。2020/1/19现代社会心理学阅读资料:科尔曼的《社会理论的基础》(1)上述认为集群行为是非理性的观点一直在社会心理学中占主导地位,但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理论,试图改变上述理论潮流,即将集群行为同样理解为个人在集群状态下的一种理性行为(其中涉及行为的代价和报酬的比较)。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人詹姆斯·科尔曼。他认为,集群行为的产生原因是其成员经过理性的权衡将自己行动的部分控制权转让给了他人(即根据他人的行动,来决定自己做什么)。2020/1/19现代社会心理学阅读资料:科尔曼的《社会理论的基础》(2)科尔曼以一种与社会交换论者十分相似的语言(报酬、资源及转换)和方式(矩阵分析)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以时尚现象为例,始作俑者和追随者面临的报酬结构涉及三方:始作俑者、追随者和大众媒介。时尚这种集群行为的流行或蔓延,是追随者将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转让给始作俑者的结果(始作俑者则将控制转让给各种大众媒介)。收益评估:(1)不转让需要花费经历理解时尚潮流,转让即可节约时间和精力;(2)不转让可能遭受他人的排斥,如过时和超前都会受到人们的嘲笑或指责,当然,不转让的收益事你可能获得一批追随者。2020/1/19现代社会心理学第二节群众行为:未经组织的集群行为群众行为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传统的集群行为的形式之一。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中,“群众”一词有其特定的含义。它指的是由于某种共同的注意中心或共同利益而临时聚集在一起的能够进行面对面互动的人群。按照黎朋的观点,人们的任何聚集都是“群众”,群众就是集合在一个个地方的受到共同鼓舞的一群人,“他们准备跟随自己的头头随便到哪里去”。各种各样的集群行为现在已经成为威协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事件。2020/1/19现代社会心理学布鲁默:群众的四大类型在社会心理学中,布鲁默对群众的划分是最为经典的一种分类方法。他将群众分为这样四大类:(1)偶合群众,又叫“临时群众”,这是结构最松散的群众形式。它仅仅是一群个人的集合体,其成员很少或没有共同的目标,个人很少受群体的感情约束。例如大街上的普通人群就是这种偶合群众。(2)常规群众,这是经过有意计划集合在一起的人群。其结构相对来说比较严谨,如剧院里的观众和飞机上的乘客。所谓“常规”就是说,他们遵照已经建立的社会准则或常规进行活动。但是这种群众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一般的社会群体相比却是微不足道的。(3)行动群众,这是易受暗示并且其行为明确指向特定目标的人群。(4)表意群众,这类群众一般表现出手舞足蹈一类的身体活动,常见于举行各种宗教仪式的场合。2020/1/19现代社会心理学骚乱:一种重要的行动群众骚乱是行动群众一种常见形式,这是一种暴力的和破坏欲的集体爆发。骚乱的产生常常是因为环境的突然刺激及愤怒、惊恐或其他基本冲动的驱使所致。骚乱的程度常因环境刺激的性质及阻碍人们愿望满足的状况而定。如果刺激深切或环境状态严重,骚乱则有可能发展成为具有某种组织性的暴乱。参与骚乱的人群常常是一些临时集合起来的人群,他们的行为都是极端地违背社会常规的。但和暴乱相比,骚乱者更加缺乏结构性、目的性和统一性。骚乱甚至可以涉及不同地区的几个不同群体,这些群体的行为接近,但并不一定完全一致;而暴民则通常有一定的目标,例如袭击某个社会群体、对某人处以私刑等。同暴乱相比,骚乱所涉及的行为更一般化,除了制造混乱以外,没有什么特定的目标。2020/1/19现代社会心理学案例1:瓮安事件与“俯卧撑”2020/1/19现代社会心理学1、瓮安事件:过程与结果地点:贵州瓮安;时间:2008年6月28日;起因:女中学生李淑芬溺水身亡,家属对警方的“自杀”判定不服气,一周后的28日下午家属基围观者300多人向政府请愿;消息通过各种方式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当游行队伍抵达县政府,已经聚集了上千人。事态迅速扩大,由矿泉水瓶子乱砸引起骚乱;傍晚6点以后,骚乱的人群将公安局、政府大楼、县委办公楼、县民政局相继点燃;大批从外地调集的武警进入现场;凌晨3点,聚集在打砸抢烧现场的2万人在劝说下开始离去;深夜,人们用手机、相机拍摄的现场照片以及博客中的贴子通过互联网传遍全国;“俯卧撑”成为网络流行语。2020/1/19现代社会心理学2、瓮安事件:分析与启示分析:(1)结构性压抑:长期以来,瓮安群众的合法性权益没有获得保障,甚至严重缺乏安全感,黑恶势力强大;(2)结构性助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都有助于产生集群行为;(3)普遍信条:几乎参与者都认为女孩子是被奸杀的,而公安包庇坏人;(4)突发因素:女孩死是导火索;(5)行动动员:拉横幅上街游行;(6)社会控制机制失效:在14点-20点的6个小时中,所有州县领导都没有在现场启示:(1)社会转型时期也是社会风险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的突显时期;(2)谣言是集群行为或群体性事件的推手;因此信息公开非常重要;(3)没有不讲道理的人民群众,只有偏差的执政理念和作风(新华社贵州分社原社长、《新群体事件观》作者刘自富):(4)社会矛盾应当以和平理性的方式加以解决,和谐社会建设需要互动的各方都冷静克制。2020/1/19现代社会心理学第三节大众行为:分散的集群行为集群行为并不都是发生在面对面进行直接接触的群众中的,在广泛分散的人群──进行间接接触的大众中,也会出现一些集群行为的重要特征,如不确定性、暗示性和迫切感等。在分散的大众中发生的一些最基本的行为表现
本文标题:现代社会心理学第十一章(新)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804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