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第三讲 土地资源管理的内容及方法(041009)
第三讲土地资源管理的内容及方法第一节地籍管理概述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一.地籍与地籍管理第一章地籍管理地籍权属经营利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早期地籍是为征税而建立的一种田赋清册,其中记载有应缴纳课税的土地面积、土地质量和土地税额。现代地籍是指土地的位置、质量(面积)、数量、权属、用途、等级和户名(所有者、使用者)等基本情况的综合资料,所以也可称作土地的户籍。1.地籍2.地籍的分类:(1)根据地籍所起的作用分类:税收地籍:是为征收土地税服务的。它要求准确的地块面积、质量和相应的地籍图。产权地籍:是以维护土地所有权为主要目的,要求调查登记准确的每宗地位置界限、权属状况、数量、质量、用途以及编绘相应的图件。多用途地籍:是为税收、产权、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和科学管理土地提供信息、基础资料等服务的。要求调查登记准确的每宗地位置界限、权属状况、数量、质量、用途以及编绘相应的图件外,还要求记载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2)根据城乡地籍的不同特点分为:城镇地籍:是以全国城镇(也可包括村庄和独立工矿区)建成区的土地为对象而编制的地籍簿图,其内容较为详细,图纸要求较高的精度和较大的比例尺。乡村地籍:是以除城镇(也可包括村庄和独立工矿区)建成区外的广大乡村土地为对象,编制而成的地籍簿和图,其内容与城镇地籍有较大的差别,图纸要求的精度也比城镇地籍要低。(3)按地籍行政管理层次的不同分为:可区分为国家地籍和基层地籍3、地籍管理(地籍工作)国家为获得地籍信息,科学管理土地,而采取的以土地调查(含测量)、土地分等定级、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措施。是为建立地籍,设置地籍和地籍图,需要收集、记载、定期更新地籍信息,而开展的土地调查、土地评价、土地登记、土地统计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地籍管理也可以理解为地籍工作初始地籍工作经常地籍工作指对行政区域内全部土地所进行的全面调查、分等定级、登记、统计、建立地籍档案系统。是在初始地籍工作的基础上,对土地数量、质量、权属和利用状况的变化所进行的调查、登记、统计、更改地籍图等工作,以保持地籍资料的时效性和适用性。4.地籍管理在土地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1)地籍是科学管理土地的标志地籍记载着土地数量、质量、权属和利用状况等土地管理科学管理维护合法权益,土地征用、出让,土地纠纷和违法占地处理等管理的混乱以不以基础资料或重要依据作为作为(2)地籍是编制国民经济计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3)地籍是制定土地政策的重要依据(4)地籍是征收土地税的依据。地籍土地位置、数量、质量等级、权属状况、利用状况等记载了基础资料可用于编制国民经济计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定土地政策、土地税征收等二.地籍管理的内容地籍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条件调查。土地调查包括土地分等定级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三.地籍管理的原则(一)按国家统一的制度进行(二)保证地籍资料的可靠性和精确性(三)保证地籍工作的连续性第二节土地调查一.地籍调查(一)地籍调查的单位和内容地籍调查的单位:是一宗地.一宗地:是指被权属界址所封闭的独立权属地段,原则上是一个土地使用单位使用。混合宗(也叫一宗地):是指若干个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又难以划分清楚界线的地块。土地调查地籍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条件调查任务查清土地的位置(界线、四至)、权属、利用类型、数量、质量,为土地管理提供基础资料(1)位置、界线和四至(毗邻单位)(2)权属状况(3)面积和质量等级(4)利用类型地籍调查的主要内容:(二)地籍调查的程序地籍调查结果具有法律意义,必须由土地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其程序是:1.准备工作:包括:组织准备(领导小组、专业队伍);资料准备(文字资料、图件资料);技术准备(拟定工作计划,技术要求等);仪器设备和经费准备。一宗地的查清2.土地权属调查:是以一宗地为单元,调查其位置、境界、权属、权源、利用类型、有无权属纠纷等。(1)确定调查内容:土地座落、权属性质、宗地四至;土地使用者或单位;批准用途、实际用途及使用期限;宗地草图等。(2)现场指界:界址调查是土地权属调查的关键。界址的认定须由本宗地和相邻宗地使用者亲自到现场共同指界认定。(3)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采用全国统一的三级分类系统,按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进行分类。(4)绘出宗地草图:在现场记录地籍调查表上,并绘出宗地草图。3.地籍测量:主要任务:是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测量宗地的权属界址线、位置、形状、地类界等。地籍测量的内容:包括地籍平面测量和地籍细部测量。4.面积量算:应在聚脂薄膜原图上进行。对于实地面积小于100平方米的宗地,最好实测。对已有界址点实测坐标的应按实测数据计算面积。量算结果包括:宗地面积、土地权属单位的土地面积和各类土地面积。3.地籍测量:主要任务:是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测量宗地的权属界址线、位置、形状、地类界等。地籍测量的内容:包括地籍平面测量和地籍细部测量。4.面积量算:应在聚脂薄膜原图上进行。对于实地面积小于100平方米的宗地,最好实测。对已有界址点实测坐标的应按实测数据计算面积。量算结果包括:宗地面积、土地权属单位的土地面积和各类土地面积。6.编绘宗地图:宗地图是土地证书和宗地档案上的附图,一般从地籍图上蒙绘或实测宗地图上蒙绘。。(三)地籍调查的主要成果资料(1)地籍原图及分幅接合图表;(2)土地权属单位地籍图;(3)宗地图;(4)权属单位土地面积和地类面积统计表;(5)地籍控制测量结果;(6)地籍调查说明书;(7)其它成果资料。地籍调查过程中积累的资料都要整理归案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一)基本内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指以县(市)为单位,查清各种土地利用分类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并自下而上逐级汇总成全国土地利用分类面积与总土地面积的土地调查。(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以前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分了:8个一级类,46个二级类,统一编码排列现在土地利用分为3个一级类,15个二级类,77个三级类,统一编码排列。(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程序外业调查(1)土地碎部图斑面积量算表;(2)土地分类面积统计表;(3)土地控制面积汇总表;(4)耕地坡度分级面积统计表;三.土地基本状况调查是指对土地的自然状况和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是土地质量评估和土地的分等定级基础性工作。(一)土地自然状况的调查调查主要内容包括:1.土壤状况:包括土壤类型、质地、有效土层厚度、土体构型、养分、pH、土壤侵蚀等。(5)土地权属面积汇总表;(6)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及其说明书;(7)土地控制面积量算结合图;(8)土地权属调查认可书或争议缘由书;(9)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四)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成果资料四川省土壤分类系统实例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属铁铝土纲湿热铁铝土红壤黄红壤黄红泥土卵石黄红泥土山原红壤褐红泥土红泥土红壤性土红泡砂泥土湿暖铁铝土黄壤黄壤冷砂黄泥土砂黄泥土矿子黄泥土黄壤老冲积黄泥土漂洗黄壤白缮泥土黄壤性土扁砂黄泥土石渣黄泥土炭渣土鱼眼砂黄泥土洪积黄棕泥土红底黄棕泥土白浆化暗棕壤残坡积夹白棕黑泡泥土暗棕壤性土残坡积石块棕黑泡土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属初育土纲石质初育土石灰(岩)土黄色石灰(岩)土石灰黄泥土红色石灰(岩)土石灰红泥土石质初育土石灰(岩)土棕色石灰(岩)土石灰综泥土紫色土酸性紫色土红紫泥土酸紫泥土中性紫色土灰棕紫泥土暗紫泥土脱钙紫泥土石灰性紫色土棕紫泥土红棕紫泥土黄红紫泥土砖红紫泥土原生钙质紫色土2.地貌状况调查(资料的收集和实地调查)主要调查收集地貌类型、绝对高度、相对高度、坡度等方面的资料。(1)地貌类型:(A)地形类型的确定:一般都是按形态特征来划分地形类型,分为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②、丘陵:山地与平原之间的过渡类型,相对高度在200米(全国为100)以下。③、平原:指平坦稍有起伏的广阔地面,高差在20米(全国10)以内。平原类型海拔高度相对高度低平原200m20m高平原200--600m20m高原600m200m丘原200m山原洼地0m20m丘陵类型丘陵区沟谷类型类型相对高度坝大于200米高丘100--200米宽谷100--200米中丘50--100米中谷50--100米低丘20--50米(浅丘)窄谷20--50米缓丘20米狭谷小于20米平原丘陵区山区平原平原丘陵区山区3.水文资料的调查:地表水,地下水等。(2)绝对高度(海拨高度):我国是以黄海中等海水面作为起算面。(3)相对高度:即地面上两点高程之差。(4)坡度:地面上两点的高差与水平距离的比值,单位以度或%表示。4.植被方面的资料:植物“群落”、“盖度”、生长量等。5.气候方面的资料:热量;水分;光能等。6.主要作物生物学特性方面的资料:作物生长发育对水、土、气等的要求。7.自然资源条件方面的资料:种类、位置、储量、品位等。(二)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1.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2.土地资源、人口、劳力3.经济水平:主要收集近3--5年内的单位土地面积的总产值、总收入和工农业总产值、总收入;净产值或纯收入;资金收益系数;百元投资的产值或收入等经济指标4.耕地、园地、林地、牧地等的投入产出水平四、地籍、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基本状况调查的区别是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对土地状况、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进行的调查。土地质量和经济属性的调查。地籍调查侧重于每宗地的权属调查,成果对土地权属具有法律效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利用状况的调查基本状况调查第三节土地分等定级一、土地分等定级概述1.土地分等定级是通过对土地自然、经济属性及其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的综合鉴定,并将其结果等级化,划分出土地质量优劣程度的过程。意义:明确各个地块的质量差异,将土地利用与土地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2.土地分等定级的原则:(1)综合性原则;(2)主导因素原则;(3)地域分异原则;(4)相对性原则;(5)级差收益原则(6)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7)时间性原则;(8)可行性原则二.土地分等定级的内容2、农村土地分等定级的内容包括:三、土地分等定级参评因素和权重的选择重要性:土地分等定级的基础,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分等定级的结果和今后的地价评估。1.因素的选择的原则:(1)选择因素的差异性(可分性)(2)选择因素的代表性(3)选择因素的相对稳定性(4)因素的可比性。具体工作应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和补充。指标旱地水田林地牧草地自然指标气候,土层厚度,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pH,坡度,侵蚀程度,污染程度,保灌溉率和灌、排设施,地表渍水情况,地下水埋深,障碍层出现部位及厚度气候,耕层厚度,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pH,地下水埋深,土体构型,污染程度,保灌溉率和灌、排设施,犁底层厚度及其状况,障碍层出现部位及厚度气候,土层厚度,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pH,坡度,侵蚀程度,海拔程度,岩石裸露程度气候,土层厚度,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pH,坡度,侵蚀程度,水源,草地类型和质量社会经济指标产量(产值),产量(产值),产投比,纯收入,级差收入产量(产值),产量(产值),产投比,纯收入,级差收入产量(产值),产量(产值),产投比,纯收入,级差收入产量(产值),产量(产值),纯收入,例1、不同利用类型农地的分等定级参考因素定级因素繁华度交通通达度城镇基础设施因子商服中心等级,高级商务金融集聚度,农贸市场道路功能与宽度,道路网密度,公交便捷度,对外交通便利度供水设施,排水设施,供暖设施,供气设施定级因素社会服务设施环境质量自然条件因子文化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文娱体育设施,邮电设施,公园绿地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地形坡度,地基承载力,洪水淹没与积水,绿化覆盖率定级因素人口密度建筑容积率城镇规划因子人口密度建筑容积率用地潜力例2、城镇土地定级因素、因子表四.土地分等定级常用的方法简介1、经验
本文标题:第三讲 土地资源管理的内容及方法(041009)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806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