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一、总体概况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认真研究国家和社会发展特别是航空、航天和民航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探索促进高素质工程人才成长的途径,改革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强化工程实践教学,提高教师工程能力,推进工程教育国际化,着力提高学校工程教育的质量和水平。1.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特别是航空、航天和民航等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为牵引,以探索工程领域优秀人才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为关键,以创新高素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和建设校内外工程教育优质资源为主线,以发挥学校工程学科专业优势为基础,以改革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强化工程实习实践、建立产学结合的工程教育教师队伍和推进国际化工程教育为工作重点,着力提高学校工程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支撑。2.总体思路开展全校工科专业工程教育改革,将工程通识教育、工程专业教育、工程实践训练、工程实习实践有机结合,紧密结合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发展的需求,直面国民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与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对人才的要求,培育我校工程教育特色,探索促进工程领域优秀人才成长的新途径和新举措。在全校工程教育的整体框架下,构建特色鲜明,满足社会和企业、特别是航空航天和民航等领域对未来优秀工程师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整合与优化教学资源并举,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形成培养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强大“合力”。深化产学研合作,完善学校和行业、学校与企业密切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强化校企合作环节,共同开展培养工作。建立工程类课程授课标准,实施教师在企业进行工程培训、企业专家授课等制度,积累师资队伍工程实践经验,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提高教学效果。3.目标定位我校实施“卓越计划”,旨在培养一批宽视野、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其核心是通过加强工程素质教育和工程实践训练,提高学生在工程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航空、航天、民航等领域和机械、电子信息、计算机等学科技术飞速发展的需求,体现学校的三航(航空、航天、民航)特色,学生通过参与实践课程、企业工程项目和各类交流项目,能够获得全面的素质教育、扎实的工程教育和较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具有高尚的人格品行、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本领域从事设计制造、产品开发、科学研究、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成为技术与管理方面具有创新精神的卓越工程师。4.参与专业与培养层次我校参与“卓越计划”的专业包括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技术、信息工程、交通运输等四个本科专业以及交通运输工程、材料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等四个工程硕士领域。5.学生情况学校制定专门政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卓越计划”。增加参与专业国际交流学生指标;增加参与专业的免试推荐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指标;各级实验室、教学基地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创新基地等校内优质教育资源对学生开放,提供免费上机条件;本科生在借阅图书资料方面享受研究生待遇;在申请各级创新性实验训练计划项目、创新基金项目、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等方面可得到优先考虑和重点资助。二、组织管理1.组织架构学校成立“卓越计划”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卓越计划”的实施工作,整体规划“卓越计划”的建设工作,在政策、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学校建立工程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卓越计划”的实施工作,审定“卓越计划”的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和建设要求、工程教育研究计划和课程改革项目、企业实习实践计划、工程教育合作机制和评价标准等重大事项,研究提出“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重要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意见建议,为“卓越计划”的建设工作提供咨询意见。工程教育指导委员会由校内相关专业遴选的具有很强工程背景并长期从事工程技术开发的专家、国防型号研制的总师、校外工程资深专家和著名企业家组成。学校设立卓越学院,具体负责“卓越计划”的日常运行与管理工作。卓越学院统筹计划、组织协调、检查落实、研究决定、总结交流“卓越计划”实施的重要事项和重点工作,实现多部门的整体协同和学院间的紧密合作,推动“卓越计划”的有效实施。卓越学院组织开展招生选拔、课程设置、学籍管理、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国际合作等各项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保证“卓越计划”的顺利进行。卓越学院由分管本科生教学的副校长兼任院长,教务处、学生处、研究生院的负责人兼任副院长,同时分别担任院务委员会的主任和副主任。院务委员会的成员包括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的负责人和参加“卓越计划”的专业所涉学院的负责人。院务委员会实行定期会商和专项研讨相结合的工作机制。2.保障体系从组织领导、政策支持、条件保障、环节管理、日常运行、师资选聘、考核考评等方面落实要求,制订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从资源配置、教学服务实现、质量监控等方面保障教学过程的系统性、可行性、完整性,切实保障教学质量。建设校外信息反馈系统,通过合作企业、用人单位、校友等渠道,获取行业发展状况、对人才的需求动向、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要求、对培养过程的意见、对学生的评价、对我校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建议等信息,持续改进教学工作。3.教学运行和管理体系学校加强工程教育改革的组织领导,建立整体协同的管理机制;积极发挥行业优势和校内外专家作用,构建产学联动的指导机制。在工程教育改革中,以工程技术为主链,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环节,课程设置充分体现大工程教育思想,科学处理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之间的关系,协调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学习与企业学习等方面的关系,将实践能力培养与研究性教学并举,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互动式教学,适当压缩课堂讲授学时,增加课外研学和课堂研讨学时,丰富选修课程资源,突出专业课程模块,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结合工程问题认识知识的发展过程,认识问题背后隐藏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开设创新、创业和工程专项教育,缩短学生与工程实际的距离;为学生提供多种国际交流途径,适应国际化培养的需要。学校以强化工程师“角色训练”为重点,实施围绕真实产品进行工程师“角色训练”的参与式训练模式,构建了“工程设计、工程制造、工程管理、工程创新”四位一体的工程训练体系,实现了训练过程管理与工程过程管理的有机结合。按照“回归工程、依托工程”的理念,构建了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依托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和工程项目,组织学生“真刀真枪”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发挥行业优势,加强校企合作,拓展合作渠道,为学生搭建了参与工程项目、锻炼实践能力的平台,依托中航工业空气动力学研究院等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三、政策措施1.学校层面学校设立专项经费保障“卓越计划”的实施,经费主要用于教改研究专项、专业培养方案的优化、企业教师的聘请、学生在企业学习、学生创新活动、校内教师的工程化培养、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课程改革与教学资源建设、国际化培养等工作,对参与“卓越计划”的专业按规模增加教学业务经费。我校相关专业的学生以多种形式进入“卓越计划”。飞行技术专业的学生从一年级起整体进入“卓越计划”,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选择与国家“大飞机”战略密切相关的“航空维修工程与技术方向”进入“卓越计划”,信息工程和交通运输两个专业的学生按照“自愿选择、分段选拔”的原则,在一年级选拔具有强烈愿望、数理基础扎实的学生参加“卓越计划”,在二年级末再在相关工科专业选拔分流部分基础课程成绩优秀、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加入“卓越计划”。我校对参加“卓越计划”的学生在尊重自愿的基础上,以学年考核方式实施动态管理,对自愿退出“卓越计划”者或经考核不适合按“卓越计划”培养者,作退出处理,按学校相关规定,在原专业或转入相近专业学习;对意愿强烈、素质优良的学生,提供多种参加“卓越计划”的通道。完成“卓越计划”要求学习任务的学生,颁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证明书。我校将“卓越计划”融入与行业的战略合作。自教育部提出“卓越计划”以来,我校通过多种途径向有关企业介绍了工作思路和合作需求,得到了企业的大力支持,为我校顺利实施“卓越计划”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我校大力发挥行业特色和工程研究优势,紧紧围绕大型飞机、载人航天与探月、核高基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将共同实施“卓越计划”作为一项重要合作内容,列入与航空、航天、民航、信息产业领域大型企事业单位开展的战略合作,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时发挥学校在新材料、新能源、物联网等新兴产业中凸显的工程研究与技术开发优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深化产学合作中促进工程教育合作。学校选拔在型号任务等工程实际工作中经受过考验、做出了较大贡献的校内教师担任专业“卓越计划”项目负责人、专业课程(组)负责人、校内主讲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各类工程实践,辅导青年教师进行工程化锻炼;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确定学生在企业的学习任务,遴选企业的高水平工程专家担任专业课程主讲教师,指导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指导学生进行工程实践。企业教师由学校“卓越计划”指导委员会负责考核与聘任,聘请费用由学校列专项经费解决;把专业教师参加工程实践列入专业建设规划,每专业每学年安排不少于5位教师参加工程实践;结合人事制度改革,在工科教师的评聘与考核等环节,增加在企业工程实践经历的要求;在考核聘任方面,改变单纯依靠科研论文的标准,提高教师在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成果的权重,将教师在实施“卓越计划”的表现作为重要的考评依据。落实教师定期挂职锻炼的要求,增加教师工程实践经验,促进教师在实践中成长。2.院系层面(1)细化校企合作内容和要求,建立校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习过程分为校内基础课与企业工程引论实施阶段、校内专业课与企业工程实践阶段和以企业集中培养为主的学习阶段共三个组成阶段,分别细化学习要求,实现人才工程能力培养模式的转型。(2)鼓励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建立校内教师与企业聘用教师的联合教学小组,鼓励教师采用探究式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和案例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3)建全“卓越计划”运行管理制度建立专业导师配备制度、毕业生反馈跟踪体系以及企业专家及教授接待日等工作;建立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等;建立课程群(组)负责人制度。(4)落实促进教师投入“卓越计划”的激励措施制定院职称评审中的激励政策,对持有行业执照的教师,明确规定其在申请副教授职称时享有同等优先条件,鼓励教师到企业、空管局等参与岗位见习并考取执照,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四、培养模式1.学校培养标准和专业培养方案我校飞行技术专业根据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欧洲联合航空局(JAA)(现称为“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以及中国民航局(CAAC)等对航线运输驾驶员的相关规章要求,高标准地制定了我校飞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坚持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突出综合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扎实的实际操作能力、正确果断的执行能力、自我持续发展的能力的培养。飞行器制造工程(航空维修工程与技术方向)深入贯彻胡锦涛主席关于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战略思想,主动适应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新形势,积极推进空军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着力解决国防生培养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通过对国防生实施学校和部队联合培养,强化国防生军政素质,提高国防生实践创新能力,为部队培养高素质空军航空机务后备人才。信息工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交通运输专业以卓越管制员为培养目标,着力加强管制员
本文标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819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