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中共杭州市萧山区委关于制定杭州市萧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
中共杭州市萧山区委关于制定杭州市萧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1年1月13日中国共产党杭州市萧山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十二五”时期(二○一一年至二○一五年),是我区率先全面建成惠及全区人民的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和省市区情,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区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推动科学发展,全面改善民生,建设富裕和谐的现代化新萧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建设富裕和谐的现代化新萧山,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1.“十一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期间,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有关精神和要求,结合萧山实际,作出并实施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推进创业创新、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城市化进程、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战略决策,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生态环境有效优化、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预计到“十一五”期末,全区生产总值可达12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10万元。“十一五”时期取得的成就,为我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十二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重大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不断酝酿,同时,全球经济减速、气候变化突出、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外部环境不稳定性、不安全性因素依然很多。从国内看,国内需求不断扩大,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加速推进,体制活力显著增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经济社会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但是,各种短期问题和长期矛盾相互交织、相互影响,转变发展方式的阻力和难度也在加大。从区域看,《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正式批准实施,浙江省被列为全国唯一的转变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省,加速推进“四大”建设,杭州市正在积极打造都市经济圈和市域网络化大都市,加速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这既为我区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也对我区加快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萧山看,经过“十一五”的发展,我区进入了人均GDP从1万美元向2万美元跨越的新阶段,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我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既要看到我区具有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的有利因素,也面临经济结构不尽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要素制约凸现、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稳定任务艰巨等诸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一定要认清历史使命,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转型升级,抓紧实干,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不懈追求创业创新,奋力开创具有萧山特色的科学发展新局面。3.“十二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和市委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总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区、社会和谐为主旨,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着力建设生态文明,着力加强自主创新,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率先全面建成惠及全区人民的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努力开创富裕和谐的现代化萧山新局面。4.“十二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推进我区“十二五”发展,要把握好以下原则:——坚持解放思想、率先发展。按照上级党委对萧山发展的总体要求,把坚持科学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把加快发展、率先发展作为检验萧山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准,推动萧山经济社会发展继续走在前列,保持领头雁、排头兵、先行者地位。——坚持结构调整、转型发展。把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切实推进以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为核心的经济转型,以统筹协调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转型,以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为导向的政府转型,以转型谋发展,以发展促转型,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把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强大动力,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方位推进各领域改革,宽领域扩大国内外开放,充分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推动萧山发展步入创新驱动的轨道。——坚持全面协调、统筹发展。把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进我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总揽全局、统筹规划,推进我区城乡区域之间空间布局优化、要素合理流动、资源集约利用、服务均等覆盖,努力成为杭州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样板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推进生态立区,发展绿色经济,提倡绿色消费,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打造绿色低碳宜居的现代化新萧山。——坚持富民强区、和谐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富民惠民安民导向,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保障人民权益,促进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真正实现富民强区。5.“十二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我区发展基础,充分体现上级党委政府对我区发展的要求和全区人民群众的发展愿景,未来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率先全面建成惠及全区人民的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将萧山建设成为“统筹城乡样板区、转型升级示范区、科学发展先行区”,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加快转型升级,“富裕萧山”建设取得新突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美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工业总产值争取突破1万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现年均增长11%以上。居民消费率上升,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格局基本形成。区域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6%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进一步提高。——注重统筹协调,“和谐萧山”建设取得新突破。统筹推进新型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区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东兴、中优、南秀”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七大新城发展良好。城乡、区域间公共服务、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扭转,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思想道德和民主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继续推进依法治区,不断健全基层民主,着力完善社会管理,力求社会治安更加稳定,安全生产状况明显改善,社会更加稳定有序,人民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推进环境立区,“绿色萧山”建设取得新突破。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继续加强,水环境和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区。——繁荣文化事业,“人文萧山”建设取得新突破。牢固树立科学的文化价值观、文化发展观、文化服务观,努力构筑富有时代特征、萧山特色和大众特性的核心价值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激活文化创造力,增强文化竞争力,提升文化影响力,全面提升萧山文化事业的发展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深化改革开放,“活力萧山”建设取得新突破。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再创萧山发展体制机制新优势。全面深入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进一步加强国内区域合作,进一步融入大杭州,接轨长三角,发挥比较优势,整合资源要素,积极承接杭州都市经济圈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辐射、带动,不断增强我区发展的实力、活力和竞争力。二、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充分挖掘内需潜力,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建立有利于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6.大力拓展国内市场。正确处理扩大内需与保持出口平稳增长的关系,促进消费投资出口协调增长。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鼓励和支持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外拓生产基地、健全营销网络、创新营销方式,不断提高萧山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萧山企业品牌影响力。7.着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把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加快推进城市化,大力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增加就业机会,优化创业环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比重,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城乡居民消费预期。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拓展新兴服务消费,完善鼓励消费的政策,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推广信用消费,适当降低消费信贷门槛,提高城乡居民消费信贷水平。8.积极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推动转型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发挥产业政策导向作用,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引导投资更多地投向“一心三区七新城”和中心镇。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优化政府投资方向,加强和规范融资平台管理,防范投资风险。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影响全局、支撑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坚持节约集约安全用地,提高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的可持续能力。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深入实施“民生优先”战略,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大地方财政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出,增强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继续推进“平安萧山”建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9.积极扩大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以充分就业为目标,完善自主创业扶持政策,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积极开发就业岗位,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失地农民、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加强劳动执法,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权益。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10.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促进低收入群体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消除绝对贫困现象。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促进职工工资稳定增长。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提高农民“薪金、股金、土地流转金、社会保障金”拥有率,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11.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接轨杭州、覆盖城乡、多层架构、保障基本”的要求,逐步建立满足人民群众社保需求、适合萧山发展实际的功能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保障办法,稳步提高保障水平。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
本文标题:中共杭州市萧山区委关于制定杭州市萧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83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