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对策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对策内容结构简介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说简述中学生常见的几种心理问题.剖析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代沟问题案例导入:一次青春期冲动要付出多大代价____中国青年报2009年7月29日P9时间:2009年4月12_14日地点:河南开封兰考县事件:河南开封兰考县第一高级中学盖亚分校高三学生程浩和田小非因为一件琐事引发冲突,这场架打了三天.结果:造成2人重伤、4人轻伤、1人轻微伤。最终田小非、田小荣、程浩、张丽等8名高中生因涉嫌聚众斗殴罪被刑拘,羁押在兰考县看守所。其中7人是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感慨:他们曾是朝夕相处的同学,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家境都不富裕,有几个还是单亲家庭;3年前,他们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兰考一高,本来很有希望考上大学……4月14日的那个夜晚,青春的冲动遏止了他们前进的脚步,当时距离高考还不到两个月。高考曾是一个被期盼很久的日子,学生努力了12年,家长盼了半辈子。却因为一场偶发事件,就这样错过了。问题:青春期教育、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化解冲突等技能欠缺。关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调查报告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沃建中博士主持的“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组按照国际标准分别在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等五个省市区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我国小学生中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6.4%,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4.2%;初中生中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2%,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9%;高中生中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8%,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5%。考虑到中国中小学生巨大的基数,这一心理异常的比例也是触目惊心的。调查报告之二: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一项关于青少年犯罪的调查表明,1997年至2000年间由于心理畸变引起的“激情犯罪”显著增多。调查报告之三: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教育专家分析说,心理上的狭隘、自私、惟我独尊、好占上风是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内因,而不良社会环境的熏染、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乏则是不容忽视的外因。相关链接: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关于人格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实质上就是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埃'认为人生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包含人格发展的内容。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征性的冲突,而对付冲突的办法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前者有助于自我的成长,形成较好的顺应能力;后者会削弱自我发展,阻碍顺应能力的形成。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社会环境对能否以积极的方式去解决特征性的冲突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发展阶段发展任务1、婴儿期(0-1.5)信任感或不信任感2、幼儿前期(1.5-3)自主性或羞怯感3、幼儿后期(3-6)勇敢或怯懦4、学龄期(6-12)勤奋感或自卑感5、青年期(12-18)自我同一性或同一性混乱6、成人初期(18-25)亲密感或孤独感7、中年期或壮年期(25---65)生殖感或停滞感8、从成熟到晚年(65以后)满足感或绝望感————整理自陈仲庚《人格心理学》P205~213●相关链接○自我同一性:根据埃里克森(Erikson)心理社会期的理论,人的一生是一个生命周期,可分为八个阶段,在这八个发展阶段中的第五个是青少年期。从12岁-18岁,是关键中的关键。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就是——建立“自我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乱”。“自我同一性”就是“我就是我”的强烈感受,是青少年对自我的本质,自我的人生体验等同他人相区别的一种前后一致的自我意识。“自我同一性”中也包含了对成长中自身日益增长的信任,为应付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作好准备。已确立“自我同一性”的个体往往能够包容不同的人对自己的印象和期待,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健全的人。○同一性混乱:相对于“自我同一性”的“我就是我”的强烈感受,不知道“我是谁”,则称为“同一性混乱”。“同一性混乱”是对这一人生阶段的适应不良,表现为对自己的独特之处认识不清,需要依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甚至对自己能否把握自己的命运也感到茫然。例如,有些青少年的“同一性混乱”表现在性别角色方面,他们会对自己的性别感到怀疑和不接纳,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确属何种性别。——摘自《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埃里克·H·埃里克森●家庭治疗大师亚历山大·鲁宏说:“人的成长就像树的年轮,是一圈一圈地生长出去的,婴儿的一圈,代表着爱和享受;孩童的一圈,代表着嬉戏与玩耍;少年的一圈,代表着创造与幻想;青年的一圈,代表的是情爱及探索,成人的一圈,则象征着现实与责任,一个完整的人(发展健全的人格),是具备上述所有特征的。”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代沟问题孤独问题情感困惑问题迷恋网络问题自残问题自杀倾向问题适应性问题学习焦虑问题等关于代沟问题案例呈现:玮儿——这不是沟通是训话原因分析:1、孩子成长了,但父母没有成长2、同伴关系比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重要观点分享:如果你是老师/家长小结反馈:故事:怎么说比说什么重要两个巫师的不同预言在中东,有一位国王做了一个可怕的梦,梦见自己的牙齿一个个地全掉光了.他大不为安,于是将圆梦才传来.圆梦者仔细地听完国王对梦的描述后说:“陛下,这可是一个坏的兆头。就像您一个个掉光的牙齿一样,您全家的人也将会一个个地先于您死去。”国王听后大怒,命令将圆梦者投进监狱,并吩咐再传一个圆梦者来。这个圆梦者听完了国王的梦后说:“陛下,这可是个好兆头呀。梦的意思是,您将比您家里所有的人活得都长。”国王非常高兴,给了这个圆梦者一大笔赏钱。大臣们十分不解,问这个圆梦者说:“你所说的跟先前那个可怜的家伙说的是一个意思呀,为什么他受罚而你受赏呢?”那个走运的圆梦者说:“大家说得对,我们两个人对梦的解释是同样的。但是,问题不在于你说些什么,而在于你是怎么说的。”假如你是——班主任老师家长对策1——如果你是班主任老师集体教育:主题班会——我的家庭树个别教育:倾听与接纳——每个人都渴望被倾听和接纳同理心——同理心≠赞同,只是理解而不急于评判或给出建议分享你的经验教会学生换位思考布置家庭亲子作业对策2——如果你是家长把心与事分开——相信孩子的初衷并非是想让父母难过理解亲子冲突冷静对待,树立榜样适当示弱积极倾听注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避免矛盾信息李子勋处理亲子关系的技术表现出适当的无知:孩子十岁前需要父母扮演无所不能的角色;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要把自己从权威的角色上放下来.“妈妈不太知道你们现在想什么,要做什么,你需要妈妈什么样的帮助,请详细告诉妈妈好吗?”对孩子好奇,保持兴趣。用欣赏的好奇的态度对面孩子的成长,家长能做的是提醒孩子:“你内心如何看世界是你的权利,面对客观现实的时候要按规则办事。”学会对孩子示弱。就是善于在孩子面前装傻。“孩子,妈妈好笨啊,这种事情都不会,你能不能教教妈妈?”当你向他讨教某种他感兴趣的事物,并对此事物感兴趣时,他就会逐渐失去对此事的兴趣。不要马上驳斥孩子不合理甚至荒谬的要求。——李子勋《陪孩子长大》P87-90小结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的总原则是让学生在面对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力量,学会自己成长。而中学阶段处理学生心理问题要把握的原则就是帮助让学生在处理问题过程中认识我是谁,我能做什么,使问题解决与自我成长同步进行。——所有的经历都是一笔财富。要善于采取玩具总动员的策略,灵活运用方法与技巧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获得成长的智慧与力量。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建立良好的关系。任何时候都是关系大于教育,怎么说比说什么重要。亲子关系如是,师生关系亦如是。
本文标题: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831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