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方).讲述
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GDP)在介绍国内生产总值之前,我们先要弄清价值增值。价值增值是企业新创造的价值,是企业产品价值与从别的企业购进的原材料、能源等价值的差额。下面要讲的企业产出、国内生产总值和其他国民收入核算变量都是指价值增值。从价值增值的角度来看,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其实就是产品的增值过程。假定一件服装从最初生产到最终消费要经过五个阶段,分别是:种棉、纺纱、织布、制衣和销售,其价值流程如下表所示。(一)价值增值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从棉花到零售服装,产品的增值过程为50+10+10+20+10=100,增值总和正好等于最终价值。也就是说,一件最终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增值,就等于该最终产品的价值。(二)国内生产总值(GDP)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而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主要靠国民收入这一概念来衡量和表现。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GDP)是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这一定义包含六个方面的意思: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3、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4、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5、GDP是一国或一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而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6、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物品和劳务的价值。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一个社会经济体系生产千百万种物品和劳务,它们之所以能加总统计,是因为都是用货币来衡量计算其价值的。每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就是用各种物品和劳务的单位价格乘以产量获得的,把所有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加总起来就是国内生产总值。一国GDP的变动由两个因素造成:⑴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的变动;⑵物品和劳务的价格的变动。但人们的物质福利只与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和质量有关,因此有必要把GDP变动中的价格因素抽象出来,只研究物品和劳务的数量变化。这就需要区分名义GDP和实际GDP这样两个概念。名义GDP(Nominal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那个时期的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GDP(Real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计算实际GDP可以了解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产量变化的程度。如果使用的是同一基期价格,则两个时期GDP的差额可表现出这两个时期产量的变化。某个时期名义GDP和实际GDP之间的差别,可以反映出这一时期和基期相比价格变动的程度。通过计算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率(GDP平减指数,又称GDP缩减指数、GDP折算指数),可以计算出价格变动的百分比。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最终产品(Finalgoods)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中间产品(Intermediategoods)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某国一定时期所生产的GDP等于该时期所生产的全部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减去所有中间产品的价值,即等于该国在这一时期的生产中新增加的或者说新创造的价值,它形成该国在这一时期所有工资、利息、利润和租金的总和。根据不重复出售这一定义,一般把用作个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的产品称为最终产品。3、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因为这一时期内新售卖的产品可能不是这个时期中生产的,而是早些时期中生产的。今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等于今年售卖的最终产品价值减去上年库存加上今年库存的价值。上年库存和今年库存之间的差额称为库存变动净额。库存增加说明今年生产的大于售卖的,库存减少说明今年售卖的大于生产的。企业库存增加被看作是存货投资,而库存减少则被看作是存货负投资。4、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存量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5、GDP是一国或一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而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国民生产总值(Grossnationalproduct,GNP)是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NP中有一部分是本国拥有的生产要素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例如,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要计入美国的GNP中,但不计入美国的GDP中,而计入日本的GDP。又如,一个在美国开设公司的日本老板取得的利润是日本的GNP的一部分,但不计入日本的GDP中,而计入美国的GDP。从量上看,若某国一定时期内的GNP超过GDP,说明该时期该国公民从外国获得的收入超过了外国公民从该国获得的收入。(国外)净要素支付(NFP)是指本国生产要素在世界其他国家获得的收入减去支付给国外生产要素在本国获得的收入。NFP=GNP-GDPGNP和GDP有不同点,也有相同点。两者的不同点在于,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地域的概念,而国民生产总值则是一个国民的概念。前面我们举例,一个在我国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要计入我国的GDP,这里要指出,其不能计入我国的GNP,而要计入美国的GNP;同样的,一个在美国开设公司的我国老板取得的利润要计入美国的GDP,但不能计入美国的GNP,而要计入我国的GNP。GNP和GDP的相同点则有很多,包括两者都是流量的概念、都测度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还有,两者都是市场价值的概念、都测度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在实际运用中,GNP和GDP各有特点。首先,GDP比GNP容易测量,因为国外净收入数据不足,而国内收入数据比较充分;其次,GDP可以衡量本国使用外资的情况,而本国使用外资时解决的是本国就业问题,所以GDP能够衡量国内的就业潜力;再次,GNP不包含外国居民在本国的收入,所以其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一国国民的生活水平;最后,对于不同的国家来说,GDP和GNP的差距大小是不同的,例如,对于美国来说,GDP和GNP的差距较小,而对于我国来说,GDP和GNP的差距很大。6、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物品和劳务的价值。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的生产、慈善机构的活动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GDP的局限性】GDP指标不能反映社会成本;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方式和为此付出的代价;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效益和质量;不是反映社会财富的总积累;不能衡量社会分配和社会公正。例如,它没有告诉我们享受了多少闲暇;也没有告诉我们社会生产出来的物品和劳务是怎样分配的;它也没有说明环境污染到了什么程度。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和收入水平的重要指标,但不能准确提供一国或一地区福利状况的全部真实信息,不能全面衡量一国或一地区的全部财富,更无法完整反映人类发展状况。GDP之“误”,误在错把手段当目的;误在将GDP与政绩考核直接挂钩。承认GDP的局限性,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其合理性。针对存在的缺陷和产生的负面影响,应从制度上和体系上加以完善,在使用和评价上加以改进。有两个非常聪明的经济学天才青年,他们经常为一些高深的经济学理论争辩不休。一天饭后去散步,为了某个数学模型的证明两位杰出青年又争了起来,正在难分高下的时候,突然发现前面的草地上有一堆狗屎。甲就对乙说,如果你能把它吃下去,我愿意出五千万。五千万的诱惑可真不小,吃还是不吃呢?乙掏出纸笔,进行了精确的数学计算,很快得出了经济学上的最优解:吃!于是甲损失了五千万。两个人继续散步,突然又发现一堆狗屎,这时候乙开始剧烈的反胃,而甲也有点心疼刚才花掉的五千万了。于是乙说,你把它吃下去,我也给你五千万。于是,甲毫不犹豫吃了下去!甲心满意足的收回了五千万。一则小笑话可突然,天才们同时嚎啕大哭:闹了半天我们什么也没有得到,却白白的吃了两堆狗屎!他们怎么也想不通,只好去请他们的导师,一位著名的经济学泰斗给出解释。听了两位高足的故事,没想到泰斗也嚎啕大哭起来。好容易等情绪稳定了一点,只见泰斗颤巍巍的举起一根手指头,无比激动地说:“1个亿啊!1个亿啊!我亲爱的同学,我代表祖国和人民感谢你们,你们仅仅吃了两堆狗屎,就为国家的GDP贡献了1个亿的产值!”二、名义GDP和实际GDP1、名义GDP(nominalGDP)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那个时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价值。2、实际GDP(realGDP)用某一年作为基年的价格计算出来的价值。物品名称1994年的产量1994年的GDP2004年的产量2004年的GDP2004年实际GDP香蕉15(0.2)320(0.3)64苹果50(0.22)1160(0.25)1513.2合计142117.21、计算实际的GDP可以使我们了解到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的产量变化程度。2、某个时期的名义GDP和实际的GDP之间的差别,可以反映出这一时期和基期相比的价格变动的程度。他们的关系:实际GDP=名义GDP/GDP价格指数*100%GDP价格指数也称为:GDP折算指数三、潜在的GDP(potentialGDP)利用社会上一切可用的资源所能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最大量值。(一般用GDP*来表示)潜在的GDP也可称为充分就业的GDP潜在GDP和实际GDP之间的差距称为GDP缺口(GDPGap)奥肯定律(Okun`slaw):描述了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这一定律认为:GDP每增加3%,则失业率大约下降1%。第二节国内收入的核算一、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原理为了核算一定时期内的GDP,首先要弄清产出、收入和支出的关系:产出等于新增价值产出总是等于收入产出总是等于支出(一)产出等于收入由于企业使用要素必须支付代价,雇佣劳动力要付工资,使用资本要付利息,使用土地要付租金,这些要素报酬都被认为是这些要素在生产中做出的贡献,因而企业的新增价值都要转化为生产要素报酬和企业利润,即转化为要素提供者和企业经营者的收入。一个企业的产出总等于收入,一个国家的总产出也必然等于总收入。产出等于收入收入(支)产出(收)工资20000利息15000地租5000利润10000生产出成品(纱)200000减去购买棉花150000总计收入:50000产出(增值)50000(二)产出等于支出最终产品的销售收入,就是最终产品购买者的支出。从全社会看,总产出总是等于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企业把存货变化也看做是自己购买自己产品的投资支出,称为存货投资。整个经济社会犹如一个企业,产出和支出相等是把存货投资作为支出的组成部分的结果。产出等于支出一件上衣150元消费者购买支出棉农纱厂制衣厂销售商产出未卖出的产品被看成是存货投资二、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一)用支出法核算GDP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DP。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经济社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这四方面的支出总和。1、消费消费指居民个人消费支出,用字母C表示,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的支出。耐用消费品如小汽车、家用电器等;非耐用消费品如食品、衣服等;劳务如医疗、旅游等。建造住宅的支出则不包括在内(属投资)。2、投资投资是指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和存货,用字母I表示。资本设备不同于中间产品。中间产品在生产别的产品时全部被消耗掉,但资本物品在生产别的产品过程中只是部分地被消耗掉。资本物品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称为折旧。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固定资产投资指新增厂房、设备、商业用房和住宅。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如果年初企业存货为1000亿美元,而年末为1200亿美元,则存货投资为200亿美元。存货投资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因为年末存货价值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年初存货。投资
本文标题: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方).讲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832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