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ABCD
扬州市特级教师胡根发高考政治解题指导一、如何读题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先读问题,后读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某些问题的答案就自然隐含在试题的文字表述中;试题设计的思路也往往包含在试题的行文中;试题均有一定的要求和指向。*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图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柱形图、扇形图、统计表,还包括漫画等,往往用于表现形势、环境、资源、产业、事物发展的过程等信息,直观、系统。*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试题围绕某个主题通过一定的背景材料构建新的情景。背景材料一般会包括回答问题所需要的信息,但是并不是一次性地、集中地将问题的各个要点全部展现出来,主体的要点分散于各个数据、图表或文字之间,需要从中提炼、整合,形成完整的观点和认识。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能够根据从题目中获取和解读的试题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对于不同的问题用相对应的知识来说明,切忌答非所问。非选择题部分,注意设问中“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差别。(2)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以及党和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作为情境材料呈现在试题中,是政治高考命题的一种重要形式。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描述: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阐释:对事物的说明和解释。描述事物的能力主要表现在观察的细致、全面,表达的准确、简洁。阐释事物的能力则在准确表达的同时,有表现为分析,归纳,概括等理性思维水平..要求使用简明、准确的政治学科术语予以叙述。*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综合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论证:即回答问题或完成题目要求的任务时论述和证明的能力:对学科知识总体把握的程度;答案组织的逻辑性和层次性。探究:即对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根据有关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综合使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课堂学习或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方法,提出比较必要的论据,论证和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能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二、解题点拨去年甲利用自有资金20万元开办了一家小企业,一年后盈利2万元,全部用于个人消费。今年甲以6%的利率借得资金10万元扩大生产。假设该企业今年的利润率(利润/资产)与去年持平,那么,甲今年自有资金的利润率为A.6%B.10%C.12%D.15%(C)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A.1452万元B.1320万元C.1210万元D.1100万元(C)2000年至2010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统计数据如图6:从图6可以看出我国①进出口产品结构更加优化②进出口对GDP拉动作用逐渐增强②开放型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④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B)2009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但同时也应看到,一些出口产品是为国外品牌加工生产的,中国企业只能赚取微薄的代工费,绝大部分利润由品牌持有者获得。这说明A.自主品牌建设是中国企业提高出口利润的重要途径B.中国企业出口盈利水平高低取决于是否拥有核心技术C.品牌竞争已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最重要的方式D.强大的制造能力是中国企业出口的核心竞争力(A)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不少企业出现“招工难”现象。要解决“招工难”问题,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①提高员工的工资和福利②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设厂③消除农民工流动的体制性障碍、④提高对员工的技能要求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A)(D)某家庭共有闲置资金10万元,其投资理财方案如图1所示。该家庭理财方案的特点是①采用了多种理财方式,资产组合合理②偏重于风险资产投资③有较强的风险规避意识④储蓄和债券投资所占比例偏低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图2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y代表效率,原点O表示绝对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该图表明①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②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③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④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D)宋朝张先《木兰花》中云:“人意共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下列诗句与题诗所含哲理相近的是A.月满中秋夜,人人惜最明B.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D.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D)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日益凸显,各国都在寻求应对之策。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气候变暖条件下热量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1981年以来,我国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粮食作物种植界限明显北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前者粮食产量平均可增加54%~106%,后者可增加27%~58%。该研究为我国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科学认识①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化害为利②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③能够揭示事物演化规律,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④基于实践活动,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A.①②B.①⑨C.②④D.③④(D)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从而改变了以往因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导致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不同的状况。这一法律规定的变化A.坚持了公民权利至上的原则B.实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C.消除了公民的身份差异D.体现了对公民平等权利的尊重(D)某农牧区由于长期滥垦草原、超载放牧,不仅没有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反而导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草原承载力急剧下降。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来,农牧民改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种植沙柳资源林,大力发展沙柳加工业,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保护了生态环境。回答1一2题。1、该地农牧民种植沙柳资源林,发展沙柳产业,改变落后面貌的事例表明①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力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决定力量③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创造力,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④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主体的作用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C)2、201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全体会议公开举行,绝大多数人大代表团分组会议也对外开放,许多代表团还在讨论结束后留出时间接受中外媒体集体采访。人大会议对公众开放是①国家权力机关对人民负责的体现②依法行政建设法制国家的需要③国家自信和政治民主发展的表现④公民直接参与公共决策的要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农牧民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取得明显成效,得益于他们①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促进沙柳产业发展②尊重自然规律,完整地保护当地的自然面貌③从该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沙柳种植业④发挥自觉能动性,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D)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无私奉献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前仆后继、流血牺牲,不屈不挠、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一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并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辉煌成就,根本原因在于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②中国共产党坚持在组织上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③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努力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先进性④不断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以前,人们通常认为植物不像人和动物一样具有“记忆力。近来,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照射到一片叶子上的光,能够让整株植物作出相应的反应。科学家认为,植物可以用“电化学信号’’在叶子之间传递光强和光质信息,这种反应方式和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植物“记住光线中的信息并作出反应,进一步佐证了①任何物质都有反应特性②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③不同形式的物质具有同样的反应特性④物质的不同反应形式之间具有联系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B)我国每年生成的8亿多吨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某公司深入研究秸秆的材质特性,另辟蹊径,利用秸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捉到他人通常视而不见的商机,是因为①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②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③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④尊重客观联系,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作用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A)从2005年开始,一个名为“公共预算观察”的志愿者团队每年向若干中央部委和许多地方政府提出查看预算案的申请。近几年每到“两会”期间,社会公众都会对政府预算公开问题给予极大关注。2009年底,国务院提出争取3年内实现向社会公开全部部门预算。社会公众要求政府预算公开体现的公民权利是①了解公共事务的知情权②对国家机关的监督权③管理公共事务的参与权④分享公共服务的平等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A)历史学家通常认为,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时不能轻率地下结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③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④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D)根据全国人大标准的中央预算,2011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将提高到9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120元提高到200元,中央财政为此安排760亿元,比上年增长35.7%。上述财政安排所体现的政府职能是A.平均分配国民财富B.提高医疗卫生服务C.完善医疗卫生体制D.健全社会保障体系(D)华君武的漫画《永不走路,永不摔跤》(图3)讽刺了一些人①不懂得只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②不理解缺乏敢想敢闯的精神就会一事无成③不了解实践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总是宝贵财富④因怕犯错误而不敢实践的行为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C)2011年4月,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五国在中国三亚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的第三次会晤,就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的讨论,达成广泛共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①以成员国利益完全一致为基础②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力量③是当今时代主题发展变化的产物④是新兴市场国家对话合作的平台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C)民间俗语寓意深远,代代相传,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这两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①矛盾中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②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是正确认识矛盾的重要前提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离开对具体矛盾的具体分析就不能正确解决矛盾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C)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材料一: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1997年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科技进步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2003年100名人大代表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关于修
本文标题: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ABCD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934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