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表达作用分析题答题指津
文学作品表达作用分析题答题指津2006年高考复习开滦一中张耀刚yaogang100@sina.com高考的大阅读一般为精美的哲理散文、抒情散文和微型小说。在文学作品阅读(古代诗歌阅读中也经常遇到)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题目,其要求一般为:……的好处是什么?……作用是什么?结合上下文分析……表达效果。题型说明:一、人称表达类可以针对某一人称的运用命题,也可以针对行文中人称的变化命题,或者针对称谓的变化命题。开滦一中张耀刚yaogang100@sina.com2000年《长城》22题:这篇散文中,(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第6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一段中“你”的运用,所起的作用是什么?(2002年北京卷20题)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其作用是什么?(3分)(2005湖北)解题思路:(1)确定人称的运用或变化。(2)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如下表:第一人称便于表达内容和描写心理第二人称运用拟人便于抒情更强烈感人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适合介绍表述(3)结合内容做出回答。开滦一中张耀刚yaogang100@sina.com2000年《长城》22题:这篇散文中,(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第6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长城拟人化:①便于与长城对话,②便于抒发感情。因为这句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写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2002年(北京卷)20题:最后一段中“你”的运用,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答:最后一段运用第二人称“你”营造了一种与读者进行交流的情景和氛围。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其作用是什么?(3分)第二人称。既自由、灵活,又具有真切感、亲切感。二、修辞方法类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1998年高考题)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韩少功《土地》2005年湖北卷)开滦一中张耀刚yaogang100@sina.com要掌握运用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及效果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运用比喻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比拟: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运用比拟,可使人或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使物象灵动,富有生机。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借代可使表达具体形象开滦一中张耀刚yaogang100@sina.com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夸张要合情合理,其作用是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增强表达效果。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用对偶,句子整齐,表意凝练,抒情酣畅。排比: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其作用在加强语气、强调内容、加重感情。设问:总的作用是引起读者思考。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解题思路:(1)确认指定所用修辞手法。这类语句作用题,首先要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在答题是时点明所用修辞手法。答题时,要明确每一种修辞手法的作用。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2)明确答题思维方向。(3)确认修辞手法、明确了答题方向后,结合语句内容作答。1998年高考题: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运用排比(或反复)的修辞手法,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强化了文章的主旨。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韩少功《土地》2005年湖北卷)答案:拟人(或比拟或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充满感情。三、表达方式类开滦一中张耀刚yaogang100@sina.com第九段中,作者对老家河流、风沙、屋顶、炊烟、做饭的人……的回忆,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4分)(2004年全国卷2)19解题思路:(1)确认指定语段所用具体的表达方式。(2)明确五种表达方式中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如下表开滦一中张耀刚yaogang100@sina.com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语言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见具体生动细节描写准确传神鲜明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叙后议论画龙点睛点明题旨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间接抒情寓情于景、物、事含蓄(3)确认所指定语段为何种表达方式,结合行文具体作答。开滦一中张耀刚yaogang100@sina.com(2004年全国卷2)19.第九段中,作者对老家河流、风沙、屋顶、炊烟、做饭的人……的回忆,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4分)答: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以朴素的语言写出真情。营造了一种伤感的气氛。(抚今追昔、物是人非、睹物伤情、深沉凄凉)四、行文段落类辞世恩师如此幻过,今日我也如此梦过,将来我的学生还会如此幻梦下去,最终我们便会一一走入夜里。留下一生的纪录,其实不过是花与夜的争辉。(节选自《子夜昙花》(2002年北京西城区二模)18题(2)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开滦一中张耀刚yaogang100@sina.com解题思路:(1)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是首、中、尾。(2)明确以下段落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四个角度入手)。如下表:开头段统摄全篇,领起下文过渡段承上启下(或启下)结尾段呼应前文,卒章显志(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行文中所起作用作答。辞世恩师如此幻过,今日我也如此梦过,将来我的学生还会如此幻梦下去,最终我们便会一一走入夜里。留下一生的纪录,其实不过是花与夜的争辉。(节选自《子夜昙花》(2002年北京西城区二模)18题(2)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答:①照应开头,响应前文;②深化主旨,说明恩师高尚的品德将代代相传开滦一中张耀刚yaogang100@sina.com2004年高考天津卷《春从心出》20题:从全文看,第六段“朋友打来电话”这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起了什么作用?参考答案:1.内容上,这件事启示人们要热爱生命,感悟生活,诗意地看待生活。2.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深化了作者的思考,引发了议论。开滦一中张耀刚yaogang100@sina.com2004年浙江高考题《白鹤翔集的记忆》20题:简析篇末“就会跪下来……”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及其表达上的作用。参考答案:表达作用:使文章在表达上显得委婉含蓄,发人深思;有戛然而止,意在言外的余味;暗示主题,强化了作者的感情。五、表现手法类开滦一中张耀刚yaogang100@sina.com第三段对于篝火燃烧的大段描写,在文中具有什么作用?(卞毓方《张家界》2005年高考全国卷三)开滦一中张耀刚yaogang100@sina.com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2005年高考全国卷3第15题(6分)解题思路:(1)确认所用表现手法。(2)明确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如下表:象征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鲜明扬抑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对比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以小见大以小见大表现人、事(3)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开滦一中张耀刚yaogang100@sina.com第三段对于篝火燃烧的大段描写,在文中具有什么作用?(卞毓方《张家界》2005年高考全国卷三)答案:这一描写看似游离主题,实则以火树银花反衬“夜空山影如魅”的摄人魂魄。开滦一中张耀刚yaogang100@sina.com2005年高考全国卷3第15题:“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6分)答案:苦苦等待春天,春天却迟迟不来;许多次春天刚一露面,就被寒风冷雨驱散;到处寻找春天,却发现春天已经远引。欲扬先抑,突出了下文“一日的春光”。开滦一中张耀刚yaogang100@sina.com1998年《报秋》第28题,作者在叙写玉簪花的过程中,在第3自然段中插叙了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有何作用?参考答案:作者插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意在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开滦一中张耀刚yaogang100@sina.com2004年高考题第二套《痛哭和珍》19题: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了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作者写了自己的渺小,写自己“早已丢失了吓跑了”。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出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出和珍的英勇无畏。祝同学们金榜题名!
本文标题:表达作用分析题答题指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971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