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五章医学伦理的教育、修养、评价与监督本章重点1.医学道德教育的过程2.医德修养的提高3.医德评价的含义、标准和依据4.医德评价的方式和方法5.医德监督的含义和原则某医院医务部举行医学伦理研讨活动,就医学伦理规范作用的发挥和医德品质的养成等问题展开讨论,有的医务人员认为,通过医学伦理学的学习,可以把握医学道德规范要求,现在国内外都非常重视医学伦理教育,医学伦理学已经成为医学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把握医学道德规范并按照规范的要求开展诊疗工作,才能最终养成良好的医德品质。有的医务人员对通过医学道德教育就能养成良好的医德品质,表示怀疑,认为医德品质先天具有,后天的医学伦理教育作用甚微,“人之初,性本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只要选择了医务职业,医务人员一定会自觉讲求医德的。有的医务人员认为,修养是一句空话,我觉得医务人员只要从内心中热爱你的患者,尊重他们,就是最根本的。”问:你如何对三位医务人员看法进行评价?第一节医学伦理的教育第二节医学伦理的修养第三节医学伦理的评价第四节医学伦理的监督案例思考题第一节医学伦理的教育一、医学伦理教育的意义二、医学伦理教育的过程三、医学伦理教育的特点一、医学伦理教育的意义(一)医学伦理教育是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基础(二)医学伦理教育是形成良好医德医风的重要环节(三)医学伦理教育是促进医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措施二、医学伦理教育的过程(一)提高医德认识(二)培养医德情感(三)锻炼医德意志(四)树立医德信念(五)养成良好的医德行为和习惯三、医学伦理教育的特点(一)医学伦理教育的实践性(二)医学伦理教育的长期性(三)医学伦理教育的多样性第二节医学伦理的修养医德修养是指医务人员在医德方面勤奋学习和涵养锻炼的功夫,以及经过长期的医学实践和自我锻炼,所达到的一种能力和思想品质。医务人员进行医德修养,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医德修养必须结合社会实践二、医学道德修养必须重在自觉三、医学道德修养必须持之以恒四、医学道德修养必须坚持高标准第三节医学伦理的评价一、医学伦理评价的含义和作用二、医学伦理评价的标准和依据三、医学伦理评价的方式四、医学伦理评价的方法五、医学伦理评价的管理一、医德评价的含义和作用(一)医德评价的含义评价是指对人或事物的价值判断医德评价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医德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对医务人员或医疗卫生部门的行为和活动所做的善恶判断(二)医德评价的作用1.医德裁决作用2.医德教育作用3.医德调节作用4.医德促进作用二、医德评价的标准和依据(一)医德评价的标准医德评价标准是指衡量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的善恶,以及其社会效果优劣的尺度和依据1.有利于患者疾病的缓解、痊愈和生命的安全2.有利于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揭示人类生命的奥秘3.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二)医德评价的依据医德评价的依据是指评价对象(医学行为或医德现象)提供给评价主体,用以与标准比较对照的根据1.动机与效果2.目的与手段必须遵循如下四条原则(1)有效性原则(2)优化性原则(3)一致性原则(4)社会性原则三、医学伦理评价的方式(一)社会舆论(二)传统习俗(三)内心信念四、医学伦理评价的方法医学伦理评价的方法,是指在进行医学伦理评价时,所要采取的操作步骤和方法。基本可分为两大类,即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一)医学伦理的定性评价医学伦理定性评价,是指在一定范围、环境、条件或时限内,通过社会评价、组织评价、患者评价、同行评价、自我评价等多种形式,对医务人员的医德行为给予定性的评价.1.听取组织领导和社区群众的反映2.听取患者反映.是最直接、最具体、最普遍的一种方法3.听取同行的反映4.其他方法(二)医学伦理的定量评价医学伦理的定量评价,是指把医德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加以量化,经过系统分析得出较为客观的评价结论。医学伦理定量评价具体内容通常是依据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的服务思想、服务态度、敬业精神、遵章守纪情况、医疗技术水平等因素确定的。1.四要素评价法即通过判定“德、能、勤、绩”四种要素进行的定量评价2.百分制评分法即采用日常工作中常见的、最简单的、最容易操作的一种100分制的评价考核方法,对医德进行评价3.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针对评价对象在定性和定量上的模糊性,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根据多个评价因素对被评判事物隶属等级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4.综合指数法是将反映评价对象的各项指标的数值差异,通过线性组合来构造综合指标而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五、医学伦理评价的管理(一)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二)完善评价的组织体系和操作措施(三)把医德评价与创建文明单位及对医务人员的奖惩结合起来第四节医学伦理的监督一、医学伦理的监督的含义与社会作用二、医学伦理的监督的方式三、医学伦理的监督的原则和方法一、医学伦理监督的含义与作用(一)医学伦理监督的含义医学伦理监督,是指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方法,去检查评估医务人员的医疗卫生行为是否符合医德原则和行为规范,从而帮助其树立良好医德风尚的活动.1.医学伦理监督是搞好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保证2.医学伦理监督是培养医务人员良好医德品质的重要条件(二)医学伦理监督的社会作用二、医学伦理监督的方式(一)法律监督(二)舆论监督(三)群众监督(四)制度监督(五)自我监督三、医学伦理监督的原则和方法(一)医学伦理监督的原则1.综合监督原则2.坚持标准原则3.民主监督原则4.教育原则(二)医学伦理监督的方法坚持不懈地对医务人员进行医德教育制订明确而具体的医德守则和公约,以便公开监督把医德监督同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结合起来搞好医德奖励和处罚优秀事迹感动中国之韦加宁CCTV.com消息(东方之子):他把患者当亲人他把医术当艺术他视工作为生命他就是一种精神韦加宁:终年66岁。我国著名的手外科专家。北京市积水潭医院原手外科主任。2003年他被人事部,卫生部誉为“白求恩式的好医生”。这是2003年4月6日,我们拍摄的韦加宁生命的最后3天他还在工作的一个场景。家人介绍说,他第一天还在给患者做手术,第二天检查出来自己已是癌症晚期时立即做出的一个决定,就是要把他42年手外科实践用图谱形式一幅一幅画出来留给后人。这是韦加宁13年前的一篇演讲,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患者、对同事、对老师的真挚感情。时隔多年,今天读来仍感亲切而富教益。在此,我们刊出这篇佳作,希望与医生朋友们共勉。最重要的是做人韦加宁参考网页:无德不成医,要先学做人后学行医,善待生命,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共创和谐社会邓铁涛说,仁心仁术是我的治学格言,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首先要从我们医生做起。他始终认为,患者是自己的服务对象,也是自己的老师,自己的经验是患者以性命相托共同创造的结果,自己的成就中有一半是患者给的。医学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情、大学问,正如孙思邈所说:“医学乃至真至危之事”,不能以“至粗至浅之思”而草率从事,必须“精勤不倦”,以人为本、以德为本。因此,作为一名医生,我们应该敬畏生命,善待生命,关爱患者,尊重患者。[东方时空]裘法祖——医者德为先案例一个怀第一胎的妇女,子宫颈口发生病变,许多专家都诊断为宫颈癌,需做切除手术,如此胎儿就保不住了。小两口抱头痛哭,丈夫问:“能不开刀吗?”妻子问:“等生完孩子再开刀行吗?”林医生苦苦思索,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她通过查资料,并与病理科反复核对,以及仔细检查患者,终于做出暂不手术的决定。她对患者说:“你放心,我一个星期给你查一次。”她认为断定该孕妇为癌症的科学根据并不充分。由于试剂和仪器设备的限制,现有的细胞分裂只能说明有发展成为癌的可能性,但不能就此断定为癌症。临床症状可能是一种妊娠反映。有人劝林医生“何必为一个普通患者冒这么大的风险?”她说:“切除孕妇的子宫是不能重复的实验,我的责任就是要对患者负责。只能治好病,而不能给患者带来不幸。“后经过数月的观察和必要的防止措施,婴儿平安降生,产妇宫颈口病变也消失了,林医生深有感触地对同事们说:“有时开了刀,治好了他的病,但他并不快乐,因为他得到了幸福,却失去了幸福。医生不仅是要治病,而且要关心患者的幸福。”为了铭记林大夫的恩情,这对夫妇给孩子起名叫“念林”。问:试结合医学伦理评价理论对林医生的行为进行分析。返回思考题1.医德修养有哪些途径和方法?2.简述医学道德教育的过程。3.如何在医疗实践中将医德知识内化为自身的医德情感和医德信念,并贯彻到医疗实践工作的始终?返回
本文标题:医学伦理的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031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