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宏观经济学 第七章总供给与总需求
第二篇宏观经济的短期模型7.总需求与总供给8.总需求理论9.总供给理论10.开放经济的短期均衡11.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在上一篇中,所讨论的宏观经济的长期模型主要是建立在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在一个完美的古典经济中,由于存在价格、工资可以自由变动的假设,名义变量的变动不会导致实际变量的变化,从而产出和就业量会稳定在自然率的水平上。因此,如果名义变量的变动引起整个宏现经济的失调,灵活的价格机制会很快地使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的水平。3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古典模型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人们发现,在短期内价格、工资在很大程度上缺乏伸缩性。一项调查表明,美国39%的企业只在一年中平均变动一次价格,而10%的企业甚至在一年中变动价格的平均次数小于1。宏观经济短期内的价格、工资粘性引起了经济学家浓厚的兴趣,也构成了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基石。现实中排队现象比比皆是,银行、餐馆、世博游等等,说明价格并不是灵活调整的。在这一篇中,主要以短期内价格、工资粘性为出发点,讨论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理论。价格行为在长期和短期中的不同假设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假定政府突然决定减少5%的货币供应量,那么,这会带来什么样的长期和短期效应呢?首先考虑长期的情况。根据古典两分法的原则,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只会影响到经济生活中的名义变量,而不会影响到实际变量的变动。更具体地讲,在费雪方程式中,我们有“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的公式。政府减少5%的货币供给量以后,通货膨胀率和名义利率都降低5%,而体现资本要素实际价格的实际利率却保持不变,从而产出和就业也保持不变。5在短期中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由于价格、工资粘性的假设,5%的货币供应量的下降无法使名义变量同比例地下降,从而使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变量受到影响。比如在劳动力市场上,在名义工资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的下降会使实际工资水平上升,厂商会选择减少雇工人数而降低产量的做法,从而引起短期的经济波动,包括产出和就业的下降。因此,在短期模型中,经济会出现波动,市场均衡会偏离充分就业的自然水平。宏观经济的短期模型实际上就是研究短期中宏观经济偏离长期均衡的均衡状态,以及回到长期均衡的可能性和条件。本篇共有五章构成。第七章,简单介绍总需求——总供给的模型,这个模型是以后分析的基础和概括。第八章将分别从产品市场的均衡和货币市场的均衡出发推导出IS曲线和LM曲线,并且进一步讨论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各种情况,以及总需求曲线的推导。这一章是凯恩斯总需求理论的核心内容。第九章分析短期总供给曲线,将讨论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工资粘性模型、价格粘性模型、工人错觉模型和不完全信息模型等提供了各自的解释。并且,反映宏观经济变量相互关系的一个重要模型——菲里普斯曲线也将根据总供给曲线求出。7第十章运用IS——LM模型,试图对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中的各种短期波动作出解释。第十一章是全篇内容的总结和深入,将介绍宏观经济政策的有关争论和经济周期理论的最新进展。第七章总需求与总供给在短期内,一个经济总要经历收缩、谷底、扩张和顶峰四个阶段,在衰退和繁荣的交替中运行。在衰退期内,产出、收入、就业和贸易等宏观经济的实际变量都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而在繁荣期内,这些宏观经济变量又会出现显著上升。短期经济波动是宏观经济理论的永恒话题,也是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十分关注的问题。9本章将建立一个简单的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来分析宏观经济的短期波动与均衡,这个模型是本篇以后各章分析的基础和概括。本章第一节分析总需求曲线,讨论总需求曲线的构成、形状和变动,第二节考察总供给曲线,在这一节中,要区别长期总供给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在第三节中,进一步分析宏观经济总量的短期均衡及其与长期均衡的关系。第一节总需求曲线一、总需求和总需求曲线总需求(Aggregatedemand)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每一)价格水平下所愿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也就是对国内(实际)生产总值的需求。因此,总需求反映了价格水平和总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按照总需求的定义,用AD代表总需求,总需求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AD=C+I+G+NX总需求的四个构成部分实际上也是总支出的四个组成部分。我们可以用总需求曲线AD来表示总价格水平和总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如图7.1。P0ADY图7.1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示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人们愿意购买的商品总量不断下降,而随着价格水平的下降,人们愿意购买的商品总量则不断上升,这一性质和我们在微观经济学中讨论的需求规律相同。但在微观经济学中,我们分析是单个市场的情况。例如,当羊肉的价格上涨时,牛肉变得相对便宜,消费者就会用牛肉来替代羊肉,从而减少对羊肉的需求量,因而对羊肉的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12在宏观经济领域,这种个别产品间的替代效应已经失去意义。因为,当价格水平发生变动时,产品间的替代效应意味着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势必带来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减少,社会需求总量仍然没有发生变化,而仅仅是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而宏观经济学考察的是商品总需求量的变化,并不是单个商品需求量的变化。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向下倾斜的总需求曲线呢?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主要取决于财富效应、利率效应、开放效应等三个因素。1.财富效应(wealtheffect,庇古效应)事实上,人们会由于各种原因持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如货币、基金、股票、债券等。人们保存一定数额资产的原因可能是为了准备自己或子女上大学的费用,也可能是为了退休后过上一个安逸舒适的生活,还有可能是为了购买一幢面积更大的房子。当价格水平上升时,人们手中名义资产的数量不会改变(以货币固定其价值的资产,其名义值不变,如货币、固定收益债券等),但以货币实际购买力衡量的实际资产的数量会减少,这就意味着他原来的计划可能要大打折扣,如学费上涨后交不起学费等。为了实现未来的计划他必须保持实际资产数额不变,因此,人们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就会减少对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名义资产存量。因此,随着总价格水平的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商品的需求量而增加名义资产数量以保持实际资产数额不变,而随着总价格水平的下降,情况就会相反,这就是实际资产效应。实际资产效应的结果使价格水平上升时,人们所愿意购买的商品总量减少;价格水平下降时,人们所愿意购买的商品总量增加,总需求曲线因此向下倾斜。2.利率效应(跨期替代效应、凯恩斯效应)一般来讲,价格上升时会抬高利率水平,这一点在第八章中要进一步论述。不过,现在可以直观地体会到这一点。当价格水平上升时,流通中的实际货币数量(货币的供给量)就会减少,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货币市场上对实际货币的过度需求,为了平衡人们对货币的过度需求,利率水平必然上升。这样,价格水平上升必然带来利率水平的提高。同时,利率水平的提高也就意味着当前消费的机会成本增加而未来消费的预期收益提高,人们会减少当前消费量,增加未来消费量。因此,随着总价格水平的上升,人们会用未来消费来替代当前消费从而减少对商品的需求总量;而随着总价格水平的下降,人们则会用当前消费来替代未来消费从而增加对商品的总需求量,这就是跨期替代效应。跨期替代效应也会导致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15BAY2跨期消费模型C2Y1C1)1()1(2121rYYrCC3.开放效应(NX效应)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替代效应还表现为开放替代效应。当一国价格水平上升时,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国家生产的产品就会变得相对便宜,本国居民就会用外国产品来替代本国产品,增加对进口品的需求;而外国居民则用本国产品替代外国产品,减少对出口品的需求,因此净出口需求量从而商品总需求量会减少。因此,总价格水平上升,人们会用进口来替代出口从而减少对国内商品的需求量,而总价格水平下降,人们则会用出口来替代进口从而增加对国内商品的需求量,这就是开放替代效应。当一个经济对外开放时,开放替代效应就构成了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另一个原因。1.预期预期包括预期收入、预期利润率、预期通货膨胀等。人们预期未来收入提高时会增加他们当前的个人消费需求,从而增加总需求,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预期利润率的提高会扩大企业的投资需求,其作用与预期收入相同。预期通货膨胀上升会使当前商品的价格变得相对便宜而未来商品价格变得相对昂贵从而扩大对当前商品的总需求;预期通货膨胀下降相反。P0AD0Y图7.2总需求曲线的移动AD1AD2二、总需求曲线的变动总需求曲线表达了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价格水平与商品总需求量之间的一种关系,而其他因素发生变动就会造成总需求曲线的移动。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造成总需求曲线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2.政府政策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影响总需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政府实行扩大政府购买支出的财政政策会直接增加总需求,总需求曲线就会向右移动;而缩减政府开支就会使总需求下降。货币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比较间接。当政府采取扩大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时,利率水平会下降从而导致投资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而减少货币供应量的结果恰好相反。19按照对总需求的不同作用,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大致可以区分为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两类。从财政政策来看,凡是能够刺激增加总需求的财政政策,通常的手段包括增加政府购买、降低税收等,被称作扩张性财政政策。反过来,凡是能够抑制总需求的政策,政策手段包括减少政府支出、提高税收等,被称作紧缩性财政政策。从货币政策来看,凡是能够增加货币供应量从而刺激总需求的货币政策,被称作扩张性货币政策。反过来,凡是能够减少货币供给量从而抑制总需求的政策,被称作紧缩性货币政策。3.世界经济世界经济会通过各种渠道来影响一国的总需求,其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汇率和外国收入的变动。汇率上升意味着本国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外国商品相对价格下降,本国将扩大对进口的需求而外国将减少对出口的需求,于是,本国净出口将减少,总需求下降;汇率下降的作用相反。外国收入增加会扩大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在进口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净出口需求,总需求上升。汇率上升:1人民币=0.15美元→1人民币=0.20美元第二节总供给曲线一、长期总供给曲线总供给(Aggregatesupply)是指在任一价格水平下,企业所愿意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因此,总供给曲线反映了价格水平和总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和总需求曲线的情况有所不同,在这里首先要区分长期总供给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先考察长期总供给曲线。在第二章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我们知道,一个社会长期的总产量取决于既定的技术水平和这个社会现有的生产要素的存量。而在任一时期,技术水平是不变的,生产要素的数量也是不变的,因此生产函数就可表示为:),(LKFY在古典经济中,由于价格、工资可以灵活变动,因此所有的生产要素都被充分利用,即资本不存在闲置,劳动力达到充分就业,这时经济的产出称为潜在的产出水平,这也就是长期总供给。因此,长期总供给曲线(Long—runaggregatesupplycurve,简称LAS)表现为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直线,如图7·3所示。垂直的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一个社会长期总产出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而是由技术进步和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数量决定。由于生产要素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因此,在长期总供给水平上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P0LASY图7.3长期总供给曲线Y23在实际世界中,长期总供给往往可以认为是一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平均产出,也就是由长期平均增长率决定的产出。在1960—2000年期间,美国实际GDP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3%,这一水平被认为是长期的自然增长率,显然,这一产出率与价格因素无关,而是由劳动生产率(技术进步)和人口、资本的增长速度决定的。在图7.3中引进向下倾斜的总需求曲线就可以考察古典模型中的长期均衡。如图7.4所示,如果总需求曲线为AD0,宏观经济的均衡点为总需求曲线与垂直总供给曲线的交点A,此时,均衡的价格水平为P0,总产量为固定不变的长期产量。假定政府采取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使总需求曲线由AD0移动至AD1,相应的
本文标题:宏观经济学 第七章总供给与总需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048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