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2016年淄博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6年淄博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2018级学前教育1、2班2018年4月2016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扒窃(pá)联袂(mèi)断壁残垣(yuán)•B.拂晓(fó)文绉绉(zōu)期期艾艾(ài)•C.晕船(yùn)招徕(lái)忧心忡忡(chōng)•D.佝偻(gōu)醴泉(lǐ)一叶扁舟(piān)B扒,(1)bā,抓、拆、脱、剥削,如扒车扒屋扒衣服扒皮。(2)pá,用工具使东西聚拢或散开,偷,如扒草扒窃。“拂晓”应读作“fúxiǎo”,“文绉绉”应读作“wénzhōuzhōu”期期艾艾qīqīàiài,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晕Yùn,yūn•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枯槁告磬挖墙角翻来覆去•B.地窖鳌头座右铭如坐针毡•C.凛冽取缔通缉令风靡一时•D.客栈娴熟顶梁柱味同嚼蜡“挖墙角”应写作“挖墙脚”,“告磬”应写作“告罄”;A•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找准着力点,软硬兼施,内外兼修,使乡村既有颜值担当,更有内涵气质。•B.2016年4月4日,曹文轩问鼎世界儿童文学最高荣誉——国际安徒生奖。这标志着中国儿童文学已经走向世界,也是中国文学多年发展指日可待的结果。•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D.中国历来不乏出色的工匠,如游刃有余的庖丁,刻木成鸟的鲁班……他们不仅是工艺纯熟的技者,还是明法通道的智者。B【解答】A.眉毛胡子一把抓:比喻做事不分轻重缓急.句中指乡村建设要有重点,使用正确;•B.指日可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句中已经实现,不合语境;•C.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句中指家风对人的影响,使用正确;•D.游刃有余: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中,在有回旋的余地.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符合语境.•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指日可待”是指没有实现的,“潜移默化”是指暗中的、不知不觉的影响.•4.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鸣叫略带金属质感,又不失婉转,闻之让人心悦。(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喜鹊的气度不凡,表现了作者对喜鹊的喜爱、欣赏之情。)•B.淄博山水如画。如果说博山、淄川、沂源的风景如同一气呵成的写意山水画,那么桓台马踏湖就是工笔细作的江南画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淄博的山水之美,同时又区分了“博山、淄川、沂源”与“桓台马踏湖”风景的不同风格。)•C.在浪漫中呼吸的巴黎、在历史中行走的罗马、在花园里游憩的新加坡,为我们提供了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他山之石”。(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们进行城市建设可供借鉴的多个角度。)•D.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间呢?是读完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我们用什么来记录青春呢?是厚积薄发还是匆匆碌碌?(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用读书积累来让青春过得有意义。)DD句可以看作两个设问句•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屠暴(残忍)起,以刀劈狼首(蒲松龄《狼》)•B.将军身被(通“披”,穿着)坚执锐(司马迁《陈涉世家》)•C.尝贻(赠)余核舟一(魏学洢《核舟记》)•D.非澹泊(也写做“淡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无以明志(诸葛亮《诫子书》)暴,突然。“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A•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诗歌偏重于抒情言志,诗歌的情感往往寄托在鲜明独特的意象上,通过意象营造出生动感人的意境。•B.杨绛先生于今年5月25日辞世。她在叙事散文《老王》中记叙了与老王的交往经历,表达了她对老王深切的愧怍之情,也表现了—个知识分子可贵的自省精神。•C.古代跟年龄相关的称谓很多。如“垂髫”,指小孩;“花甲”,指六十岁的老人;“加冠”,指年已二十的成年男子。•D.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昆虫记》,既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课文《马》即选自其中。布封(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最重要的著作是《自然史》。法布尔(1823-1915),法国博物学家、动物行为家、昆虫学家、科普作家,以《昆虫记》一书留名后世。雨果称他为“昆虫世界的荷马”,因贫病交加于92岁逝世。D7.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读“史”宜映雪,以莹玄鉴。读“子”宜伴月,以寄远神。读山水小品,宜。读忠烈传,宜。读奸佞传,宜。读“骚”宜空山悲号,可以惊壑。读“赋”宜。•①纵水狂呼,可以旋风•②倚疏花瘦竹,冷石寒苔,以收无垠之游•③击剑捉酒以销愤•④吹笙鼓瑟以扬芳•A.②①③④B.①④③②C.②④③①D.①③④②C参考译文•读史类的书时,适宜在雪光的映照下,以便使照耀玄理的镜子更为光亮;读子类的书时,适宜有月光的陪伴,以便寄托超远的遐想;读《山海经》《水经》、丛书、小史时,适宜靠着疏花瘦竹、冷石寒苔,以便收敛无边际的神游,约束缥缈不定的言论;读忠臣烈士的传记时,适宜吹着笙、弹着瑟,以便宣扬传主的芳名;读论及奸邪佞臣的文章时,适宜击着剑、提着酒壶喝酒,以便消解愤怒;读《离骚》时,适宜在空荡荡的大山中引吭悲歌,可以此使山壑受到震惊;读赋文时,适宜纵游水浪、狂歌疾呼,可以此旋动风力、形成气势;读诗词时,适宜使歌者打着拍子伴奏;读神鬼灵怪的书时,适宜点着蜡烛,照亮黑暗……大多数的情况是,读短文,因其短而会遗憾它很容易就读完了;读长文时,因其长而苦于难以读完;读情感丰富充沛的文章,就会不由自主地撩起衣襟;读幽愤的文章,就会让人心生悲怆。•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0分)•8.默写填空。(7分)•(1),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2),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3)蛾眉山月半轮秋,。(李白《蛾眉山月歌》)•(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诗人目送友人离去、流露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5)自然的风景往往触动诗人的情怀。微雨拂面或骤雨敲窗,都能被诗人听出无限的诗意。•请写出连续两句含有“雨”字的古诗词:,。•(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3)蛾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蛾眉山月歌》)•(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诗人目送友人离去、流露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5)自然的风景往往触动诗人的情怀.微雨拂面或骤雨敲窗,都能被诗人听出无限的诗意.请写出连续两句含有“雨”字的古诗词: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9.阅读下面的诗歌,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3分)•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A.首联的“国破”直说国家残破,“草木深”中的“深”字则以春草的茂盛暗写战后长安城的荒凉。•B.花、鸟本是春天最常见、最美好的景物,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而见花落泪、闻鸟惊心。颔联融情于景,读来令人无限感伤。•C.尾联运用细节描写,写尽诗人在国破离乱之际的愁苦焦虑。•D.这首诗作于唐朝“安史之乱”之时,集中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情感。•【解答】•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春望所见.“破”字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深”字写出了荒无人迹的凄凉.这两句营造了荒凉凄惨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A选项正确;•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运用拟人手法,移情于景,借花鸟表达了作者感时伤世的感情.B选项正确;•C.“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刻画出诗人满头白发,愁苦不堪的形象,传神地表达出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感时伤怀,忧国思家之情.C正确;•D.这首《春望》围绕“望”字展开,通过描写战乱后长安城破败荒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D错误.•故选D.•10.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太宗尝谓中书令岑文本①曰:“夫人虽禀性定,必须博学以成其道,A亦犹蜃②性含水,待月光而水垂:木性怀火,待燧动而焰发;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美。是以苏秦③刺股,董生④垂帷。不勤道艺,则其名不立。”文本对曰:“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饬⑤情,以成其性。B《礼》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以古人勤于学问,谓之懿⑥德。”•(节选自【唐】吴兢《贞观政要》)•【注释】①岑文本:唐太宗时宰相,文学家。②蜃:大蛤蝌,古人认为其性含水,月光出现时晶莹剔透。③苏秦:战国纵横家。④董生:即董仲舒,西汉政治家。讲学时以惟幕遮掩,以求专心。⑤饬:整理。⑥懿:美好。参考译文•唐太宗曾对中书令岑文本说:“人虽然秉有一定的天性,但必须博学才能有所成就.就好比蜃的本性含有水,要见到月光才能吐水;木的本性含有火,但要燧石敲打才能发火.人的本性含有灵气,可是要通过学习,才能美好完善.所以历史上有苏秦刺股读书,董仲舒放下帷帐讲学的美谈.不勤奋于道艺,功名是不会树立的“.岑文本回答说:“人的本性都很相近,情趣却有所差别,必须用学习来修养情趣,使本性完善.《礼记》说:玉石不经雕琢就不会成为器具,人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所以古人以勤于学习为美德”.•(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①苏秦刺股•②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2)下面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夫人虽禀性定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B.必须博学以成其道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C.燧动而焰发有地隐然而高•D.博学成而为美为人谋而不忠乎股:大腿知道:懂得道理A:前后句:虽:虽然;B:前句:以:来.后句:以:认为,以为;C:前句:而:表顺承.后句:而:表修饰;D:前句:为:成为.后句:为:给,替.故选:AA•(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2分)•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饬情,以成其性。•人的本性都很相近,情趣却有所差别,必须用学习来修养情趣,使本性完善.•(4)太宗和岑文本围绕同—个观点展开了对话,请分别写出A、B两个画线句子所运用的说理方法及其作用。(4分)他们共同的观点是:学习对人的重要性.A句运用类比从正面的说理方法,通过“蜃月光而水垂;木燧动而焰发”化抽象于具体,化深奥于浅显,从正面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学习的重要;B句运用类比从反面的说理方法,通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从反面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学习对人的重要性。•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12分)•小满•①小满节气,在每年5月20日至22日之间,24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今年小满交节时刻为5月20日22时36分。•②寒来暑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是物候。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其关注点不在气,而在物。古书称“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满”。小满是最“接地气”的节气。•③农谚有“小满小满,麦粒渐满”的说法。此时,小麦度过一冬的休眠期后,经过返青拔节,抽穗开花,亟需薰风暖熟,虽然仍是一片青绿,但有着一股蓄势待发的劲头。麦穗已经抽齐,麦粒鼓着腮帮一般,泛出一层透明的绿色。等到这晶莹的嫩绿变为黄绿,麦子也即将成熟了。农谚又云“小满未满,还有危险”。小麦成长的最后阶段灌浆期十分关键,籽粒才刚刚盈实,若碰到灾难天气或病虫害,麦粒未经过充分的乳熟期,小麦的品质便会大打折扣。•④在南方地区,小满还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说法,反映了这时南方降雨增多的气候特点。确实,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渐次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⑤此时,南方的早稻早已抽穗,农人除了给早稻增肥,还要忙着栽插中稻。“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
本文标题:2016年淄博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04950 .html